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连连点头:“除非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完颜阿骨打密不丧。”
“我为什么……”
金大忙打断道:“大人多想了,阿骨打陛下只是身体欠安,已经大有好转。兰公主许久没回故土,哪会隐藏什么秘密。”
金大这话说得完颜兰大悟,差点就被人家套出话来。虽然套不套,欧阳已经相信了一个事实,但是毕竟还隔着窗户纸。如果完颜兰说出来,保证明天就上皇家报的头条。完颜兰不说,皇家报只能用猜测,公信力就低了很多。
欧阳道:“我们还是说回原来的话题吧。这个刘四女是谁杀的。至于那个张金儿,我真没什么兴趣。”欧阳说的是实话,反正这事不能在公堂上解决,要个证人干什么?再说证人是被告提供,很可能是律政署的敌对证人。
完颜兰道:“刘四女是谁杀的我真没有亲眼所见。不过我知道,刘四女生前和大内有极深关系。”
娘的,这女人炒隔夜饭。欧阳大惊问:“刘四女怎么和大内有关系?”
“据我所知,皇上为最简单了解太上皇的一举一动,所以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收买刘四女。刘娘娘受太上皇宠爱,太上皇要是有什么秘密,刘娘娘必然是知道的。而太上皇如果有异动,不可能不和江湖人脉比较熟的刘四女联系。”
欧阳汗,你这隔夜饭炒的一点味道都没有。不过欧阳倒有点兴趣,自己是通过钱庄来往才查到刘四女和大内有关系,这女人……欧阳问:“你怎么知道如此清楚。”
第两百二十四章 浑水
第两百二十四章浑水
“这个你不用管,只要知道我说的是事实就可以,毕竟我也有皇家身份,想知道一些事并非没有渠道。”完颜兰问:“这个情报是不是可以换我刚才提的那个条件。”
“什么条件?”欧阳迷茫问。
“除非你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会引导你去查金三。”
完颜兰出卖金三,欧阳还是非常好奇的。也许金三真不是完颜兰的直属下属,但是金三潜伏对女真只有好处并没有坏处。
“恩……”欧阳沉思一会后道:“其实你应该知道,我不可能能约束那么多商人对待女真劳工的态度。不过我可以介绍你和商业协会人认识,你毕竟是公主,如果能争取到什么好处和商人交换的话,也许会有所改观。”
“什么好处?”
“比如……再介绍一些劳工。”欧阳见完颜兰大怒忙道:“比如你可以说服皇上做出一些决策。很多劳工都在小秦岭挖矿,如果你能说服皇上提高金、铁等价,或者减金什么税的话,他们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完颜兰问:“什么是投桃报李?”
“恩……你砸我一个桃子,我用李子砸回来。形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哼你还和我说过寤寐思服是寤寐在考虑要不要买衣服。”完颜兰带笑鄙视欧阳。
欧阳心神一暖,想起了当年去金国的情形。这个冷冰冰的人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的牺牲。有道是爱之深,恨之切。她一定没想到她救了自己,而自己一手导致了女真和契丹人进入绵绵不绝的缠斗之中。难怪她这么恨自己。想到这,欧阳反倒有些释然。虽然自己对完颜兰那一点好感早就去了鲨鱼肚子,但是最少要对这个可怜女人好一些才是。
“咳”展铭咳嗽一声,搞什么。那女的脸红小女儿情态就算了,怎么大人似乎也迷茫了。惠兰和展铭说过,当年完颜兰被欧阳‘挟持’来阳平后,两人是有点意思的。可惜,当完颜兰第二次来大宋时候,却是刺杀任务。不仅让一段冤孽就此终局,还把一个本没机会的女人送到了欧阳的怀抱。
欧阳忙道:“我们说回原来那问题。”
完颜兰也意识到失态,忙端正坐好问:“刚才是什么问题?”
“……”欧阳看展铭。
展铭道:“大人说,完颜公主可以通过好处交换来达成目的。”
完颜兰点头道:“我需要的还要多一些。”
“多哪些?”
