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两性风暴 >

第3部分

两性风暴-第3部分

小说: 两性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爱情故事值得我们体会一下。 
  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是嘉伦·璧森(1885…1962)。她是丹麦的一双文学国宝之一(安徒生是另外的一位)。可是,嘉伦·璧森是在她50岁之后才成为作家,她的文学作品均是先用英文写,先在美国出版,然后从大西洋的彼岸再回到丹麦来。她那些文体美丽,内容富有想像力、神秘感和人生智慧的作品已被永远保存在国际文学宝库中,成为后世国际学者研究的一门科目。 
  她在非洲找到她一生最好的爱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她结婚之后和成为作家之前。 
  她28岁那年,跟一位瑞典的男爵结婚,但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她爱的本是男爵的孪生兄弟,但她所爱的那个对她感情漠然,她不爱的那个倒是愿意跟她结婚,两人移民到非洲去种植咖啡。 
  于是,嘉伦在1913年到了非洲。她用她自己家庭的财产在非洲东部(今天的肯尼亚)买了一个咖啡园,但她的男爵丈夫很快地便对经营咖啡园失去兴趣,改行做狩猎导游,带领那些专程到非洲来打猎的富有白种人去狩猎狮子、豹子、大象等野兽,只偶然回咖啡园小住;而且他在外面有很多的女人,包括当地的黑种土女和他狩猎顾客的太太们。 
  嘉伦对她丈夫在外面的放荡不羁的性生活似乎并不在意。丈夫给了她男爵夫人的名誉和地位,满足了出身平民的嘉伦的虚荣心。但是,这对没有爱、没有共同兴趣的夫妻之间仍然有性的关系,因为嘉伦从她丈夫那里传染上了梅毒,曾返回丹麦医治。但嘉伦没有要求跟丈夫离婚,一对夫妻过着平行线似的生活。嘉伦以男爵夫人的身份独自经营她的咖啡园,她的男爵丈夫在外地流浪狩猎。夫妻两人偶尔才见个面。 
  这样,5年的光阴过去了。在这5年中,嘉伦常常听到当地的白种人朋友谈论一位在非洲居住的英国贵族,众人把这位男士亲热地简称为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位英国伯爵的儿子,他比嘉伦早一年到达非洲定居,从事生意交易和当狩猎导游。 
  丹尼斯长得英俊非凡,身材高高大大,态度幽雅,脸上带着柔情万分的表情。他聪明、多才多艺、能文能武、英勇能干,跟嘉伦的丈夫同被当代人称誉为当年非洲最佳的两个白人狩猎者。在社交上,他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却又喜欢讥世嘲俗,认识他的人都爱慕和崇拜他。 
  在嘉伦33岁那年,她在一个晚餐宴会上首次遇见丹尼斯。嘉伦对这位她久仰大名的英国贵族一见钟情。她觉得她仿佛被爱神的铁锤重重地打了一记似的,爱的火花顿时飞溅,这是她自己对首遇丹尼斯的感受的形容。当时她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能再见到丹尼斯。 
  一个月之后,嘉伦在她的咖啡园举行一个打猎宴会。丹尼斯是被邀请的客人之一。宴会后,他独留在嘉伦那里过夜。第二天早晨,嘉伦开车把他送回城里去,两人共进午餐,长谈不休。从这时开始,他们便成为情人。 
  在嘉伦的眼中,丹尼斯是她梦寐以求的理想男子。她在写给她家人的信里这样说:“我到了这把年纪,竟然能在一个男人的身上找到我理想的化身,诚然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那么,嘉伦对丹尼斯的吸引力何在? 
