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宋 >

第90部分

千宋-第90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廷会拨给你们的农具和田产,我想你们会过得不错。不过本监军要说一句,最好通知你们的家人一声,将来也有地方找你们。”
    “大人有所不知,铁鹞子多是宋政合年间战死将士们的遗孤组成。我们这三百人,有家室的也就十几个人。只不过希望大人能另外给个凭证,他们要回西夏接亲人,而后从永兴军路那里出西夏。”
    “没问题。”欧阳看李汉:“老哥,帮忙盖几个印子哦。”
    李汉又不冷不热:“你不是监军吗?怎么连印都没有?”话是这么说,倒也没耽误走到一旁的文案提笔书写。他和欧阳不一样,他可以用大内的身份写书信。欧阳最多也就是秦凤路的监军书信。
    ……
    当天夜来,这十几人骑着特赐的劣马潜出北门。但出了北门他们却不急走,有部分人摸回了大营,寻找自己感情好的一些弟兄诉说了投宋的待遇。这一来让其他人等艳羡非常,纷纷开始议论。
    第二天清早,嵬名守全收到亲兵的报告,又有两百多人跟随他们小队长投了宋军。而且现在军营中谣言四起,军心不稳。说拿不下拢县,全军罚为奴役,还有说拿不下拢县将官们一个都活不了。
    亲兵这边汇报时候,**名将官闯进大帐。嵬名守全喝道:“你们要造反吗?”帐内外亲兵刀出鞘。
    一名将官道:“将军,你看这朝廷每天一令下来。如果我们拿不下拢县,我们身为将官都逃不了责罚。望将军三思。”
    另一将官道:“质子军投降在先,我们有什么不好说的?”
    “将军,而今军心涣散,人人思归。这不是打仗,这是去送死。我们就不想弟兄们白白死在这里。”
    “……罢了,想去就去吧。”嵬名守全叹口气道:“但老夫决不会降。”
    “将军我们一走,你定然被问罪。”
    嵬名守全怒叱:“再不走,本将军改变主意。”
    “哥几个,走吧”
    嵬名守全坐在空荡大帐中呆,怎么就莫名其妙败了呢?虽然死了一一些人,但对铁鹞子来说根本就没有伤到筋骨。是火器,是火器让大家感到绝望,大家不想无谓的送死。不是,是钱,是安逸。自己不是也有安逸的念头吗?西夏给不了,但宋朝可以给大家这样的生活。人都是自私的,只要有合适的价码……
    “将军,他们全反了,带了军队去了拢县投降。”几名年轻的将官冲进了大帐。
    嵬名守全苦笑一声:“传令,退兵”再耗下去,整支队伍都没了。
    ……
    “总计八千九百人集体投诚。”章栏汇报:“还有零散的一千六百多人。李大人正在安置他们。愿意从军的到兰州整顿,不愿意从军到秦州。一切井然有序。估计近几日还会有零散逃兵而来。”
    “普通士兵五十贯,小队长二百贯,将官一千贯,不要克扣,这点小钱我出的起。”欧阳道:“王五,拨给李纲李大人那边十万贯钱,就说是我欧阳私人馈赠。再拿十万贯派给禁军弟兄们,打胜战没奖励怎么能行。另外,李汉,你能不能派人送表朝廷,除了功劳表外,火器需要补充的要补充齐备。猛火油快用完了,也要调。”
    “现在指使起我来了。”李汉不满。
    “我八品。”欧阳呵呵一笑。
    章栏问:“敌军才走一天,要不要派骑兵追击?”这事本来是他的职权,只不过欧阳大把钱砸下去,自己早成了欧阳的传令官。
    “不用这几千败兵就是瘟疫,他们会把事实夸大到处传播。杀了他们我还得贴军功钱,不杀他们反倒能帮我们宣传。”欧阳笑道:“西夏败局已定。小李,知道怎么稿吧?”
    李逸风笑道:“大人,你就瞧好吧。”
    ……
    欧阳眼睛都不眨砸出去八十万贯,用金钱完全瓦解了称霸西夏和宋边多年的铁鹞子。再加先前俘虏两千质子军,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赵玉先看军报,再看报纸而后问道:“你怎么看?”
    九公公回答:“自然是好,西夏内忧外患,如刘将军瓜州再起火,恐怕西夏会大规模溃败。如此一来,凉州必入我手。凉州入手,东可威胁横山,北可威胁河西走廊,乃至西夏都城兴庆府。”
    “今日早朝蔡相带了文官们上表说,军需粮草耗费颇大,说什么王师大捷,让韩世忠他们见好就收。说万一逼急了西夏人,孤注一掷,恐怕大好局面付之东流,你怎么看?”
    “蔡相这话并非没有道理,拢县驻军万人不足。仓促从其他地方调动军队,号令不明,后勤不给,又要防备西夏人声东击西,恐怕……只不过,咱家从没听说打胜一方先行求和之道理。”
    “这和书迟早会到,你意思也是赞成和谈?”