“恩……”完颜兰想想后道:“中原有句话叫每逢佳节倍思亲。”
欧阳点头:“这句话我知道。”
“而中原最重的也就是端午和年节。”完颜兰道:“所以端午和年节我想去看看他们。”
“这个要求倒不算过分。”欧阳道:“只不过我不太相信你只是为了看看他们。”
“你不会明白的。”完颜兰叹气道:“我们摊开说,大宋野心是路人皆知。将来我女真人或战死最后一人,或者投降亡国。最可怜的当然就是这些在宋的劳工。女真人变成了汉人,他们待遇仍旧是好的。但是在宋的女真人……”
倒也有几分道理。完颜兰自从第二次来宋后,就脱离了女真管理阶层。和欧阳会面的几次,都是希望欧阳不要再制造战争悲剧。出点一直都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上位者的以权为本。她是真的关心女真的子民,而不是完颜阿骨打那样,关心的是打败敌人,女真人的尊严是他用来收买女真人的口号,女真人的生命是他皇位的奠基石。他起兵的直接原因是辽要对他下手,才放手一搏。还有在护步岗达开战之前演出那场哭戏,比得上三国的刘备。
完颜兰却是纯真认为,完颜阿骨打真是一心为女真人着想。每次欧阳说的,完颜兰都会替阿骨打尽力反驳,认定女真起兵的正义性。而越到后面完颜兰越看清那些上位者,不过是利用女真人的民族情感罢了。如红色剧‘沂蒙’中说的,打仗时候靠农村,而解放后,农村却没有人去理会。农村人救治的红色贵族们,甚至都不回来看望下自己的救命恩人。
欧阳道:“如果你真出于这么简单的目的,其实不用什么交换条件,直接和我说一声,我也会帮忙。”
完颜兰点头:“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要问金大的,尽管问。”
这么大方一定是没什么可以问的。欧阳道:“你们把张金儿送到京畿提刑衙门吧。”
“当然”
双方气氛变得友好起来,欧阳写了封书信让完颜兰自己去找周安。三更时分送完颜兰到门口离开。
“大人别怪我多嘴。”展铭道:“每见一次完颜兰,我就感觉她就更不简单一分。”
“有些事只能选择信和不信,我欠过她人情。而且她说的也合情合理。”
“恩”展铭见欧阳这态度不再说什么,而是静静看着远去的轿子。展铭读书,而且读过很多书。文学的造诣绝对不在欧阳这个状元之下。而几千年先人所遗留下的文学智慧展铭也略有心得。他直觉告诉自己,完颜兰不仅不是表面看得那样,而且还另有所图。也许阳平沉尸案真是她干的,也许沉尸案不过是所有阴谋的一个前奏罢了。也许一切都是自己多想,但展铭知道,完颜兰绝对不只是第一次来阳平的完颜兰那么单纯。展铭感觉今天的欧阳处事有点妇人之仁。那也更说明完颜兰的可怕,欧阳竟然忘了问金三的事,虽然问了也是白问。
……
又过了一些日子,皇家报报道了李纲接任相印的过程。至于李纲在西北军道遗留下的空缺,将由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接任。欧阳知道这个宇文虚中也是有大才的人。和李纲不同的是,他不会指责谁是奸臣,谁做得不对,而是专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并且性情坚忍,不仅能承受**之苦,还能承受精神之苦。乃是大宋少见有远见有胆识的实干爱国大臣。
又过了几天,刚上任的李纲奏请赵玉定王黼之罪。期间把大量人证物证造表成册,并且还有各苦主的状书。墙倒众人推,百官也上表弹劾王黼。王黼的下场已经决定,不会重也不会轻,流放是必然了。但是朝内在一致同意法办的气氛下,却分了两派,一派是李纲为的要求抄没家产,一派是李邦彦为的认为,非附逆等或者是刑事大罪,祖制是不对士大夫抄没的。
其实官员们倒不是对王黼有同情心,而是怕此例一开,将来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恐怕也是同样下场。但是新拜相的李纲意志非常坚决,认为王黼乃是百贪之,必须严惩。赵玉这时候才知道,让李纲这个黑白分明的人上位有什么副作用。
赵玉深知,百官中贪污者多如牛毛。其中弊病甚大,如果不是因为持续打仗,朝廷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早就会暴。有人能贪,并不是人人都能贪。比如一个是气象局,一个税务局。哪个有油水呢?如历史记载那样,陈东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上书把蔡京等人列为六贼,要求严办,最后也因为这事,让六贼都没有好下场。
同意抄没吧,百官中必然人心惶惶,李纲还会变本加厉。不同意抄没,那就是对新任宰相不负责。在这样左右为难的情况下,赵玉宣布:投票吧
投票时间是半个月后的朝会,而李纲在亲信提醒下,连夜来阳平找欧阳问计。他知道欧阳的手段,他读太多圣贤书,想不到如何用君子行为来解决问题,但他相信欧阳一定有办法。
“啊?”欧阳听说李纲亲自跑来阳平,吓了一跳。拜托,这不是西北时候,我当钦差,你当下属。你现在是正一品大臣,我只不过是从六品的芝麻官。再说你这么大张旗鼓的感谢我举荐你,就没觉不合适吗?
