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帝国残梦 >

第6部分

帝国残梦-第6部分

小说: 帝国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次恐怖分子大聚会中,拉登宣称:美国人是全世界最大的“贼寇”,是真正的“恐怖分子”,美国在中东的驻军是“十字军”。拉登说,他的毕生目标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将所有的美国人赶出伊斯兰的世界,不管他是穿制服的军人,还是布衣平民;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他是老人,还是儿童。拉登说:“如果谁杀死了一个美国士兵,那是比无所事事要好得多的事。”拉登的讲话令美国人感到“胆战心惊”。
    各国安全部门一致认为,目前拉登恐怖集团实施爆炸的材料、技术以及爆炸物的载体越来越新,并且先进多变,很难预测和发现。
    有报道说,拉登在埃及、黎巴嫩、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等地都有忠实信徒,组成了一个恐怖分子网络。他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战士除了在世界各地搞恐怖爆炸之外,还被派往北非、车臣、塔吉克斯坦甚至波黑等地参加保卫穆斯林的战斗。拉登还在其中一些国家开有银行帐户和金融机构,用来资助恐怖活动。拉登准备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打一场“十字军战争”,以雪900年前十字军东征给伊斯兰世界所带来的切齿之恨。
    1998年5月,拉登说,美国陷入黑暗的一天将会很快到来,不久将有震惊世界的暴力事件发生。此后,美国设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风声鹤唳,一片紧张。时隔不久,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使馆竟然同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爆炸事件。两起爆炸使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山姆大叔”挨的这一“闷棍”着实不轻,白宫发誓要将打闷棍的“流氓”绳之以法。

    美国拿拉登没有办法
    于是,拉登——这个藏身于阿富汗山洞之中的神秘人物被挖了出来。而此时世人才发现拉登的追随者已遍及全球,而阿富汗强硬派武装塔利班则是拉登坚定的支持者。这支由神学院学生组成的武装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不乏玩新技术的高手。拉登在阿富汗各地的军火库中,从迫击炮、火箭、坦克直至先进的“毒刺式”地对空导弹都一应俱全。拉登的军力足以与一个小国相媲美。
    然而,面对拉登的恐怖威胁,美国方面似乎有些技穷。实际上,美国情报部门从1995年开始就对拉登进行跟踪。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当时发现,他与索马里美国士兵受袭有关。更重要的是,美国还发现拉登自1993年起一直在寻求购买核武器。一开始,拉登想在黑市上购买俄罗斯的核弹头,但是没有成功。接着,拉登的手下开始在前苏联一些共和国内搜罗制造核武器的铀原料。他们被骗了,买到的只是低级的反应堆燃料。
    1995年底,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个绝密文件,授权中情局对付拉登的恐怖体系。中情局的反恐怖主义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拉登工作组。这位沙特富翁说过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由分析人员解读,他在十几个国家的上千同伙的资料都被输入电脑。
    但中情局一无所获。相反,拉登的活动却游刃有余。从90年代起,已被证实拉登与下列恐怖案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牵连:1992年12月,针对驻索马里的美国部队制造了也门旅馆爆炸案;1993年2月,策划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致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1993年6月,谋杀约旦王储阿卜杜勒王子未遂;1995年1月,预谋在菲律宾暗杀教皇保罗二世;1995年6月,阴谋暗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未遂;1995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美军军营爆炸案中炸死5名美国人;1995年11月,策划巴基斯坦的埃及大使馆爆炸案,致17人丧生;1996年,策划宰赫兰美空军住所爆炸案;1997年,策划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1998年8月,策划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美国大使馆爆炸案,致257人死,5000余人受伤;2000年10月12日,在也门亚丁港制造美国“科尔”号军舰袭击爆炸案,造成17名水手死亡、众多人员受伤;2001年9月11日,……

    ?“为什么他们恨我们?”

