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宋 >

第103部分

千宋-第103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大人”周安带了几个人迎接道:“刚听说大人到城门,在下忙让人腾空路来。没想人刚到,大人就把事给解决了。”
    “周掌柜客气。”欧阳下马客套。
    周安忙道:“大人这边请。”马上有人接过马绳。
    车队一走,左右开始议论:“这什么大人,要周大掌柜亲自城门迎接?上次户部来,人家也只是在州府前迎接。”
    “你这都不知道。这是我们杭州的连中三元的欧阳欧大人,皇上亲赐大功亭。”
    “难怪真年轻。真是后生可畏。不过怎么连个牌子都不举。”
    看得出欧阳在杭州还是很有名气的。
    ……
    知州出面接待欧阳,知州是杭州人,对欧阳评价极高。欧阳不仅已经入了新城县志,而且还入了杭州的州志。不过说回来这县志其实比州志更加权威。州志代表一般是官方色彩,而县志则是更有民间气息。
    虽然杭州展如火如荼,特别是朝廷那笔百艘战船的大定单,将杭州经济拉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知州只入股但不参与商业管理,这是欧阳先前的意思。知州放心下面人的造船工艺,只是对什么数据不清楚,民间造船现在还用不上精细图纸。也幸亏有欧阳名下的建筑公司派来设计师解决这一问题。
    如同天平一般,这天平在战国春秋时候就有,但是精确程度不算高,又没有专业的保养和精密的砝码,总是不尽人意。而图纸一说,也是这样,以前常是老师傅吆喝,慢慢拼装。欧阳则是让设计人员帮忙画出中学生都会画的立体图。把每个部位所需要材料的名称、长度、宽度、厚度全部弄出来,这样一来,就能进行半原始的流水线作业。但目前设计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这设计是以战斗力为主,还是以船员为主。
    如现代武器,俄制类型武器注重战斗力,美制类型武器注重兵员生活的环境。欧阳的意思是,在配备基本战斗力之后,可以适当考虑生存环境。基本战斗力就是,船只两舷最少各配15门以上重炮,顺风航行度不少半时辰25华里,逆风度不少半个时辰8华里。欧阳再次强调,钱不是问题,有多好的货就有多好的价钱。
    大家都知道欧阳对美酒兴趣不大,半公半私的聊天说事,而后到周安名下的产业随便休息会。傍晚周安在府中安排了酒菜,再次邀请欧阳过去。
    酒席上两人都没说起周屏和欧平之事,似乎都是有所犹豫。而两人谈论的重点是周安提出的邮政业务。邮政业务阳平也有开展,但是主要是为皇家报所设,民间投递信件也就是在西北战事时候针对启用。
    周安的规划是,比如杭州到东京将近一个月的路程,每封书信收费五百文。到寿州少点四百五十文,据此类推。东南西北开辟四条邮路,每州设立办事处,接收和分信件。
    欧阳点头,这里面还是有局限。比如大部分都是以州为单位。县级的就要看当地的情况而定,不过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周安的打算是,南北互通,他手再长,也伸不到北面去,但只在南方邮政,又太过于局限,所以他的意思是,找阳平商业协会合伙。两边各出一个人协调管理南北事务,而后再派一个大老板也就是netbsp;欧阳同意,将来展起来,也能帮上皇家报的忙,于是当场写书信让阳平商业协会斟酌考虑。接着是两边商业协会的联络人,欧阳说了欧平的事,周安同意周屏暂时先去阳平担任东南商业协会办事处的掌柜。事成不成,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另外一件事,周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而今货已经到了交趾。交趾又名大越国、安南。这地方是宋的属国,现在朝代叫李朝。几十年前,宋还设立了郡来管理,但目前都是他们自己人管理。对中原也算友好。周安的意思是以此地为中心,对老挝这些国家进行商品销售。
    但欧阳认为应该重点是是琉球、麻逸。特别是琉球群岛,大宋是有基础的,三国时候孙权就派一万士兵驻扎此地。欧阳的理解的,目前大宋的人口越来越多,迟早是要开这块市场。而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怡人,适合种植和养殖还有渔业。最重要一点是不用交税。而且距离中原也不远,一旦形成船队运输,物资内输,将大有可为。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回乡琐事(上)
    第一百五十七章回乡琐事(上)
