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本色 >

第369部分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本色-第369部分

小说: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本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村里群众闻讯赶来时,这几位八路军已经把落水的孩子抱回村口。事后,小彩凤才得知,那位跳水救她的八路军叔叔竟然就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彭老总。
    从此,孩子母亲逢人就由衷地夸耀:俺彩凤的命值钱哩,是彭老总救了她一命。 ”
   

898 刀锋特战队【1】
    “就是再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彭老总在太行山的许多地区,建立了独特风格的抗战自卫队,这些自卫队,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武装力量呢!”孙烈道。
    “嘿!没有枪炮,那真么对付小鬼子?近身搏击那的看什么时候,白刃战可以,可是到了阵地战和游击战时就得靠枪和炮了!对不对大哥!”候迁笑道。
    “那倒是么错,可是你要知道那时候条件不允许呀!哪里有那么多多余的枪支弹药给自卫队呀!没听说过吗?没有枪来没有大炮,小鬼子给咱们可劲儿造!哈哈哈!。。。。。。”大伙都笑了!
    孙烈点点头到:“杨兄弟说的没错,那时候条件太艰苦了,真的没有武器来装备自卫队!可是咱们的彭老总就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还让鬼子在大扫荡中吃尽了苦头!”
    在中国共*党的领导下,太行山区的许多村庄都成立了抗战自卫队,发动了对侵略者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但是,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自卫队的活动都比较机械、简单。
    一天,老总在外出视察工作归来的途中,正巧碰上武乡县砖壁村抗战自卫队进行军事训练,他就在训练场边上驻足观看。
    当老总看到自卫队的队员们大都是拿着一些木棒互相对打几下,或是站起队练练操,既呆板又单调,毫无实战意义的情形时,心中很是不安。于是,他让领队把自卫队队员们集合起来。又让警卫员拿来一支三八式步枪,向自卫队队员们讲解步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同时,他还针对山地作战的特点,向大家讲解了如何妥善隐蔽自己和有效打击敌人的种种知识。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支自卫队迅速成长起来,彭老总还特意派出总部从事民运工作的同志在砖壁村进行蹲点指导,帮助村干部加强对自卫队的建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整顿和严格军训,很快,自卫队队员们就掌握了埋地雷、投弹、刺杀、瞄准和打靶等军事常识与技能。可是,当时步枪十分缺乏,就是八路军战士也有不少人背着大刀和红缨枪,自卫队更是连一支枪都没有。每次打靶,他们都要借用八路军战士们的枪支。
    有一天,彭老总再次来到了自卫队的军训场。这时,一个拿着木棒的小队员走了过来,对彭老总说:“八路同志,俺们都想学本领杀鬼子,可俺们这么多人连一支枪也没有,要能给俺们几枝真枪就好了。”
    彭老总笑了笑,和蔼地拍了拍小队员的肩膀说:“噢,对木棒有意见了?为了打鬼子,想拿个厉害的家伙是不是?”他见小队员肯定地点了点头,就放大嗓门对场上的自卫队队员们说:“好!枪,可以给你们一点。不过,得附加一个条件:我先借给你们几枝,以后你们必须从敌人手里夺回来还给我们!怎么样?”
    “好!”自卫队队员们一听有枪,马上活跃起来。
    当天,彭老总亲自批准,给砖壁村自卫队调拨了一部分枪支。这一下,可把队员们乐坏了,他们日夜操练,斗志昂扬,跃跃欲试,不少队员成了出色的射击手。
    这年夏天,一小股*军窜到了砖壁村“扫荡”,自卫队紧密配合八路军,巧妙地把敌人引进山沟,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自卫队英勇奋战,缴获了敌人一挺转盘机枪和几支三八式步枪,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上级党委的嘉奖。
    然而,由于当时人们对自卫队的性质和任务缺乏明确的认识,有些人以为抗战自卫队就是配合八路军站岗放哨打敌人,从而出现了放松生产的倾向。
    一天早晨,彭老总来到砖壁村后面的山坡上散步。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才有两个年轻人扛着锄头晃晃悠悠地走出村口来。彭老总见此情景不禁皱了皱眉头。待他们走到跟前时,彭老总问:“你们怎么太阳晒屁股了才下地呢?”他们有点不以为然,说:“就这还算俺们先进着呢,这阵儿还有人仍然赖在被窝里不动弹呢。”
