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宋 >

第125部分

千宋-第125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身着宋服的商人们开始了比较现代商业管理。各商家在自己拿到的门面挂出名称。有阳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阳平钱庄总部、阳平陶瓷集团等等。这里就成为各地客商业务点,也成为在各地场业的决策点。
    这些不是明面上好看。而是建立了集中商业圈,效率大大提高。相对的工作强度也大大提高。人们对时间的模糊越来越不满意,而欧阳没事研究的钟表还处在外壳阶段。本着愚公移山精神,欧阳没打算在自己手上出现钟表。
    欧阳将已经不可能再繁荣的阳平再推一个台阶。一等一的效率来自政府集中办公。只要进了一个厅,从报税到报案都可以寻找到经办人。而在白云区中唯一的准工业,印刷厂因为商业的展,人员和器械都是在负荷运转。这里的主治安不使用衙役,没有任何上级敢接受一个县有四百名衙役的惊人事实。于是就成立了民间保安公司,是由衙门专门人员管理,带有商业性质的安保公司。商人出行还可以在公司临时雇佣保镖。
    商业展,保险业也孕育而生。目前业务虽然狭隘,甚至还不涉及到州外,但各种保险业务已经比较繁多,扩张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中,欧阳又过了一个年。幸运的是,这次过年没有圣旨再来骚扰,似乎预示这明年是欧阳的偷懒之年。
    而宋朝除了商业展,军事也展迅。很多人有误会,将宋重文轻武一概而论。其实宋每年投到军费的比重相当的高。早期就是买马,有马无马成为战斗力的标准。而今使用上火药之后,特别是波斯锻造技术的流入,宋朝火器已经犀利非常,目前对重点军路的装备正在更新换代之中。
    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闻到了宋的火药味。但天祚帝对某些臣子的上表不置可否。因为有奸臣给他分析,如果宋要通过武力,早就用了,要知道而今辽囤积在宋边的军队战斗力之低几近忽略不计。而宋人却非常有耐心的谈判着燕云十六州,说明宋朝短期内是不会有动武念头。自从契丹人和女真人成为死敌之后,两边已经是不死不休,展到现在,两边每战皆不要俘虏。国仇家恨,让两个民族必然只能生存一个。
    在这战乱不断时代,开春后东京却出了两门大喜事。一门是小青远嫁金国,嫁给阿骨打最喜爱的孙子完颜亶。另外一桩婚姻是完颜兰嫁给赵玉倚重的七王爷世子。这个消息一出,震惊了宋民间和辽朝廷。
    辽国常驻使节立刻表示不满,几乎是同月,辽国请嫁赵玉侄女,也就是宋徽宗之女,十七岁的赵瑚儿给天祚帝十四子。同时商量嫁尚公主到宋联姻。有情报显示,辽国已经重新开始调整对宋边境兵源。辽的生产力虽然大大不如宋,但是不了否认还是有相当的能力,其仿制的甩手炮虽然达不到阳平标准,但是也接近了东京生产的水准。
    本来这事和欧阳关系不大,朝廷的战略中上策就是yin*辽人主力进河北,不仅包围歼灭,还可拿得口实出兵。但是事实上和欧阳却有直接的关系。辽人嫁的尚公主竟然不选皇族,而是点名欧阳。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事关老板,皇家报全力开动挖掘情报。得知辽人此举有几个意图。第一,尚公主是天祚帝最最喜爱的女儿,现在二十出头还没选好婆家,而尚公主很反对自己和宋联姻,虽然被逼无奈,但绝对不愿意嫁给已经有一群女人的王爷子弟们。第二,欧阳在大宋影响力已经过了除赵玉之外任何皇室成员,和这样能干虽然官小但有实权人联姻,绝对好过嫁给一个吃白饭纨绔子弟。第三,阳平的技术生产如果有秘密,那秘密也是控制在欧阳手中,欧阳拥有的商业、经济、人才的资源足够让辽人艳羡。
    东京社也不含糊,立刻挖出了赵玉的态度。赵玉对辽人两个请求都感觉有点为难。第一是因为宋徽宗把派过来说这事的几名礼部大臣骂的狗血喷头,而且还把赵瑚儿接到了阳平生活。他非常愤怒赵玉要把自己女儿当政治牺牲品。毕竟从历史来,中原几乎没出嫁过正牌公主到异地。虽然自己失势,但公主毕竟还是公主。
    第二是欧阳,欧阳不是皇族,而是有名望的士族。从来没有这样和亲的先例。就连大臣们也觉不妥当。即使皇帝嫁女给进士或者状元,都是要得到对方同意才行。当然这好处大不说,不同意以后很可能会被穿小鞋。但是在明面上,是非常说不过去的。
