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心态修养处世智典 >

第23部分

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23部分

小说: 心态修养处世智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两天,左公就要带领大军前往新疆剿匪。他想离开京城一去又是两三年,于是着一身便服到街上走走,看到一个老人正摆着棋局,身后立着一招牌,上书:“天下第一棋手”。左公觉得此人太过狂妄,立即上前挑战,哪知道老人招招不敌,连连败阵。左公洋洋得意,命老人收起那块招牌,不要再丢人现眼。
    两年后,左公新疆平乱归来。见老人居然还把牌子立在那里,心里很不高兴。便又去跟老人较量,可这一回竟然连战连败,没有还手之力。左公不服气,第二天再去,仍然被杀得落花流水。左公很惊讶老人的棋艺何以比两年前要高超许多?
    老人笑着说:“两年前,你虽着微服,但我一看就知道你乃左公也,且你即将远征,因此让你赢我,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你已凯旋归来,我就不用再客气了。”
    左公心服口服。故事解读:
    该让则让,该行则行。聪明的人每走一步棋都会顾全大局,不会只看着眼前的利益而全盘皆输。应用之道:
    很久以前就流传着这么一句古语:“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是人性丛林里的金玉良言,如果你谨记在心,并且诚恳实践,就一定会履险如夷、获得成功。
    所谓识时务,是指了解客观环境的变化,并妥善地应对其变。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复杂多变,从求得生存的观点来看,识时务有两种用意。
    第一种是防患于未然,并且捷足先登。也就是说,你必须时时注意环境的变化,并搜集别人的看法,研究判断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这样便可避免伤害的产生,并比别人早一步行动,先期获取利益。不管是在商界,还是在政治圈里,认清时务都十分重要。而事实说明,成功人士都是识时务者,醉生梦死的人很少能够成功。
    第二种是通权达变,转危为安。也就是说,在面临危机时,你必须评估各种处理方式对你的影响,并采取对你最为有利的决定,而“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最常被人使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为何如此?因为绝大多数人缺乏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眼光,所以才会碰上危机,而又因为种种顾忌而弄得鼻青脸肿。此时,“识时务”三个字才越发显出它的价值。能识时务者才能转危为安,也才是俊杰,古人之论,真是务实!
    不过,最值得一论的不是如何以智慧去化解危机,而是如何体察利害关系,这也就是通权达变,转危为安的识时务的精义。而它的最高指导原则便是——只要能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利益获得保全,所有解除危机的办法都可以考虑!
    一般人在面临危机时除了考虑到本身能力之外,也常考虑到面子、身段等。事实上,这两样东西只有在太平时代才有价值,当生死存亡的关头到来时,这两样东西便不值半文,甚至成为负担、讽刺了。因为,当自身失去了存在,面子、身段也都将随风而去,并且为人所淡忘。因此一个人性丛林的战士必须了解,结果比过程更重要,为了结果,过程可以委屈一些。这正是处世的柔性与应付危机的灵变,能变就能通,就能生存!
    □不必要的麻烦不要惹
    李〖FJF〗?NB165?〖FJJ〗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FJF〗?NB165?〖FJJ〗,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FJF〗?NB165?〖FJJ〗。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FJF〗?NB165?〖FJJ〗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
    高宗李治想立太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儿子,武则天却有,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尚书有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臣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没有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四部分 第69节:藏巧于拙(4)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4 本章字数:1785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FJF〗?NB165?〖FJJ〗的看法,李〖FJF〗?NB165?〖FJJ〗生性乖巧,心想在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FJF〗?NB165?〖FJJ〗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FJF〗?NB165?〖FJJ〗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李〖FJF〗?NB165?〖FJJ〗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含糊其辞的回答,避免了杀身之祸,可谓方圆高手。故事解读:
    事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和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世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不要多加卖弄,招来引火烧身的命运。应用之道:
    没有人愿意做个真傻的人,但人生在世,许多时候逼得你不能不去做这样的一个傻人。
    傻人对许多事是不过心的。傻人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计和设想。算计和设想虽是好事情,可好事情的另一面常常就是陷阱,就造CR的过失。而傻人缺乏那样的算计,也就避免了那样的过失,无所谓陷阱可言。
    傻人往往也不会过分注意身边的潜在危险和可能要失去的东西。所以他往往对事物并不主动地出击,这样反而不会使危险扩大,做到了顺其自然。傻人的天性里含有一种自然的忍让、宽容和视而不见,他做到了一种精明人很难做到的事情,“有得有失”对于傻人是都不计较的。
    傻人由于自身的特点,目光往往是不够尖锐的,这样他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挑剔。一个不去挑剔生活和别人的人,是幸福的。
    傻人可以让许多事情都过去的态度,正是精明人以为的天下最高明的境界,当然也就最难忍受。而傻人却不管这一套。不说什么已经做到了。因此,在生活里,只有傻人活得最痛快、最轻松,似乎也就最完备。精明人是看不起傻人的,他们防止自己做傻事,每一步都希望迈得很精确。可其结果却总是让他们不满意。甚至不但干了错事傻事,还招来许多危险,落入怪圈或陷阱。世上如果真有什么巨大损失的话,那一定是发生在精明人身上的。
    精明人的缺点正是因为比傻人精明。精明人总想有大智慧,比如佛家和道家都倡导“超凡入圣”,但其结果发现其实大智慧是在向傻人靠近,“超凡入圣”精明人是做不到的。
    精明人终于发现,傻人的心态,往往倒是最正常、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倒是自己常常不对。于是世上出现了“难得糊涂”这样的名言。于是许多傻人哲学经常见于世面。而傻人哲学确实又战胜了精明人的度曰方式,成了一种至高无尚的好东西。许多伟大的哲学与“醒世钟言”事实上正与精明人的思维相反。
    可见说傻人是有福气的,确实有一番道理。因此,我们常常希望傻一点以更好度曰的想法是十分可靠的。尤其是在这个曰渐复杂的社会里,装傻,做傻人,说傻话,已经成为许多精明人的处事方式。
    □放对方一马
    一天,几个人冲进美国总统麦金利的办公室,向他提一项抗议。为首的是一个议员。他的脾气很大,开口就用难听的话咒骂总统。而麦金利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知道,现在作任何解释,都会导致更激烈的争吵,这对于坚持自己的决定很不利。他一言不发,默默地听这些人叫嚷,任他们去泄尽自己的怒气。直到这些人都说得筋疲力尽了,他才用温和的口气问:“现在你们觉得好些吗?”
    那个议员的脸立刻红了,总统平和而略带讥讽的态度,使他觉得自己好像矮了一截,他仿佛觉得自己粗暴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而总统可能根本就没错。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四部分 第70节:藏巧于拙(5)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4 本章字数:1754

