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 >

第4部分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第4部分

小说: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所罗门的大力资助之下,梅特涅开始扩张奥地利的影响力,四处派出军队去麻烦地区“保卫和平”,使原本国力日衰的奥地利陷入了更深的债务泥潭,从而更加依赖所罗门的银箱。1814~1848年的欧洲被称为“梅特涅时代”,而实际上控制着梅特涅的是背后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1822年,梅特涅、金斯和所罗门、詹姆斯、卡尔三兄弟参加了重要的维罗纳会议(Verona Congress)。会后,罗斯柴尔德银行得到了利益丰厚的资助第一条中欧铁路的项目。奥地利人越来越感受到罗斯柴尔德的影响力,人们开始笑言“奥地利有一个斐迪南皇帝和一个所罗门国王”。1843年,所罗门收购了V抰kovice联合矿业公司和奥地利-匈牙利冶炼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名列当时世界十家最大的重工业公司。
  到1848年,所罗门已成为奥地利金融和经济的主宰者。

  罗斯柴尔德盾徽下的德国和意大利

  自从拿破仑从德国撤军之后,德国由过去300多个松散的封建小国合并成30多个较大的国家,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留守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家老大阿姆斯洛被任命为德意志的首届财政部长,1822年被奥地利皇帝加封为男爵。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成为德国金融的中心。由于阿姆斯洛膝下无子,引为终生憾事,所以对后起之秀倾心扶持。其中一位深得阿姆斯洛喜爱的年轻人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现代史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
  阿姆斯洛与俾斯麦情同父子,阿姆斯洛去世后,俾斯麦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俾斯麦背后的银行家布雷克劳德(Samuel Bleichroder)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理人'27'。
  老四卡尔是罗斯柴尔德五兄弟中最平庸的一个,担任家族的主要信使,往来欧洲各地传递信息和协助其他兄弟。帮助五弟在法国1818年国债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之后,卡尔被执掌家门的三哥内森派往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银行。他在意大利却展露了超出其他兄弟预期的能力。卡尔不仅资助了梅特涅派往意大利镇压革命的军队,而且以出色的政治手腕迫使意大利当地政府承担了占领军的费用。他还帮朋友麦迪奇策划并夺回了那不勒斯财政大臣的要职。卡尔逐渐地成为意大利宫廷的财政支柱,影响力遍及意大利半岛。他还与梵蒂冈教廷建立了商业往来,当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见到他时,破例伸出手让卡尔亲吻,而不是像惯常那样伸出脚来。

  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1)