    “9?1l”当天,世界贸易大厦被两架劫持的大型客机先后撞击起火。许多人被困在高温燃烧的顶层,从窗口向外呼救,后来在火舌即将吞噬自己而救援无望的情况下,一些人选择了从400米的楼层上跳下,另一些人则活活被烧死,随后,这两座摩天大厦轰然倒塌,变成一片瓦砾……这一惨绝人寰的一幕,成为这次人类悲剧中最为令人震撼和恐怖的场面。

    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9?11”事件之后不到一个月,布什曾谈到一个发自内心的感受:“我真的很吃惊……居然会有(其他国家的)人恨我们。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就是对此难以置信,因为我知道我们有多么好。”美国总统的困惑,代表着无数美国人的真实想法:我们这么好,为什么居然会遭到恐怖袭击?他们为什么恨我们?
  “9?11”事件一周年的时候,美国新闻电视网MSNBC著名主持人克利斯?马修斯采访了美国前第一夫人、现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他反复提出的问题显示出一年来美国人对“为什么他们恨我们”依然百思不得其解:“一年前所发生的事情在我看来,仇恨本身就可以转化为大规模杀伤武器。我们如何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减少对我们深切的仇恨情绪?”“你认为我们是否已经理解为什么有人如此的仇恨我们,结果竟至于强迫美国人做出那样的选择——要么从100层楼上跳下去,要么活活的被烧焦。是什么导致了如此的仇恨?”
    “他们”为什么要恨美国人呢?美国人慢慢有了这样的回答:不是我们有问题,而是别人变态。这种推理就好像希特勒在告诉他的人民:别的民族都是劣等民族,只有我们的民族是高贵的。别人恨的是美国的自私、美国的骄横、美国的侵略。长期以来,美国人已习惯于用二元思维的方式去考虑他们的宗教、种族、性别。大多数美国人历史上就是基督教徒,在这中间再作二元区分那就是新教与天主教之别;跳出基督教,再作进一步的两分法,应该就是“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的区别了。第二个层次的二元区分,则是耶稣教、天主教构成的基督教以及同源的犹太教组成的居于文化上主导地位的宗教,与其他的“另类”之间的划分。

    学者们如此说
    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9?1l”事件后又重新流行起来。“文明冲突论”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基点上,将西方基督教自许为人类文明的“中心”和“主流”,以此出发再将基督教以外的各种文明作为异端和另类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然后在这个先入为主的架构下讨论其自身优越的文明与其他劣势劣等文明的“冲突”。作为亨廷顿在其理论中最着力强调的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的例证,美国及其支持的以色列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在当代条件下即是上述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心理积淀长期演化之结果,更是有关国家和民族间利益发生摩擦、冲撞的现实反映。
    意大利学者弗兰克?卡尔狄尼,以研究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文化交流史著称,他在颇具影响的《欧洲与伊斯兰教》一书中,为两个大洲、两种文化、两种宗教源远流长的交往与冲突作了详尽的勾画,最后都归结为“十字架”与“新月架”、即基督教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冲突。西方社会对伊斯兰世界的这种感觉,真是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在白种人和基督教长期居于绝对“主流”地位的美国,竟然完全继承了这种偏见的衣钵。
    彼得?威廉姆斯是美国一位从事宗教问题比较研究的知名教授,他的著作《美国的宗教——从开端到21世纪》全面介绍美国宗教的情况。这本多达55章、长达600多页颇具影响的宏著中,伊斯兰教被安排在第52章,只有不足9页的篇幅。这章题为《伊斯兰教在美国》的正文,第一句就是一个毫不含糊的判断,可谓开门见山:“在所有出现于美国的主要宗教传统中,伊斯兰教对美国人而言,也许是最难以理解的一种。” 这个基本的判断已经明确将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作了区分,而区分的坐标点则是西方主流的基督教。

