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96部分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96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已经收了李富和陈宽二人的儿子,也早有拉一队亲兵的念头,但是绝对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像警卫连一样的精兵,可以在关键时刻冲杀的精锐敢死队,所以李良和章惇这两个在鬼门关前走过一圈的重伤员。是非常合适的。
    两人求家丁不成,却得到亲兵身份,倒也是满心乐意。被杨潮扶起来后躬身就拜。
    “谢大人提拔,吾等定誓死护卫大人。有吾等在定不让大人少了一根毫毛!”
    杨潮勉力道:“好做。现在回营去吧。”
    “是!”
    两人敬礼。
    “解散!”
    “是!”
    两人这才拜别,还不时回头看杨潮一眼。
    这两人是真心念救命之恩。
    但是杨潮却一直没有在意,他只不过觉得是输血而已,但是这两人却坚信,杨潮是将自己的命过到了他们身上,他们才能活,本来他们死定了,不止他们有这种意识。整个军营都是这种认识,认为杨潮给这二人输血是过血续命,是用杨潮的命换二人的命。
    都觉得杨潮肯定折寿了,有的说折寿十年,有的说在他们一人身上折十年,总共折寿二十年。
    因此整个军营的士兵,都感到杨潮是一个仗义的长官,尤其是这二人,更是感激的五体投地,当还不能走动的时候。就硬是让人搀扶着,来给杨潮磕了头。
    不过输了血后,他们恢复的也很快。
    这倒是让杨潮很佩服明朝人生命力的顽强。这年代死亡率奇高,小孩夭折率奇高,一个人能长大成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杨潮小时候父母就总担心养不活,总想多生一个儿子,可惜母亲生完了杨月后就再也没能怀上,让父亲一直耿耿于怀。
    大概是这种高淘汰率,造就了活下来的人都是先天素质极佳的人,不轻易生病。生命也更顽强。
    李良和章惇两人就是这样,杨潮记得颈动脉被伤后。如果不能及时输血,三五分钟之内就可能死亡。可是这两人不但没死,反而伤口自我愈合,硬撑到第二天杨潮给他们输了血终于活了下来。
    放在后世的人身上,杨潮觉得,八成人恐怕都熬不住。
    因为杨潮一直住在军营中,陈圆圆和董小宛则多次请求住到厢房去,觉得她们占了正房,反而把杨潮挤到外面去住不合适。
    因此母亲最后答应让妹妹去跟陈、董二人去挤一挤,让杨潮回来住,否则大家都不习惯。
    杨家的宅子是新建的,家具也都没用多长时间,因此需要打扫的不多,家里又有近百的丫头,更不用杨家人动手了,母亲反倒觉得很无聊,往年张罗着吆喝丈夫,儿子和女儿打扫的场景没有了,让她觉得有些无用武之地。
    无聊之下就乱想。
    竟然跟父亲争吵了起来。
    争吵的原因是杨潮的婚事,对象则是陈、董两个美女,母亲已经知道两人的风尘女子身份,感叹可惜了,不然这么两个美人配自己儿子应该很合适。
    但是父亲说纳妾也无所谓,说纳妾纳色,娶妻娶德,娶妻自然要门当户对,纳妾就不用那么讲究了,只要长得好看就行。
    结果一句纳妾纳色惹火了母亲。
    父亲也不甘示弱,说在杭州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富家子弟不都纳过风尘女子做妾吗。
    母亲更是怒气冲冲,大吵大嚷了起来。
    杨潮暗中跟妹妹打听过,原来父母在杭州时候,就大吵过一架。
    原因是父亲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动起了纳妾的心思,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多生一个儿子。
    还真的行动了,父亲看上了一家小户人家的女儿,长得眉清目秀,愿意给他做妾。
    结果母亲醋意大发,不但不同意,还大吵大嚷,大骂父亲没良心,说她给杨家生了一儿一女,到头来要落一个被妾室欺压羞辱的后果。
    这笔糊涂账杨潮觉得还是不搀和的好,借故躲了出去,说有应酬。
    经过这次书生哄闹,虽然明面上杨潮没有出头,但是有能量的人都知道,杨潮是幕后人物,调动了南京官场大大小小的力量,不但有应天府、巡抚,六部,还有锦衣卫等要害衙门,这让很多人看到了杨潮的实力,起了结交巴结的念头,因此一条到晚应承不断。
    大都被杨潮推脱了,可是熊明遇、黄锦这样高官的酒宴是得去的,应天府、江宁县的邀请也是要去的,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冯可宗也要给个面子。
    这样一来,倒是可以天天出去。
    只是苦了陈圆圆和董小宛两人,母亲自从得知她们风尘女子的身份后,就对她们没有一开始那么热情,跟父亲吵架后,更是对她们没有了好脸色。
    两人住也不是,不住也不是,因此非常别扭,只能躲在房间中整天都不出来。