“什么?”欧阳听说李纲来的目的再吓一跳。由于李纲是当天就开马车到阳平,欧阳甚至不知道朝会生的事。
李纲正色道:“自古邪不能胜正,食君之禄,替君分忧。而今朝堂上下污官遍地,难得皇上认真处置王黼。如不趁此机会,严肃朝纲,势必后患无穷。”
欧阳苦笑道:“李大人,我们私下说话就直接点。皇上未必不知道污官遍地。而处置王黼则是因为蔡京一事而平民愤。总不能将已经告老的蔡京抓回来审吧?”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凡剥削民脂民膏则为恶国之。亏空军需中饱私囊为恶中之恶。我也知道群臣皆恶,百官欲清亦无法,皇上欲治而无方。而今皇上圣明非常,难得又开吏治之道,所以我认为应当趁热打铁,即使无法根除弊病,亦能警示世人。身为大宋之相,也是职责所在。”
道理欧阳也懂。非法占田占地剥削人民,会引民变。宣和元年,也就是被篡位的前一年,王黼置应泰局,苛取四方水陆珍异之物,据为己有。王黼听说朝廷有意联金抗辽,王黼竭力怂恿,不遗余力,且大肆搜括,计口出钱,得钱六千余万,相当欧阳二十几年的暴利收入。亏空军需,更是要命,一旦打仗没后勤,甚至连武器都不好用,那还打个屁。但……欧阳实在不想搅和到这种事中。
第两百二十五章 游行示威
第两百二十五章游行示威
李纲见欧阳不说话诚恳道:“欧大人,我李纲长你十余年,又有交情。称呼大人一声老弟不为过。就请老弟帮我这忙,惩凶除恶,为国除奸。”
欧阳沉思好久后道:“李大人,在下有一策,就是大人要担待点。但是如果办成,不仅能抄没王黼家产,还有可能取了王黼级。不过……李大人,小弟没有李大人这般魄力,也不想参与朝堂的事。我就不参加,还请李大人自己找人把戏给演足了。”
李纲大喜:“老弟请讲。”
“在朝臣中真正支持李大人恐怕就陈东那群太学生;可惜官不过八品;莫说上朝,连表章都递不上去。”太学生相当现在国办大学,包学费、包伙食、包分配。但别小看他们,东汉时期连皇帝都关注朝廷事件的议论,而这议论中心就在太学中,被称为清议。东汉太学清议也出现最早的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的例子。对太学的重视尊重和气氛的开放,比较出名是东汉和宋两个年代。东汉时期有刘陶千人上书,剑指权势最大的宦官集团,汉桓帝趋于压力,只能处置。议郎皇甫规被宦官陷害,张凤三百人起集会,朝廷只能将皇甫规免罪。还有数百的太学运动更是连绵不绝,极大遏制宦官专权,延缓了东汉灭亡的脚步,可以说得上是热血青年,和科举不同,科举出来有的二十不到,有的已经白苍苍,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
而宋朝太学更是受到祖制的保护,就是老赵定下的规矩,连当朝皇帝都不敢轻易处置太学生。哲宗时期太学生就提出,外抗强权,必先内除奸贼。追着贪官穷追猛打,导致哲宗心疲不已,无奈将数名贪官问罪应付。在现代台湾还出版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一书,表明太学生在宋的地位。明以前,国子监太学生的门槛高,地位也是比较高。他们可以直接补官缺,有得甚至直接到达从五品,从而正式进入权利中心。这些人不懂政治,有得就有一股热血。热血青年当枪很好使的。
但是……李纲听欧阳说道苦笑:“大人也应该知道太学生可议政,但不参政。连基本的投票权都没有。”
欧阳笑道:“他们只要不附逆,连皇上都不敢轻易将他们治罪,有些我们不敢干的事,他们敢干。我们会被治罪的事,他们不会。这样也就足够了。”
……
国子监虽然只是学院性质,但是宋朝管理国子监的官员品阶颇大。比如祭酒从三品,先生也叫博士五品,专门教导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而太学生也有分等级,主要是看父母的官阶,也有专门庶民子弟的,四门馆、律学、书学都是教导庶民才俊子弟。
在投票开始前五天,国子监七成以上的学生走上街头,到处张贴字报,并且在东京各处设讲台,慷慨陈词,历数王黼的大小罪状三十余条,强烈要求朝廷将王黼斩示众,以平民愤。
赵玉才收到消息,陈东的千人请愿书已经送到了宫门外。也不怕皇帝不接,带了几十个人一跪,把原本被小贩占地经营的宫门堵死。围观群众上千人,还有太学生大声念读请愿书,解释其中内容给群众们听,群众们听说王黼的灭绝人性的贪污搜刮,皆愤恨不已。
赵玉吩咐:“来人,把请愿书上呈。让一干人在偏殿等候。”
“是”一名内卫应声而出。
赵玉道:“朕从来没想到李相还有如此手段。现在莫说抄没,王黼脑袋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九公公回答:“听说李大人还去阳平游玩了一趟。”
“朕也猜到了。欧阳任西北监军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