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06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06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方阵出现,这个方阵全是一帮十一二岁的少年,人数也是五百人。
    这些少年,都是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可眼神却显得非常坚定,一个个目不斜视的踩着鼓点行进在队伍之中。
    “这些少年又是作甚?难不成我朝还有童子军?”
    “这是小武备学堂的学员!”
    “小武备学堂,难道还有大武备学堂?”
    “自然有了!”
    “前年,在襄阳成立的武备学堂,主要招收读书人,最低资格也是秀才,这叫大武备学堂。只要是毕业,被派发到各军之中为官!这是为官,可不是当大头兵!他们之中学的最好的人可能当将军,最不济的到军中也是一个小队长,有些拔尖的小子出来甚至能当上营指挥使!今后可以说在军中是前途大好呀!”
    “去年,皇上又组建了一个小武备学堂!金军南下,四处烧伤抢掠,无数百姓丢了性命,无数孩童变成了孤儿。皇上心生怜悯,将这些孤儿收拢了起来,成立了小武备学堂!”
    “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帮崽子!这般家伙,多是孤儿,或是军中阵亡将士遗孤,或是军中兵将的儿子,当今皇上对他们十分善待,不但管他们衣食住行,还聘有读书人和武官教授他们!”
    “凡是到了十六岁之后,可入武备学堂继续学习,也可加入军营,或是考核合格,可适当授予官职。”
    普通民众们议论着,感慨万千。谁都不想过这种打来杀去的日子,打仗要死人谁都知道,只是如今不得不打仗,就连孩子有时也要上战场。
    这场阅兵,对于稳定民心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展示出来的超强武力之后,一些觉得皇上政策不满者,在这场变革之中的受害者,也只能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钱财受损,总胜过丢了性命。有如此强军存在,不满也只能是认了。
    “大武备学堂,小武备学堂,真是可怕呀!”
    素衣喃喃道,有些难以相信。
    在他看来。这位宋朝皇帝,虽然善于用兵。只是有些沉不住气。匆忙北伐。只是如今看来,有些想当然了,这个大宋皇帝,精明着呢!哪里是匆忙北伐,根本是胜券,根本是一切在掌控者。
    建立大小武备学堂。就是为了几年后北伐。
    大小武备学堂,本质上是为军队储备人才,更好的扩建军队。要知招兵容易,可是培养良将难求。这些良将不必如韩信那样出众。只需要廖化一流就足够了。
    尤其是小武备学堂,此时多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此时正年岁小,还不足以上战场,可是三五年之后,身子骨长大了,那时就是北伐的精华了。
    这些孤儿,父母都是被金军残害,对金军有着刻骨的仇恨,又受着当今皇上恩惠,视当今皇上为父亲,最为忠心不过,这样的少年是可怕的。此时还看不出什么,可是几年后,那就恐怖了!
    隐约间,素衣有些明白。此次北伐,与其说是为了灭杀伪齐,不如说是为了试水,为了练兵。
    江南太安逸了,长久呆在这里,兵都练废了,唯有血战,才能练出强军。
    …………
    的确,正如素衣预料的一样,成立武备学堂,就是为了打持久战。
    赵朴有自知之明,不会觉得打上几次大决战,就能灭了金军,金军若是那样容易灭了,也不叫金军了。总体的策略就是磨死金军,不断的激战,不断的小会战,不断的断刀割肉,减少女真兵数量。
    女真兵很是强大,奈何人数太少了,经不起死亡。
    一旦女真兵阵亡超过十万,金国就是元气大伤;一旦女真兵阵亡超过二十万,金国就有覆灭的危险。一旦,女真兵阵亡数量太多,超过自然出生率,就会使女真兵越打越少,直到最后承受不住战争损失,直到灭亡。
    而武备学堂,就是磨死金军的大杀器。
    一开始组建武备学堂,只招收读书人,尤其是书呆子。书呆子,有一万个坏处,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死心眼。一旦对书呆子实行洗脑,绝对忠心无比,不必担心叛变,不必担心尾大不掉。
    此时在校,或是毕业的武备学堂学员,已经有五千多人。这两千多人分布在宋军的各个体系的军队中,主要位居在中下层,以便更好控制地方军队,更好的瓦解地方派系,同时将武备学堂的作风引进到各个部队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而小武备学堂,专门招揽十几岁的孩童,教授读书写字,教授简单的军事训练,在十六时,毕业参军。
    小武备学堂,有些童子军的味道。
    一般老兵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可是遇到战事不利,也会选择退去,甚至跑路;可是十六七岁,处在未成年的半大小子,却是战场上悍不畏死,勇敢无畏,让人畏惧三分。
    他们热血冲动,容易被洗脑;他们单纯,三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蛊惑;他们无知,漠视他人生命有如草芥,是战场上最适合的兵源。
    很多名将有意识地在军队中征召未成年人。
    在战争中,童子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最为忠诚。
    历史上,太平天国时代,对天国最为忠诚的,不是那五位王,也不是石达开,而是陈玉成、李秀成等,这样童子军出身的年轻将领。
    在革命年代,对革命最为忠诚的,不是那些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半大的红小鬼。
    洗脑要从孩童做起,于是赵朴建设了小武备学堂。
    …………
    在城内走了一圈之后,阅兵队伍向着城外走去,要祭祀先祖。
    本来祭祀祖先,是在开封最好,那里有着宋朝的宗庙。只是此刻成为了沦陷区,成为了伪齐的土地,无法祭祀,只能是在城外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土台,算是祭祀!