    “这个……陛下恕咱家多嘴。韩将军、刘将军、还有欧阳大人都是有见地的人。如我等阉奴闭塞宫中,如蔡相之人只念得圣贤之书,如陛下也未经历沙场……”
    赵玉问:“什么意思,不要拐弯抹角。”
    “陛下看,欧大人是个会吃亏的人吗?”
    “他吃亏?又下了三十万贯的武器定单,五万贯的军粮,十万贯的阳平大米,三万贯的阳平兵服,他会吃亏?”赵玉怒道:“唯一坑了他一百万贯,朕还觉得亏心得慌。上次上表不是说战况,而是和朕商量能不能也卖地雷给金国。原因是说探雷器一直没买家,觉着亏了。”
    九公公道:“其实秦凤路这边花消确实不大,既然欧大人是个不会吃亏的人,不如就让欧大人自己折腾去吧。”他不好说大臣们的小九九。
    赵玉摇头:“你不懂,朕求的是胜战,可以稳固皇权,建立威信。如果再打下去有个万一,大好局面不是白白浪费?”军事服务于政治,即使是内部权利的斗争。这点赵玉还是懂的。她之所以不满意韩世忠的耗战略就是这个原因。没想到欧阳却搞了两个大胜出来,闻见此讯,她第一个反应就是见好就收。
    ……
    刘锜已经回到了拢县,一路顺利,到了瓜州就在灌溉水源地投石灰加各种草毒,拔苗的秧子死亡面积达到了七成。而后直入吐蕃境,避开追兵。横行千里之后再出吐蕃境到达秦凤路的岷州。
    小股西夏军队已经到达拢县外,刘锜回到拢县,不顾疲劳连夜布置。连使两个阴招吃掉几股小队,逼迫西夏前锋后退二十里扎营。
    这天刘锜刚回将府,就看见欧阳在自己住处独自品酒。刘锜把铠甲交给亲兵进去后道:“大人,出什么事了?”
    “朝廷刚来了圣旨。任命我为钦差,负责和西夏人谈判。底线是拿回灵州、永乐州,还说钱可以给他们一些。”欧阳苦笑一下:“见鬼了,打败的还没求和。打胜的先委派和谈官。”这年头和千年后一样,怪事特别多。
    “md”刘锜一听怒道:“而今如此大好局面却要和谈?我们耗一天,就是耗掉西夏一分国力。和谈岂不是又要让强敌睡卧身边。等他们强大,我们老掉牙,再东咬我们一口,西啃我们一块?韩将军带部下啃那猪都不吃的军粮为了什么……”
    “猪还是会吃的。”欧阳纠正,这个有实验过。顺便提醒,那东西是自己卖的。
    刘锜不在意道只顾生气:“不能和谈,一旦和谈就前功尽弃,再耗一些时日,韩将军就能直取河西走廊,甚至攻占兴庆府,将党项人扫到辽边。”
    ps:由于昨晚被逼迫看了一集‘回家的诱惑’,当场里焦外嫩,重伤十级,故明日休息停更一日疗伤。
    ps2:任何对ps有意见,诅咒其看‘回家的诱惑’2o遍

第一百三十七章 突围
    第一百三十七章突围
    欧阳摇头:“这是枢密院和蔡京一起上表的。几乎全部大臣都同意。甚至连老百姓也多是赞成取利之后,王师北还。我皇家报倒是煽动了,但朝廷守利,百姓过于善良,非常无奈。不仅如此,童贯为的西北军将领也表示和谈是比较好的结局,现在大宋就怕人家西夏不知道我们有和谈之意。”
    “不行”刘锜坚决道:“如此一来等同放虎归山。”
    欧阳点头:“不就两个月吗?如果刘将军和我一条心的话,这事倒还有点转机。”
    “大人请讲。”
    “不过事先声明,将来会有很**烦。”
    刘锜道:“为将者保国扩土乃是本份。”
    “那就好。”
    ……
    李乾顺亲带五万擒生军、两万五千的卫戍军还有十万地方部队取拢县。西北面的军司兵力几乎被其抽干。除了此部,其余部分分两部,一部是卫戍横山,一部是包围天惶县。如此庞大的规模用兵不用说西夏,即使是宋国也是不敢轻动。伴随着而来的是国力的迅消耗,十年下来安养生息的成果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立刻占领拢县,打通对外通道,以战养兵。
    但是让李乾顺万万没想到的是,先头轻骑兵万人部队遭遇了投宋三千铁鹞子的冲击,宋朝骑兵再兵分两翼包围了先头部队,一天一夜,先头部队投降大半,剩余部分不是被歼灭就是四面溃逃。
    如果这不是最糟糕的,那更糟糕的消息还有。第一个坏消息是军队士气,由于控制口粮,又要加紧行军,逃兵越来越多,有部分翻过大山直接投奔了宋军。按照军中流言,有编制军队整支来投,士兵每人五十贯钱,将官分两百、一千、五千三个档次。零散士兵,携带了马匹武器的四十贯,只携带马匹的三十贯,什么都不携带的五贯。另外所有投降士兵可人均分到一亩地。
    第二个这次宋军战斗力非常强,先是火器的使用。往年宋军也有使用火器,但是受限条件大,火药易潮湿,但是这批火器不仅没有以上缺点,威力加成,武器创新。特别是手炮,简直就是西夏军的噩梦。其次宋军士气非常高,有道是一鼓作气,但宋军士气一直处在一鼓之中。看见西夏军如同是豺狼看见猎物一般兴奋。还有一点,宋军协调能力强,各种兵种各司其职,整体战斗力比之前高上不只一星半点。
    第三个坏消息,本此宋军作战不讲以往章法,如韩世忠先陷自己于绝境,刘锜千里突袭一不占地,二不打仗,只对农作物下毒手,肯定还有其他手段要防范。
    第四个坏消息,由于质子军大部被俘虏,一些权贵已经和宋军私下进行联系。最糟糕是一些高官用和不用都是一个问题。已经有消息称,宋军目前有一种以情报换人质的说法。
    第五个坏消息,辽国突然对西夏主战的情绪占据上风。皆是说西夏辽边已经没有重兵,此事不动手更待何时?