  丹尼斯是为了逃避英国的贵族上流社会的虚伪、保守的习俗而跑到非洲来寻找无拘无束的自由、广阔的空间、奇异的经验、神秘的风味和冒险。他可能在嘉伦的身上看到这一切的象征。 
  丹尼斯不但是一个发誓终生不结婚的男人,而且他害怕别人占有他、依赖他、利用他。在他和嘉伦的爱情中,他一开始便立下原则性的规定:“把伤感的小曲改变成快乐的调子;我不是为了给予同情而来;我是为了取得欢乐而来。我每次来相会一定是出于自愿的。” 
  在他们这段持续了13年的爱情中,嘉伦是绝对遵守情人立下的原则的。丹尼斯并不是和嘉伦亲亲热热地长期共居一室;他在嘉伦的生命中进进出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他每次来看嘉伦,只逗留一两个星期,便又出发去做游猎远征,不然便是返回欧洲,一去便是数月半载。等到他们相恋5年之后,他才把他的杂物和书本搬到嘉伦的咖啡园,但也不能算是同居。他只是把嘉伦的家当做外出远征的基地,去留不定,离开的时间长,逗留的时间短。   
  婚姻之外的爱与性(3)   
  每次丹尼斯走了以后,嘉伦便堕进忧郁的深渊,几天不起床。然后她会整理情绪,在咖啡园耕作完毕后,在晚上绘画,编造类似一千零一夜的神异故事,等待情人回来的时候,跟情人讨论她的画,把故事讲给情人听。 
  丹尼斯是嘉伦的生命的中心点,快乐的源头。然而,她不让丹尼斯晓得,她是如此的深恋着他。丹尼斯最怕感情的束缚,这是嘉伦了解得很清楚的。 
  她私下里对她的家人说:“能跟丹尼斯共度一个星期,付出任何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我的生活可能是寂寞和寒冷,但绝对不是狭窄和关闭着的。”于是,她毫无怨言地在咖啡园里等待、等待,等待情人再来。 
  有的时候,丹尼斯会突然不宣而至,把阳台的窗户全部打开来,用最大的声音播放苏伯纳的古典音乐唱片,宣告他的到来。当嘉伦听到情人回来的音乐,她飞奔回屋,心花怒放,觉得仿佛咖啡园的万物都顿时变活起来,齐声说话。 
  有的时候,丹尼斯会预先告诉嘉伦,他什么时候回来。嘉伦便会快速地把咖啡园的一切大事小事、繁事琐事都打理妥当,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情人。 
  当一对情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享受有点像喝饮一碗精华浓缩的清汤那样。他们一起欣赏丹尼斯带回来的书本和古典音乐唱片;夜间在室里燃灯谈个通宵,嘉伦盘腿坐在火炉前,用低沉的声音口述她新撰的神异故事,把丹尼斯带到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的神秘领域;白天他们骑马外出狩猎;黄昏的时候,他们坐在那个被他们选择为两人将来的墓地的山头,一边欣赏落日,一边吟诵德文诗。 
  这样看来,嘉伦和丹尼斯的爱情似乎缺少了性爱那回事。如果说他们之间没有性是不对的。嘉伦曾经相信自己怀孕,只是因流产而失去胎儿。丹尼斯也曾经在信上跟他哥哥说:嘉伦拒绝对性采取认真的态度。由此不难猜度,他们之间是有性爱,只是性爱在他们的爱情里并不占太重的分量。 
  在恋爱的13年中,把他们一共相处的时间加起来,总数可能只不过两三年左右。丹尼斯可能在别的地方,在别的女人那里找到更令他满足的性;但是,要获得思想的沟通、兴趣的相投、彼此的欣赏、心灵的享受、精神的刺激,他非要到嘉伦的身边不可。 
  在他们恋爱的最后一年,丹尼斯从英国买了一架飞机回来。他对嘉伦说:飞机是特别为她而买的,因为他要让她从空中俯瞰非洲大地。 
  嘉伦认为,飞行是很适合丹尼斯的,因为丹尼斯的性格有很多空气的成分。他宛如空中的精灵,虽然有的时候无情,但与地上一切的事物相比,他是那么的纯洁、透明、诚实、坦白。这也是嘉伦深爱丹尼斯的最大原因。 
  当他们的爱情达到终点的时候,嘉伦失去她飞翔的平衡。那时,她的咖啡园面临破产的危机,可能要被迫拍卖。她向丹尼斯请求经济上的帮忙,但后者漠然不关心,让他的律师出面拒绝。嘉伦在经济困难的压力之下,心情忧郁,常向丹尼斯诉苦、埋怨。这一来,丹尼斯认为嘉伦背负了他们的爱情原则:“我不是为了给予同情而来,我是为了取得欢乐而来。”于是,他开始从爱情中退出,摆脱嘉伦抛在他身上的苦涩的感情罗网。 
  在两人相处的最后一个晚上,他们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一对老情人把13年的平行线之爱一刀两断。 
  第二天,丹尼斯驾着他的飞机,往长空飞去。飞机突然失事,他当场丧命。他的遗体埋葬在嘉伦的咖啡园的山头上,就是那块他们在爱情快乐的日子里预先选择好的墓地。 
  这对像鸟儿那样平行而飞的情人,在不受任何枷锁约束之下,才能比翼而飞;一旦稍有羁绊,爱情便立时从天上坠下来,一命呜呼。 
  …… 
  嘉伦失去了她的情人、失去了她的咖啡园,把过去的自己,在精神上埋葬在了非洲。她回到丹麦,在短短数年之内,成为当时欧美文坛上的名作家。她从来没有回去看过丹尼斯在非洲的坟墓,从来不在文章里悲伤地追念她的老情人,但在她许多的故事里,老情人的影子隐约可见。   
  消极和积极的同居(1)   
  有很多人因为尝试过婚姻的苦味,体验过婚姻道路的崎岖难行,在婚姻失败后,不愿重蹈覆辙,于是提倡同居。 
  在我居住了几乎30载的北欧,男女同居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人们的眼中,同居的男女与夫妻无异,完全不受到社会的歧视。然而,从客观的角度来衡量,同居往往是男人占便宜、女人吃亏的事情。 
  同居分为消极的同居和积极的同居。 
  消极的同居 
  消极的同居是没有婚姻的性,其中缺少爱的存在。 
  我的丹麦先生和他的以前的老同事组织了一个“老同事俱乐部”,会员一共有9个,其中只有3个从来没有离过婚,其他的6个均已离婚十多年,一直没有再婚。但他们从来不缺少愿意跟他们同居的女朋友,而且那些女人均是比他们年轻20岁左右的漂亮女子。 
  在交际场合,从旁观察这些中年男士和他们的同居女朋友,总是觉得他们之间没有亲切的爱意,也没有灼热的性爱热度。男的对女的不殷勤招呼,不处处关心,完全没有热恋情人的亲密态度;女的被冷落一旁,一脸无趣的表情。 
  那么,这些漂亮的女人为什么愿意跟那些中年的男子同居? 
