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点威望,这点虎皮,也威力有限,一旦不给粮食,这些丘八们可能真的攻打房州。
人为财死,鸟为食物。
一旦这些土匪,逼急来,真的会上前冲杀,将他这个知州砍了。
张知州强压住心中的恐惧,喝道:“一千担没有,只有一百担。”
说着,张知州也是心中发狠,望向后面的民兵,道:“各位保护粮食,没有了粮食就等死吧!”
“保护粮食,保护粮食!”穿着破烂,属于战五渣的民兵,齐声喝道,声音中又决然之意。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遭遇了兵灾,又是雪灾,这点赈灾粮食就是最后的活命机会,一旦没了非得冻死饿死不可。
保护粮食,就是保护家人不被饿死。
张麻子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一夫拼命,十人难当。此刻若是进攻房州,就是跟房州的百姓作对,弄不好损失巨大,但是一想到山寨缺少粮食,立刻喝道:“一千担粮食,给了就走,不给粮食,老子就将这二百来斤,丢在房州,也要撕下你们几块肉!”
“张麻子,一千担粮食真的没有,你还是把我煮了吧!“张知州有种哭的冲动。平时间,他那里会将一千担粮食放在眼中,只要挥挥手就有了;可是如今金军南下,大量的粮食被烧毁,此刻粮食就是百姓的生命,谁敢贪墨一丝。
张麻子道:“我煮了你干嘛?我要的是粮食,兄弟们拼死拼活杀金狗,总不能饿着肚子!”
张知州道:“这次雪灾,圣上明确禁止贪墨一丝粮食,各处的御史,各处的言官纷纷到各处奔走,监察是否有贪墨行为。一旦发觉,证据确凿,轻则是免官,终生不得入仕,重则是就地军法从事。”
用朝廷话说,身为一方父母官,就应该守土有责,城在人在,城失人亡。可是如今,金军来了,一些知州通判,弃城而逃,如今既往不咎,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若是再贪污赈灾粮食圣上不介意将这群人渣全部砍了。
如今的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你不行别人上,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所谓的不杀士大夫,只是适用于治世而已,在乱世一点也不合格。比如蔡京等六贼,也多是士大夫出身,结果照样是掉了脑袋,若是觉得比蔡京更为牛逼,那就尽管贪墨赈灾粮食吧!
张知州有自知之明,他可不觉得比蔡京更为牛逼,圣上砍了他,不会有一丝波澜。
实际上,大宋的官员都是富裕阶层,为了一点粮食,一点小钱,将自己的前途赔进去太不恰当了。
正所谓,贪官的最高境界是,知道什么钱可以拿,什么钱不可以拿,只有如此,才能明泽保身。当然也有一些蠢货,总是喜欢往刀刃上碰,结果毫不客气的被就地正法。而在正法之后,还将各种斑斑劣迹,弄得尽人皆知,成为杀鸡儆猴中,可悲的猴子。
“那好吧,九百担!”张麻子只能是松口了。
“不行,顶多是二百担!”
“八百担!”
“三百担!”
此刻,一个土匪,一个知州,两个不同层面上的人,相互的争吵起来,好似商人一般争论,争斗得脸红耳赤,可是双方却没有一丝不好意思。
张麻子是为了活着而争,为了有粮食过冬,饿不死而争,正所谓当兵吃粮食,总不能让家中的老婆孩子饿死。
而张知州也是为了粮食而争,粮食就是百姓的生命,一旦粮食损耗太大,他官也走到头了……
最后,终于谈妥了,四百担粮食。
张麻子心中松了一口气,四百担粮食也仅仅是够一个月,下个月还的找粮食。不过不管怎么说,最近一个月的粮食问题解决了。
而张知州也是松了一口气,争吵之下,总算是节约下六百担粮食。
…………
交易谈妥了,开始交接粮食。
独轮车开始拉粮食,看着粮食被拉走,张知州第一次觉得心疼了。即便是当年,在汴梁万花楼的花魁被同窗抢走了,张知州也只是伤心而已,谈不上心疼。可是这次,因为四百担粮食,竟然心疼了。
张知州心中想着:我也变成了俗人。
这时战马嘶鸣,远方尘土飞扬,一支大军缓缓的靠近。人数约在二百人左右,但是都是骑着马,马如蛟龙,人似战神,威武无比。仅仅是二百人的骑兵,可运转起来好似一人一般,行动起来整齐划一,说行就行动,说停止就停止。
即便是不懂兵法的,也看出这是一队精锐骑兵。
“好强大的骑兵,可以媲美金军骑兵!“张麻子艰难的咽下口水,神情有些紧张。金军的强大,他是见过的。
斩杀了五十个金兵,不是他在战场上明刀明枪的砍杀,而是趁着金军欢庆的时刻,偷偷摸进去,然后一哄而上杀死。
若是正面拼杀,别说他这几十号人,就是上百号人也顶不住。
看着这一百号骑兵,王麻子下意识的拔出了腰间的长刀,做好的拼命的准备,至于最后能死能活,就靠运气了。
而这时,张知州看着这对矫健的骑兵,先是紧张、恐惧,如此矫健的骑兵,唯有金军才能达到,莫非金军又杀回来了。可是看着这队骑兵身上的铠甲,上面的标志,渐渐的松了一口气,这是宋军骑兵,看标识,似乎是八字军——似乎是天子亲军到了。
看着威武的大宋骑兵,张知州的眼睛中,泪水差些滚落下来。他这个知州当得太憋屈了,金军来了,他跑了;金军跑了,他又受草寇的威胁。总算是遇到了大宋部队,遇到了娘家人!