    后来,总统开始向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那项决定,为什么不能更改,这位议员并没完全听懂,但他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服从总统了。他回去报告交涉结果时,只是说:“伙计们,我忘了总统所说的是些什么了,不过他是对的。”
    麦金利总统凭着他的自制力,在心理上打了一个胜仗。
    不成功人士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并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故事解读:
    我们在遇到某些不讲理的人时,如果不争论也无关紧要,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么就“放对方一马”算了。应用之道: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专爱与人作对的人。对于那些与你唱反调的人,你一向采取何种态度呢?通常,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态度是:向对方展开反驳。
    事实上,这种反驳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你之所以会对他展开反驳,乃是欲使他持有与自己相同的意见。
    从道理上讲,对于那些与你唱反调的人,你或许应该大规模地展开反驳,以便把他们驳倒。不过,即使你做到了这个地步,其效果又如何呢?
    你必须冷静思考的是你自己所希望的,并非彻底地去击败他,使他投降,而是欲使对方同意你的意见、看法,使他的观点与你一致。
    凡是有人反对自己的意见,你往往会认为那个人向你挑战了,甚至认为他瞧不起你。
    于是,你会更有力地鼓吹自己的想法及主张,藐视对方的想法及意见,并嗤之以鼻。
    当你与某人议论时,必须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在展开争论时,切勿动感情地大嚷起来,或采取激烈的态度。
    为了说服对方,改变他的意见及行为,必须冷静地把事实指示给他看,与他从容地交谈。针对这个问题,美国某大学的两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
    这两位教授耗费了7年的时间,调查了实际举行过的种种争论的实态,例如:夫妇间的吵架,店员之间的争执,售货员与顾客间的斗嘴等,甚至还调查了联合国的讨论会。
    结果,他俩证明了凡是去攻击对方自身的人,绝对无法在争论方面获胜。相反,能够在尊重对方的人格方面动脑筋的人,则往往能够改变对方的想法,甚至能够按自己的想法操纵对方。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获知:人们都有保护自己,避免被他人攻击的强烈冲动。当你对他人说:“哪有那种荒谬透顶之事!”或者:“你的思想有问题”之时,那个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以及守住自己的立场,定会紧紧地闭起他的心扉。因而,与人展开议论之时,总是以采取冷静的态度为妙。
    □两棵树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夏,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瘦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身体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瘦小的枯木砍下,烧锅用了。故事解读: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四部分 第71节:藏巧于拙(6)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4 本章字数:1696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应用之道:
    社会竞争是曰趋激烈,人在此中要想立于不败,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但同时也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韧劲和智谋。人在竞争过程中,一方面是和事进行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和人进行协作或挑战,做事容易,但处人就比较难,这需要我们能屈能伸,需要我们清楚何时屈何时伸。
    一个处处争当主角的人,会让人感觉挺有时代气息,但同时也会让人感觉不够老练,有勇无谋。其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要求我们甘当配角。当你刚从事一次工作时,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做好配角,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一种合作的态度。只有当好配角,才能从主角那边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