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美国景象 >

第24部分

美国景象-第24部分

小说: 美国景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一切代价,把自己设计营造为与众不同的场所。我们认为,很多人恰恰就是来看来这座公园的失败之处,在这里,人们一抬头就能望见公园内各式各样模拟的古典式、哥特式以及其它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这正是中央公园的败笔之所在,即太没有特点,太普通化了。我想再把她比作一位女演员(我想我毫不造作地用表示女性化的这个代词“她”是非常适当的)。如若从一般的和人们最注重的角度来看,她的确缺少一个演员应有的禀赋。在持续好几个晚上的演出中,她扮演着性格差异最大的各类角色。在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她承担了从悲剧皇后到愉快仆人的角色。她有勇气去做,她的勇敢赢得了满堂喝彩——就这样,她成了名噪一时的人物;简直是个奇迹!简而言之,我认为中央公园为了迎合游人的趣味就如同这个女演员一样。在初夏的季节里,当你在这座公园里散步时,你很自然地了解作为一名观光者,你见到的是优美的景物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景观。然而对你来讲,清清楚楚的现实是,这些景观都不值得你回味,同样也无法引起你长吁短叹——因为在美国这个全世界目光集中的焦点上,至多会由于田园风光的美景或是让人心惊胆寒的经历而诱发你情感的冲击。至于在纽约,每当见到大街上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或很多面带微笑的异乡客,你可能都会为之动容。


第四部分:纽约景象散记中央公园(2)…(图)

  更为奇特的是,在舒适的旅游旺季,有许多说着各种语言的犹太人驻足在中央公园,他们的行为举止谦恭有礼。为此,公园会非常感谢这些有礼貌的游人,这也使得各种景观能够持久显示它们的美丽和优雅。公园动用千奇百怪的艺术手段,将芸芸众生展现在观众眼前,有的甚至以群雕的方式出现。而这些对游客而言,犹如与他们在同一个剧院看戏的近旁的观众一样,当然会自然而然地认同这种亲切感。而适才我们假设的那个忙乱而疲惫的,却深受观众垂爱的二流女演员仍在边歌边舞。我回想起那些让我产生这种印象的因素,那是一个夏日的周末午后,在公园里徘徊了好几个钟头,耳边回响着世界各地的语言;这不禁使人产生幻觉:究竟中央公园是一个国际化公园还是游人是国际化的游人?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各式各样的景致以及各式各样的语言,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从广场漫步进入公园里,舒畅地漫游在这个如同地球村一般微型的地方。从内心里来说,这是我最美好的感觉,也是我所见到的纽约的最繁荣时代。因为不论怎样说,假如人们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再忧心焦虑的话,那一定应该是在家这种温暖的地方。来纽约中央公园的人实在是很多,我忍不住要问,他们是怎样从地球的各个角落来的?如此之多的人又该怎样回到各自的家?这个问题常常盘旋在我的脑海中,就像餐桌上的骷髅一样(古埃及人在宴会餐桌上都要摆放一具骷髅以警醒人们居安思危,不忘记过去的磨难和死亡)。在我看来,美国给我的印象里,这种煊赫的气势是唯一值得留念的。美国总是让人感到殷实富裕,不管男女老少,面孔上的神情都表现出他们经历了残酷的竞争后才尝到成功的滋味。我记得从前游历过美国其它地方,在我的心灵中就有这种经过奋斗而功成名就的思想,因此有一段时期,我的脸上就满是这样的神情。人们会发觉,这种表情说明人性是极为自私和卑鄙的。在各处富裕的地方,人们都能够发觉这种神情广泛存在。实际上,我并没有刻意去回避,也没有特别去追寻这种神情。尽管我没有特意地追寻或回避,然而在别的地方,我也多次遇到不少美国人有这种神情。  老实说,在新罕布什尔山区,我曾看过许多这样滞后的却难以撼动的迹象;而在南线一带地区,不管是白人聚集地还是黑人聚集地,我见过某种非常特殊的,极为古老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美国土地上这些贫穷的地区,并没有影响 “富裕的国家”这一人尽皆知的事实——人们对这个国度的观点是:这里是人们能够醉生梦死的天堂,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伦理上,这里的“一般的”人都可以肆意地放纵自己,尽情享乐,无所顾虑。近来到太平洋沿海的一次旅行,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让人倍感诧异的是,绝大部分人,可以说每一个人在大众面前都难以自禁,心甘情愿地沦落。然而确信无疑的是,在这之前的其它地方,我没有遇见过纽约那样的下午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的状况。在那种独特的情形下,人们所需要的,大概就是几件破旧的衣服或一小瓶烈酒,因为毕竟有些人还处在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中。他们依靠救济过活,面孔黝黑污秽,穿着几乎能见到十个脚趾头的破鞋,有的甚至连鞋都没有穿。说到这些,大概会有人沮丧,因为跟他们聊起这些好像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换言之,假如不存在这些落伍的方面,人们就会心满意足了。但是,的的确确普遍存在的状况是,这里极为普通的男女老少都是这个样子,都沉迷在所谓的先进或胜利的喜悦里,人人信心十足,没有显示出一点忐忑。步入一间教室,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孩童。他们都已习惯了要“努力”,或者说他们在心目中立下的志向就是如此。嬉戏的孩童们,特别是小姑娘们,演化成人们广泛描绘的小说的主人公。她们在草坪上愉快地玩耍,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幽暗的回廊上。从旁人的角度看去,她们的衣着鲜艳,个个都是勤奋努力的,透过她们闪闪发亮的绸缎衣物、用缎带束起来的发辫、细心护理的牙齿和脚上锃亮的皮鞋,我们强烈感受到她们怀有的那种骄傲感。我情不自禁地质疑:这些装扮是否和“时尚”有关?这种联系依然需要很多事实来证明,或者可以用他们嘴里蹦出的各种奇特的话语来证明。他们的语调和词汇,大多是旁人难以明白的。仿佛他们是曾经特意训练过的,栖息在树上叫喳喳的奇怪小鸟。不仅如此,在各地的公立学校里都有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各处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看到他们与众不同的衣着装扮,一直在探讨社会问题的,满腹焦虑的剖析家,私下里也会为这些异端分子鼓掌,喝彩。


