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215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215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想告状,还是干别的?”
    “小的不告状,小的是想换农具。”
    皂隶上下打量几眼,看了看怀里的盒子,笑道:“工分挣得不少啊,跟我走吧!”
    皂隶没有为难他,直接带到了县衙的东跨院,所幸前面的人不多,范荣庆没等多久,就轮到了他。
    “坐吧!”
    办事的小吏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出头,十分客气。范荣庆心安了不少,他只坐了半个屁股,随时准备站起来回话,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小吏看着他的模样,忍不住笑道:“第一次来衙门办事吧?不用怕的,其实我不是当官的。”
    范荣庆一听顿时感到不妙了,听这话怕是更没希望换到啥了!
    他的脸比苦瓜还难看,仗着胆子问道:“那,那个工分还不能不能换农具?”
    “能,怎么不能?你有多少?”
    范荣庆把箱子打开,说道:“我们全村都在这了,一共二百六十五张,我数了好多次。”
    小吏接过来,仔细检查一遍,每张一百个工分,真真切切。他很快笑道:“没错,按照规矩能换265两银子,不过眼下有个别的选择,你想不想听?”
    “我不想听。”范荣庆张了张嘴,没敢说出来,不过他的心里已经越来越失望了,别说二百多两,能换一百两就烧高香了。
    “请看,这是朝廷最新铸造的银元,一块银元一两银子!”小吏说着拿出了一把闪光发亮的银元放在了范荣庆的面前。
    范荣庆发誓,他这辈子没有看到这么漂亮的钱币,银光闪闪,上面的图画精美无比,碰触的时候,传出清脆的声响,比起他怀里的拿一包黑乎乎的东西,不知道好看多少。
    “这,这个能换多少?”范荣庆探着身体,激动问道。
    小吏笑道:“算你便宜,少保大人洪恩,你们给朝廷办事不容易,银元按九折兑换,你的那些工分,差不多能换三百块银元,比起银子可多了不少。你不是想要农具吗,衙门里没有几样,你不如拿着银元,到市面去买,想要什么都行!”
    也不知是小吏的话打动了范荣庆,还是银元太漂亮了,他鬼使神差抱着一大箱银元离开了衙门。
    可是走出来的一刹那,范荣庆脑袋凉快了,几乎哭道:“俺的娘啊,这玩意有人要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宰人的艺术
    “范大叔,没换锹镐啥的?是不是狗官不给换,找他们拼命去!”
    “你给我站下!”范荣庆一把拉住了少年,气呼呼说道:“石柱子,你小子还不够一碟菜呢,找谁拼命去,再说朝廷给换了。”
    杨石柱挠了挠头,憨笑道:“范大叔,给换了,你咋还跟吃了苦瓜似的。”
    “唉!我糊涂啊!”
    范荣庆蹲在地上,小心翼翼把箱子打开,一阵银光,差点晃瞎了两个少年的眼睛。
    “这,这是什么玩意啊?”
    “当时银——元,说是新铸的,一块顶一两银子,给咱们换了三百块呢。”
    “那不是三百两吗!”杨石柱高兴地一跃而起,“范大叔,这下子买什么都够用了。”
    范荣庆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道:“傻小子,多少年都用银子,换成了银,银元,也不知道人家要不要……”
    “咱们干坐着发愁也没用啊,总要去问问吧。”
    “对,咱们去牛市看看。”
    范荣庆紧紧抱着木箱,大有风萧萧兮炸碉堡的悲壮,两个半大小子紧紧跟着,他们打听着,很快到了西城的牲口市场。
    离着老远,就看到人来人往,黑压压一眼看不到头。在道路两旁有不少用原木隔出来的牲口棚,有牛,有羊,有马,人声鼎沸,马嘶长鸣,好不热闹。
    “行了,别看了!”
    范荣庆一拍杨石柱的后脑手,怒骂道:“臭小子,还不去看看老牛去!”
    他们穿过人群,来到了一处牛圈前面,里面有二十几头膘肥体壮的犍牛,这要是用来耕田,一头牛顶得上五六个小伙子。保证翻地又深又好。
    “怎么,相中啦?”一个枯瘦的中年人笑着问道。
    范荣庆下意识点头,不过立即纠正道:“就是看看,看看……”
    “呵呵,那可要好好看看,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儿了。”中年人笑着指了指靠着牛圈边的汉子。
    “看到没有,那位是蒙古来的,听说还是个小官儿,牛都是顶好顶好的,拿定了主意就赶快下手吧。晚了就没了!”
    范荣庆往前走了走,仔细盯着这些牛,越看心里越痒。
    “这,这个要多少钱?”
    “不贵,七两银子一头。要是买的多,还能商量。”
    七两啊!
