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烈明 >

第157部分

烈明-第157部分

小说: 烈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必劝我!”王承恩似乎是早已预料到朱平安会说些什么,手轻轻一抬,便阻止了朱平安的话语。“北方的局势已经糜烂不堪,闯贼日益壮大,河南之地任由其驰骋纵横,官军却无从抵御。要不是傅宗龙、孙传庭等人还坚守着潼关一线,恐怕留空就会长驱直入直逼京师了。”
  王承恩唯恐朱平安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于是便直接说道:“你的山东兵马如今于大局并没有多少的助益。这倒并不是因为你的兵马战力不行。而是如今的朝堂之中暗流涌动,山东兵马一旦出动,便有可能出现别的变数,成为众矢之的。基于这个原因,我才建议今上不要轻易调动你的主力。在这个时节,手中有兵才有机会啊!”
  王承恩已经说得很直白,朱平安不可能不明白他的话里话外的意思。
  “我看着今上一步步的登上帝位,从开始时的励精图治到如今的束手无策,其中的酸甜苦辣我都陪着他一一尝遍,真到了那一天。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弃他于不顾的。”
  王承恩的话语很决绝。让朱平安也无法再劝。
  ……
  没过几天,王承恩便入宫当值。这几日里,崇祯皇帝也只是召见了朱平安一次,有怀德在一旁暗中相助。这次奏对总算是无惊无险的平安度过。关于调派山东兵马入山陕作战的事情。也已经定下来。朱一切都在王承恩的掌控之中,此次派遣朱平安入山陕,主要便是为了清除山右八家的势力。因此也只抽调了一万兵马。
  一大早,王承恩便入宫赶赴乾清宫,此时,天色还未放亮,宫城的城门也是刚刚打开。
  刚一进城门,迎面曹化淳已然是一身大红的蟒袍迎了上来,脸上尽是喜气洋洋的笑容。“王老哥,恭喜痊愈归来,你这些日子享尽了清福,兄弟我可是思念的紧啊!”
  王承恩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了曹化淳的用意。如今宫里也不太平,田贵妃和正宫周皇后之间始终是明争暗斗。杨嗣昌病故,高起潜督军关外,连带着田弘遇也受到了冷落,形势急转直下。却没想到又冒出来一个杜勋,生生将这局面给扭转了过来,田贵妃再度受宠,司礼监也多了一位秉笔太监。这样一来,曹化淳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就像今日此举,摆明了是要拉拢王承恩。
  王承恩淡淡一笑,“何德何能,竟劳烦曹公在此等候!承恩愧不敢当!”说罢,便是深施一礼。
  曹化淳连忙扶住王承恩将要下拜的身躯,“生分了不是?你我兄弟在潜邸中便是一起共事,无话不谈,这些年如果不是老哥从旁帮衬,我这个掌印的职位哪里做的如此稳固啊!你说说看,咱们之间何须这样的客套!”
  王承恩笑着点点头,趁势将身子直了起来,看看曹化淳的手下都站在远远的地方,这才小声说道:“听闻前几日杜勋报吉得了圣上的称赞和赏赐……!”
  说起这件事情,曹化淳顿时恨得牙根痒痒,在王承恩面前,他也不必摆出人前的模样,顿时骂出声来,“这样的小人,要不是凭着如今承乾宫的那位,如何能走到今日的地位!”
  王承恩也不听他如何说,只是看似毫不在意的说道:“曹公可是大意了!”
  一句话说的曹化淳也沉默下来,良久这才点了点头,“老哥说的是,这升平日子过得久了,确实是有些懈怠了。”
  “听闻杜勋替那位出谋划策,贺有龄也是出力不少……?”
  曹化淳一拍大腿,“休要提那老狗,要不是咱家这么多年一直照拂,这宫里焉有他的位置,如今福建市舶司那边都是用的他的徒子徒孙,他倒好,一头扎到了杜勋的裤裆里,看咱家不好好的收拾他!”
  王承恩摇摇头,从怀里摸出一份卷册,交到曹化淳的手中。“朱平安入京,倒是礼数周全的很,想来也没少了曹公的那份。前日里,他曾登门探望我的病情,说起一件事情,却是为难得很……,我不敢自专,已经禀明了圣上,圣上属意锦衣卫去处理。我想了想,此事骆养性未必能办的周全,曹公如果肯让东厂一起办理的话,倒是可保无虞。”
  曹化淳将信将疑的讲卷册接过来,仔细的看了半天,这才一脸疑惑的抬起头来,“老哥的意思是……?”举起一只手掌来,做了一个横割脖颈的手势。
  王承恩顿时笑了起来,“曹公以前和贺有龄交情也算不错,将自己的事情和他切割开来,事情做得周全些,贺有龄是跑不了的。之所以跟曹公提起,便是圣上之前发了话,柳忠恕和贺有龄是万万留不得了。 ”
  王承恩话一说完,曹化淳顿时感激涕零,“老哥这番深情厚谊,兄弟我记在心间了,今后但凡是老哥发话,化淳一定全力施为,如有背弃,天打雷劈!”
