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

第16部分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第16部分

小说: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绰悖貉味运娜啃в贸先皇呛艽蟮模茄蔚谋呒市в萌词堑偷摹A硪环矫妫蛭璧募鄹袷前汗蟮模蠖嗍擞貌枰督仙伲盟莶璧氖奔浣铣ぃ绻璧募鄹癫畈欢嗄芟裱文茄土幕埃蔷筒换嵴庋谑×恕K嵌圆璧挠刮创锏奖ズ停谋呒市в檬歉叩模嵌远嗦蛞涣讲栌攵嗦蛞涣窖我残碓敢庵Ц锻募鄹瘛�

  我们开头所说的日常生活中的通常说法提示了这一切的道理,但却不是以一种精密和明确的形式来表达的——像以后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叙述所需要的那种形式。一开始就使用专门名词不会增加知识,但却可使我们熟悉的知识具有稳定的简洁形式,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①或者,一物的真正价值不是以它与个别的人的关系来研究,而是以它与一般人的关系来研究;这样自然就会假定,“第一点”,对一个英国人值一先令的满足可当作与对另一个英国人的一先令的价值相等,和“直到出现相反的原因为止。”

  但是,每个人都会知道,只有假定茶的消费者和盐的消费者都是属于同一等级的人,而且包括各种性情的人在内,这样说才是合理的。

  这样说也包含以下的考虑:值一镑的满足对一个普通的穷人,比对一个普通的富人值一镑的满足大得多:如果我们不是比较一切等级的人所大量使用的茶和盐,而将其中之一与香槟酒或菠萝比较,则为此而作的改正就重要得多了:它会改变这种估计的全部性质。在前几代中,许多政治家,甚至有些经济学家,都没有注意对这种原因加以充分的考虑,在制订课税计划时尤譬如此;他们的言行似乎对穷人的痛苦缺乏同情心,虽然较多的时候他们只是由于缺乏思想才会如此。

  然而,大体说来,在经济学所研究的大多数事件,是以大约相同的比例影响社会上一切不同等级的人的事件,因此,由两个事件所造成的幸福的货币衡量如果相等的话,则这两个事件的幸福的多寡一般说就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异。因为这个缘故,在一个市场中对消费者剩余的正确衡量才有很大的理论上的兴趣,而且会有很大的实际重要性。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对各样商品的全部效用和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是根据它的需要价格,当这商品的价格上涨到罕见的价值时,是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假定下有了这种需要价格:当用于同一目的之两样商品的全部效用根据这个办法来计算时,我们不能说,两样商品合在一起的全部效用等于每样商品各别地全部效用的总和。

  第四节 续前。

  如果我们考虑以下的事实,我们论断的实质也不会受到影响:一个人花于一物的钱愈多,他多买此物或他物的能力就愈小,而货币对他的价值就愈大(用专门语言来说,就是每一新的支出增加货币对他的边际价值)。但是,它的实质虽然不变,它的形式却因而变得较为复杂而没有相应的收获;因为,在这个题目下所作的改正方面具有重要性的实际问题是很少的。

  可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像吉芬爵士所指出的那样,面包价格的上涨使得贫穷的劳动者家庭的财源如此枯竭,并且提高货币对他们的边际效用如此之大,以致他们不得不节省肉类和较贵的淀粉性食物的消费:而面包仍是他们所能得到和要购买的最廉价的食物,他们消费面包不是较少,而是较多了。但是,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如果遇到这种场合,我们必须根据各种场合的实际情况来研究。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完全不能正确地推测:如果任何一物的价格与人们惯常为它支付的价格相差很大时,人们会买多少;或换句话说,如果销售量与它平常销售的数量相差很大时,此物的需要价格会是怎样。所以,我们的需要价格表除了接近平常的价格之外,是很有推测性的;对于任何一物的效用的全部数量,我们所能作出的最好估计也难免有很大差错。但是,这种困难实际上是不重要的。因为,消费者剩余学说的主要应用,是关于随着我们所说到的商品的价格在接近平常价格的变化上而发生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这就是说,这种应用使我们只要使用我们很容易获得的资料。这些话用之于必需品特别有力。

