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 >

第70部分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第70部分

小说: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滑稽的货币’来支付其它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世界已经逐渐厌倦美元了。
我多年以来的策略是:投资真钱,它们就是黄金和白银。我同样继续借出滑稽货
币来购买房地产。每当金银价格大跌时,我就买进更多的实物。什么样的聪明投
资者会不愿意借滑稽货币来购买低廉的真钱呢?” '9。10'6。 黄金:被软禁的货
币之王“黄金拥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几个大国政府一直试图震荡黄金价格就是
其中之一。如果你关注一下过去20年来政府对黄金的政策,就会发现在金价高达
800 美元一盎司(1980年)的时候,没有政府出售黄金。那时出售应该是很合算
的买卖,而且可以稳定金价。但是政府却在最低价时出售(1999年)黄金,英国
政府正是如此。政府的这种在最低价抛售黄金的做法正是造成金价不稳定的因素
之一。” '9。11'1999 年罗伯特。蒙代尔蒙代尔所说的黄金不稳定因素,正是1980
年以来国际银行家妖魔化黄金的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黄金价格
的操纵却是一个布置严密,手法高超,令人难以察觉的天才计划,能在20多年的
时间段里成功压制黄金价格,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最让人无法理解的要算
英格兰银行在1999年5 月7 日悍然宣布卖掉一半的黄金储备(415 吨)的声明了。
这是英国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黄金抛售。这一石破天惊的消息使本已
疲软的国际金价狂跌到280 美元一盎司。人们不禁狐疑,英格兰银行究竟要干吗?
投资吗?不像。要是投资它应该在1980年以850 美元一盎司卖出,再买进当时高
达13% 回报率的美国30年国债,那早就赚大发了。结果英格兰银行硬要在1999年
以280 美元的接近历史最低价出售黄金,再去投资当时回报不到5%的美国国债,
难怪蒙代尔大呼看不懂。bbs。2360 是英格兰银行不懂做生意吗?当然
不是。英格兰银行从1694年成立算起,雄霸国际金融市场近300 年,堪称现代金
融业的老祖宗,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美联储在它的面前还只是小学生,要
说它不懂低买高卖的道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英格兰银行违背基本的商业规律
行事,只因为一件事,那就是恐惧!它恐惧的倒不是金价持续下跌而导致黄金储
备贬值,恰恰相反,它害怕的是黄金持续上涨!因为在英格兰银行的账目上记录
在案的黄金早已不翼而飞,那些被标注成黄金应收帐目下的黄金,可能永远也收
不回来了。瑞士银行家费迪南。利普斯(Ferdinand Lips)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
的话,如果英国人民得知他们的中央银行是怎样疯狂和轻率地处置人民积累几百
年的真正财富… 黄金的话,断头台下将是人头滚滚。其实,更为准确地说,要是
世界人民最终知道了中央银行家们是如何操纵黄金价格的话,人类历史上最大的
金融犯罪行为将大白于天下。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早已被
“租借”给了“金锭银行家们”(BullionBankers)。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
90年代初,伦敦… 华尔街轴心成功地打垮了日本经济,遏制住了欧洲统一货币进
程之后,虽然春风得意,辉煌一时,但是,对黄金这一真正的敌人却时刻不敢掉
以轻心。要知道,欧元与日元对于伦敦… 华尔街轴心而言,只是疥癣之疾,黄金
才是心腹大患。要是黄金一旦翻盘,所有法币体系都会臣服。黄金虽然已经不是
世界货币,可黄金始终是制约国际银行家通过通货膨胀劫掠世界人民财富的最大
障碍。它虽然无声无息地被“软禁”在货币体系之外,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为真
正财富的象征却无时无刻不在辐射出强大的吸引力。国际上稍有风吹草动,人们
就不由自主地奔到黄金的周围,接受它坚实的庇护。要想完全废黜这个“货币之
王”,即使是一手遮天的国际银行家也是不敢奢望的,他们也只能试图“永远软
禁”黄金。要做到“软禁黄金”,就必须使世人“看到”黄金这个“货币之王”
是多么无能与软弱,它既不能保护人民的储蓄,也无法提供稳定的指标,甚至不
能吸引投机之徒的兴趣。所以黄金的价格必须被严格控制。在吸取了1968年“黄
金互助基金”惨败的教训后,国际银行家痛定思痛,决不会再犯用实物黄金对抗
庞大的市场需求这样愚蠢的错误了。在1980年采用极端的20% 的利率暂时压制住
了黄金价格,恢复了美元信心之后,他们开始大量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这种新的武
器。bbs。2360 兵法上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国际银行家颇得此道。
黄金也好,美元也罢,或是股票,债券,房地产,玩到最高境界,都是玩信心!