    范荣庆下意识摸了摸怀里的钱袋子,全村的钱还不够买两头牛呢!
    其实在明初的时候,一头牛不过二三两银子,中期也不过五两。只是如今天灾**不断,什么价格都往上涨,就拿粮食来说,以往一石米最多一两上下。可是如今的九边等地都有三两,甚至五两。
    如果到了崇祯末年,甚至要到十两银子,那才是真正的末世呢!
    范荣庆默默盘算。还是拿不定主意。
    杨石柱突然说道:“范大叔,我数过了,一共23头牛。干脆都买下来算了!”
    “胡说什么,要多少银子呢?”
    “多少,没多少吧?”杨石柱翻了翻眼皮,一时算不出多少。旁边的中年人笑道:“不多,才161两,看在咱们有缘150两,你去全都赶走!”
    杨石柱顿时笑道:“范大叔,咱们不是有三百两吗?干嘛不花啊?”
    “你!”范荣庆恶狠狠瞪了石柱一眼,心说财不露白,这小子真坏事!
    可是事情说到了这里,范荣庆也没法说别的,他小心翼翼从箱子里拿出几个银元。托在手里,只觉得口干舌燥,直冒冷汗,都有点结巴了。
    “这,这个行,行吗?”
    中年人一看银元,顿时眼前一亮,大笑道:“怎么不行,这可是好东西。”
    他接过银元,送到了蒙古人手里,那个蒙古人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把银元拿在手里,又是摸又是看。
    最后他直接走到范荣庆的面前,用生硬的汉语说道:“汉人,牛,你的,银,银元给,给我!”
    范荣庆艰难地咽了口吐沫,声音沙哑地问道:“一元顶一两?一共一百五十?”
    “哈哈哈,还嫌贵啊?”中年人笑道。
    “不嫌不嫌,赶快算账吧!”
    范荣庆真是等不及了,立刻清点了银元,那边把牛也准备好,枯瘦的中年人作为牙人,很快办事,特意叫了几个年轻人,帮着范荣庆一起赶牛。
    “这,这都是我的了?”
    范荣庆狠狠掐了一下大腿,真疼!
    他就仿佛是脚下踩了棉花一样,都不知道迈哪条腿了。整个人就仿佛在半悬空中飘着,他可是连续吃惊,第一惊是朝廷竟然给兑换了工分,第二惊是银元九折兑换,竟然多给了他三十块,第三惊则是蒙古人居然收了银元,更没有折价!
    以往朝廷收粮食,收银子,都是死命要火耗,什么时候让老百姓占过便宜!怎么这一次转性了,是不是吃错药了,还是真正遇上青天大老爷了……
    范荣庆抱着脑袋,苦苦思索了一个时辰,还是没有结果。不过他想到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赶快把剩下的银元花掉。
    “石柱,好好看着牛,我去买农具了!”范荣庆撒丫子就跑,生怕晚了……
    范荣庆不知道,他急吼吼的动作,正好落到了一个人的算计当中,那就是咱们的少保大人张恪!
    似乎朱家皇帝都有个拗劲,天启对于废两改元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可是满朝上下,几乎没人支持。
    这时候张恪恰逢其时,上了一道奏折,请求在辽东和大宁都司暂行。
    所谓大宁都司就是刚刚光复的千里草原,不出预料,张峰出任大宁都司都督,营州总兵,加太子太保衔,成为了一品武将。
    当然张峰只是负责打仗,其他的全都要听张恪的。
    经过一番周密的筹划,废两改元的行动正式开始,张恪虽然不是研究金融的,但是好歹有着远超时代的眼光,布局起来,从容不迫。
    首先货币的基础是信用,张恪郑重宣布银元和银子等同,一两银子一银元,再征收税款的时候,以银元计价。
    有了税收保证,银元的价值就有了保证。
    这还不够,因为一个货币最重要的是要在市面上不停的流通起来,而不是被藏在地窖,钱库里长毛。
    在货币市场上有个规律,叫做劣币驱逐良币。后世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同样面值的纸币,一张新的,一张旧的,旧的往往会被先花出去。而得到旧币的人,也会如此,这样一来,市面上旧币越来越多,成了流通的主要货币。
    其实旧币就相当于劣币,而新币就是良币。
    银元有三成铜,显然比较起来,就是劣币,必须要大肆流通,把银子赶出去才行。
    张恪投放的第一批银元选择了普通百姓,以兑换徭役工分的形式发放出去。这些百姓几乎一无所有,拿到银元之后,会立刻花出去。
    而且为了避免有百姓攒钱成痴,张恪特意安排了九折兑换。让老百姓真正意识到花银元是占了便宜。就好像超市的打折促销一样,拿到了银元的百姓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把银元花出去,多留一刻他们都不安心。
    拿到了这些银元的商人也知道银元不及银子,同样会花出去,不管是采购原料,还是上缴税金,如此一来,银元就会在市面上快速流通起来,废两改元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张恪得意洋洋,把其中的奥妙向邓文通解释道。
    “原来如此!”邓文通伸出大拇指,赞叹道:“二弟果然是玲珑的心机,佩服,佩服!倘若是先把银元投放给世家大族,他们或许看到银元精美,就收藏起来,如此越藏越多,银元就没法驱逐银子了。”
    “姐夫说的没错。”张恪笑着喝了一口茶。
    邓文通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忍不住问道:“二弟,既然银元是劣币,那为何鞑子会喜欢呢?据我所知,鞑子卖牛羊马匹,可都争着抢着要银元,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知道,当然知道,不过还有另外一个规律,他们不知道。”
    “是什么?”
