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一个暴富行业的背后 地产江湖连载 >

第15部分

一个暴富行业的背后 地产江湖连载-第15部分

小说: 一个暴富行业的背后 地产江湖连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8年-1993年 此间的少年 第十回 反思(5)

    还有的员工曾说过:顺驰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在岗位上确实是体会了很多,顺驰是一家非常与众不同的公司,尽管以后再去的公司薪水会更好、待遇会更好,但不可能再有那样的青春、激情和感触了。

…………

顺驰啊顺驰……

结语

对大多数人来言,刚出生时都是平淡无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平等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过要去超越平凡的生活,用权力、用美色、用音乐、用计谋、用智慧……法门三千,皆为超越,同样的目的,但真能成功地寥寥无几。对大多数人来说,想超越平凡的一个主要的手段就是积累财富。所以古往今来、东西南北的人们都会做发财的美梦。阿里巴巴对石头说“芝麻开门”,于是满是财富;穷家子找到了聚宝盆,从此衣食无忧……这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魔咒、这样的宝物,能让人富贵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真有聚宝盆的存在,那世界上已经到处都是金元宝了,那导致的结果就是黄金数量太多、供应太旺,于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大家只好重新寻找新的“一般等价物”来充当货币……

呵呵,神话、童话总是美好的。但它都蕴含了一个道理,总有一种事务它是和财富相关的,如果你具有了它,财富自然就来,财富的魔咒啊。

本书所探讨的这些地产大腕都拥有超乎平常人的财富额,当然有人可能会向这些房地产大腕投以道德的审判,或是泼出以道德为名的污水。房地产大腕是当今最受诅咒、最遭唾骂的人群,近几年快成了黑心、腐败、贪婪、欺诈的代名词,社会形象非常不佳。在《疯狂的石头》、《大电影》里,在《奋斗》这些火爆的影视作品里动不动就被拿出来作批评的对象不错,这个行当确实有很多烂污,但是……

但非常、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也是社会上赚钱最多的一群人。这些房地产大腕现在拥有非常多的金钱,但从金钱的角度看,他们已经超越了平凡的生活。

走近来看,这是一群非常复杂的人,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他们中或许有人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同;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一群极其精明狡猾的鳄鱼;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那样的复杂,复杂地透露出些许的魅力。

我是个贪财好色的人,所以对财富的形成、流动、消散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深深的沉迷于探究财富的规律,所以我的目光情不自禁的为他们吸引。这样多的财富跟随、汇集到了他们那里,或许他们身上真的有财富的魔咒?

社会大潮?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人的成功呢?有人会说是这些人刚好赶上了好时候,改革开放大好时机。

2007年12月某一天,和五六朋友,在百怡咖啡,和冯仑喝下午茶,阳光不错。

冯仑以前长发飘逸,近几年发型改寸头了,白发渐增,黑边方框眼睛,一笑,眼角浮出些鱼尾纹,毕竟五十多了,不笑不说话,笑时,眼睛在镜片后闪着光,望着同桌众人。

听冯仑说:十几年前一场变动,让我走进商海;

听冯仑说:当年在内蒙、东北等地,惶惶不可终日;

听冯仑说:当年在海南,万通六兄弟相逢相遇;

听冯仑说:一开始在牟其中那里做事,老牟的思想都是在万县的时候形成的,这决定了他以后的成败……

江南、塞北、理论的、实际的、当下的、过往的……飘忽岁月。

中间,冯总接电话,电话那边是万通员工告之他,万通刚在杭州成功拿到块地。

冯仑接完电话,高兴的解释:本来我是要去现场的,但最后没去,怕我去了反而出价更高,这块地,我们公司盯了四年啊,处理方方面面。

又聊往事,一会,冯总又拿出电话,问:其他拍地的竞争对手怎么样?恩,安抚,安抚。

然后,又听冯仑说:当年上学的时候,我是同学里最小的,现在其他同学都要退休了,老对我说房价太贵;

1988年-1993年 此间的少年 第十回 反思(6)

    听冯仑说:我的新书很快就上市了,是我对民营经济的反思;

听冯仑说:在生意场上,女人起润滑作用……

听冯仑说:一开始不适应啊,怎么就摸到小姐的手了呢,这都是坏人才这样做啊,怎么自己就成了坏人了……

听冯仑说:鲁迅当年那叫包二奶……

听冯仑说:有人披露,孙中山挪用……

冯仑当年也是“佳人”,青年时期,理想抱负、壮志凌云,现如今,冯仑自己的话是:在社会上混,现在有时不光是要装孙子,还要当真孙子。倒退到二十年前,冯仑自己怕也想不到以后会有这种人生认识吧。

没有十几年前的变动,他或许还在学校教书呢;如果不是一开始先和牟其中做事,现在也未必对人生有如此认识……人如是,公司如是,楼市也如是。

冯仑这个人,无论在思想上、学历上、还是经历上,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但他的复杂完全是由自己造就的吗?几分个人因素?几分缘分?几分社会大潮?