    周安表示同意,但也说了自己意见。如果航运业能如欧阳所说那么达,这生意自然可以做。自己也可以当王。但如果航运展不起来,那就只是痴人说梦。周安和欧阳说,这些地方他会派人考察,有没有价值将来再说。不过言谈中周安很奇怪,欧阳说东说西,为什么不说日本。于是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日本是在七世纪之后的名称,而之前都是说倭国。不过那时候不含贬义。
    欧阳摇头:“自唐朝来,日本就多向中原派遣遣唐使。但是根据文献记载,日本当年将隋、唐朝和新罗列为外患。为的是什么,原因是隋朝统一中原,而高丽新罗吞并了日本在高丽的据点。据我看,此国有豺狼之心。虽然而今他们对宋都以君父名义,恭敬有加,但我感觉此国很不妥当,非灭之不安心。”
    “大人乃是智者,说不妥自然不妥。我只是听闻此地出产白银。”
    “周掌柜真是消息灵通。”欧阳笑道:“放心,将来杭州舰队一成立,我定尽力促成对日本威势。而后周掌柜的东南商业协会和阳平商业协会联手,白银不就滚滚而来?再者,周掌柜看,在中原挖矿采金死人,官府什么都得管管,但那边……”
    欧阳没说完,周安大悟,欧阳说的其实就是强盗行为,直接用武力逼迫日本日下矿掠夺白银。这可不是什么十利百利,如果真能弄下来,那可是千利、万利。周安立刻道:“大人放心,周某在东京也有几个熟知,就是和某些大臣门下也有所来往。时机成熟,我们一起力,定然促成杭州舰队之事。只不过我担心,朝廷几个老人腐朽不堪,一直以中原礼仪之邦自居,对此事必然大加干涉。如大人所知,对西北道用兵,拿回故土,朝廷内仍旧争斗不休,这……”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欧阳道:“我同意周掌柜的看法,要朝廷这么做,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如果皇上好大喜功,封禅泰山,那四夷皆服的名头,她未必就不想要。关键是日本和大宋现在关系太好。俗话说不打笑脸人,要朝廷兵,确实难。”
    “可以安排一场刺杀。”周安道:“理由就是日本恐惧皇上的英明,惟恐其将来不利日本。这样一来名分就有了,皇上再宽容也不敢不信。有个成语叫兴师问罪,他们刺杀皇上,皇上派出舰队问罪也有名头。到时候,我们再处理一点小节制造点事端。还有,将来派罪犯可以不去岭南,直接去日本。慢慢将日本变成中原人主导。”
    “周掌柜,这姜还是老的辣。”欧阳举杯道:“干杯,庆祝将来白银滚滚。”
    “干杯”
    “周掌柜,这杭州舰队各面武将明年武举将选出,有良才的话……周掌柜知道怎么做了。”
    “知道,知道哈哈。”
    ……
    小住了几日,欧阳参观了造船厂、货物中转批市场、航运码头。欧阳就感叹,这阳平怎么就清河这条小水沟,要是面临大海,自己用钱就能把辽金砸趴下。欧阳也提出几个建议,比如设立用工招募地。各地流民可以到此地等候,进行统一的招募。还有人多,卫生状况要抓上,否则很可能产生传染病。设立专门负责批市场管理的机构等等。
    县比不得州,州里可是有专门的军队设置。杭州在册的厢军就有五万多人。这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今大宋厢军虽然也有近百万人,但是杭州能占这个比例,肯定是有下一定功夫。大船厂设立在扬州,欧阳没兴趣折返回去,只是说下次回阳平路过再说。而三角中的洪州,则成了木材加工基地。杭、扬两州所需要的木材很大比例都是洪州提供。这么三角产业展,使这三个地方人口剧增。再加去年淮河大水,难民多,这三个地方就成了难民们的选之地。
    周安也不死板,做为东南商业协会的行政总裁,也是有分布的,比如新城就是专门的茶叶种植基地,而临近县则是茶叶加工基地。两边从水路运输直接可以到扬州一个县。而后此县负责纸包后,或运到扬州上船卖到各地,或进入杭州的批市场交易。每县要么造纸,要么伐木等等总是有自己一个行当。欧阳对周安安排很是佩服,这换了自己,自己没办法做的更好。自己擅长的是扩,而这边则是固,将三州联合成为一片。当然,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商人可不是官人。当官途径是考举,能过不能过和运气等很多因素有关系。当商人则是综合实力较量。想比之下,周安如今这地位虽然不高,但过程之艰难不亚于蔡京。
    由于欧阳毕竟是从八品的芝麻官,知州为防有人说话,不敢出面礼遇。几天后欧阳离开,周安安排了马队送欧阳去新城。按照正常逻辑,这经济好了,大规模的劫匪出现比率就会低,再着欧阳这一行人都不是吃素的,不需要周安安排。但周安还是坚持,按他说,而今这官道正在修葺,又是主要的陆地通道,有他派出去的人,路程会比较平坦。
