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1867-1960)-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逐渐提高。因此,高能货币与 活 期 存 款 和 定 期 存 款 之 和 的 比 率 以 及 高 能 货 币 与 能
够满足准备金要求的存款比率开始时都下降了。!〃 但是过渡期 后,乡 镇 银 行 和 储 备 城
市银行的法定高能货币比率都比《 联邦储备法》实施前提高了。到 !&!) 年 末,法 定 准
备金形式的变化已经基本 抵 消 了 法 定 高 能 货 币 存 款 比 率 变 化 的 作 用。 在 通 过 了 进
一步降低准备金要求的修 正 案 后,该 比 率 才 出 现 了 净 下 降,该 修 正 案 于 !&!( 年 ) 月
’! 日生效,其规定的准备金率维持了近二十年( 对于活期 存 款:乡 镇 银 行 为 (% ,储 备
城市银行为 !*% ,中央储备城市银行为 !% ;对于定期存款:所有的银行都为 % )。
该修正案同时特别指出,对于期限相同的存款,只有在联储银行的存款才可被视为准
!〃#
!〃
乡镇银行 !+% 法定准备金中的最高 ; + 和城市储备银行 ’+% 法定准备金中的最高一半可以该形式持有。
而中心城市储备银行必须将 ’+% 的法定准备金全部以法币的形式保存在他们的金库中( 见第 ’ 章,注脚!%#)。
此外,!&!〃 年 ! 月 ! 日前,国民银行可以把国民银行票据偿还基金( …。/。012345 675/)的 +% 计为法定准备金的
一 部分( !〃〃#% &’()*+ 46 28。 94012…4::。… 46 28。 97。5;…?…2 即将发
表的关于美国自 〃’)& 年以来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和影响的研究,这是国民经济研究局的一项研究)。
最后对准备金的削减高估了变化的影响。尽管库存现金不再被视为法定准备金,但银 行 显 然 不 得 不 在 其 现 金
库中保留现金以用于日常经营,所以我们把这些现金计入我们所说的准备金总量中。
〃#
〃%%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图 !%’ 高能货币、财政部和联储银行的资产与负债,!%!( 年 !! 月—!%)! 年 !) 月
注:财政通货( 银元、辅助银元、低值硬币、联邦准备券和国民银行票据)和其他货币是在财政部
和联储银行之外发行的。
资料来源:高能货币,表 %&’。联邦准备券、财政通货、金币和金币券,同表 (&!,第 ! 栏,对财政
部和联储银行之外货币量指数进行 了 季 节 性 的 修 正。联 邦 储 备 银 行 的 银 行 存 款,表 (&),第 ) 栏。
货币黄金量、联储债权、“ 其他”,同表 !* 的注释。
第 ! 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初期(〃#〃—〃#%〃)
〃!&
!!!!!!!!!!!!!!!!!!!!!!!!!!!!!!!!!!!!!!!!!!!!!!!!!!!!!!!!!
图 !〃( 续)
信用货币( 见附录 ’,第 ( 节)。因此我们把高能货币的变化( 图 〃#’)区分如下:以财政
部成本计价的货币黄金量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排除了财政部在 〃#) 年 〃 月基于
黄金贬值时所占用的黄金的超额价值,因为这是一个信用因素( 见第 ( 章);联储对公众
和银行债权的变化;其他固定资产及联储与财政部的法令( *+;…)的变化。
在最初的年份里,联邦储备体系尚无能力抵消黄金流入对货币的影响———用 %。 世
纪 %。 年代的术语说便是“ 对冲”黄金流入。为了进行对冲,联储必须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之一:第一,封存与流入黄金等额的黄金或高能货币,使其不能进入银行储备和公众流
通中;第二,促使银行充 分 降 低 存 款 准 备 金 比 率 来 抵 消 黄 金 流 入 对 货 币 量 的 影 响;第
三,引导公众充分降低存款 通货比率来达到此目的。然而联储体系不能采取其中的任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一措施。为了封存黄金或其他高能货币,联储必须积累资金以获得黄金或高能货币,而
不是通过创造高能货币来达到这一目标,另外他不能同时兼顾这两项任务。但是起初,
联邦储备体系没有债券或其他资产可以出售以积累资金。当时以及之后联储体系都没
有权力发行证券,也无权在公开市场上通过其他途径借款,尽管这些方法在理论上都是
可行的。!〃# 并且联储也无法直接影响存款 准备金比率和存款 通货比率。!〃
联储体系因此处在了一个不对称的位置上。一方面,它有权创造高能货币并可通
过再贴现票据、购买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使其进入公众和银行手中,因此能对货币存量
施加扩张性影响。但另一方面,他却没有有效的权力去收缩货币存量。在这种情况下,
联储只能尽量避免创造超额的高能货币。但即便如此,也要求联储银行在其金库中积
累成员银行转交的作为准备金的黄金和其他法定货币,获得非赢利资产,并且仅通过对
成员银行的课税来维持其开支。因此,储备银行不愿采纳这样一个苦行僧般的政策是
可以理解的。联储 银 行 想 要 获 得 有 价 证 券,因 为 一 方 面,这 样 便 能 持 续“ 置 身 于 市 场
中”,另一方面,从有价证券获得的收入也可使其不再依赖于对成员银行的课税。!〃% 因此
联储银行力争获得有价证券。!%!〃 年 !! 月联邦储备银行成立时将再贴现率定在 &’ 至
&( )’ 之间,这一比率逐渐降低到 !%!) 年的 〃’ ,并一直维持到 !%!& 年 % 月,当时纽约
储备银行和圣·路易斯储备银行将它们的利率降到 *’ ,而其他地区的利率位于 *( )’
到 〃’ 之间( 见图 +; 纽约储备银行的利率)。!〃& 尽管利率较低,再贴现的票据量也还是
较少的。这促使联储银行购买短期票据、承兑汇票、美国政府债券和市政凭证来赚取收
入( 图 +!)。!%!… 年 * 月 *! 日联储信贷余额总计是 +( #& 亿美元,约为高能货币总量的
&’ ,并且是 !%!〃 年以来高能货币增长总量的 +!’ 。因此,联储的行为对货币存量的扩
张起到了微小但不容忽视的作用。
!〃#
!〃
!〃%
!〃&
很多文章作者都建议应该授予联储体系在公开市场上 借 贷 的 权 利,从 而 使 联 储 即 使 在 有 价 证 券 匮 乏 时 也
能采取紧缩措施( 见 。/012 34567,“860659 :6;4 9?6 @/5A45; B49C/9415,”!〃#%&’( )&*(*〃%& +#;%#…,D/7( !%*&,
BCEE=( ,E( !!#)。在第 …+ 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86E(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