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江湖我独行 >

第318部分

江湖我独行-第318部分

小说: 江湖我独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放顺着旦真德尼的话,把自己请教天竺武学的出发点先找到正当理由,算是消除大和尚的疑心。
    旦真德尼点点头,自然是认可张放这番说法。随即道:“五**明功和龙象般若功都是我密宗修肉身的至高功法。又各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龙象般若功,若能修至大成,可谓成就人体肉身之极限。只可惜此功法自天竺传入吐蕃以来,从未有人能练至顶峰。昔年我曾往那烂陀寺求经问佛,也才知晓,就是在天竺,此功法自创立以来也极少有人练至过顶峰!”
    龙象般若功张放是有体会的,当初那仁青才让举手投足,一招一式之间就蕴含沛然之力,若非张放以机变之能,又用出碧针清掌,他想要赢下那仁青才让却是极难的。而此人也不过才将龙象般若功练至中段,此功法之恐怖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张放最关心的还是大和尚口中所谓修肉身的说法,中原并无这等说法,就如十三太保横练功就只是被称作外门横练功法而已,显然这修肉身一说,乃是密宗乃至天竺对武学的一种根本认识,这对于张放来说正是请教天竺武学的一个切入点。
    “上师,我刚才听你说‘修肉身’,却不知这究竟是何意,毕竟我等武者乃是以身体为根本,所有的功法不都是以肉身为基础吗?”
    旦真德尼听到张放所问,摇摇头道:“看来你对武道之路认识还过于浅薄,这一点韦前辈倒是并未说错。
    ‘修肉身’如果从狭义上来说,其实可以类指你们中原的横练功法,就像是你所修的十三太保横练功,纯粹的是以特殊的气血之力震荡方法,最大限度却激发肉身所有的潜能,从而达到力量增大,防御力增强等效果,从而克敌制胜。
    然而这类功法对肉身实则造成的损害颇大,若无相应的内功心法常年运使真气滋养肉身,那久而久之,习练此等功法之人,轻则肉身萎缩,机能大减,重则经脉破裂,腑脏受损,是有性命之忧的。
    旦真德尼这番话暗含规劝之意,张放在十三太保横练功上造诣极高,这在大和尚眼中却并非好事。而关于此点张放则之前就从济真法师口中知晓,他虽然不明白这种‘暗伤’系统会以何形势体现,但也心中也一直记着此点。
    不过经过旦真德尼这番提醒,张放终于能确定济真法师当日不是忽悠他,而金刚寺秘传的大日心经内功心法就有滋养肉身之效,看来这门功法终究是要修炼的。
    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后,张放随即问道:“那敢问上师,狭义的‘修肉身’如此意思的话,那广义的‘修肉身’又究竟是何意,密宗之内对修肉身又是如何界定的?”
    旦真德尼笑了笑,道:“看来你今天得不到答案是不会死心了,好吧,我就给你好好说说,不过在此之前,我问你一句,你可知中原道门对‘精’,‘神’,‘气’的说法?”
    “外练筋骨皮,內练精神气,这是武者人人皆知的,高狩自然知道。”
    “那我问你,‘精’是什么,‘神’是什么,‘气’又是什么?”
    旦真德尼不知为何并不直接阐述密宗对武道的基本观点,反倒是对张放提起了问题,不过这问题张放还真没有深思过,听完之后不禁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半晌之后,张放才道:“道家讲‘精气神’三宝,这三者必然是相辅相成的,而就我个人来看,‘精’指的应是人体修炼之源,亦是‘我道’的源,也是‘我道’的延展,一个人的心性与想法,决定了他为何迈入武道,也决定了他能在武道之路上走多远。”
    张放说到这不由想起了慕容贞,以小贞的性子就算给她再厉害的功法,再极品的装备,再多的潜能点,她能强一时,却无法真正的成为强者,因为她不喜争斗,更没有直面生死一线凶狠搏杀的勇气。
    只从这一点,慕容贞成不了江湖世界的强者,其实换成任何一个环境都一样,没有心性,没有手段之人,即或是际遇惊人,他能强一时,却无法成为让人敬仰的强者,在这点上倒不如那些追名逐利,且能为之付出所有的人。
    张放顿了顿,又继续道:“而‘气’则是修炼之本,也就是我们武者体内修出的内气,真气,气外放可伤人杀敌,内转可蕴养经脉,多少补益肉身。
    至于说‘神’在我看来应是修炼之真,武道之路亦是修行之路,人生于天地间,就会去感悟天地玄奥,在武道上天地玄奥就是武学意境。”
    张放也是第一次以自己的角度,在江湖世界的框架中去理解这种理论性的东西,不过等到他说完这番话后,心中似乎隐有所悟,而就在这时,他耳边仿佛听到‘咔咔咔’如同什么东西推动的声音,张放就见那天命模板出现在眼前,那扇黑白分明的生死门竟是又推开了一些,整扇大门竟是被推开了近乎五分之一的缝隙。
    眼见于此,张放自然是大喜起来,他没想到自己去理解,梳理,阐释武道的理论知识,竟然还有助于打开生死门!