    尽管这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引起了彭老总的高度重视。回村后,他找到砖壁村党组织负责人马相模说:“相模同志,咱们村的抗战自卫队搞得不错,跟鬼子作战敢打敢冲,机智灵活,还缴获了敌人的不少武器,这是应该表扬的。可是,有人当了自卫队员后,对搞生产看轻了,早上睡懒觉了,这种思想不对头。我们必须明确,抗战自卫队的任务有两条,一是配合八路军消灭敌人,二是积极搞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抗战。自卫队不能光打仗不生产。搞不好生产,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抗战就不能胜利。为了抗战,我们八路军还开荒种地呢。你们村干部要好好商量一下,教育抗战自卫队队员既要配合打仗,还要把生产搞好。”
    马相模听了点头称是,心里暗自佩服。他同村干部们商量后,马上把彭老总的话及时传达给每个自卫队队员。大家都说:“彭总说得对,咱们不但要多地消灭敌人,还要把生产搞好,既当战斗英雄,又当劳动模范。”
    冬天的一个傍晚,军寨村不足6岁的赵彩凤跟随9岁的邻居换籽姐姐,冒着刺骨的风雪费力地向漳河滩的木炭窑走去,想去拣点生炭生火取暖。但要走到那座木炭窑,得越过一条大水渠,这条六七尺宽的大水渠上仅架着一块木板供人们行走。
    当两个孩子手拉着手小心地走上这独木桥时,忽然一阵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使得她们的双眼难以睁开,于是赶忙抬起胳膊来遮挡。赵彩凤毕竟年纪幼小,心里着慌,被风刮得晃了几下,一下子就跌进水里。
    待赵彩凤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位素不相识的八路军叔叔的怀里,还裹着暖和的军大衣。
    原来,赵彩凤突然失足落水后,同行的换籽当场被吓得大哭大叫起来,慌慌张张地跑回村里呼喊救人。这时,恰好有几位八路军战士路过,他们闻听呼喊声,立即不顾一切地飞奔到独板桥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位中年军人迅速甩掉军大衣,二话不说,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伸手把孩子救了出来。随即,他又不顾自己衣服湿透,用军大衣把孩子紧紧地裹住。
    当村里群众闻讯赶来时,这几位八路军已经把落水的孩子抱回村口。事后,小彩凤才得知,那位跳水救她的八路军叔叔竟然就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彭老总。
    从此,孩子母亲逢人就由衷地夸耀:俺彩凤的命值钱哩,是彭老总救了她一命。 ”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结束后,陈赓率三八六旅司令部进驻榆林以南的宋家庄。9月18日,因眼病住进羊角医院的周希汉溜了回来。陈赓一见就说:“不用问,你这次回来没有经医院的批准。”
    机灵过人的周希汉哈哈一笑:“旅长,你这样对我说话,说明你这个当旅长的对我偷着跑回来,表示支持了。”
    陈赓冲他一乐:“不,没有表示支持,只是表示认可而已。”
    “旅长会说话。”周希汉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当初我去医院时,邓政委就说‘去住吧,以后还要打仗’,现在到了打仗的时候了,那就是说,不用再住院了。”
    “放心,”陈赓说,“榆辽战役马上就开始,我就等着你出来挑大梁哩!”
    9月21日,陈赓接到了进行百团大战第二战役的作战命令。刘邓命令他指挥三八六旅、决死一纵队两个团的左集团,攻占榆社、沿毕、王景三据点,并规定榆(社)辽(县)战斗于9月23日23时全线发起进攻。受命后,陈赓情绪陡涨——他的逻辑是不打仗反而会伤元气。这也是战争的逻辑。他对参谋长周希汉说:“希汉哪,见面分一半。你指挥七七二团和十六团攻榆社。我指挥二十五团和三十八团攻王景和沿毕。走,先把地形看一下。”
    榆辽公路是敌人深入根据地的平辽公路的前锋段,敌人企图把这条公路由榆社向西伸延,经武乡与白晋铁路连接,以分割太行山根据地。榆社的守敌是板津大队的藤本中队,有220多人和伪军60余人,沿毕有敌20余人,王景有敌六七十人,都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和碉堡。
    周希汉随陈赓看了地形,仍觉不放心,又叫上七七二团团长郭国言、十六团团长查玉升,化装成农民,有的背上粪筐,装作拾粪;有的手里拿着镰刀,背着筐装作割草,围绕着榆社城分散侦察,一直摸到城门附近。
    深夜,攻击开始。微寒笼罩着榆社城四周的山野,中秋节过后的月光尚未露脸,一阵狗吠却惊动了敌人。敌人胡乱打了阵枪,见攻势不强,竟从碉堡里朝外喊:“xx**营,你们不要攻啦,你们攻不下!”
    战士们被惹急了。他们把山炮抬到离西门约50米的一座楼上,从炮膛里直接瞄准敌城楼火力点。各种武器一齐开火,子弹像火焰一样朝着洞口倾泻。霎时间,碉堡里像开水浇过的鼠洞,炸开了窝。慌乱中,敌人朝外扔着毒气筒,4架敌机也怪叫着俯冲。为避免过大伤亡,周希汉命令各团暂停进攻,巩固已占阵地,防止敌人反扑。
    第二天上午,陈赓风尘仆仆地摸上来了。他告诉周希汉他们,二十五团、三十八团已攻占沿毕、王景,二十八团击毙敌60余人,生俘4人,打得非常漂亮。他们说要向你们老大哥学习,你们打不下榆社怎么办呢?
