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8部分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8部分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凭夫妇》小说。干宝豹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的著名一篇。写宋
康王见韩凭的妻子何氏美貌,强夺过来,并令韩凭去服苦役修筑青陵台,逼
得韩凭自杀。何氏得知死讯,暗用草药腐蚀衣裳,借与康王登青陵台之机纵
身崖下,因衣裳朽烂经不住随从手拉,终于堕崖而死。并留遣言于衣带上,
要求将其与韩凭合葬。康王不允。然而一夜之后,在两座坟墓顶上各长出一
棵大梓树,十天之后,树干粗至一抱,且两棵树干弯曲相连,树根在地下盘
绕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相连。夫妇二人之魂化作一对鸳鸯,早晚紧紧依偎,
悲哀鸣叫。当时,宋人对此非常同情,就将这两棵树取名为“相思树”。

(汤万文)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
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出身名门贵族,曾做征两将军庾亮参军、江州刺
史等官,后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有“王右军”之称。王羲之的主要成
就是书法。他吸收众家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格。他不但擅写楷书,还擅写草书、行书。笔画遒劲、很有气势。后人曾用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评论他的字。有“书圣”之称。在文学方面也很有
成就,《兰亭集序》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也是他散文的代表作。现存王羲之
的散文有27 篇,但大多是书笺杂帖,风格疏朗简净而韵味悠长。有《王右军
集》。

(景年松)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兰亭宴集序》。散文。王羲之作。东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春天,王羲之与谢安等41 人在会稽山阴举行了一
次盛大集会,他们临流赋诗,各自抒发自己的抱负与情怀,后辑为《兰亭诗》,
包括21 人的37 篇作品。《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在
序言中,作者极写聚会的盛况。首先写环境之幽美:“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面对这样的景象,作者内心是极其欢愉的。但下
文笔锋突转,写人与人相处中,很快就会度过一生,格调由欢快转为悲伤,
但他并不象一般士大夫一样宣扬”人生无常”、”及时行乐”,而是有力地
驳斥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论调,指出了它的荒诞,具有一定
的进步意义。通篇语言流畅,不加藻饰、通俗自然,并较多地运用骈句,骈
散结合,灵活自如,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景年松)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江西九江市)人。东晋
著名诗人。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思想,有“大济于苍生”的吉向。但他并非出
身士族,随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发展,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打击与排挤,直到29
岁时才得以出仕。一生只做过一些小官。为官期间,看到政治的黑暗,不愿
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于41 岁时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陶
渊明的作品,今存诗歌120 多首,散文6 篇,辞赋3 篇。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以及归耕田园的
情景,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揭露官场的黑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但也有些诗歌流露出“人生无常”、“乐天知命”的
思想。风格平淡、自然,富有意境。散文以《桃花园记》最为著名。有《陶
渊明集》。

(景年松)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诗歌。陶渊明作。《归园田居》共五首,
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第二年,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 年),《少无适俗
韵》是第一首。最能体现陶诗的创作风格。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的个性与思想,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接着第五六句用“羁鸟”、“池鱼”作比,表达了他
对官场的厌恶及迫切思归的心情。以下十二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田
园生活的画面,在远离尘世的南野,座落着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种满了桃
李榆柳。春天一来,杨柳吐绿、垂柳依依,遮蔽成荫;桃树花开,李树吐蕾,
芳香四溢,春意盎然,而远处垂烟袅袅,鸡呜狗吠,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象,
作者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正像关在笼中的小鸟回归自然一样,写出了诗人
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全诗洋溢着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情
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语言质朴自然。

(景年松)