  这些女人大都已经到了29-30岁的年龄,她们身体内的原始母性在呼叫:“是该生孩子的时候了!”于是,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要找寻的男人不是情人,而是她们未来的孩子的父亲。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之下,她们认为,那些年纪比较大的男人有好的职业、富裕的经济条件、丰富的人生经验,比那些年轻小伙子来说他们是更好的做丈夫和做父亲的材料。于是,她们搬进男士的家里,乖乖地负起烧煮洗烫的家务,心里相信,若能使同居男士满意,男士必有求婚的一天。 
  可是,她们的想法完全错了。 
  那些已经尝试过婚姻失败的男人,根本无意再度结婚。对他们来说,同居是最好不过的安排。家里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跟他做爱,用不着到处去找性的满足。同时,床上的女人是一个免费的管家婆,替他们烧饭、洗衣服、清扫卫生。更理想的是,他们不但无须担负法律的责任,而且也省去经济上的负担,因为那些被他们称为“家里的淑女”的女士们都有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收入,她们的衣着和个人的支出是自掏腰包的。 
  当那些“家里的淑女”等得不耐烦,向同居男士提出要结婚或者是要生孩子的要求,后者便立刻打退堂鼓,跟女的结束同居关系,另找新女人去。 
  在此,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子中的女人因同居而吃亏到很可怜的地步。 
  我曾认识一位兽医。多年来我一直以为,他的女助手是他的太太。一天,那位兽医因心脏病突然逝世,我才知道,他的女助手原来只是他的同居者。 
  那位女士因为缺少了结婚证明书,法律不站在她的一边。这一来,她虽然和兽医同居了十几年,替后者忠心服务了十几年,但却无权继承后者的财产、人寿保险及退休金。 
  最不幸的是,那位兽医曾经结过婚,和前妻生了两个儿子。依照法律,所有的遗产都归由兽医的儿子们来继承。兽医的两个儿子更硬起心来,扫地出门式地把父亲的同居女人赶出她居住了十几年的老屋。那位已经进入中年的女人蓦地变成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人,只好投奔政府福利所,暂时靠政府的接济过活。 
  有的女人,鉴于女人跟男人同居常会吃亏的前例,采取一种未雨绸缪的对策。这种例子很多。 
  温妮是一个29岁的女人,面貌和身材都很优美。她上任新职,跟她的新上司热恋起来。在此把温妮的上司取名为大伟。大伟比温妮年长19岁,是一个有一子一女的已婚男人。在热恋中的大伟,认为温妮具有他理想女人的所有条件,于是毅然跟他的妻子离婚,儿女也交给前妻。他和温妮搬到英国去,共同经营一家公司。 
  大伟提议先同居一段时期再结婚,温妮同意。但是,温妮的父亲劝告女儿:“你一定要把你带过去的一切财物、油画、古董、家具等等都详细列表,把两人的钱财分清楚,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不然,万一大伟有个三长两短,你们之间没有婚姻的契约,大伟所有的财物,连同你带过去的,在法律上都将归属他的子女,那你就吃大亏了!” 
  温妮果然照她父亲的话做了。她和大伟的同居只维持了5年,两人在事业上常常发生争执,吵吵闹闹,性爱之火慢慢冷却,终成灰烬,两人决定分手。与此同时,大伟的公司宣告破产,温妮幸好有一纸的保障,能够把她的财物全部拿回来。 
  积极的同居 
  积极的同居在开始的阶段,也可能是没有婚姻的性,但在性爱之中有空间,让爱在那里立足;而且在同居期间,爱所占的空间逐渐增大,同居的男女终于有勇气,携手踏上婚姻之途。 
  下面选择一个比较特别的事实来作例子。 
  在我的丹麦亲戚中,有一位男士,人长得英俊非凡,身材魁梧。但他天生怕羞,见了女人便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在他年轻的时候,追他的女孩子多得不得了,总是女孩子主动到他家去敲门,请他去看电影、去跳舞,但他总是摇头不去,有的时候,甚至叫他父亲挡驾,说他不在家。   
  消极和积极的同居(2)   
  可是,有一年,他遇到一个三十多岁的成熟女人,是一个比他年长的离婚妇,而且身边有两个十几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