    就在张放惊喜的时候,旦真德尼在一旁摇了摇头,又点了点,方才道:“虽有失偏颇,但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还算答的不错。
    高狩,我再问你最后一问,可否?”
    张放在旦真德尼的问答之中大有所得,自然是立即道:“自无不可。”
    “好,我最后这一问便是,你觉得武者修到最后究竟修的是什么?”
    张放听到此问却是彻底愣住了,他从来都没往这方面想过,毕竟玩家在江湖世界中是永远不死的,而他也不知道丑童那种大道随身的武道至境又是否是武者的终点,毕竟他距离那一步还太远太远。
    听到此问,张放的脑中闪过很多想法,肉身终究是腐朽的,练武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人终究会死,肉身终究会化为虚无。
    想到这,张放看了一眼旦真德尼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佛门都讲修来世,这一点想必也影响到佛门的高深武学中,即或是修肉身,也是为了更好的修来世,但人真的有来世?或许这只是一种意念的寄托,就如佛门四大根本印,张放完完全全的不能理解,人在红尘中翻滚,又如何做到超脱,名与利带来的巨大喜悦都未曾感受过,又如何真正感受超脱一切的大喜悦?
    张放并不相信世上有灵魂存在,更不相信所谓的来世,他只能理解佛门就是意念,或是意志的修行。
    旦真德尼看着张放的眼神,道:“看来你有所领悟,我密宗所修的三脉七轮与中原经脉之法其实相去甚远,其他且不说,就是我密宗之内就极少有人将七轮中最后一轮打通,你可知为何?”
    张放摇摇头,旦真德尼见此继续道:“那是因为第七轮梵天轮并不在人肉身之内!
    中原,天竺两大武道,并不是仅仅因为经脉运行不同,而是从始到终都有着巨大的区别,若是不能彻底了解,并对两种武道之路有极深的见解,是绝难同修两种武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仅有达摩大师一人成就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说到这,旦真德尼深深的看了张放一眼,张放莫名的生出心惊之感,仿佛自己被完全看透了一般!(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江边故人来
    身体恢复的还行,剑人又按耐不住想爆发了,不过上次欠的还没还完,明天准备小暴一下,再来和兄弟们开始互动,嘿嘿。
    。。。。。。
    “简单来说,想运使我密宗的武学,别说只打开了中脉,就是三脉齐开也是不行的,还必须以三脉七轮为根基的内功心法为本运转真气,方能运使我密宗武功,这就像是你们中原人所说的‘体’,‘用’之别。”
    旦真德尼的声音淡淡的飘入张放耳中,张放心中狂跳不止,他晓得大和尚已经看透他的目的,否则绝不会提及这最后一句话,这也代表大和尚晓得张放手中有密宗武功,只是并不知是何武功而已。
    还好,大和尚并未表现出什么恶意,这倒是让张放安下心来,他随即又细细品了一番大和尚之言,终于是彻底明白自己为何无法运使楞严指的原因,关键就在‘体’,‘用’二字上!
    ‘体’为本,‘用’为相,在武学中来说,体就是内功心法,而用就是打出的招式,运转的身法。而无论武功招式,还是轻功身法,实则最终都脱不开内功心法对内气,真气的运使。更别说楞严指乃是与无名剑气招法,碧针清掌相类的以外放真气为根基的武学,对‘体’的依赖是极大。
    举个例子,就说百年前名震天下的郭大侠,也就是峨眉郭祖师的父亲,郭大侠资质并不如何出众。甚至有些愚钝,所会的武功也并不太多,但其就凭着‘九阴为体,降龙为用’,生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巅峰时期更是晋入地榜前五,被誉为中原五绝,号称‘北侠’!
    张放此前只想着运使楞严指,却根本没去想自己连天竺武学的‘体’都没有,这就像无根之源。招式又怎能用出?
    张放如今也是明白。想要运使楞严指,就必须有三脉七轮为根基的内功心法为基础才可,只是这说起来容易,但内功心法向来是各派不传之秘。加之两种武道同修。危险极大。张放又怎敢轻易尝试。
    加之佛门武学都有玄奥,这楞严指自楞严神咒而来,想必要彻底参悟才武功还需对楞严神咒有所体悟才行。想到这此处。张放不禁摇摇头,这楞严指却是修不成了,只可惜如此大威力的一门武功了啊。
    旦真德尼在一旁看着张放脸色变化,最后又是摇头轻叹,反倒是笑了起来,道:“高狩,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有缘,而你这人倒也能入我之眼,若此次之事能圆满了结,你我之间就存有一线缘法。
    如此,异日你若是能练全这洗髓经,你倒是可来吐蕃,我或许能让你一偿所愿。”
    本已死心的张放,听到此话不由眼睛一亮,但随即却苦笑道:“洗髓经已然失传数百年,高狩能半部已是侥天之幸,又何敢奢望修全此无上神功?”