    赵玉本想先金而后辽,两边都打点政治联姻牌,让他们再一次降低对宋的警惕。但没想到辽人这么难搞,给自己出了两个难题。很明显,宋徽宗和欧阳也是赵玉无法说服的唯二两个人,也是不能武力逼迫的两个人。
    罚欧阳当庶民,赵玉知道欧阳未必会不愿意,难说还对自己感恩戴德。欧阳的知县早就是空头不管事知县。再说欧阳还是王文卿不多的几名记名弟子之一,在道界虽然没影响,但是身份颇高,用强不妥。但要软说服此人,根本就不可能。
    宋徽宗更是没办法,说辈分他是赵玉的叔叔。说身份,人家是太上皇,比皇帝身份还尊贵。
    赵玉这边和辽商量看能不能换两个人,但是辽人却说,只有这两人身份才能和金人嫁娶两人身份对等。谁让你赵玉自己没女儿。
    于是赵玉就去抓欧阳,没想欧阳旷工,去了杭州。圣旨追到杭州,欧阳又到了扬州。圣旨到扬州时候,欧阳和宋徽宗从水路去了欧家庄游玩。直到两个半月后,欧阳才接到圣旨。欧阳反而埋怨送圣旨的,没和欧平约好时间。再不成,通过东南商业协会查找,一定会定位到自己的位置。
    ……
    九公公接过表章,欧阳恭敬道:“回陛下,这是微臣一年多时间数次往返各地港口,所罗列的目前军商港口存在的弊病。”
    “哼你这个知县倒是当的悠闲。找你三个月才找到你。”赵玉很不满。
    欧阳忙道:“回陛下的话,这先前微臣有上表,陛下同意微臣对海事港口码头进行整理。”
    “知道了,记你一功。”
    “回陛下,这些只是弊病,微臣还没拿出具体办法。可能还需要往返港口数年乃至十数年,工程之庞大实在出乎……”
    赵玉脸色不好打断:“朕不是和你说这事。而今辽对我大宋很不满,诸多大臣武将上书,连童贯也对朕说,暂时不可偏颇,否则会影响先前布置。但人朕嫁不出去,又娶不进来,你说怎么办?”
    欧阳纳闷问:“什么怎么办?陛下说什么嫁娶?微臣最近一直都在忙碌海事……”
    我忍赵玉出口长气道:“你说。”
    一边的九公公道:“欧大人,是这样的。金和我大宋联姻,而辽欲和我大宋联姻。如果不准辽,就无法让辽放心,转而对付金人。”
    欧阳点头:“哦。”
    哦?赵玉想想后道:“欧阳,辽国想你娶尚公主,不知你意下如何?”
    “我娶?”欧阳惊讶反问:“为什么?”
    为什么?我哪知道为什么?赵玉很耐心道:“欧阳,这是军机处安排的战略。通过联姻,让将来联金对辽之事上,金人更为尽力。而且还能麻痹金人对我宋的防范之心。和辽联姻,则能稳住辽人。一旦这事成,将来我大宋以有备战无备,必然是势如破竹。灭辽之后,舰队登陆金国,尾包夹,再拿下女真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分飞燕
    第一百八十八章分飞燕
    欧阳当然明白这联姻的好处。自古来,两边联姻,基本就不会打仗。这点被赵玉充分利用,别人联姻不打,我赵玉可没说不打。联姻是联姻,打仗是打仗。两码事。而和辽金联姻成功,辽人就会以为,大宋战略是隔岸观火。这样一来,两年后,宋三路齐,倾八成全国之兵,胜算在八成之上。欧阳回答:“回陛下的话,微臣暂时还不想娶。再说微臣官小言微,微臣听说蔡相左夫人新丧,不如……”
    “混帐”赵玉不满道:“怎可乱议朝中重臣。”
    欧阳道:“陛下,干脆就这么僵住。反正辽人联姻于否无所谓。他们只要求大宋不和金联姻。而金人那边也好办,就找个借口拖上一两年。”
    “换个办法。”扯淡,拖一两年,人家就警惕一两年。
    “还个办法也简单。陛下可以收完颜兰和尚公主为义女。都封为宋之公主。而后从宋出嫁给辽金。这姻算联了。”欧阳道:“金人肯定也想过陛下为难,这么一来两碗水端平,让他们自己折腾自己去。”
    这个办法倒还行。宋辽是兄弟之邦,皇帝按照年纪互相称呼兄和弟。说尚公主是赵玉的女儿也说得过去。金是宋藩国,完颜兰更没问题了。收了两人,再嫁两人回国……这点子怎么听上去这么无赖?不过毕竟算是解决这个闹剧的办法。
    这事了后,赵玉和欧阳说起了武器的事。随着铸造工艺的增强,而今重炮可以打出七八百步之遥。杭州舰队已经优先开始更换。不过这制造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所以换也只能换一部分舰队。
    和欧阳说事,比和其他人舒服得多。欧阳正经说事不扯淡,不会云山雾里说一堆,而是以利字当头,一针见血。而且欧阳说事也没什么顾忌。再者从见识面来说,欧阳去过辽、金、西夏、波斯、大宋南北,对时事了解很清晰。和赵玉这深宫之君相得益彰。
    “欧阳,你觉着对辽战端一开,我们有几成胜算?”