第四部分:纽约景象散记中央公园(3)…(图)

  实际上,这位满腹焦虑的探索家,在刚回到纽约时,就从美国制鞋业的细微之处发现了这种“向上”的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对全国民众的巨大鼓励。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设施绝对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第一印象是非常关键的:在美国,好像只有两种职业是世界顶尖的:一种是牙科大夫,另一种是售鞋商人。他们在美国人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公众场合,以及在美国人心灵中,被当作终极目标的高档轿车里(这样的生活目标受到了指责)展现了有关美国特有的最恰当的说法:为了在大众面前显示自己的身份,一定要穿最昂贵的皮鞋,牙齿要护理得洁白闪亮;而其它一切表明个人身份的状况都是无关紧要的。在这样的国度里,每一个人(从不例外地)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多么“低下”,都要穿最漂亮,最干净,最时尚的皮鞋(在这个满腹焦虑的探索家看来)。应该这样说,他们还要带着那种让人沉醉的笑容来证明好的鞋子对一个人的外表和形象是那样的关键,其它任何方面都可以暂不考虑。并且,假如说在对待鞋的问题上观念有一些过激的话,我会要求持反对态度的人关注在别的国家里的类似情形。那些国家的人们同样也会向陌生人展示他们眼里各式各样的事物。譬如在一艘大油轮上,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一个人会将他若有所思的眼光从乘三等舱的旅客身上转移至头等舱旅客身上,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三等舱的旅客可能会节制自己,能适度地掌握好富贵和舒心之间的尺度;然而,当这些三等舱的旅客抬眼观望头等舱旅客的神情和举止时,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就会不由自主地消散了;特别是当面部神情和头顶装饰能充分表明一个人的地位时。当我说“头”这个词语时,我特别指向那些帽子。在人们眼中,帽子始终是竭尽全力探索的问题,最奇特的以及长期以来让人费解的是,它能完全展现一个人的仁爱、坦诚的特质。这大概就是过于喜爱剖析的探索家让我们思索的一些问题。  为何我们会强烈地感觉到美国的制鞋业这么发达,几近饱和状态,而制帽行业却滞后很多呢?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对于帽子来,他们并没有惯性的,出于本能的,标准统一的看法,也不觉得它是代表男子汉气魄的“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但是,当每个人都暂时要顶帽子戴上头的话,这就非常清晰地表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给予了帽子很大的关注,就像我前面说到的人们对牙齿的注重一般。人们对描绘这一迹象的语汇是非常熟悉的;尽管这些语汇非常简洁,但从各处显现出的对峙现象来看,这些语汇很显然是一种进步;那是一种挣脱了苦恼之后的现象,只要是一个“欧洲人”,都会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而怒火冲天。我回想起我的一个法国朋友,是一位年轻少女——她在美国做了几年仆人后回到法国——就说过我适才讲到的那种观点。在美国,因为其它方面的优势,她十分明白什么是“加利福尼亚式”的微笑,这种微笑停留在很多生存在美国这块宝地上的人们的嘴角上,这是他们对文明表现出的一种崇敬之意。但是在另一方面,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有教养的上流社会的人把国家形象和个人牙齿留给他人的印象看得比其他一切东西都要紧。长年在外国经商的人,一旦回到美国后,就会发现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四周的人对牙齿竟是如此高度地关注;对此他嗤之以鼻,毫不在意。在美国,“社会”上每个人的牙齿都是洁白,整齐,护理经心周到的,而在其它国家里,常常看见排列杂乱的牙,暴突的大门牙、缺牙、蛀牙等等。诸如此类的牙疾病,在美国是不存在的,这可真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人们从非常年幼的时候就开始被教导怎样正确护理牙齿,所以人人都有一口整齐洁白而健康的牙齿。牙齿为美国人的形象增添了不少魅力,我认为这样的观点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有的人身体上其中的一个部位不太完善,但有漂亮牙齿来弥补了他的缺陷,人们对他的评论也就宽容多了。