  “言重了”,王承恩笑容满面的扶住曹化淳的双臂,“曹公言重了!”
  两人相视一笑,正打算并肩入宫,宫门处却是一阵喧闹,回头看时,却是内阁的几位阁臣,周延儒、魏德藻、蒋德璟和郑三俊,兵部侍郎陈新甲等人急匆匆的入宫来。
  曹化淳和王承恩互相看看,一同扭回身来相应。“诸位阁老何事如此匆忙啊?”
  周延儒的紫红脸庞上全是豆大的汗珠,冲着曹化淳和王承恩一拱手,“两位公公,还请速速禀报圣上,关外紧急军报,奴酋皇太极已经起倾国之兵,紧逼宁锦一线了!”
  ……
  六月末的时候,盛京城一片春色,原本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分,关外的田地却是人影稀疏,盛京的街道上也是冷清异,只有步军衙门的兵丁不时穿梭在大街小巷,但放眼看去,也尽都是些老弱士卒。
  盛京皇宫大门紧闭,拱卫部队却是将皇宫守卫的异常紧密,较之平日里也森严了许多。
  后宫的五座宫殿即使是在这正午时分已然是鸦雀无声,偶尔经过的内官和宫女也是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快步走过,生怕弄出声响来惊动了宫里的贵人。
  元忠自崇政殿中出来,亲自吩咐一众太监将殿门关闭。作为皇太极身边的太监总管,此次皇太极御驾亲征并未带上他一起随行。八旗还保持着从前行军的习惯,即便是一军统帅身边也只是些亲兵侍奉。并未有带上太监一路伺候的习惯。
  今日便是对崇政殿的例行打扫,因为其中堆放着众多军国机密,因此,参与打扫的也都是元忠的心腹之人,元忠更是自始至终在此看管,唯恐出了意外。
  关上了殿门和窗户,心腹亲信将一串钥匙交到他的手中,元忠郑重其事的将其藏在贴身的腰带中,又用手重重的按了按。
  将一众手下都打发走,元忠轻轻咳嗽一声,从旁边角落的阴影里这才走出一个身影来。
  元忠没有回头,两人刻意拉开了一段距离,就好像是彼此并不熟识只是偶然路过一般。
  “关雎宫近日的情形如何了?”那人依然站在墙边的阴影中,看似好像在看天上飞过的雄鹰,口中却是问道。
  元忠一边拍打身上的尘土,一边装作浑不在意的回答道:“这几日,宸妃娘娘身子好了许多,每日午间都要饮一杯马奶,看来这次身体是要大好了。也是因为如此,皇上主子爷这才放心出征!”
  阴影中那人略略踌躇了一下,“怎会如此,明明是将要……,怎么又缓回了这口气!”
  元忠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皇上主子爷离开时,已命大内的侍卫首领木什哈亲自率人守卫关雎宫。这些消息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探出来的。就连我,也别想靠近关雎宫半步。想要拿到确实的消息,娘娘要另想法子了。”
  阴影中那人也无奈的点点头,“公公所为,娘娘甚是感激。娘娘也明白您的难处,今后咱们自己想法子便是。另外,公公的哥嫂、侄儿如今已经到了关外,就在离盛京一百余里之外的鸣山屯安置下来。赶明得了机会便会抬入旗籍,公公可以放心!”
  元忠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但却依然没有转身,“娘娘大恩,元忠无以为报,请转告娘娘,奴才这边也会全力以赴,咱们双管齐下,一旦有了确实的消息,立刻便会送到永福宫中!”(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彻底失望

  紧闭门窗的永福宫燥热难当,但身处于宫中深阁的三个人却恍然不觉。永福宫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庄妃,如今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一身淡蓝色的罗纱旗装,因为生产的缘故,所以身子略显丰腴,倒显出一种格外的风韵来。
  贴身女官苏茉儿轻摇一长柄檀香纸扇,为庄妃纳凉,不一会,整个房间中便尽是淡淡的香味。
  一个人跪在庄妃面前已经有一盏茶的功夫,但面前的庄妃却似乎陷入到沉思当中,因此竟然忘记了让那人站起来回话。而那人也是纹丝不动,始终低垂着脑袋,恭恭敬敬的跪伏于地。
  良久,庄妃才将手中的那串已经把玩的光可鉴人的佛珠放在身边的案几上,继而悠悠长叹一声,“这么说来,姐姐的身体真的是大好了?”
  那人点点头:“元忠传回来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但他也没亲眼看到宸妃!”
  苏茉儿将一碗凉茶送到庄妃的面前,“主子这些天一脸数日都去关雎宫拜见看望,但都被拦了下来,看来皇上出征前已经是有了交代,不让宸妃娘娘见到外人啊!”
