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40部分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40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满清出战的时候,跟随的蒙古人往往只是被当做炮灰使用,真正攻打坚城这种战斗,他们是不放心蒙古人的,而蒙古人也完全没有这种觉悟,往往崩溃的比明军还快,让他们攻城,还得防备被他们带散了阵型。
    可是现在图尔格却不能忽视这些蒙古人了,图尔格心里清楚。虽然作战意志上,这些蒙古人早就丢失祖先成吉思汗时代的勇武。但是骑射的水平还是很高的,骑术自不用说。水平还远在满人之上,射箭的技术也相差无几。
    弱就弱在战斗意志上,说起来还是因为没有纪律,这些牧民如果被成吉思汗那样的领袖组成严密的团队,那就是恐怖的战争机器,可是一盘散沙的话,就连明军边军都打不过。
    所以满洲在打败蒙古后,就给蒙古也编练了八旗,可惜组织性还是远远赶不上满八旗,当然满洲人也没有认真的训练这些蒙古战士,真要训练成强军,那满八旗还怎么震慑的住他们。
    所以有意无意中,在八旗集团中,蒙古八旗的战斗力始终赶不上满八旗。
    图尔格之所以今天喊两个蒙古贝勒来开会,正是要用蒙古战士的时候了。
    “两位贝勒,本固山有意明日强攻,不知二位可有什么建议?”
    善巴和楚虎尔对视一眼,由善巴说话:“启禀图尔格固山。不可强攻啊。这明军有坚城护卫,易守难攻。我大清劳师远征,没有大炮,只利野战,不利攻城。强攻下去,虽能战胜,必颇多损伤,这些勇士白白折损在这里,回去不好跟博格达汗交代啊。”
    皇太极在蒙古人中有博格达汗的尊号,并以此号令所有蒙古人。
    图尔格心里冷哼了一声,跟皇太极交代,那是他图尔格的事情,他来这里就是为了给皇太极一个交代,这蒙古人之所以不想攻城,哪里是不好给皇太极交代,完全是怕死。
    说起来蒙古人多死一些,皇太极才不会怪罪呢,人丁一直都是满洲人的死穴,这个奇怪的民族,人口始终无法繁盛,哪怕占据了关外那么多土地,有数倍的汉人包衣给他们劳作,生活上已经无忧,可是人口就是始终发展不上去,在生育能力上,南方的汉人就不用说了,就是高原上的蒙古人,也比他们强多了。
    面对汉人皇太极是用强权控制的,可是对于蒙古人,则是恩威并施,毕竟同样作为游牧民族,皇太极知道把这些人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因此图尔格对两个怕死的蒙古人心里很不屑,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
    笑着说道:“善巴贝勒勿忧,本固山并非想要强攻坚城,但是被汉人抓住的贝子是一定要救出来的,不然没法跟奉命大将军交代。但是如果不把这些明人打疼了,他们是不会乖乖交出贝子爷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打疼他们,让他们怕,到时候他们不但会乖乖的交出贝子,就是要他们把城里所有的金银都交出来,他们也不会拒绝的。”
    图尔格耐心的说着,必须让这两个蒙古人下狠心去打仗,否则单凭自己手下几千满洲战士和一群包衣,图尔格还真没信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手下死的太多了图尔格也心痛啊。
    但是蒙古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善巴眼睛眨了下道:“图尔格固山,不是在下不想打仗,而是不想勇士们白白去死罢了。我倒有一个主意,或许能不打仗,就让明人把贝子爷和金银都乖乖交出来。”
    图尔格一顿,噢了一声疑问道:“那不知道善巴贝勒有什么主意?”
    善巴笑道:“为什么不跟明人交换呢?用我们抓来那些明人跟他们交换!”
    图尔格作惊喜状,却狡诈的询问:“如果明人不同意,两位贝勒是不是就赞同攻城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节 闹剧
    蒙古人的诚意是放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书生。
    这书生浑浑噩噩的被放过了河,然后恍若做梦一样,到了城下,被明军吊上了城墙。
    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他得救了。
    但是他也记起了他的使命。
    “将军将军,快放了他们的人吧。”
    这个书生不认识杨潮,因此随口就叫将军,也不是冲杨潮叫的,而是冲着所有的士兵胡乱的喊。
    杨潮这才走过来,问道:“放谁啊?”
    书生道:“他们的什么贝子,说是被你们抓了。放了人,他们就放了高大人!”
    杨潮不置可否道:“还有呢?”
    书生道:“还有,放了人他们就不会攻城了啊。”
    杨潮有些遗憾到:“很抱歉,人不在我们手里,已经送回了淮安去了。”
    书生狐疑的看了杨潮两眼,顿时有些恼怒:“匹夫,你这是见死不救!”