  第五节 以上两节所说是假定共同财富的问题已被考虑。

  在估计福利要依靠物质财富时,还有另一种考虑易被忽视。不但一个人的幸福往往要依靠他自己身心和道德的健康,比依靠他的外在条件更大,而且即在这些条件之中,有许多对他的真正幸福极关重要的条件也易于从他的财富目录中遗漏。有些条件是大自然的惠赠;如果它们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话,则诚然可以不加过问而不会有很大害处;但事实上它们是随地而大不相同的。然而,这些条件中还有更多是属于共同财富的因素,在计算个人的财富时这种共同的财富常被遗漏未算;但当我们比较近代文明世界的各个部分时,共同的财富就变为重要,而当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时代与前代比较时,甚至更为重要。

  在我们的研究之末,我们将对为了保证共同福利的共同活动——例如街道的灯光和洒水——加以详细研究。为个人消费而购买东西的合作社,在英国比在别处更有进步:但为贸易目的而购买为农民及其他人所需要的东西的合作社,直到最近在英国才不落后。两种合作社有时都称为消费者的组织;但它们其实是为了在某些企业部门中省力的组织,与其说它们是属于消费的问题,不如说是属于生产的问题。

  第六节 贝诺意的意见。财富效用之较为广泛的方面。

  当我们说到福利要依靠物质财富时,我们是指以收进的财富与由此而产生的使用和消费这种财富的能力之源源流入来衡量的福利之源源流入。一个人现有的财富,由于对它的使用和其他方法,产生了幸福所得,占有的愉快当然也计算在内:但是,在他现有的财富总额与总的幸福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在这一章和前几章中说到富人、中等阶级和穷人时,都是说他们各有大的、中的和小的收入—而不是财产。

  依照丹尼尔·贝诺意所提出的意见,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从他的收入中所得的满足,在他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时就开始了,以后他的收入每以陆续相等的比例增加时,满足也随着有同额的增加,在收入减少时,满足也随着相应减少。

  但是,过了相当时候,新的财富往往失去它的吸引力的大部分。一部分,这是习以为常的结果;习以为常之后就使人们从惯用的舒适品和奢侈品之中不再会得到很多的愉快,虽然他们如果失去了这些东西,就会感到更大的痛苦。一部分这是由于以下的事实:财富的增加往往与年老厌倦或至少是神经紧张的增加一同而来;甚至随着财富的增加,还会养成降低身体的活力和减少对愉快的享受能力之生活习惯。

  在各文明国家里都有一些佛教信徒,佛教的教义认为:淡泊宁静是最高尚的生活理想;智者应做之事是要尽量从本性中根除一切欲念和愿望;真正的财富不是在于多财,而是在于寡欲。另些人的意见则极端相反,他们主张:新的欲念和愿望的发生总是有益的,因为它鼓励人们加大努力。像斯班塞所说的那样,这些人似乎错误地以为生活是为了工作,而不是工作为了生活。

  实情似乎是这样:照人类本性的构成来看,除非人有某些艰苦的工作要做,某些困难要克服,否则就会迅速堕落;而且发奋努力对身体和道德的健康也是必要的。生活的富裕有赖于尽可能多的和高尚的才能之发展和活动。在对任何目标——不论这目标是经营的成功,艺术和科学的进步,还是人类状况的改善——的热烈追求中都有强烈的愉快。各种最高尚的建设性工作必然往往在过度紧张时期和在疲惫及停滞时期中交集;但是,以其常人和没有雄心大志(不论是高等还是低等的雄心大志)的人而论,从适中和相当稳定的工作中所获得的适中的收入,对身心和精神的习惯之养成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只有在这些习惯之中才有真正的幸福。

  在社会上一切等级的人之中,对财富都有某种误用的情况。一般地说,我们虽然可以说,工人阶级的财富每有增加,使人类生活的富裕和高尚随着增大,因为所增加的财富主要是用于满足真正的欲望;但是,即在英国的技术工人之中——