  庄妃不经意的抬起头来,和苏茉儿的眼神一碰,苏茉儿顿时心领神会,摸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来,递到跪着的那人面前。
  那人顿时有些惶恐,不知所措的看向庄妃,庄妃轻启朱唇,“收着吧,你办差得力,这是应得的。还要劳烦你出宫一趟。通知一下十三爷的福晋,宫里的事情皇上都有了安排,咱们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
  那人这才接过布包,磕了一个头,退了出去。
  “主子,你为何将此人赶走,这可是十三爷和十四爷为您在宫里预备下的人手啊,如今这情势,刚好可以用得上啊……!”
  忽然,床榻上却是响起了明亮的哭声。却是九阿哥福临忽然醒来。庄妃和苏茉儿慌忙起身。来到床前,将福临轻轻抱起,福临眼睛却未睁开,哭喊了一阵。却是将脑袋搭在庄妃的肩膀上又昏昏睡去。
  待到福临睡熟。庄妃这才将他放回到床榻上。看着自己的儿子沉沉睡去的面容。庄妃不由得百感交集。
  天命十年,也就是大明天启五年,十三岁庄妃在自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来到盛京。与当时还是四贝勒的皇太极完婚。当时,皇太极已经三十四岁,比之庄妃年长了二十一岁,而且他的正妻还是庄妃的姑姑,莽古司之女哲哲。
  算起来,从那时起,庄妃已经在盛京呆了十五年。也正是这十五年,让庄妃看到了满清的不断壮大和崛起,也看着自己的丈夫完成了从贝勒到皇帝的完美蜕变。
  然而,最初的浓情蜜意最终还是转变为了今日的冷淡和抗拒。这一切都是在自己那姐姐海兰珠来到盛京开始的。天聪八年,大明崇祯七年,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叔叔毛祁他特向科尔沁部投降,继而向皇太极表达了投靠之意。作为漠南蒙古的首领,科尔沁部为促成此次联盟,特意将海兰珠也送到了盛京,与皇太极为妃。
  但这一切却是庄妃大玉儿的噩梦的开始。从海兰珠进宫的那一天开始,皇太极边将所有的感情和注意力转移到了她一人的身上。海兰珠虽然没有大玉儿的年轻和美貌,却有着满蒙女子所没有的温柔娴静,晓依可人。
  大玉儿和皇太极之间好容易多年积累起来的夫妻情分和默契,在海兰珠的面前轻易的垮塌下来。皇太极开始忌惮大玉儿的聪明才智,但更忌惮于坊间传闻的她和多尔衮曾有一段情的传闻。在这种情势下,皇太极逐渐开始对大玉儿变得冷淡甚至是排斥起来,这种情绪甚至蔓延到了九阿哥福临的身上。
  海兰珠所生的八阿哥刚刚出生,皇太极便迫不及待的册立他为太子,之后,八阿哥夭折,皇太极更是悲痛欲绝,此后再不立太子,即便是身边已经有了诸如豪格等一大批合适的候选人。他在等,在等海兰珠再度为他诞下麟儿。
  如此的种种,已经逼得庄妃大玉儿不得不开始为自己,更是为自己的儿子福临谋划出路了。这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也正是因为如此,也让大玉儿在偶然间发现了当年的初恋情人多尔衮时至今日,依然对自己保持着炽热如昔的情感,这一点让大玉儿怦然心动。
  轻轻抚摸着福临柔滑的脸庞,大玉儿的眼神渐渐变得冷酷坚定起来,心中**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这件事情,不能让多尔衮的人参与进来,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危险。眼下也只能由咱们自己来办了。你这就亲自去见一下元忠,虽然他无法进入关雎宫,但究竟都有谁能有资格入宫,他应该是清楚的,弄一份详尽的名单来。”
  ……
  四月间,多尔衮已经带领两白旗和两蓝旗各部向锦州一线发起进攻,但进程并不顺利。早年间的入寇关内,河北巨鹿一战,满八旗俱都死伤惨重,新募之兵未经战阵,八旗的战力,包括汉军八旗的战力都不免有所下降。加之锦州一线,历代大明督抚都是竭尽全力的经营巩固,因此造成满清大军的进攻势头屡屡受挫。
  但由于方略已定,多尔衮又没有临机专断之权,因此只能一味的与明军进行苦战。皇太极的方略是猛攻锦州,吸引洪承畴大军来援,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明军不善野战的缺点,一举击溃明朝大军。
  但谁也没有想到,战役刚刚打响,锦州的战事却陷入胶着状态。清军虽然一度登上锦州城头,但明军的反击却格外迅速。清军登城先锋,正黄旗武备院卿穆护萨、护军参领觉罗兰泰、参领宏科相继战死。清军由此崩溃又不得不退下城来。
  五月间,在兵部陈新甲和崇祯皇帝的一再逼迫下,最重要实在强大的财政压力下,洪承畴不得不率领六万大军增援锦州一线。
  这令多尔衮和当时还远在盛京的皇太极惊喜不已,但随之而来却是一连串令人胆战心惊的消息。
  朝鲜方面首先有了动静,自从汉阳政变之后,亲清的官员被整肃一空,连带着朝鲜王室对于满清的态度都来了个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