    他刚骂完,突然就看到章惇李良等几个亲兵围了上来,目色不善。
    书生顿时收敛了气焰,低声哼着:“我要见宋典史,我要见宋典史。”
    说着,从士兵身边溜走,快步走下城墙去了。
    一刻钟之后,宋濂就走上了城头,急匆匆的找到了杨潮。
    宋濂问道:“杨将军,你真的抓了鞑虏的贝子?”
    杨潮叹道:“好像抓了,但是人送去淮安了。”
    宋濂也是一脸狐疑,然后就关切的趴在垛口,看向河边一个个过去的同僚。
    守备、主薄、师爷,他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最后目光落到最中间那个一脸凄惶,失魂落魄跪在河边的身影上。那正是海州知州高良明。
    看到高良明的样子,宋濂是又气又怒,同时还满心的不忍。
    深吸一口气。转向杨潮道:“杨将军,如果你手里真抓了他们的人就放了吧。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宋濂低着头。已经算是恳求了。
    杨潮很郁闷,宋濂跟刚才那个书生一样,都认定杨潮抓了虏兵的贝子。
    当然他有相信的理由,因为那书生是从虏兵军阵里回来的,虏兵没有道理给杨潮栽赃,而且杨潮跟虏兵谈了那么久,如果手里没有人,为什么要谈呢。
    杨潮知道自己说在拖延时间也说服不了宋濂。为了救知州,他是选择性相信杨潮手里有人质的。
    于是杨潮用另一种方法说道:“宋大人,如果朝廷知道我们私自交换人质,与虏兵和谈的消息,不知道皇上会怎么样呢?”
    宋濂突然就愣住了。
    是啊,陈新甲和谈,听说还是奉了崇祯皇帝的密旨,最后事情暴露后,还是被皇帝杀了,如果他们在这里跟虏兵交换人质。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是真的眼睁睁看着高良明因此被虏兵杀死,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宋濂道:“鞑子还说了,只要放了他们的贝子。就不攻打海州城了。”
    杨潮又道:“听说他们还索要巨额银两!”
    宋濂道:“海州富庶,盐商众多,这些钱还是凑的出来的,不值一提。”
    杨潮心中对宋濂这两天稍微建立起来的一点好感降低了一些,因为宋濂的口气很显然是打算拿城里的盐商开刀了,勒索也好,抄家也好,肯定要用非法的手段了,目的则是为了救那个弃城逃走的知州。
    在宋濂眼里。知州跟他才是一路人,至于杨潮和那些盐商。不过是下等人罢了。
    杨潮冷笑:“宋大人,阵前议和。你觉得国法能容吗,皇上能容吗。”
    国法和皇帝在这些文人心中还是很重要的。
    宋濂愣了愣,最后依然坚持道:“就当是为了海州十万百姓,这个干系我担了!”
    宋濂给自己找了一条理由,为了百姓,嗯,这个分量理论上比皇帝更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吗。
    可是只有找理由的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孟子这句话,平时他们眼里,恐怕只有皇帝,因为皇帝能赐予他们权力。
    只是讽刺的是,宋濂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最后却要搜刮百姓的财富交给敌人。
    也不是宋濂一个人如此,整个大明文官集团都是如此,这已经是制度化、理论化的虚伪了。
    两人说话间,虏兵又砍了一个人的脑袋,宋濂顿时心痛。
    对杨潮已经不耐烦了:“你到底放人不放?”
    杨潮却继续询问:“如果我放人了,虏兵不肯退走怎么办?”
    宋濂哼道:“到时自有本官负责!”
    杨潮道:“怕你付不起这个责。”
    宋濂突然怒指杨潮,他没想到杨潮这么不给他面子,虽然杨潮一直不像海州卫所武官那样对他们毕恭毕敬,但是也没有如此出言不逊过。
    但是宋濂却还真的拿杨潮没办法,收回手指,咬牙道:“你到底怎样才肯放人?”
    杨潮心里也郁闷,知道这时候跟宋濂不和,对守城没有好处。
    于是煞有介事的说理由道:“虏兵真能退兵,宋大人真肯负责的话,放人我是无所谓的。但是鞑虏狡诈不可轻信!我得看到鞑虏先退兵才会放人。”
    宋濂哼了一声:“这怎么可能?”
    杨潮道:“没让他们全部退走啊,只是先撤围而已,以示诚信!”
    宋濂沉思了片刻,恨恨道:“既然杨大人需要诚信,那好我会让虏兵给你诚信的。”
    说完,他突然对刚才那个书生道:“继文兄,劳烦你回去一趟,告诉鞑虏让他们撤兵。”
    书生顿时脸色一变:“宋大人万万不可啊,我们不先放人,鞑虏是不会撤兵的。”
    宋濂道:“继文兄放心,你回去告诉鞑虏,我们可以先给他们十万两银子,然后他们在撤兵。”
    书生道:“我们可以喊话啊,给他们十万两银子,他们肯定愿意先撤兵的,我不用回去的。”
    宋濂道:“你得回去哪里,我们得先展示诚信,否则虏兵不会信的。”
    书生脸色已经煞白苦求道:“我不能回去,他们会杀了我的,他们会杀了我的。”
    书生好不容易脱险,好像一个快死的人,突然生还了,但是又一次让他死,他会比第一次更恐惧。
    宋濂冷冷道:“必须回去,否则虏兵不会信的,你回去才能保住高大人。”
    说完不等书生的反应,立刻命令道:“来人,送他下去!”