    “良币同样驱逐劣币!”
    张恪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在后世,同样存在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就比如在后世的国际市场上,投资者往往会选择美元规避风险,原因就是美元足够坚挺,背后支撑的国力强悍,美元就成为良币,大行其道。
    在设计废两改元的时候,对内用劣币驱逐良币,对外就用上了良币驱逐劣币。
    张恪规定,凡是前来贸易的蒙古商人,必须缴纳一成税金,而且只收银元,若是缴纳白银,则需要支付火耗!
    没错,就是火耗,老子把白银变成精美的银元,一样要花费功夫,必须给老子交钱。明明铸造银元是大赚特赚的,还要多要钱,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嚣张!
    蒙古人当然也可以不答应,但是就别想来大明做生意了,什么茶叶,丝绸,瓷器,呢绒,都别想要了。蒙古人有别的选择吗,他们只能乖乖接受银元,接受张恪的剥削,这就是货币霸权的厉害!
    而且张恪还颁布了一个更缺德的规定,一年之内,蒙古人拿着白银兑换银元不收费用,日后兑换要加百分之五的税。
    邓文通听张恪说到这里,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了。
    “二弟,你也太狠了吧,赶快和我说实话,鞑子是不是乖乖捧着银子上门?”(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 掏空鞑子
    “姐夫果然厉害,猜的一点都不错。这几日就有好几位鞑子台吉捧着银子前来。”
    邓文通钦佩地说道:“我这点本事比起二弟的神鬼莫测,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以往都是鞑子抢咱们的银子,如今鞑子捧着银子送上门,沧海桑田,真是不胜唏嘘啊!二弟,你算过没有,能够赚到多少银子?”
    “这个还在计算,不过这几天来的几位台吉换了十万两,我们就赚了三万两,草原的王公贵族手里至少有千万两的白银吧,如果都能拿出来兑换,光是铸币这一块就能拿到三百万两!”
    “天哪!怎么会这么多?”
    “姐夫,这还是小头儿,最重要的是银元大行其道,草原的贸易就彻底落到了我们手中,每年光是商税就能有一两百万两。再有鞑子手里弄了一堆银元,他们懂得怎么理财吗?显然没有这个本事,随之而来,咱们的钱庄银行都进入了草原。只要鞑子在银行开户,把银元存在其中,他们就落到了我们的掌心,谁敢不听话,把账号冻结,贸易停止,那些喜好享乐的台吉多半就要乖乖俯首称臣!”
    “妙,真是太妙了!”
    邓文通抚掌大笑,格外喜悦:“万万没有想到,区区银元竟然能打赢战争,实在是不可思议。”
    “姐夫,人们常说钱通神路,只要控制了金脉,就掌控了一切!就是世上的王者!”
    张恪狂妄的宣誓对邓文通实在是触动太大了,金融的魅力无可阻挡,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沦进去。邓文通就此沉迷其中,前半辈子耻谈经济的书生竟然变成了金融奇才,一手推动老大帝国前进的理财名臣……
    后话暂时不说,辽东的废两改元是如火如荼的进行。
    第一批投放市场十万银元,很快就成为市面上最主要的货币。银元铸造精美,加上交易简易方便。深受老百姓欢迎。
    尤其是商人,他们天天和钱打交道,自然看出了银元的优势,虽然明知银元比银子更便宜,可是也不得不使用。
    由最初的排斥,到接受,再到喜爱推崇,很快辽东的地面上,谁要是还用银子交易,就会被人耻笑。
    试想一边随手扔出去几块银元。就把账结了。
    你这边还要把银子放在天平称重,不时用剪子剪下去一块,好半天弄平衡了,才算交易成功。而且手里剩下的都是一堆不成形状的碎银子,比起银元,卖相差太多了。
    渐渐的一些地主大族也接受了银元,疯狂地喜爱上,他们这一出手可不打紧,大量的银元被兑换走。这些人家财万贯。不忙着交易,竟然把银元收藏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