《饮酒》(结庐在人境)诗歌。陶渊明作。《饮酒》共20 首,大约写
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本诗是第五首。诗的前四句写归隐田园后的感
受。其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全诗的诗眼,启示人们排除一切尘
俗杂念。这样即使在喧嚣的环境中,也如同住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以下六句
紧承“心远地自偏”而来,说明美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意趣。
诗人置身于菊花丛中,观赏、采摘,心情自然是“怡然自得”的。这时诗人
无意抬头远望南山,只见夕阳高照,飞鸟结伴归还,此情此景,写出了诗人
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暗示人们远离官场,寄情田园,只有这样,才能恢复
人的自然天性,富有哲理色彩。全诗语言简洁,比较含蓄,对所要表现的内
容,只作暗示,不明白道出。同时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自然地融合于一起。
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苏轼誉为“境与意合”,“最有妙处”。
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

(景年松)


《桃花源诗并记》陶渊明作,一般认为这是他晚年的作品。包括“诗”
和“记”两部分。“诗”主要追叙桃花源的形成。“记”实际上是“诗”前
面的小序,它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重点
描写了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这里环境优美,社会安宁,人们过着
幸福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同时这里的人们又是何等的热情、
淳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何等的融洽。“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总之在作者的笔下,这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的理想的“乌托邦”社会。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对美好幸
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世外桃园”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成为人们
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全文语言质朴、自然,文笔流畅,同时又具有传
奇性的神秘色彩。“诗却倒转,亦是善于谋局处。”

(景年松)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居会
稽(今浙江绍兴)。出身于谢姓大族,因幼时寄养于外,故小名客儿,又称
谢客。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康乐公。入宋降爵为侯,任散骑常侍。少帝
时,因“非毁执政”权臣,出任永嘉太守。不得志,辞去官职,隐居会稽,
游山玩水。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后为临川内史,因谋反而被杀。少好学,
博览群书。诗作成就在于开创山水诗派,开拓了诗感的表现领域,扭转玄言
诗风,对后世诗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登池上楼》、《游南亭》、《登江中
孤屿》、《岁暮》等。明人辑有《谢康乐集》,近人黄节的《谢康乐诗注》
较为详备。

(徐功瑾)


《登池上楼》诗歌。谢灵运的著名诗篇。谢灵运被外放为永嘉太守。抵
达永嘉后,他患病卧床,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见痊愈。当早春的阳光赶走了严
寒,他登上楼眺望,不禁感慨系之,而作《登池上楼》。这首诗以潜伏的虬
龙和高飞的鸿雁起兴,归结到离群索居的感伤,其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常为后人称引。诗作抒发了官场失意的牢骚,写出了登楼所
见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触景伤情,游子思归,决定隐居的情绪。深刻地
反映出一个失意贵族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写景纯用白描,清新自然。

(徐功瑾)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歌。谢灵运作。这首诗是他辞去永嘉太守后,
回到始宁县(今浙江省上虞县)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时写的。写以石壁精舍
返回住所的一天里,所游观的乐趣和从中体会到的理趣。全诗的结构围绕“还
湖中”三字安排,依次铺叙了一天的游踪和傍晚归来的情景。作者运用了精
美的词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工细逼真地描绘景物,达到物我交融,浑然一体。
这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一大特点。

(徐功瑾)


刘义庄(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宋宗
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又任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官至南充州刺史、都
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招纳文士。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徐功瑾)


《过江诸人》笔记。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描写了一个
宴饮场面,反映了东晋时期部分南下士族官吏在国破家亡后的思想情绪。东
晋王朝建立后,中原世族纷纷南迁,他们每逢暇日,相邀于新亭(今南京市
南)饮宴,慨叹北方广大土地被少数民族贵族占领,相对流泪,希望有朝一
日能“戮力王室,克复神州”。文字简洁精炼,形象生动。篇幅虽小,寓意
深刻。“新亭对泣”成为后世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徐功瑾)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南朝宋杰出诗人。
出身贫寒。曾因献诗临川王刘义庆而得赏识,历任秣陵令、中书舍人。后为
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子顼谋反失败,鲍照为乱兵杀
死。鲍照以诗著称,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的诗在艺
术形式上,长于乐府,尤工七言,感情强烈奔放,音节激昂顿挫,富于浪漫
色彩,诗风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岑叁等影响颇大,在七言歌行发展上占
有重要地位。