    她们也跟杨潮商量过,希望让她们离开,杨潮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书生哄闹已经过了,于是答应两人住到卞家去。
    杨月则迷上了陈圆圆和董小宛的风度,整天跟她们粘糊在一起,走路、说话都有意无意的模仿。
    慢慢倒真有一点大户小姐的风度了。
    这两人的走,让她非常失落。(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节 办人
    不得不佩服董小宛的本事,临走之前她硬是让倔强的母亲改变了态度。
    不知道她做了什么,反正让赵母满心欢喜,觉得让儿子纳她为妾也没问题。
    还跟杨潮说过这事,杨潮婉拒了,竟觉得自己还有些娇羞。
    临走时候,在董小宛的劝说下,父母竟然也和好了。
    当然父亲绝口不提纳妾的事情,母亲才放过他一马。
    临走时候吃了顿散伙饭,董小宛烧的一手好菜,让人赞不绝口。
    之后陈圆圆直接去了卞家姐妹哪里,董小宛则要先回一趟杭州,让母亲还颇为舍不得。
    董小宛的母亲一直患病,时好时坏,经常需要服用一些名贵的药材保命,不但让原本殷实的家变得破败,董小宛更是不得不卖身青楼给母亲治病。
    杨潮则继续出去应酬,不是杨潮喜欢这些应酬,有些能不去的,他也去了,因为家里待不住。
    因为父母回来后,一大帮子亲戚天天上门。
    尤其以孝陵卫母亲娘家的亲戚为多。
    舅舅来了好几次。
    一般是跟父母客气的说会话后,就开始唠叨,抱怨自家儿子只是一个队正,可是王璞和吕正都是旗总,隐隐抱怨外甥有些胳膊肘往外拐,不提拔自己人。
    赵康则一个劲的表示他要靠自己的本事立功受赏,要他爹不要说太多,弄到最后父子两字杨家差点吵起来。
    舅舅之后,是其他亲戚家,都是八竿子打不着,平时根本就没有多少来往的。
    最多的,则是一开始因为吃不得苦。被杨潮赶走的那些孝陵卫士兵的家属,他们一开始见儿子被赶回来,一询问发现是军中太苦。倒也不在意,结果看到赵康等留下的人都当了队正。王璞、吕末更是当了旗总后,就不由得有些懊悔。
    直言自己儿子在的话,现在也是队正、旗总了,所以这次来是想再将儿子塞进军中。
    对于这点,杨潮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孝陵卫的军户生活条件比其他卫所好太多了,因此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差了太多,同样的训练,后来水军卫的士兵甚至训练更辛苦。可就没有一个因为吃不了苦而走的,孝陵卫可是有好几个是因为一两天被罚没饭吃,就受不了离开的。
    因此杨潮后来不再去孝陵卫招兵,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娘家亲戚,杨家的本家亲戚倒也有来的。
    杨家本家单调,最近的亲戚也隔了三代人了,比如跟父亲一个个爷爷,跟杨潮一个太爷爷的兄弟,这些是因为杨潮当官了,想着来走动一下。倒也没有让子弟进入军队的打算,因为杨家的本家大都跟杨潮家一样,也是铁匠。作为铁匠生活不比孝陵卫的差,而且有手艺在身,不愿意放下去当兵。
    除了亲戚,还有一些军官下属经常来送礼。
    陈宽时不时派儿子送来了一大吊子猪肉,杨潮勉力了一番,对这个五大三粗,一脸憨厚的猪倌儿子陈九斤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陈宽的猪场搬出了军营,但是在莫愁湖老家起了新宅子,盖了十好几间猪圈。继续养猪杀猪。
    他儿子陈九斤现在是杨潮的亲兵,除了日常训练外。经常是跟杨潮一起到处走动的,杨潮回家的时候。有时候也放他回家去,结果他回来后就带上一大吊子猪肉,警告了好几次也没办法,陈九斤憨厚的表示,他不送来他爹就揍他。
    李富也派儿子李丰来给杨潮送菜,跟李富商量过蔬菜大棚的事情后,李富是一百个不放心,因为没人这么干过,因此他很忐忑,不过时间还早,真正要建大棚是秋后了。
    另外竟然还有一些同僚也来巴结,杨潮现在顶替了过去的中部千总贾世禄,成了新任中部千总,下辖左右两个把总司,左司目前杨潮直属,暂且没有任命新的把总,右司把总过去是自己的同僚,现在则成了自己的下属。
    因此右司把总黄冲前来巴结很正常,可是左右部两个平级千总也来巴结杨潮,就有些怪异了。
    同样是千总,同样隶属新江口大营,都归水营副将余承武麾下,犯不着谁巴结谁,可是他们就是都来给杨潮送礼,还以下官自居,因为杨潮的署职比他们高,他们两人都是卫指挥佥事,而杨潮则是卫指挥同知,他们是从三品,杨潮是正三品高了半级。
    但是就跟文官看武官官职不值钱一样,武官看署职也不值钱,一般都看的是军职实职,大家都是千总其实无分高下,几人来巴结,无非是觉得杨潮前途无量,不会在千总这个位子上坐久,迟早会爬到他们头上去。
    当然对于这种巴结,杨潮也乐得承受,将来都要在水营共事,多个朋友多条路。
    因为这些麻烦事,杨潮才要么住军营,回家的时候也借口应酬,早早就离家,主要是不想跟求情的亲戚打照面。
    可还是被堵住了,这天一大早突然有几个人跪在杨潮家门前,把杨潮堵在了门口。
    杨潮稍微愣了下,立刻就想到这几人的身份:“张添寿、武艺、孙永!你们跪这儿干啥?”