    “各位先祖在上,吾必不忘灭国之耻,此次北伐,远各位保佑!”
    赵朴心中默默念叨着。(未完待续。。)
    ps:  感谢wjsx投了1张月票



第360章娄室论战
    阅兵就这样结束了。
    可是阅兵后的风波还在继续!
    阅兵是宋军在露肌肉,只是露出一丝,但是也足够惊骇人心。此时阅兵的,主要是八字军,主要是赵朴嫡系的中央军,对地方的各个派系形成了很好的威慑,那些不听王命,阴奉阳违的将领,只觉得心中打了寒战,恐惧不已;
    而刘豫听到之后,则是惊骇,心中惶恐,不由的向主子求救。
    而金军上下,也掀起了巨大浪花。
    尤其是,素衣亲自上书,更是具有说服力。
    此时,在燕京城,以宗翰为主的金军将领,正在想着应对北伐之策。
    “宋军分四路北伐,这不是找死吗?”宗翰看着地图,不屑的嘲笑道,“在平原与我女真铁骑交锋,宋军必败!”
    “宋军分四路而来,气势汹汹,我军多次在这位宋朝皇帝手中,吃了大亏,不容小视!”金兀术慢悠悠道,心中却有些沉重。他是亲自打过襄阳,见识过这位宋朝皇帝的厉害,依他的聪明,岂能看不出宋军弱点,此时北伐时机不当。
    这里面,似乎有阴谋!
    “那你觉得该如何?”宗翰问道。
    此时金国皇帝吴乞买,已经垂垂老矣,此时主要是宗翰与金兀术二人合力掌控兵权。
    “计划依旧不变,我率领大军,袭击西北;而将军则是策应齐国,一旦齐国气力不支,我等再出兵不迟!”金兀术道,“我军可以一步步后退,不断引诱宋军深入,一旦宋军深入北方。腹心之地,千里转运粮草,必然粮道紧张,那时再出兵切断粮道,然后合围宋军力…………”
    说着,金兀术将整体的作战计划,讲述了出来。
    作战计划,无非是诱敌深入,拉长战线,将宋军困在坚固城池之下。使宋军疲惫;然后骑兵突袭,袭击粮道,然后断掉后路,大军合围,将宋军主力尽数围歼在城下。
    当然。前期不需要金军出手,毕竟连年的征战。女真人口锐减。应当是让汉人冲杀在前面,汉人之间互相残杀。
    “西北,为我金军破局根本,只有攻陷陕西、四川,才能直接席卷南宋,一统天下。不然又是一个南北朝!”金兀术道,“可惜了,之前几次南下,三路出击。战果辉煌,奈何分散了兵力,致使伤敌有余,而破敌不足,致使宋朝皇帝缓过了劲,实力越发强大!”
    此时,金兀术满是后悔,前几年,金军占据优势,奈何一次次战略失误,致使宋朝一步步变强,直到如今形成对峙之势,更是严重威胁金军,就连一向沉稳的素衣,也上万字的书信,详细描述。
    从书信中,可以看出素衣的忌惮之意。
    “也好,你住西北,我主东南,看谁先破敌!”宗翰点点头,没有拒绝。
    走出大殿,金兀术神情有些迷茫,觉得似乎疏漏了什么,可是又看不出什么。
    宋朝士大夫们的节气,真的不怎么样。只是一番威逼利诱之后,这些士大夫们,就屈从在他的膝下,好似哈巴狗一般,丑态毕露,无一丝风骨。虽然有些不屑,但是还用得着他们,于是金兀术将一些投降的臣子,放了回去。
    在这些臣子离去前,金兀术留下了他们的“悔过书”,算是要挟的把柄。
    只要这些把柄在手,这些宋朝臣子,就不得不听从他。而每隔一段时间后,金兀术就对这些臣子,进行一番敲打,从中获取宋朝的一些情报,宋朝的各种情形,好似透明一般,一丝不落。
    这些臣子,回到南宋之后,一些日趋没落,排挤出了核心层,沦为微不足道的小官;一些这是见风使舵,节节高升,成为宋朝的核心层。
    在宋朝四路北伐的消息传来,立刻安插在宋朝内部的高官,立时传来了各种情报,其中不乏详细的出兵计划。
    宋朝四路北伐大军,从哪里出发,攻击那里,军队数量多少,将领为谁,粮道运输,一些重要要塞的布置图纸等,好似明镜一般,尽数的落在了他的案头上。
    仔细比较十几份,详细甄别之后,金兀术终于确定了情报中,传来的消息,差不多准确,遗露不大。
    此次宋金交战,金兀术有七层机会,将宋军主力尽数歼灭在平原上,只是太容易成功了,隐约间有丝丝不安。
    ………………
    恍然间,金兀术来到了完颜娄室的府邸。
    完颜娄室病了!