而金融衍生产品则是超级信心武器。在1987年股灾中成功试爆“金融衍生核弹”
之后,1990年这一高效能武器又被再次在东京股市上使用,其杀伤力令国际银行
家喜出望外。但是,用核爆炸的方式有短期和强烈的效果,对于黄金这种慢性和
长期的威胁,则必须使用多种信心武器,并以“鸡尾酒”式的混合方式进行攻击。
被私有银行控制的中央银行“出租”国家的黄金储备就是其中之一。在90年代初,
国际银行家开始推销一种说法,黄金放在中央银行的仓库里,没有任何利息收入,
除了落满灰尘之外,保存还需要另外一笔开支,不如“出租”给信誉好的“金锭”
银行家,利息可以低到1%,但好歹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果然此法在欧洲很快蔚
然成风。谁是所谓的“金锭银行家”呢?JP摩根公司为首的国际银行家当仁不让。
他们以自己“良好”的信誉从中央银行手中以1%的超低利息“借来”黄金,再到
黄金市场上出售,拿到手的钱转手就购买5%回报率的美国国债,稳吃4%的利差,
这被称为“黄金套利交易”(Gold Carry Trade)。这样一来,抛售中央银行的
黄金既打压了黄金价格,又吃到了利差的美餐,还同时刺激了美国国债的需求,
压低了长期利率,真可谓一箭数雕的妙计。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风险。金锭银行
家从中央银行借来的黄金大多是6 个月左右的短期和约,但投资的很可能是长期
债券,如果中央银行到期索要黄金,或金价持续上涨,金锭银行家的处境就危险
了。为了“对冲”这种风险,华尔街的金融天才们把主意打到了黄金生产商身上。
他们向黄金生产商反复灌输黄金价格长期必然走低的“历史必然”,只有现在就
锁定未来的出售价格,才能避免将来的损失。另外,国际银行家还可以提供4%左
右的低息贷款,供黄金生产商继续勘探和开发之用,这样的利息实在是令人难以
拒绝,再加上眼看国际金价一年不如一年,与其等到将来减价出售,还不如现在
就把未来的尚在地下待开采的黄金产量卖个好价钱。这叫做“黄金远期合约”
(Gold Forward Sale )。于是,金锭银行家手中就有了黄金生产商未来的产量
作为偿还中央银行黄金租借的抵押。再加上,中央银行家和金锭银行家原本就是
一家人,所以“租借合约”几乎可以无限延长下去(Loan Roll Over)。于是,
金锭银行家就有了双保险。在这个最初的主意开始运作后不久,天才的华尔街银
行家又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比如延交现货合同(Spot Defered Sales),条
件远期合约(Contingent Forward),变量远期合约(Variable Volume Forward
),德尔塔对冲(Delta Hedging),和各种期权合约。bbs。2360 在投
资银行的推波助澜之下,黄金生产商纷纷陷入这个前所未有的金融投机活动之中。
各国黄金生产商纷纷“透支”未来,将地下可能的储量统统折算成现有产量进行
“预售”。澳大利亚的黄金生产商甚至将未来7 年的黄金产量卖了出去。西非加
纳的重要黄金生产商Ashanti 更是在高盛和16家银行的“参谋”之下购买了总量
高达2500张金融衍生产品的合约,到1999年6 月,其对冲账目上的金融资产高达
2 亿9 千万美元。评论家纷纷指出,当代的黄金生产商,与其说是在开采黄金,
还不如说是以开采黄金为噱头进行危险的金融投机。在黄金生产商掀起的“对冲
革命”浪潮中,巴里克黄金(Barrick Gold)公司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巴
里克的对冲规模早已超越了风险控制的合理范畴,说它的策略是金融豪赌也绝不
夸张。在其海量的单向卖空黄金的行动中,巴里克无形之间造成了同行之间竞相
杀价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是自毁市场。在巴里克的年报上,系统性地误导了投资
人,它吹嘘自己复杂的对冲策略使其总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卖出黄金。其实,巴
里克卖到市场上的黄金中有相当部分就是通过“金锭银行家”向各国中央银行低
息“借来”的黄金,它在市场上抛售这些“借来”的黄金所得的收入,用于购买
美国财政部的债券,其中的利差收益,就是所谓的“复杂的对冲工具”所产生的
奇妙效果的真正来源。这构成了典型的财务欺诈。在几个方面的合力之下,黄金
价格不断下跌,这符合所有参加方的利益。黄金生产商由于早已锁定出售价格,
在金价下跌时,他们账面上做空黄金的各类“金融资产”,还会升值。于是,黄
金生产商就奇怪地成为金价下跌的同谋者。生产商得到的只是短暂的甜头,失去
的却是长远的利益。黄金反垄断行动委员会(Gold Anti…Trust Action mitee)
主席比尔。莫菲将这个蓄谋打击黄金价格的特殊利益集团称之为“黄金卡特尔”