第四部分:纽约景象散记中央公园(4)

  可是,我又背离了最开始的论点,我对使用了过多的激烈语言来渲染我最开始的论点有点担心了。我离开了中央公园和广场,沉迷在夏日那金黄色的璀璨夺目的阳光中。在这样许多的时光里,我不知有多少次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观察和思索。这么多的外国人来到纽约,他们衣着光鲜,心满意足都写在了脸上。人们只需要把他们当作了为了节日的庆贺,才如此身着盛装、陶醉在喜悦的氛围里,这是他们和其他人的差异之所在。这样,他们也觉得自己在祈祷未来能多赐予他们一些幸福和好运,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心存过多的焦虑和担忧。所以恰巧在此后的时间里,我发觉正是因为人们不再忧虑了,所以很多人都呈现出好奇和心态平和的神情。这些勇敢的行为举止只不过像说话、走路那样平淡。在这个更狭小的范畴中,假如将它们当成历史,连我自己都倍感羞愧。在对从前的回忆中,我更加坚信那时出现的一些事情根本不属于历史的范畴,只有当通过我们深入的思索与体会,才能意识到与这些事情相关联的更为神秘深奥的,赋予人经验教训的真理才是真正的历史。在一个暖洋洋的午后,我假想我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中央公园里漫步,随后又怀揣着这很多的疑问在纵横交织的大街小巷里继续畅游。而今那些相似的南北延伸的街道,对我来讲,已经成为朦胧模糊的一片远景——如若说在此地,这件事让我回味无穷的话。这可真算作是一段非常清晰的历史,或许我应该说这是涉及到我与朋友之间的一段历史,而且能够说这段“我们彼此的历史”,总而言之,我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旅游的旺季渐渐流逝了,公园的收入也开始回落。在这儿,我们清醒地见到很多人都默默无语,从前的热闹喧嚣已变成了人们记忆里的一段风景;时间和空间仿佛都被控制在满不在乎的,高傲的海外归来的游子手里。在他们的眼中,中央公园的宽敞和喧哗也是用昂贵代价换来的。而今它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温和的阳光散落在各个角落里。我承认,我搞不懂为何它居然还有那些让人忍不住要低声埋怨和忧心的地方,虽然它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世界上最富足,最具现代化特征的地区了。  我想重点谈论一下它带给我的思索。假如我的阐释并没有讲明造成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的重要因素,那么我认为就没有人再信任重要的事物了。当我费尽心思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时,我忽然间豁然开朗,回答就在“现代”这个词汇里。在那半个钟头里,我彻底悟出了这个词的含义,因此,一直以来让我无比困惑的谜团也就解开了。这碰巧是由于用心去聆听,我好像听见某个人在用振聋发聩的声音讨饶。为了未来,为了某种保障,甚至单单只是为了从前曾经有过的诺言和机会,最终揭示的关于“现代”的态度使我为之动容。可以这样说,让我明了这深层意蕴的,是美国人共同具有的特点,即聪明精细,擅长表述,无所顾虑,不惜一切代价,所有这一切,只为了能在生命的大拍卖中抛出高价,占尽风头。美国人会用这样的口吻说:“瞧,我们随时都准备着买,卖,承诺,预备订购,以及随时兑换我们想要的东西。你们没有发现吗?我们应有尽有:各式各样优秀的能力,各式各样的兴趣,各式各样的教育,世界上一切“顶尖”的东西和我们能够生产出的任何东西,我们都能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