  只要你们兄弟凝聚在一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够与你们竞争、伤害你们,或是从你们身上渔利。你们合在一起将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都要大的威力。'28'
  戴维森给内森的信,1814年6月24日
  老罗斯柴尔德在1812年去世之前,立下了森严的遗嘱:
  (1)所有的家族银行中的要职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绝不用外人。只有男性家族人员能够参与家族商业活动。
  (2)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之间进行,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这一规定在前期被严格执行,后来放宽到可以与其他犹太银行家族通婚。)
  (3)绝对不准对外公布财产情况。
  (4)在财产继承上,绝对不准律师介入。
  (5)每家的长子作为各家首领,只有家族一致同意,才能另选次子接班。
  任何违反遗嘱的人,将失去一切财产继承权'29'。
  中国有句俗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家族内部通婚严格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在100多年里,家族内部通婚18次,其中16次是在第一表亲(堂兄妹)之间。
  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以6%的回报率计算,在15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至少超过了50万亿美元。
  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以及基于这一切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预见力,使得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旋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
  到20世纪初,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控制的财富估计达到了当时世界总财富的一半。'30'
  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遍及欧洲主要城市,他们拥有自己的情报收集和快速传递系统,甚至欧洲国家的王室和贵族在需要迅速和秘密地传递各种信息时,都是通过他们的系统进行。他们还首创了国际金融清算系统,利用其对世界黄金市场的控制,他们在家族银行体系中首先建立起不用实物黄金运输的账目清算系统。
  在这个世界上,只怕没有其他人比罗斯柴尔德家族更能深刻理解黄金的真正意义。当2004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宣布退出伦敦黄金定价系统时,他们正在悄悄地远离未来世界空前的金融风暴的中心,撇清他们与黄金价格之间的关系。负债累累的美元经济和危机四伏的世界法定货币体系,以及世界外汇储备体系很有可能将面临一场清算,只拥有微不足道的黄金储备的亚洲国家积累多年的财富,将被“重新分配”给未来的赢家。对冲基金将再次发动攻击,只不过这一次的对象将不再是英镑和亚洲货币,而是世界经济的支柱—美元。
  对于银行家而言,战争是天大的喜讯。因为和平时期缓慢折旧的各种昂贵设施和物品,会在战争中顷刻之间灰飞烟灭,交战各方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取得胜利,到战争结束时,政府无论输赢都将深深地陷入银行的债务陷阱之中。在英格兰银行成立到拿破仑战争结束的121年时间里(1694~1815),英国有56年处于战争之中,剩下的一半时间在准备下一场战争。
  策动和资助战争符合银行家的根本利益,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例外,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乎所有近代战争的背后,几乎都闪动着他们的影子。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债权人。老罗斯柴尔德的夫人(Gutle Schnaper)在去世之前说道:“如果我的儿子们不希望发生战争,那就不会有人热爱战争了。”
  到19世纪中叶,英、法、德、奥、意等欧洲主要工业国的货币发行大权均落入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控制之中,“神圣的君权被神圣的金权所取代”。此时,大西洋彼岸美丽繁荣富庶的美利坚大陆早已落入了他们的视野。
  注 释
  '1' G。 Edward Griffin; 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American Media; Westlake Village; CA 2002); p218。
  '2' Note: Morton (1962) noted that the Rothschild wealth was estimated at over 6 billion US in 1850。 Not a significant amount in today誷 dollars; however; consider the potential future value pounded over 156 (2006) years!
  Taking 6 billion (and assuming no erosion of the wealth base) and pounding that figure at various returns on investment (a conservative range of 4% to 8%) would suggest the following net worth of the Rothschild family enterprise:
  2。7 trillion US (@ 4%)
  12。1 trillion US (@ 5%)
  53。2 trillion US (@ 6%)
  230。2 trillion US (@ 7%)
  982。3 trillion US (@ 8%)
  '3'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Chapter 5。
  '4'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p94。
  '5' Eustace Mullins; The Secre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The London Connection (Bankers Research Institute; 1985); Chapter 5。
  '6'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Chapter 5。
  '7' Ignatius Balla; The Romance of the Rothschilds; (Everleigh Nash; London; 1913)。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 1915 reported that in 1914; Baron Nathan Mayer de Rothschild went to court to suppress Ignatius Balla誷 book on the grounds that the Waterloo story about his grandfather was untrue and libelous。 The court ruled that the story was true; dismissed Rothschild誷 suit; and ordered him to pay all costs。
  '8' Eustace Mullins; The Secre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The London Connection (Bankers Research Institute; 1985); Chapter 5。
  '9' The Rothschild Brothers of London in a letter sent in 1863 to New York Bankers in support of the then proposed National Banking Act。
  '10' Glyn Davis; History of Mone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2002); p257; p258。
  '11' Eustace Mullins; The Secre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The London Connection (Bankers Research Institute; 1985); Chapter 5。
  '12' Ibid。
  '13' Glyn Davis; History of Mone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2002); p239。
  '14' UK National Statistics (statistics。gov。uk/ CCI/nugget。asp?ID=277)。
  '15'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Chapter 5。
  '16' Ibid。
  '17' Frederic Morton; The Rothschilds (Fawcett Books; 1961); p40。
  '18' Ibid。; p31。
  '19'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Chapter 5。
  '20' Benjamin Disraeli; Coningsb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and in 1844); p225 。
  '21' G。 Edward Griffin; 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American Media; Westlake Village; CA 2002); p224。
  '22' Frederic Morton; The Rothschilds (Fawcett Books; 1961); p45。
  '23' R。 McNair Wilson; Monarchy or Money Power (London: Eyre and Spottiswoode; Ltd。; 1933); p68。
  '24'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Chapter 5。
  '25' David Druck; Baron Edmond de Rothschild (Privately printed); N。Y。 1850。
  '26' Frederic Morton; The Rothschilds (Fawcett Books; 1961)。
  '27'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 Chapter 5。
  '28' Lord Rothschild; The Shadow of a Great Man。 London: 1982; p。6。
  '29' Des Griffin; Descent into Slavery (Emissary Publications;1980); Chapter 5。
  '30' Ted Flynn; Hope of the Wicked (MaxKol munication; Inc; 2000); p38

  林肯,美国第16届总统

  本章导读
  如果说中国的历史是围绕着政治权力斗争而展开,不理解帝王心术就无法洞察中国历史的精髓,那么西方近代史则是沿着金钱角逐而进化的,不明了金钱的机谋就不能把握西方历史的脉络。
  美国的成长历程充斥着国际势力的干预和阴谋,其中尤以国际金融势力对美国的渗透和颠覆最令人惊心动魄,而却最不为人所知。
  民主制度的设计和建立几乎是全神贯注地防范封建专制势力的威胁,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民主制度本身对金钱权力这一新生的、致命的病毒,却没有可靠的免疫力。
  新生的民主制度对于“国际银行家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权来控制整个国家”这一战略主攻方向的判断和防御出现了重大漏洞。“金钱超级特殊利益集团”与美国民选政府在南北战争前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私有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一金融制高点上进行了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七位美国总统因此被行刺,多位国会议员丧命。美国历史学家指出,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的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刺杀林肯总统

  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晚上,在艰难困苦和重重危机中度过了四年残酷内战的林肯总统,终于在五天前迎来了南军将领罗伯特·李将军向北方格兰特将军投降的胜利消息,总统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兴致颇高地来到华盛顿的福特剧院看表演。10点15分,凶手潜入没有守卫的总统包厢,在距离林肯不到两英尺的后方,用一把大口径手枪向总统的头部开枪,林肯中弹后倒向前方。第二天凌晨,林肯总统去世。
  凶手是一个名叫布斯(John Wilkes Booth)的颇有名气的演员。他在刺杀林肯之后仓皇出逃,据说4月26日凶手在逃亡途中被击毙。在凶手的马车里,发现了很多用密码写成的信件和一些犹大·本杰明的私人物品,这个犹大是当时南方政府的战争部长和后来的国务卿,也是南方金融方面的实权人物,因为他和欧洲的大银行家们过从甚密。他后来逃到了英国。刺杀林肯事件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大规模的阴谋。参与阴谋的可能有林肯的内阁成员、纽约和费城的银行家、南方的政府高官、纽约的报纸出版商和北方的激进分子。
  当时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布斯并没有被杀死,而是被放走了,后来埋葬的尸体是他同谋的。当时手握重权的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Edwin Stanton)掩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