冯仑如是,其他地产大腕也如是。光说是因为社会机缘而成功的也未必,一个大时代里,多少芸芸众生啊,怎么就有人上去了,有人下来了?

规则下的蛋

也有人说,这些人不过是成功的应用了社会的各种明、暗规则,所以成功了。

2007年10月,一个活动上,王石、冯仑、张维迎都去了,在一些问题上三人意见相左,一阵论争,颇为有趣。

冯仑先说,最近在研究十七大报告,自己总结出了要建立和谐社会的三点体会,一、有话好好说;二、有事慢慢干,因为要征求所有相关人的理解才能推进,所以做事速度肯定慢;三、有钱大家花,自己在家喝小酒,别人在外面挨饿受冻,这没法和谐;自己在家喝小酒,让门口挨冻的人也要有饭吃。做到这三点,社会就和谐了。

王石后说:听了冯仑的总结后,给冯仑提点意见,主要是针对第三条“有钱大家花”,这样说感觉有绝对平均主义,好像梁山泊,大家大块吃肉、大块喝酒,应该修改为“有钱不要只顾着自己花”。

张维迎之后说:我觉得还是自己的钱自己花好。

随后,大家一起谈绿色、人居、和谐。

冯、王都说要在建筑上多注重绿色……

张维迎开玩笑似的说:你王石消耗的东西也比我们多,登山、那样多装备,消耗了多少。都在这讲环保,说自行车环保,那生产自行车不要钢铁、涂料吗?一样不环保。人身上的衣服,要纺织、上色什么的,也污染,什么是环保,没有人最环保。要小心,有些人嘴上说绿色、环保,心里想得是绿色的项目。

王石说:万科和自己都比较注意环保事业。

张维迎回应说:你要是拿自己个人的钱去做环保事业,那我没意见,一些公司老总动不动用公司的钱去做善事,我要是股民,我就不愿意,你凭什么拿我们股民的血汗……

王石抢过话筒:要说明一下,我现在每年拍一个广告,广告的收入还有我个人的一些收入,都是捐出来做环保、慈善的。至于万科方面做环保、慈善,都是通过董事会、股东大会正式程序的。为了避免捐款影响员工的利益,我们公司有规定,基层员工每次捐款不能超过……元。

张维迎接着说:现在的人啊,真浮躁。我话都没有说完呢,他就抢着说……

全场笑倒。

张维迎继续:很多人都说自己环保怎么的,就拿现场这个瓶装水来说,这是主办方送的,所以很多人喝一半就扔了,如果他是高价买得这个水,肯定不会就这样扔了。

张维迎指了指主办方专门放在他跟前的矿泉水说:我就不打开了,省得喝不完浪费。附带一句,张维迎全程真的没有打开那瓶矿泉水

这席谈话玩笑多多,其实颇见三个人的风格。

冯仑主张:有钱大家花。

这哥哥的英雄情结、救世情节总是不自然的跳出来,总觉得只要自己或以自己为代表的富裕群体,素质提高了、眼光长远了、心胸大度了,社会就和谐了。

1988年-1993年 此间的少年 第十回 反思(7)

    王石主张:有钱不要只顾着自己花。

老王的主张,首先反对绝对平均,其次认为收入要有所区别,这样才能鼓励进步;最后,富裕群体不能只顾着自己,不能有钱自己花。体现着对竞争制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社会伦理,设定了差距的底限。

张维迎主张:自己的钱自己花。

张是研究“价格”的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价格双轨制的倡导者之一。

经济学家总是认可市场自由竞争的,价格会自己进行调节。每个人如果都有充分竞争的条件,那就未必需要谁来救济了。

在绿色的概念下,张维迎看到了一些人借概念圈地;在环保、慈善的概念下,张维迎首先想到的是制度,想到应该考虑股民的权益。

从很多人的角度看,张维迎的话确实不招人喜欢。看到他的调侃,热心环保的人会觉得他对环保大业冷淡,人家王石把广告所得都捐出来了,你还在这讨论捐款制度问题;人家大腕们都说要和谐了,要给穷人钱了,你却说自己的钱自己花……

其实不然,如果从一开始、从各个方面,大家都能遵守制度、尊重规则,很多问题根本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步。

依靠别人的救济、施舍、捐款,哪都不是事,有一个好的价格调节机制,建立好的规则、适应好的规则、遵守好的规则,就无须事后靠这个、等那个了,就可以自己的钱自己花了。

但是,重要的永远是“但是”,呵呵,在启程之时,我们偏偏就是在规则缺失的情况下、甚至没有规则的情况下,一晃二十年,规则确立了,规则确立之前那些年开的“那些花儿”该怎么办啊?