    战争最为损耗人的寿命。多年的厮杀,身上会留下暗疾;连续的杀戮,会在心中留下阴影,最为伤神;而不断的劳心劳力,更是折寿。武将没有好下场,不仅是指战场阵亡,被君王忌讳杀死,还指隐隐间折寿,寿命不长。
    此时仅仅是五十多岁,完颜娄室就病怏怏的。
    从三年前,征战西北时,完颜娄室就得病了,只是病情一时好,一时差,从来没有好利索。
    尤其是在季节更替,寒暖不定的时期,病情更是恶化。
    此时完颜娄室更是病怏怏的呆在府邸中。
    “将军,病情可好了!”金兀术问道。
    “病情是好不了!我自己的底细,我最清楚!”此时的完颜娄室,再也不复一代名将的风采,只是一个垂垂老人。
    “老将军,我有一事暂且不确定!”金兀术道,说着将宋军四路北伐,阅兵等事情说了出来,没有一丝保留。
    “殿下,你觉得赵朴是什么样的人?”完颜娄室问道。
    金兀术沉思了许久之后,开口说道:“他是一个不守规矩之人!”
    “赵朴是一个不守规矩之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在汴梁时,世人都是畏惧我军,只有他傲然的说出六胜六败论;世人都是呆在汴梁,唯有他出征河东;在河东的宋军,都是想着解去太原之围;只有他想着袭击我军粮道,破袭我军后方;在称帝后,世人无非是再回汴梁,或是迁都,只有他迁都了,却又去黄河边犒赏三军,引来我军袭击,趁机歼灭我军一部;在扬州时,突然遭到袭击,一般宋人都是想着跑路,或是据称坚守,唯有他率然出击,大破我军;在襄阳时,明着与我军争锋,死守襄阳,暗地里却是派遣海军袭击辽东!”
    完颜娄室道,“这位宋朝皇帝,每一步都是出人意表,却是处处点在我军要害上。而每一次都在弄险,每次都是将自己置于险地;然而看似凶险,只要应对得当,及时处理,又能化险为夷!”
    “这样的敌人,根本不容一丝轻视,不容一丝疏忽,不然就是万劫不复!”
    金兀术点点头,宋金之战,一直是宋朝占据上风,但是自从赵朴当了皇帝之后,宋朝的劣势一步步被扳回,渐渐的形成了对峙之势,“那老将军,该如何破解!”
    “赵朴不屑于动用阴谋诡计,只是善于阳谋破敌,用强大的实力,辗压敌人对待这样的敌人,只有在他还未成了气候时扼杀,只是可惜如今他气候已成,想要灭杀已不容易!”
    完颜娄室叹息道。
    隐约间,想到了河东那次交锋,那一次交锋,宋军神出鬼没,好似土拔鼠一般,一会出现,一会消失,不断给予出击,每次只是稍纵即逝,看似不起眼的手笔,可是积累下来,却是形成剧烈辗压之势。
    “赵朴,此人性格上暂且不做评价。主要从用兵上作评价,此人极为重视军队,不似先辈那样轻视;此人用兵讲究出奇制胜,后发制人,不断骄敌,直到最后,发出致命一击!”
    “赵朴用兵,不讲究城池,不讲究名声,只讲究歼敌人兵力;若是能用杭州,换取我金军十万将士死亡,他愿意做这个买卖;若是能用宋朝百万百姓生死,换取我金军十万将士死亡,他也愿意做这个买卖;若是能用他的命,换取我十万将士死亡,他也愿意做这个买卖!”
    金兀术点点头,襄阳之战就是如此。
    那时,赵朴坐镇襄阳,不避生死,为的就是强制十万金军,给其他宋军歼灭金军机会,实际上他做到了。在襄阳城下,牵制来太多的金军,致使其他地方兵力不足,被宋军袭击,损失惨重。
    那时,襄阳屡攻不克,金兀术只能是移师进攻其他地区。
    在湖北的州县,遭到了金军洗劫,大量百姓被杀死,可是赵朴依旧无动于衷,似乎一点也没有看到。
    完颜娄室道:“这才是他可怕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