    书生立刻就跪下了,抱着宋濂的腿:“求求宋大人了,我不能回去啊。宋大人,你忘了我前些天还送了你一张董其昌的画,还有年前那一千两银子!”
    宋濂脸色已经乌黑,但是杨潮的兵却没有动,他立刻找旁边的民壮:“还不动手!”
    杨潮的兵不把宋濂的命令当回事,但是那些民壮可不敢不听典史的话,立刻动手,将哭的没有人形,腿软的站不起来的书生硬生生塞进一个吊篮,推下了城墙。
    然后宋濂就要下城,杨潮却笑道:“宋大人,其实你去,更能展示诚信!”
    宋濂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被送下城墙的书生瘫软在地,趴在城墙上哭丧,最后被一个虏兵骑马抓了回去。
    不知道是不是起了作用,虏兵停止了杀人。
    “大人,宋大人真要给鞑虏十万两银子吗?”
    李五六有些不能理解宋濂的做法。
    杨潮苦笑道:“那还能怎么样,他都下去筹钱去了。”
    李五六叹道:“要是给我十万两银子,我就下去帮他们把那知州抢回来了。”
    其他士兵纷纷起哄:“那你去啊!”
    图尔格面色冷清,他没想到明军竟然天才的提出来要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先撤军。
    这让图尔格都不得不勉强的表态同意了。
    因为十万两银子勾着,别说蒙古人了,就是他镶白旗的亲信们,也都倾向于拿钱撤军了。
    这十万两银子的承诺,竟然一时间让图尔格调动不起来士气了。
    图尔格眼前是一个瘫软在地的书生。
    图尔格冷冷对那书生道:“给你们一个时辰,要是一个时辰后不把钱送下来,我就先杀了你。”
    看到图尔格的眼神,书生打了一个冷颤,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需要一个时辰,半个时辰后,杨潮就看到宋濂带着衙役,挑着一个个箱子蹬上了城墙。
    看来海州真的很有钱,十万两银子,宋濂不用半个时辰就筹集到了。
    但是真的要把这些钱给虏兵吗?
    杨潮很不甘心。
    尽最后一次努力劝道:“宋大人,我手里真没有人,即便你送钱下去了,虏兵得不到人还是不会退的。而且就算有人,我断定虏兵也是不会退的。”
    宋濂冷哼一声,不理会杨潮,只是让人将银子装进吊篮去。
    杨潮摇了摇头,也不理会宋濂了,直接对李五六下令道:“开炮吧!”
    其实城上的大炮早就瞄准好了,只是虏兵不攻城,杨潮也犯不着招惹他们,时间对自己有利。
    一开炮就等于向虏兵发出一个信号:老子根本不想谈老子只想打。
    一开炮谈判就破裂了,杀不死几个人,反而会让虏兵再次攻城的。
    宋濂也明白这个道理,顿时一愣:“你,你敢!”
    可他的话音刚落,李五六的大炮已经响了,而且正中虏兵营帐!
    这一炮意味着这一场谈判闹剧结束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节 夜战
    虏兵的临时营帐并不是山腰的主营,而是位于距离海州城更近的山脚下,弗郎机炮是打不到这里的,因此虏兵认为这个距离是安全的。
    可是对于大将军炮就不够安全了,那一晚杨潮用来炮击他们的,正是大将军炮。
    这几天杨潮从没用过,让虏兵产生了误判,将前进营帐放在了过近的位置,结果遭到了炮击。
    但是显然他们没有损失多少人,这种大将军炮装填缓慢,用来守城是没有多少密度的,杨潮认为还不如鸟铳呢。
    但是这一炮也让虏兵坚定了决心,那就是打!
    图尔格不知道是该感谢这一炮还是该咒骂了,这一炮虽然没有打到他,却让他很狼狈,在护卫的簇拥下,朝着山上的大营跑去。
    “杀了书生,统统都杀了,杀光!”
    一边逃,一边还给手下下令道。
    宋濂失落的趴在垛口,看着虏兵一阵慌乱,营帐撤走了,但是有一些虏兵压着几个文人到了河边,然后手起刀落,人头滚到了一边,身子摔倒了地上,他没来由一阵恐惧,似乎那些人中也有他一样。
    宋濂感觉自己失去了所有的力量,但是又不合时宜的生出一种庆幸,幸亏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