更为重要的是,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在变化无穷的世事面前,人的智慧似乎是永远浅薄的、永远不够的,总是不可能划出适当的规则来调控当前、来规范以后、规范未来二十年。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永远都是在规则缺失下启航,永远都在给规则制造麻烦。

对这些地产大腕也一样,十几亿人的巨大社会,二千年因袭变化的种种规则,那有人能完全得心应手的游走其中啊?就算一些地产大腕对一些规则掌握的比一般人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一些成功的便利,但象王石等人的性格、行事风格,也是回避一些规则的。

认为这些大腕靠游走规则取胜也失之偏颇。

单靠外在的社会变化、利用规则这些条件尚无法推导出成功这一结果。

内在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有段话说的非常有意思,“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有一个最高要求,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成功有许多是要外在条件的。而我们有一个办法,是一切外在条件不足以屈服我,只要我有内在条件便得。做人不能无条件,我们希望的,只讲内在条件,不讲外在条件,而也能有成功。”

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些房地产大腕的内在条件。

本书所描写的这些人都是非常有特点的。

王石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调人,强得让人觉得他非常的刻板、非常的可怕,像石头一样坚硬。在万科,决定放弃外贸,专做地产的时候,有一个公司元老拿到了一笔外贸订单,他哀求王石把这个作为最后一单做完,王石拒绝了。这个人跪下来求王石,对王石说:“我明白你的原则,但这就是最后一单,算帮兄弟一个忙。”但王石还是拒绝了。

有一高管从万科离职,临行前酒后对王石说:“你从来就没有把我当作过兄弟,一这么多年你从来没有跟我喝过酒,二你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你的任何私事。”

在攀爬珠峰的时候,在冲顶前、7000米高处最后休息时,夕阳西下照映在喜玛拉雅山脉上,无比瑰丽、无比壮观,同行的人都拥到帐篷外看着难得一见的景观,大家都在喊:“王石快出来看哪!多难得!多壮观!”但王石躺在帐篷里听而不闻,他决心把所有的体力保持在冲顶。第二天,他冲顶成功了。这是一个为了达到目标,一个树立了原则之后,对自己、对团队、对他人极端严格的人。有时候用苛求两个字形容并不为过,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1988年-1993年 此间的少年 第十回 反思(8)

    孙宏斌生平的戏剧性非常非常强烈,大起大落,大荣大辱,偏执激进,越来越老谋深算。大战略性的构思、粗放的管理、天真的想法、精明的计算种种性质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楼忠福、任志强都是有些狂放不羁的人;冯仑、潘石屹的精明让人印象深刻;许荣茂是最周密细致、眼光长远的,据许荣茂的家人对外所说,为了调好所售房屋的灯光,许荣茂能够上百次的、不停的调试灯光。

……

这些地产大腕身上所具备的一些特点,确实是很多平常人所缺乏的、或不能坚持的。

实干

有些问题归咎于个人、有些问题要受整个环境的影响。脱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走进来看,这些地产大腕们的个性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坚毅、有的调侃、有的狂放、有的精细、有的贪婪、有的激昂、有的更理想化、有的注重现实……

了解得越多,就会发现这些房地产大腕有两个共性。

一是“实干”。

放眼天下武林,什么武功最厉害?小李飞刀?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都是,也都不是。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不要在于招式、不要生搬硬套,打得到你就是好拳!

不管言行如何、行事高调或低调,这些地产大腕都是非常实干的,连的武功招法虽有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非常实用、“要打得倒你的”。

人生路上,你总会听到、或者总会想到这样的话:当年如何如何,如果我也如何如何,那现在早就如何如何。小时候和郭靖一起放过牛,等人家成大侠了,自己说:当年要是和他一起练武的话,现在早横扫东邪、醉灭北丐了。

言之凿凿,听者一般都是捧场的:对,现在那些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咱要是早点干比他们强。咱要是练武术,流氓也挡不住。

呵呵,其实,问题就是因为你没真正去干啊。

还拿郭大侠说事,成长道路多难啊,武功差的时候,黄河四鬼一发狠,都打不过;好不容易混的好些了,对手更加强悍了,蛤蟆功、铁砂掌轮番上阵,吹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