    第六个坏消息,吐蕃和宋的交易市场大开,宋商人正在全力收购吐蕃在西夏边境掠夺的人口、物资、马匹、武器、陶瓷等等。目前有消息说,吐蕃另外几部也蠢蠢欲动,也想一次西夏国难财。
    第七个坏消息……
    唯一一个好消息是,宋朝已经露出风声,有意和谈。
    李乾顺当然不愿意和谈,他想都不想也明白,在这样情况下和谈,灵州、永乐必然被割出去。而这两州对西夏的重要,相当燕云十六州对辽的重要。几名进言和谈的官员已经被他软禁起来,这些人的孩子还都在宋军那边当俘虏。
    为避免逃兵叛变,李乾顺卫戍部队两万人为先头部队,遇见逃兵,格杀勿论。
    ……
    刘锜在城头静静看着远方一片连一片的军营,敌人太多了,不仅出拢县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出了自己心理的承受压力。相同,打了几个胜战的士兵们士气见了此情形并不高,接下来要进行的大战才是最要人命的。
    欧阳不知道什么也上城墙来:“敌人是我们的十五倍。”
    “太多了。”刘锜苦笑:“每人一口唾液,拢县就会被淹没。”
    欧阳笑道:“你应该这么想,西夏人在孤注一掷,只要这场战斗结束,西夏人再也无力防守我们的进攻。我们对西夏的战争也算是基本结束。”
    刘锜道:“大人很有信心?”
    “信心说不上,刘将军怎么看?”
    “城墙薄弱,再加先前之战斗多有破损。虽然临时加固,但难挡敌人之锋芒。”刘锜道:“城在天险,但也就因为天险,如敌抢墙头,我军最少只能三百人防守。对付小股部队是容易,但西夏军要是不顾生死的决死冲锋,恐怕……”刘锜的担忧还没说完,敌人专业的攻城设备即将到位。
    “最后一批武器也已经到位。”欧阳道:“我个人认为敌人无法依靠强攻拿下拢县。再者刘将军也不是束手就擒之人。”
    “恩,末将已经学匈奴之法,派出部队把敌人尸、病死的畜生埋在方圆五十里内的水源口。而今到了夏日,尸体腐化,敌又是最需要喝水的季节,应该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刘锜道:“另外末将从永兴军路调来了十台投石车,专门投掷五十斤的炸药包,敌不会不顾及。还有末将已经让一些要钱不要命的降兵回西夏军充当细作,勘察西夏军后勤补给情报。如果顺利,到时候可以把五千个炸药包当成粮草送到西夏军大营。”
    欧阳赞道:“将军如此多智,还怕西夏军不破?”
    刘锜苦笑道:“末将唯一担心就是敌人决死冲锋。”
    “应该不会,西夏和宋不一样。他们朝廷的兵力就是卫戍、质子军。而擒生军隶属各个王爷或者军司,他们视这些人为自己的势力。还有地方部队,是民众组成,不可否认他们游牧生活让他们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是一旦战场有变,或者是士气低落,先逃跑的必然是这些人。将军应该知道,一人溃败可以卷走十人,十人可以卷走百人,百人可以卷走千人。”
    “恩”刘锜点下头,突然道:“来人。”
    “在”章栏回声。
    “命人将五里之内所有道路挖毁。用炸药包炸山,把大石杂木铺到四面。而后从山下引下水来,连续浇灌地面。”刘锜再道:“另外请李纲大人调集厢军,三天之内在二里外构筑三道环行高墙,墙高两米,前面留百部火箭车,留观察孔。”
    “是”
    欧阳问道:“刘将军,这是什么意思?三天构筑的城墙,恐怕不够牢固吧?”
    “前一段阻止敌军冲锋,后两里地乃是燃烧炮所能企及的射程。而后掷弹兵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