(徐功瑾)


《代出自蓟北门行》诗歌。鲍照的五言乐府诗的传诵名作之一。写出
征军人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北方发生边警,朝廷派军队抵御敌人,保卫边
疆。战士们一路行军,风雪交加,沙砾飞扬,艰苦异常,表现了战土为保卫
祖国视死如归的决心。构思奇险,格调悲壮,节奏急促,笔力苍劲,描写生
动,对唐代边塞诗派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徐功瑾)


《拟行路难》诗歌。鲍照的一组代表作,共18 首。拟是摹拟、模仿的
意思。鲍照的18 首《拟行路难》不是一时一地所作,主要是写他对门阀士族
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现象感到愤慨不平的感情,思想内容广泛而深刻,情调悲
愤,词气慷慨,句法长短错落,变句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能自由换韵,变
化有致,诗句奇特瑰丽,是一组非常杰出的乐府诗,为七言歌行体的形成和
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功瑾)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梁文学
家。历仕宋、齐、梁三代。梁时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少孤贫好学,以文辞闻
名。晚年才思衰退,时谓“江郎才尽”。其诗善于模拟,颇重雕饰,缺乏艺
术独创性。作品有《杂体三十首》、《别赋》、《遂古篇》等。后人辑有《江
文通集》,注本以明代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较详备。

(徐功瑾)


《恨赋》辞赋。江淹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和题材很新颖别致。写历史
上著名的帝王将相、英雄烈士、美人高士“饮恨吞声”而死的情状,取材和
汉魏以来咏史诗传统非常接近,在构思上和他拟古的《杂体诗》有接近之处。
笔调精美,寄托深沉。

(徐功瑾)


《别赋》辞赋。江淹的代表作之一。写从军边塞的壮士、感恩报主的剑
客、服食求仙的道士、桑中陌上的情人等不同身份的人们“黯然消魂”的离
别。取村构思与乐府的代言体相似。艺术技巧颇高。这篇骈赋文辞富丽高华,
熔铸《诗经》、《楚辞》、乐府古诗的词语句法,能做到浑成无迹,言约意
丰,音韵既铿锵优美,句法又错综变化。本文还善于在篇中插入富有诗意的
白描,使全文映照生姿。

(徐功瑾)


孔稚珪(447~501)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朝齐文学
家。官至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博学善文,不喜世务,性喜山水。其骈文
佳作《北山移文》,文辞工丽诙奇,尖刻泼辣,嘻笑调侃,为后世广为传诵,
其诗成就不高。明人辑有《孔詹事集》。

(徐功瑾)


《北山移文》骈文。孔稚珪作。文章假托北山神灵责备周子。讽刺了当
时社会上的先隐后官的人物,他们贪图禄位,言行不一,隐居时道貌岸然,
得到征召时丑态百出,深刻揭露了假隐士的虚伪情态。文章构思巧妙,成功
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精炼华美,形象生动,讽刺辛辣有力,
同时富有抒情意味。

(徐功瑾)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文学家,医学家,道教学者。字通明,自号
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宋末为诸王侍读,入齐为奉朝请。梁时
隐居句曲山,礼聘不出,朝中每遇大事,武帝无不去咨询,时人称“山中宰
相”。卒年八十一,谥为“贞白先生”。好道,爱山水,长于骈文,存诗5
首,以《诏向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寒夜怨》较有名。另有《真诰》、
《本草经集注》、《合丹法式》等著作。明人辑有《陶隐居集》。

(徐功瑾)


《答谢中书书》书信。陶弘景的传育写景名作。是回答谢征的信。信中
描绘了他隐居的句曲山一带的山水之美。这篇骈体文用直叙白描的散行句子
较多。风格简淡清新,没有浮艳气息,富有诗意。可与二谢山水诗比美。

(徐功瑾)


谢脁(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著名诗
人。与谢灵运同族,时谓“小谢”。“竟陵八友”之一。曾任宣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