    旦真德尼见此却是哈哈一笑道:“一线缘法,因果缘由,机缘到时自该有,机缘未至何强求?”
    张放撇撇嘴,这大和尚说来说去不离一个‘缘’字,终究还是要靠运气,不过也好,总有一线希望,张放也不是别扭的人,此番得旦真德尼指教所获已是匪浅,未来的事只能一步步走下去再看了。
    随后,张放向旦真德尼致谢一番,便与之同行在周边拾取枯柴,期间张放向旦真德尼又请教了一番武学意境的体悟问题,当中自然是重点想请教‘举重若轻’这方面的。张放之前也像韦青青青请教了下关于‘举重若轻’的武学意境,只可惜韦青青青在此一项上却造诣不深,竟是没能给张放指点出个名堂。
    这也让张放大肆吐槽,当初他被那丐帮西南分舵的舵主刘华,指点了三招两式就领悟了‘快慢之道’,韦青青青一个天级宗师竟然指点不了张放‘举重若轻’,这不是开玩笑吗?
    最后张放也只能安慰自己,这‘举重若轻’怕是玄奥程度远在‘快慢之道’上,自己也只能另想他法。
    只可惜他向旦真德尼请教之后,旦真德尼对他指点了一番,却是也没能让他领悟举重若轻。不过大和尚最后给张放指了条明路,让他去向那些精擅于使用重兵器之人请教,或许能有所得。
    张放将大和尚的话暗暗记下,便与之一同返回山坳,待张放生起火,煮了汤水热食,一行人吃饱喝足,便即连夜赶路,朝着荆襄之地而去。
    。。。。。。
    日当中天,炽热难当,但就在这大正午最是酷热之时,距离江夏城外三十余里的楠竹渡口上却是有十数名年轻男女正顶着炎炎烈日,朝着大道上不住张望,而渡口外却是泊着一辆大船,大船之上人影绰绰,似也有人朝着什么方向张望着。
    “怎么还没来啊?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拖拉?”
    岸边那十数名年轻男女之中,一身男装,却是英气无双偏生又俏丽非凡的黄珏,踮着脚望着直通渡口的大道,不住的将右手拿着的玉箫,敲打在左手掌心之上。
    “应该快了,大哥此前飞鸽传信于我二人,说了就是今日正午时分会到这楠竹渡口,大哥向来是信人,路上如无耽搁,那决计是不会错的。
    除非。。。”
    这说话之人,身穿锦缎长衫,背上背着一把胡琴,腰间挎着三尺青锋,一张白生生的脸色,暗含隐有忧色,这人可不正是张放的结义兄弟,位列老三的西域昆仑派高足有琴羽凝?
    有琴羽凝话音刚落,一旁另一名身着道袍的方正男子却道:“没有除非,我相信大哥一定会来的!”
    这身穿道袍的方正男子自然就是张放的二弟,出身全真教的陈旭元,他与有琴羽凝早些时候就到了江南连心湖,静候张放的到来。没曾想,才与二人分开不久的任逍遥,却是随着门中师长也到了江南连心湖。
    二人从任逍遥处得知了张放先后遭到了快活林和魔门的截杀,担心张放再遇难事,便托任逍遥关说一番,最后是随着正道前来接应张放的人马到了荆襄一带,而到了这荆襄一带后,两人便是用飞鸽传信与张放联系上了。
    这飞鸽传信是有地域限制的,只能在相当于一省范围内互通有无,不然有琴羽凝和陈旭元早就联系张放了。
    陈旭元话音刚落,一旁抱着把长剑的陈慕白也是点头道:“我们这些人也是按照高大手所说路线一路赶来,这路上没敢耽搁日夜兼程才在稍早些时候赶到,高大手身边的巴尔朱法王和韦老前辈都是年事已高,想来路上终究是要休息的,耽搁些时间却也不奇怪。”
    陈慕白带着镇远镖局一行十余人,从成都出发,按照张放所给的路线,一路上简直犹如夺命狂奔一般,一刻不停的赶来,也才刚到不过一两个小时,张放他们一行人脚程虽快,但几番休息终究要耽误些时间的。
    黄珏听到这些人替张放辩解,一声冷哼道:“我看他就是故意拖拖拉拉的,竟然敢背着我爹,再拜他人为师,我倒想看看他等会对我爹怎么交代!”
    黄珏说着,不由转头看了一眼身后不远处的大船,她知道自家爹爹这两日可是不高兴的紧,任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