  在新的国家中恐怕更是如此,以财富作为炫耀手段的有害的欲望已有增长的迹象,这种欲望早已成为各文明国家中小康阶级的主要祸根了。禁止奢侈的法律是无效的;但是,如果社会上道德的情绪能使人免去对个人财富的各种炫耀的话,那就有利了。诚然,从得当的豪华中能得到真正的和可贵的愉快:但是,只在一方面没有个人虚荣和另方面没有别人妒忌的色彩时,这种愉快才会达到最大限度;像集中在公共建筑物、公园、公共收藏的美术品和公共竞赛及娱乐上的愉快,就是这样。只要财富是用来对每个家庭供给生活和文化上的必需品,以及为共同用途的许多高尚形式的娱乐,对财富的追求就是高尚的目的;而这种追求所带来的愉快,就可随着我们用财富所促进的那些高尚活动之增长而加大。

  一旦有了生活必需品之后,每人就应设法增加他现有的种种东西的美观,而不应增加它们的数量或华丽。家具和衣着的艺术性的改进,训练了制成它们的人的高等才能,而且对使用的人是一种日见增长的幸福之源泉。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寻求较高的美观标准,而把我们增长的资源用来增加家庭用品的复杂性和错综性,则我们就不能由此得到真正的益处和持久的幸福。如果每人购买的东西数量少些而且简单一些,为了真正的美观情愿费点事来选择这些东西,当然要留心得到很好的价值以抵偿他的支出,但他宁愿购买少数由高工资劳动者精工制造的东西,而不愿购买由低工资劳动者粗制滥造的东西,这样,世界就会好得多了。

  我们已超出本篇应有的范围了;各人花费其收入的方法对于一般福利的影响之研究,是把经济学应用于生活艺术中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应用之研究。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用手的还是用脑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货物,和为了获取通常被算作收入一部分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设备。资本是财富的主要资料,与其将它看作是满足欲望的直接源泉,不如将它看作是生产的一个要素。

  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私人所有,而其他部分则不是私人所有。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它使我们能够征服自然,并迫使自然满足我们的欲望。组织则有助于知识,它有许多形式,例如单一企业的组织,同一行业中各种企业的组织,相互有关的各种行业的组织,以及对公众保障安全和对许多人提供帮助的国家组织。

  知识和组织的公有和私有的区别,具有很大的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有形东西的公有和私有的区别更为重要;一部分为了这个理由,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乎最为妥当。要到我们研究的很后的阶段,我们才能对组织这个要素加以仔细研究,但在本篇中也必须说到一点。

  在某种意义上,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就是自然与人类。资本与组织是人类在自然的帮助下,在人类预测将来的能力和甘愿为将来作准备的心理之指导下,进行工作的结果。倘使自然和人类的本性和力量是固定不变的话,则财富、知识和组织的成长就随之发生,正如原因产生结果一样。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QI2环境形成的,而在环境中自然发生很大的作用:因而不论从哪一个观点来看,人类是生产问题的中心,也是消费问题的中心;而且进一步又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也称为分配与交换的问题——之中心。

  人类在数目上,在健康和强壮上,在知识和能力上,以及在性格丰富上的发展,是我们一切研究的目的:但对这个目的,经济学所能研究的不外是贡献一些重要的因素而已。所以,从经济学的广泛方面来看,这种发展的研究如果属于经济学著作的一部分,应当放在最后:不过即使放在最后也是不适当的。同时,我们不能不考虑人类在生产上的直接作用,和决定人类——作为生产者——的效率之各种条件。因此,大体上把关于人类在数目和性格上发展的一些说明,包括在关于生产的一般研究之内作为它的一部分,恐怕是最便利的办法,而且确是最符合英国经济学传统的办法。

  第二节 边际反效用。工作有时虽然就是它自己的报酬,但在某些假定下,我们可以认为,工作的供给是受对工作所能获得的价格之支配。供给价格。

  在目前这个阶段中,我们只能略为说明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关系和消费与生产的一般关系。但是,当效用和价值的研究在我们心目中记忆犹新时,略为说一下价值与反效用或负商品的关系,也未尝无益。为了得到具有价值的货物——这种货物之所以具有价值因为既是需要的又是不易得到的,我们必须克服这种反效用或负商品。现在我们所能说的一切必然是暂时性的;甚至似乎是引起困难而不是解决困难:但在我们面前,能有一个研究范围的轮廓——即使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也有好处。

  需要是基于获得商品的欲望,而供给主要是决定于克服不愿遭受“负商品”的心理。这种负商品通常可分为两类:劳动和展缓消费所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