    周希汉和在场的团长政委们都急了,嚷起来:“没有问题,我们一定能攻下榆社!”
    陈赓说:“好,那就看你们的喽!”
    他又和周希汉一道摸到敌人阵地前面,数清敌人工事上的每个枪口、炮口和上下角度。陈赓压低声音指指两个大碉堡,说:“先抠了这两个眼珠子,再扫掉其他的胡子眉毛。”
    “行。部队正在绑云梯,准备登30米的峭壁。”
    “毒气!毒气!”敌人又拿出他最后的手段了。毒气阵阵从敌人阵地上喷射过来。一股大蒜似的焦烟味热烘烘地扑来。陈赓想挣脱出来,吸一口新鲜空气,想大喊一声“别嚷嚷了”,但是化学毒气因为天阴不易消散,呛得他咳嗽起来,喉咙里痛得像刀割。周希汉叫人拿来湿毛巾擦手擦脸,要陈赓到后方指挥所去。陈赓摘了眼镜,不住地淌着鼻涕眼泪,他好不容易挣脱了周希汉的手,将它们从胸口推开:“我要看到你们打下榆社再走!”壕沟里充满了窒人的浓烟,连天空都看不见了。空中黑烟翻滚,响声雷动,只能依稀看到正在俯冲的敌机倾斜的机翼,幻影似的一晃而过,于是壕沟里又是一阵山崩地裂的爆炸声,泥土混着杂草一层层崩塌下来。
    “快,开个诸葛亮会!”陈赓提议。
    大家考虑到敌首藤本中队长还没有被我们打死,残敌猬集在核心阵地榆社中学里,一定会进行垂死挣扎,顽抗到底。同时,敌人火力集中,工事坚固,如从地面强攻,伤亡必大。陈赓说:“在前几次的攻击中,敌人的主要工事差不多都被我们攻下了。现在敌人只有东北角一个碉堡和中学里边的一些房子,只要大家再顽强些,一定可以攻下来。”
    “上面攻不进,从底下挖!”有人出了个点子。
    “好!老鼠打洞,用棺材装上**,让敌人坐坐土飞机!”陈赓信心十足。
    于是,他们从榆社中学西北角的峭壁上,对准围墙里敌人的高大碉堡,开始了紧张的坑道作业。战士们日夜苦战,挖了近一个昼夜,25日16时45分,坑道作业胜利完成。陈赓兴奋地掸掸两手心的土,喊着:“送**!”一棺材**运到了敌人脚底下。轰隆一声巨响,像闷雷滚过低空,又像整个榆社城发生了强烈地震。突击部队趁着大地摇晃、敌堡崩塌、硝烟冲天之际,奋勇冲击,突入敌核心阵地,用激烈的白刃格斗结束了榆社城的战斗。
    在敌寇开始逃窜时,藤本中队长在中学的东南角处自杀了。头颅被其部下割下带着逃了出去……
    此外,还有少数日军躲在仓库内未及逃出。陈赓、周希汉亲率少数部队,突破两边最后一个碉堡,将藏匿在那里的零星残敌全部肃清。
    这时,彭德怀来到阵地,找到陈赓,大着嗓门,话说得非常冲:“你不把这股敌人消灭,要你的脑袋!”彭德怀指的是下面的战斗:他要求陈赓的部队乘胜追击,立即攻占关帝垴。
    陈赓一愣。作为八路军的一名战将,他听到这样刺耳的话还是头一次,而且说这话的人是他的同乡、他一向尊重的彭德怀。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蒋介石没有对他这样说过,毛也没对他这样说过。
    可今天彭德怀对他说出了“要脑袋”的话,他对彭德怀突然陌生起来。对于百团大战第二战役以来的打法,陈赓的确有自己的看法。彭德怀要求:战役第二阶段的任务要拔除榆社至辽县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伺机收复榆社、辽县。陈赓坚决地执行了,而且在攻克榆社的战斗中充分显示了他攻坚战术上的造诣,也为以后的这类战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但是,陈赓并未因为取胜而感到丝毫轻松。他最清楚,获得这样的胜利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珍爱连破日军五道铁丝网的第十六团五连一排长式的众多的英勇战士,更惋惜最后只剩下18个人仍坚持战斗的十六团八连和坚守阵地一昼夜直至全部伤亡的七七二团七连三排的同志们,他发誓一定要让历史记下他们这丰功伟绩。然而,这种力不从心的攻坚,对部队毕竟是太残酷了,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他心里有个谱:还是毛说的,现在基本还是游击战,不宜攻城……
    陈赓有想法,听到彭德怀的命令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坚定果断地说声“是”,而是商量着说:“对于尚有为数不多的八路军主力,不能这样消耗下去吧!”
    彭德怀脸望着远处,胸脯在一起一伏。陈赓仍在说着自己的意见:“我们现在与敌人拼了,将来怎么办?”
    陈赓见彭德怀不言语,不好再往下说,他等待彭德怀的问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