“前面可是王师?”张知州颤声问道。
这只骑兵的首领道:“我是李林,八字军四营五大队三中队二骑兵中队队长!”
“快快剿灭这股草寇!”张知州看着娘家人到了,心中的底气立时变大了,大声道,“将军快快剿灭这群草寇,他们竟敢威胁本官,竟敢抢劫赈灾的粮食!”
张麻子听了之后,立刻怒了,骂道:“这是老子们拼了命得到的粮食,得到的理所当然!”
“为国精忠是理所当然,哪有你们这样趁火打劫!”张知州狠狠的说着张麻子的罪恶,“如今城内百姓嗷嗷待补,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本官为了百姓能吃饱饭,吃不好睡不着,你们倒是好,竟然向本官讹诈四百担粮食!”
两人激烈的争吵起来,各自说着各自的理由。
而骑兵首领李林却是兴致极高的看着,好似看猴戏一般。圣上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情况时,就不要盲目的做决定。多了解,少说话,慎决定
“皇上,片刻就赶到,二位若是有冤屈,可以亲自上禀圣上,切莫耽搁!”李林开口道。
“什么圣上要来了!”
两人都是惊慌一片,完全没有料到官家会这样提前来到。
第210章一个人的变法(一)
一路之上,赵朴都在思考着如何变法,说大话容易,办实事难。
身为后人,他可以指手画脚,说王安石变法这个不好,那个不恰当,缺点有多少多少,弊端有多少多少;可是站在王安石的位置,它能够比王安石做的更好吗?
赵朴摇了摇头。
建设永远比破坏难,创新永远比山寨难,第一个永远比第二个难。就好像,李自成在进北京城时,说他比崇祯多么多么好,比崇祯多么英明,可是进了北京城,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李自成还不如崇祯。
就好像,孙中山革命时,总是说清政府如何如何不好,可是当他上位时,做的那些事情,连清政府还不如,以至后人常说“民国不如清朝”。
赵朴看来,论及文化水平,他拍马也比不上王安石;论及从政能力,他拍马也比不上王安石;论及心思周密,他也不如王安石,总之赵朴有很多方面不如王安石,而如今他却要变法。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失败了,那他能成功吗?
赵朴心中很是忐忑,成功率不足三层。
别说是仅仅三层,即便是只有一层,赵朴也得变法。正所谓不变法是等死,变法时找死,找死总胜过等死,找死至少还有一线活下去的机会,而等死一点机会也没有。变法是必然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不可揣测的,也是没有选择的。
而为了变法,赵朴开始试探一些大臣,试探他们对变法的态度。
不过很失望,当谈论到商鞅时,都是贬低态度;谈论到王安石也是乱臣贼子。而谈到如何北伐时,大臣们总是夸夸其谈,总是说是八字军一到,百姓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果然一群嘴炮,文人集团多数是保守集团。
法家是改革派,而儒家是守旧派。在大宋这个儒学昌盛的时代,改革很难,失败很正常,范仲淹如此,王安石如此,赵朴心情很是失落。看了看随行的大臣,心中暗自烦躁,酒囊饭袋太多,靠谁变法呢?
赵朴四处扫了扫,很是悲剧的发现,只有他一个是变法派,在朝廷内找不到一个变法派的大臣。
他是一个人变法!
若是要襄樊一带,在湖南湖北变法,可能连一个大臣也找不到,只能是光杆司令?