    从不反省自己
    美国的“主流文化”认为“日益增长的穆斯林移民带入美国的,既有他们自古而然的文化构成,也有产生于当代的政治臆想的共鸣,并非所有这一切都是积极的。所以,伊斯兰教在美国常常被认为扮演着另类的角色;由此,在一个正在发生着的历史进程中,伊斯兰教还不得不承担起整个穆斯林民族由于种种劣根性行为造成的责任。”
    基于这种古老的偏见,历史上,欧洲基督教文化与在中东、近东兴起的伊斯兰文化一直冲突不断,最典型的莫过于欧洲拜占庭对中东、近东穆斯林发起的“十字军东征”,这场侵略战争历时百年之久。美国人从来也没有总结过这一历史的教训。
    到了现代,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至今的五十多年来,阿拉伯世界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做法日益不满,近十几年中东的穆斯林激进组织向美国的使馆、军舰、兵营等海外目标发动了很多敌对性的攻击,美国也一再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对许多穆斯林国家施行大大小小的“外科手术”,遭受过打击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索马里、黎巴嫩……在这中间,美国社会内部基督教主导的主流文化对穆斯林文化的漠视、歧视的情绪在逐渐演化和积累。这一点,美国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试图反省过自己的行为。
    “9?11”事件爆发后,这两种文化的冲突进一步加剧。“9?11”事件之后第六天,布什总统竟然说出了他领导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就是新的“十字军东征”。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时报》著名的新闻评论主笔托马斯?弗雷德曼发表了《意识形态之战》一文,其中说,关于“9?11”事件的许多线索是早就公开在世人面前的,这就是那些充斥在整个穆斯林世界里的、以学校的经文与清真寺中祷告的形式发出的针对美国的仇恨言论与阴谋理论。托马斯?弗雷德曼的许多观点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广受争议,“9?11”事件后他的文章及观点更是如此。他对中东国家清真寺和学校中宗教及教育内容的指责,很难被伊斯兰世界所接受。但是,托马斯?弗雷德曼在这一时期的美国新闻界却有着极高的地位。他2002年第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主要就是因为“9?11”事件之后他关于中东阿拉伯国家一系列的评论和时事分析。
    著名的盖洛普调查中心关于美国公众对伊斯兰国家态度调查的一系列数据也令人极为震惊,“9?11”事件一年之后,其调查仍然显示44%的美国人比以往更加不信任在美的阿拉伯人。2002年9月11 日,既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一周年纪念日,也是美司法部对进入美国的外国人实施新的监视制度的第一天。对来自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和叙利亚这5个被美国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国民,按司法部的规定在入境时要提取指纹。保障美籍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权利的有关组织一再抗议,这项主要针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入境监视新规定包含有明显的种族偏见。

   ?国土安全保卫战

    2002年11月,美国洛杉矶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工作景象:随身行李被打开,鞋子要脱掉,笔记本电脑从行李箱中拿出,连同空的笔记本电脑箱子接受x光和其他额外检查,未使用的胶卷在接受x光检查时有可能遭到毁坏,不应穿戴过多的首饰,妇女的乳罩有可能引起安检装置鸣响,所有食品也将通过x光检查。安检人员有权打开托运的行李进行安检,有权对旅客进行额外检查。这一切都在向世人表明,美国“安全港”已经不安全了。

    “安全港”哲学
    德国的一位政论家指出,谁不了解美国的“安全港”哲学,谁就无法理解“9?11”事件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世界各地的移民涌向美国,本来就是为了逃避旧大陆的宗教迫害、饥饿、战乱,他们视美国为“安全港”、“避难所”。
    这个“安全港”在“9?11”事件之后不复存在了。经历“9?11”事件的冲击,美国倚仗两洋天然屏障,保护其“本土及国民免遭直接进攻”的神话已经破灭,美国本土可能出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政府认为,对美国最紧迫的威胁不是来自大国之间的争夺而是来自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直接从美国本土进行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美国的对手拥有以往敌人所不具备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美国本土安全更加脆弱。由于世界力量及军事能力向“非国家行为体”扩散,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渠道进入美国,拥有对美国领土、公民及基础设施发动毁灭性袭击的能力。反恐怖与“本土防御”被提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
    美国对世界和美国自身安全的疑惧,坚定了美国政界必须采取行动的决心。美国对整个危机处理机制进行并正在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成立了以白宫地下掩体为工作地点的“总统紧急应变行动中心”(PEOC),对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移民局等部门进行改组。2001年9月20日,布什宣布在白宫设立国土安全办公室。2001年10月,布什总统任命宾西法尼亚州州长汤姆?里奇为国土安全办公室局长,协调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土安全事务。
    汤姆?里奇很快就完成了国土安全办公室的组建工作,其班子有几十名工作人员,随后达到200人左右。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从各联邦机构中借调而来的,对于处理国土安全办公室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拥有丰富的经验。里奇建立了国土安全顾问系统,发布关于联邦、各州、地方机构和美国公众面临的恐怖袭击风险的信息;还制定了协调各联邦机构活动的正式程序。该程序围绕11个协调委员会进行,每个委员会承担一项职责,例如法律实施、事件的处理和边境安全等。
    2001年12月,里奇代表国土安全办公室参加了与加拿大的谈判,谈判最终达成了“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