    “回陛下。”欧阳知道赵玉有点焦虑:“但凡在他国打的仗,即使败,我们也败得起。我败国力缩减一分,而敌胜国力就缩减五分。打不打败仗其实无关紧要。最重要是打仗不能破坏国内生产秩序。西夏人就因为全民皆兵,有兵无民,结果后继无力。而辽对金,进行征兵抽丁制,必然严重干扰本地生产,是以牺牲基业换取兵源。所以只要前线打前线的。后方生活不受到破坏,即使本次不胜,三年后又可以再打。绵延打上三十年,别说是一个辽国,即使百个辽国也挡不住这种打法。”
    “有理”赵玉喜道:“朕问军机处,军机处却是和朕说,如此如此布置必然有几分胜算。但朕知打仗诸多偶然。比如护步岗达之战,如果不是辽国内生叛乱,女真人早就灭亡。看古代战例,黄河决堤,地龙翻身,失火烧粮,都可能导致最后失败。还有什么主将被刺,突疾病,那是数不胜数。朕不是将军,所以必须明了失败后的局面。”
    赵玉顾虑不仅此,即使合金灭辽后,金人万一强盛不好啃怎么办?有没把握把金人驱逐到北方草原呢?这时候吐蕃、西夏或者大理有事怎么办?不过欧阳一说就通了,只要保持一定的卫戍力量,即使进入别国的军队打败了,也不伤大宋根基。五千万人,国库年入五万万贯,要铁有铁,要火药有火药。重新组建训练,两年内军队又可以恢复活力。
    赵玉还谈起了玉州,目前玉州展很稳定,国内一年两次春秋补给就可以了。再有一两年,就可以一年一补给。而丝绸之路有了玉州当跳板后,变得非常繁荣。虽然欧洲和中东还是战事,但对宋商都给予放行乃至保护。而驼队回国,也无私带上各国商人。在商队中无论信仰如何,一律和平相处。任何争端由宋商队领队仲裁。
    在西北道的宣化府特地开辟了交易市场。国外商人也可以进入大宋游览和到东京朝拜。缴纳一定金钱后也可以选择在大宋定居。但是根据欧阳上表说的,无论教派,任何人不得在大宋布教,违者杀无赦。欧阳可不想极端宗教进入大宋,那是非常容易造成分裂的。政策实行也看出欧阳的影响。商队从东方带走文明,也从西方、中东、印度带来了文明。虽然还没有消化,但可以预知,只要大宋不生内战,大宋将来必定是非常先进的国家。
    内战,说好听点就是存在反*政*府武装。比如太平天国和红军,都属于非政府掌握的武装。这种在现代是没有一个国家容许存在的组织。而中国五千年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内战五千年。一个个辉煌的帝国因为内战而衰败,都是上位人的野心导致。
    赵玉和欧阳吃午饭时候也说到这事。在赵玉统治以来,政策得当,只有第一年有一起农民起义,接下来都是风平浪静。本地官员已经不会去想如何讹诈穷人,而是想办法引进场业,富裕本县后再贪污。想比之下,后者不仅好看,官声好,而且捞钱容易,赚得多,并且没有后顾之忧。
    欧阳表示,坚决杜绝内战。内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互相消耗一加一可能等于无限大。军权赵玉抓的很紧,说抓有点不恰当,但是能保证各路的忠诚度。欧阳认为,赵玉目前声望,只要不是有太大过错,宋已经不可能出现内战。
    原先比较尖锐的矛盾是,因为商业的展导致地主雇工减少,工和农对立。由于非法移民的出现,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赵玉对欧阳很直接说,贩卖人口她早接报,不过暂时不想动,但也不希望这事妇孺皆知。让欧阳警告那些商人稍微收敛一些。
    当然赵玉也有恼火的事:“欧阳,这阳平钱庄银票是行了。但这宋纸币还能行吗?”
    “陛下,现在银票每年行多少,钱庄都有上报。陛下只要稍微抽点税,不就可以了?陛下想钱不值钱,税抽重点,钱庄就多行一点。陛下要钱值钱,免了税,钱庄行就少一些。这样变相的控制钱庄行的银票。而且还不用朝廷来办这麻烦事。”
    赵玉不满道:“怎么什么事情你一说就轻松解决?”
    “那也要陛下信任微臣才是。”
    赵玉一笑道:“而今大宋从海从陆已经是四面扩张。朕听说还占据了淡马锡,刑部上表,说西北军道已经繁荣,让朕把流放地改到淡马锡去。朕一想有意思,就让户部把淡马锡归到了宋土。”
    “陛下英明。”
    “英明说不上,朕学你的,有便宜就占。”赵玉道:“户部统计,去年一年,海外商人生意,和丝绸之路收取的税金就占了国库的一成半。还是你有眼光,如果不是你一力要求成立杭州舰队,哪来的海商。只不过,有大臣屡屡上表,说朕失了国体。说大宋乃是君子之邦,怎能强取豪夺,实在有违圣人之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