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美国货币史(1867-1960) >

第38部分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第38部分

小说: 美国货币史(1867-196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高了银行体系的存 款 准 备 比 率,因 此 也 提 高 了 既 定 的 高 能 货 币 量 所 对 应 的 货 币 存 
量。而且,它为此后授权联储体系通过改变法定准备金控制货币存量铺平了道路。在 
早期,联储体系一致认为成员银行的准备金要求主要是为了强化存款转化为通货的可 
兑换性,而不是为了控制货币存量。因为成员银行最初是将现金转移到联储银行,成员 
银行准备金被认为是银行的存款余额而非联储体系创造的,因而人们未能认识到联邦 
准备券和存款在本质上是等价的。 
银行重组极大地降低了区分国民银行和非国民银行的重要性。成员和非成员银行 
的区分取而代之变得更为重要。当然,按照官方的一贯做法,这一新的划分并没有取代 
之前的划分,只是将新的分类添加了进来。技术上每个成员银行都受到两个名义上相 
互独立机构的监管:所有银行都受联储监管,国民银行同时受货币监理署监管,州立银 
行同时受州立银行机构监管。!(〃〃 年 ( 月起又增加了第三个监管机构———联邦存款保 
险公司( 见第 + 章第 ! 节)。 
’( )* 战时和战后的通货膨胀 
当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时期时,一战爆发了。正如前面一章所指出的,一战最初的 
影响是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到 !(!# 年 !! 月中旬联储银行成 
立时,美国已经从欧洲宣战的短暂震荡中恢复过来,这要极大地归功于 ;…。/01234/55…67。 
!〃#
!〃
!〃%
!〃& 
!(!8 年 ’ 月 *! 日的修正案。 
9: ;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