“我的商鞅在何方?”赵朴不觉苦闷的道。
这时,他隐约有些怀念蔡京,蔡京是奸臣,但也是变法派;还有秦桧,秦桧千般不好,但至少是变法派。李斯、蔡京、秦桧、李鸿章等,他们实际上都是同一类人,都是有能力,私心又重,又敢于拼搏,只要驾驭得当,还是大有可为的。
正在赵朴伤心失意时,一个大臣问道:“陛下,可是要效仿王荆公,行变法之事?”
这时,赵朴才回过神来,才发觉在他愣神的时刻,帐篷内大臣已经陆陆续续离去,只留下一个中年大臣。
“不知贵姓?”赵朴问道。
“微臣张浚!”中年男子回答道。
赵朴道:“王安石是失败者,我不学他;要学就学商鞅,成就一代伟业。中华大一统,始于秦国,而秦国之强,始于商鞅。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年胜负在于理。世人贬低商君,只因为国泰民安;一旦山河崩碎,社稷颠覆的时刻,商君之法就是救国良药!”
张俊沉默了,沉思良久道:“范仲淹,王安石等,力图变法以求强,求富,然则变法之难,难于九层天。变法没有强军,没有强国,反倒是引动朝堂现成新党旧党之争。几十年的党争,耗尽了我朝的元气,引发靖康之耻!”
“如今,我朝局势不妙,汴梁丢了,大片的山河丢了,朝不保夕。靠着陛下努力,还有边关的各个将士拼杀,才稳定住局面,没有继续恶化。若是陛下变法,必然引动朝局动荡不安,党争斗再起!”
“党争?”赵朴笑了,声音有些冷然,“国之不亡,党争不断;党争不断,国之必亡。只要我朝祖制不变,党争必然不休,妄想消弭党争,好比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幻梦一场。不变法有党争,变法也有党争,那为何不变法?如今局势崩坏在,最好的结局是划江而治,最差的结局是亡国。局势已经坏到了不能再坏,也不怕局势变得更坏!变法是必然的!”
张俊的神情有些黯然,如今圣上性格最为执拗,好似当年的王安石一般,这可不是国家的福气。
“当然,我不会实行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等…………”赵朴神情有些黯然,“王安石是书生,书生变法,总是一厢情愿,总是想到最好的结局,而我不会。我变法,只为了北伐,不北伐,只能是偏安江南!”
“兵法成败,微臣不知道,但是微臣愿意跟谁陛下!”
张俊不理解,但是此刻只能是选着支持。
赵朴心中道:“这是第一个…………”
…………
为何金国强盛?
因为金国高层都是文盲居多,大战冲锋在行,可是钩心斗角,细节揣摩等,则是属于婴儿状态;
为何宋朝衰落?
因为宋朝聪明人太多了,思考太多了,于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明了,秀才干不成大事,因为太聪明了,想的问题太多了。而一些莽夫,一些二愣子,不管不顾,最后反而成功了。
变法也是如此,那些深思熟虑,计划周密的变法,往往是失败了。那些莽撞,冒险,激进的变法,最后往往成功了。
有人变法,是想好之后,再变法,只是计划往往不如变化,输的概率越大;而有些人只是想了一个大概,只是有个大概的概念,就实行了,边想边干,一边干一边改,最后成功了。
正所谓,三思而后行,想了三次就足够了,想第四次就没有必要了。
这次,赵朴是铁了心要变法,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被逼退位,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脑袋搬家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一刻,赵朴已经做好了“革”许多人命的准备;
这一刻,赵朴已经做好了遗臭万年,骂名千古的准备;
这一刻,赵朴已经做好了成为千古暴君的准备。
在谈论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为何会失败时,有人说是雅各宾派杀人太多;而列宁却说,不,是杀人太少了,心慈手软是雅各宾派和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列宁执政的时代,几百万人被革命了。因为太残暴了,俄国初期被空前孤立,可是照样是越发强大。
所谓的残暴会亡国,全是扯淡。实际上,金国入侵,所到之处,尽数搞屠杀,也没见金军灭亡;而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在中国,西亚,欧洲等地搞大屠杀,上亿人死亡,也没有见到灭亡;而欧洲人入侵美洲,上亿的印第安人,遭到种族屠杀,也没有见灭亡,照样是活得好好地。
反而是,崇祯皇帝在镇压农民起义时,仁心不断,不断的招抚,结果李自成,张献忠等几次投降,几次反叛,最后明朝也没了。
一个国家,不会因为残暴而灭亡,只会因为政策不当而灭亡。
变法是要流血的,扫干净屋子,才能更好的装潢。
世间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变法,不是流敌人的血,就是就自己的血,商鞅被车裂了,死道友不死贫僧,就让那些反对派大量流血吧!
第211章一个人的变法(二)
此刻是变法的最好时机。
在过去,金军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