    杨潮不由疑惑,这三人去年跟自己一起状告许仲孝的人,张添寿为此还收了杨潮不少银子,他们跪在这里干什么,杨潮实在猜不到。
    “大人救命啊!”
    张添寿纳头便拜,另外两人跟着拜。
    “怎么回事?起来说话!”
    杨潮喝道。
    三人却不敢起来,一个劲的磕头:“许百户回来了啊,还当了千户,小人们死定了。”
    杨潮一愣,许仲孝回来了,还升官了,立刻对三人一番细细询问。
    这才明白。许仲孝年前就回来了,而且升为了南京镇抚司实职千户,专司刑狱。
    要知道南镇抚司只下设了五个千户所。许仲孝能占其中一个位置,可谓是位高权重了。
    杨潮也不由皱眉。本以为许仲孝是怕自己躲到了北京去,现在看来没那么简单,他是去北京活动了,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竟然升了一级,看来这个恶霸还是一个麻烦。
    张添寿三人来找杨潮,就是因为害怕了,许仲孝一回来。立刻收了武艺家的药铺,收了孙永家的铺子,张添寿家的产业,三人中张添寿做过龟公最有心机,立刻找上其他二人来求助。
    那些产业本就是杨潮当时威逼许仲孝交出来的,虽说本来就是这三人的家产,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收回的打算,只求杨潮能保他们一命。
    这三人是因为当初跟自己一起做事,虽然张添寿收了钱,但毕竟是杨潮把他们陷入险地的。因此不能不管。
    杨潮想了想,让张添寿去金钗楼找康悔,留在金钗楼做事。至于孙永家过去是做绢花生意的,他倒是很会赏花,也让他去了金钗楼,让武艺去军营,武艺是郎中,军中招一个军医也不错。
    打发了这三人后,杨潮立刻就赶去了锦衣卫镇抚使冯可宗家。
    冯家果然豪奢,家具一水的都是红木家具。
    杨潮家里也换了新家具,金钗楼的家具都搬回去了。但是也只有父母房间里有几样红木的,厢房里不过都是榉木而已。
    可是冯可宗家里。从里到外都是红木,窗棂都是紫檀的。
    冯可宗此时在家。他是锦衣卫镇抚使,在南京需要巴结的人已经不多了。
    “冯大人果然是意气风发啊。”
    升官后,冯可宗浑身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冯可宗笑道:“杨大人还不是一样。”
    接着就把杨潮迎进家门,在大厅中张罗,让侍女上茶,让下人准备酒饭,要跟杨潮一醉方休。
    杨潮却不是来喝酒的。
    而是来办事的:“冯大人,酒不用着急,下官倒是有一事相求。”
    冯可宗很干脆:“有什么事,杨大人只管说,但凡能做到的,本官决不推辞。”
    杨潮笑道:“这就好。本官想办一个人。一个锦衣卫千户。”
    冯可宗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可是许仲孝?”
    冯可宗绝对打探过杨潮的背景,知道杨家跟许家有恩怨,而最近许仲孝容声千户,杨潮就找他来办人,他自然就联系到了。
    杨潮道:“正是!”
    冯可宗犹豫起来:“许仲孝可不好动啊。”
    杨潮道:“那冯大人是办不了了。就算在下没来吧。”
    说着就站起来,作势要走。
    杨潮不过是故意吓吓冯可宗,因为跟冯可宗打交道这些天,杨潮隐隐感觉到冯可宗有些怕自己,因此不用客气。
    果然冯可宗连忙拦住:“杨大人,你莫急嘛,难办归难办,我这不是没说不办吗。”
    杨潮这才道:“不知道冯大人多久能办?”
    冯可宗叹道:“许千户才刚刚上任,此时就罢免,未免有些说不过去,没有过硬的说辞,不好动他啊。”
    杨潮道:“你就说多久能办吧?”
    冯可宗叹道:“这个在下可不敢说。但是杨大人放心,半年后帮大人你办了他,如何?”
    半年时间,冯可宗觉得自己足够收拾一个锦衣卫千户。
    杨潮道:“那好吧,在下就等冯大人半年。”
    接着两人喝喝酒,说说官场上的事情。
    这几年可不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