(Gold Cartel ),它的核心成员包括:JP摩根公司,英格兰银行,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花旗银行,高盛公司,国际清算银行(BIS ),美国财政
部,和美联储。当金价被强大的市场需求不断推高时,中央银行就会冲到第一线,
公开抛售大量黄金,直到吓退投资者为止。格林斯潘在1998年7 月的众议院银行
委员会(House Banking mittee )的听证会上宣称:“黄金是另一种有大量
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场外交易的商品,投资者无法控制黄金的供应量,如果黄金价
格上涨,中央银行们随时准备‘出租’黄金储备来增加供应量。”换句话说,格
林斯潘公开承认,如果有必要,黄金价格完全处于中央银行家们的控制之下。1999
年3 月科索沃战争爆发,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北约的空袭迟迟未能奏效,黄
金价格在强大购买力的支撑下开始积蓄爆发力。如果金价一旦失控而持续走高,
“金锭银行家”则必须从市场上高价买回黄金,归还给中央银行家们。如果市场
上没有这样多的现货,或者当初以“地下未来”黄金产量做抵押的黄金生产商破
产,又或许地下根本没有足够的黄金,不仅国际银行家要承受巨大损失,中央银
行家们的黄金储备账目也会出现巨大的亏空,如果事情败bbs。2360 露,
人民得知实情,只怕真的会有人上断头台。情急之下,英格兰银行终于在1999年
5 月7 日,冲到了第一线。如果能够吓退投资者,金价继续下跌,自然皆大欢喜,
即便失手,坏账的黄金索性卖出,到时候也死无对证。正所谓“黄金坏账,一卖
了之”。这就是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出售黄金时,人们从来不知道谁是买主的原
因。尽管科索沃战争在1999年6 月10日结束,惊出一身冷汗的中央银行家们觉得
玩得太过火了,再加上国际黄金市场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声称要告中央银行家们操
纵黄金价格,各国政治家们也开始关注黄金价格问题。事情看来要闹大了。在这
种情况下,1999年9 月欧洲的中央银行家们达成了“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greement),
限制各国在未来5 年内出售或出租黄金的总量。消息传来,黄金“租借”利率在
几个小时之内从1%跳升到9%。 做空黄金的生产商和投机商的金融衍生产品损失惨
重。黄金近20年的熊市终于划上了句号,它预示着商品市场大牛市的到来。19
99年是黄金战场的重要战略转折点,其意义相当于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
卫战。从此以后,打压金价的企图,再也未能取得黄金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以美
元为首的法币体系将在黄金的强大攻势面前,不断败退,直至最终崩溃。在控制
黄金价格的主战场之外,国家银行家还开辟了第二战场,那就是舆论战和学术战。
国际银行家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系统性地对经济学界进行洗脑,将学术界的热点引
导到与实际世界经济运行严重脱节的数学公式游戏之中。当多数现代经济学家疑
惑地问黄金究竟有何用处的时候,国际银行家应该感到非常欣慰,一切尚在控制
之下。人们自然会问,法币制度有何不好?我们不已经在法币体系下生活了30多
年了吗?经济不在照样发展吗?原美联储纽约银行副总裁和花旗集团副总裁约翰。
埃克斯特的回答是:“在这样一个系统之下,没有国家需要向另外一个国家支付
真正保值的货币。因为他们没有兑换(金币)的纪律约束。我们可以用纸币去购
买石油,不管我们印多少这样的纸币。他们(经济学家)选择忽视人民对一种能
够储藏财富的坚实货币的渴望。事实上,他们拒绝承认黄金是货币,而武断地认
定黄金只是一种普通商品,就像铅和锌一样在货币系统中没有任何位置。他们甚
至建议财政部没有必要继续储存黄金,应该逐渐在市场上抛售。拿掉黄金之后,
他们任意地定义纸币价值。他们不曾告诉我们这种永远以神奇速度增加的‘IOU
’(我欠你)借条如何能够实现货币保值的功能。他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以这
种神奇速度增发的纸币会bbs。2360 有一天造成债务问题。凯恩斯和弗
里德曼只是20世纪的约翰。劳的翻版。他们选择漠视纸币兑换黄金这一铁律,而
故意以某些经济学家或政治家的思维定式中的速度来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