    由于是经济一体,各县都会抽调农闲农民对自己县内官道进行修葺。这是学阳平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而后再转换成消费,带动经济。刚开春,农作物还没下地,官道上确实乱七八糟。还好有周安派来的十几个人,一直在前面协调,欧阳这队人也没多耽误时间,在拥挤处,货运的队伍都让欧阳这边人先过。
    梁红玉出来透气道:“官人,这修路四个月,用路八个月,很不划算。”
    “这路用的太狠了,而且只是填填补补的黄土小石路。别说是重货过,就算是雨天过客,也弄得坑坑洼洼。”这个问题是全大宋的问题。而厢军步军最大一个作用就是修路。欧阳很惭愧,不知道水泥怎么整的,也不知道沥青是怎么弄的,更别说橡胶轮胎。这边还算好的,秦凤路那边打仗,就为了把物资运上去,动用厢军加劳工就有几十万。光修路就花费了几十万贯。要么说古代非游牧民族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照我看,这茶叶、大米就算了。如果是鸡鸭或者是水果一类的东西,这路上要耽搁些时间,钱就打水漂了。”
    “东南还好,除了陆路还是水路。北方那边才是真麻烦。”欧阳笑道:“你也别把我当万能的,对这路,我还真没办法。”
    由于产业的建设,导致大批的货车出现。有牲畜的也有人力的,即使有人开路,几天的路程,欧阳一行人也是花费了十来天才到新城。欧阳想好了,回去打死也要走水路。这走陆路其实就是为了重温一次当年离家的自由感觉。
    到了新城,迎接人马甚巨,鞭炮、锣鼓等全摆了出来。有头有脸的乡绅都来迎接欧阳。这面子可算是摆足了。但也是应该的。不说欧阳当官的事,就算是其投资当地十万贯做采茶基地也是应当的。这投资可不能算十万,欧阳拿的十万是作为本地投资入股,又阳平那边商人再注资管理。一来一回,那钱就多了。一种产业带动产业链,价值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当地官府也知道欧阳是位低权重,再者新城富裕起来也让他们有视金钱为粪土的能耐,所以也是接待相当殷勤。
    梁红玉在欧阳身边笑道:“这就是衣锦还乡。”
    “错是惠兰版的浩荡皇恩策略。”欧阳伯母只是卧床不起,并不是什么要命的病。欧阳是应惠兰要求回来感动的。将自己塑造一个爱名之人。赵玉到时候一看,丫的,原来你吃这一套,那就好办。于是欧阳以后也好办了。
    接下来第一个拜访的人物一定是先生,这要是过先生门而不入,很有可能会被参的。这种非律法,而全民皆重视的道德礼仪是万万不能少的。先生早就在国子监内翘高了脚等欧阳。欧阳进去把礼数做足,先生还是比较满意。
    但先生仍旧教导:“当年给你取字为宏学,就是想你不拘小节,学天下所能学之事。凡事先学而后做,心中才有三分把握。而今你虽然官职卑微,但总是可以算是栋梁之才。万万不可为了身外之物而耽误前程。”
    “先生教导的是。”
    “有点风月,倒也算是小雅。但我听说你西北期间,流连乐营,却是大大不该。幸好有功而无过,以后切记要多加小心。”
    “先生教导的是。”
    “还有,忠君爱民,乃是当官的本分。你抗旨不遵,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凡事讲究一个因果。此次没事,不代表下次没事。我赠你韬光养晦四个字,你且好生琢磨。这为官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先生教导的事。”
    “恩”先生很满意欧阳态度道:“今天就在这边吃饭吧。”
    “是”

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乡琐事(下)
    第二天去拜访的是欧阳生母柳氏,这就可去可不去,毕竟是改嫁的,在朝中没有注册。这次带的是粱红玉一起去。虽然有县里事先提醒,但柳氏是真没想到欧阳会来。虽然有所准备,但也是手忙脚乱。幸亏欧阳同母异父的十一岁妹妹也能帮忙,买小点,烧水泡茶。柳氏除了这个女儿,还有一个八岁大的儿子。柳氏现在丈夫是县里为数不多的郎中,看得出一家人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小康。不过丈夫这几天送儿子去杭州上学堂了,没在家中。
    梁红玉把手镯套在欧阳妹妹手上问:“叫什么?”
    “王保福。”
    欧阳恶寒一个,这名字也太滥了。不过身为当代‘口米—口米’文人代表宋徽宗女儿名字也是滥得没边。什么赵金奴、赵金罗、赵富金。欧阳问道:“上学了吗?”
    柳氏一边说:“女孩子家上什么学。这家我一个人也操持不过来,她在家还能帮上点忙。我不是也不识字,还不是过得好好的。”
    “话不是这么说。你看杭州扬州和洪州,还有阳平附近那一带,不识字嫁都不好嫁。你说妹妹将来就找个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