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犹太商道 >

第14部分

犹太商道-第14部分

小说: 犹太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所有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过超人的顽强奋斗,一般性的奋斗是很难成功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辉煌,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成功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眼泪呢?   
  犹太大亨洛克菲勒的工作异常勤奋,他常常一天工作15、16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一天工作18、19个小时,他的一生中平均每周工作76个小时,经常是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工作。   
  他说:“如果什么都不想干,那一天工作8个小时就可以了,可是你如果想干点什么,那么你下班的时候,正是你工作的开始。”别人说:“你怎么能一天工作20个小时?”他却说:“一天工作20个小时怎么可以,我需要一天工作48个小时。”   
  人们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忙于工作,于是人们说洛克菲勒只有睡觉和吃饭的时候不谈工作。   
  这位世界的大富翁就是这样紧张而勤奋地工作着的。大家都知道,他的付出与他的收获是成比例的。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努力的民族,这种顽强的精神不知道成就了多少犹太富翁,这些杰出人物无不具备这样顽强忘我的奋斗精神。犹太人似乎是一群从来不知道疲倦的辛苦工作的人,他们可以在长期的工作中忍辱负重地工作而没有丝毫的怨言,在这些巨富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他们一般都可以长期默默地埋头工作而不为外人所知晓,人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他们,而他们也似乎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有这么一天,他们却获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你不能不为这些勤劳的人感到骄傲。   
  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无法左右命运但也不要被命运所左右。   
  ——《塔木德》   
  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几乎都是处于动荡与逆境之中。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是每个犹太人都在思考和关心的问题。长期的流浪和居无定所,加上始料不及的歧视和压迫,使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树立了一种独立的生命意识。犹太人在孩提时代就被灌输独立自救的意识,以期能在未来的坎坷人生路上应付自如。这种独立意识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父母对孩子“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任何人都不可靠”的教育。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面目,只觉得世界很美好。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围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应付复杂的人类社会的。由于犹太人生来就处于逆境之中,生存的环境对他们来说真可谓是充满荆棘。要适应这个环境,首先就必须懂得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因此,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都是信不得的。    
  为了达到让孩子们不信任别人的目的,父母时常担任坏角色,不断地骗自己的孩子,同时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双亲在骗自己。每次上当受骗,都使孩子们意识到,双亲是信不得的,自己至亲的人都信不得,还能去相信谁呢?   
  下面这一则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3岁的迈克有一天在客厅里和姐姐玩游戏。当他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父亲抱住小迈克,把他放在壁橱的上面,并伸出双手做出接住他的样子。小迈克为父亲参加他们的游戏而感到十分高兴,他望着父亲,毫不犹豫就往下跳。在跳下来的瞬间,父亲却缩回双手,小迈克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号啕大哭。他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呼唤。可是,妈妈却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而是微笑地说:“啊,好坏的爸爸。”父亲则在一旁站着,用嘲弄的眼光望着可怜的小迈克……   
  这种只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们独立意识形成的基础,它使犹太小孩从小便有独立生活的意识。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来生活绝对是天真的幻想。因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他们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强烈的生存意识,他们当然能找到赚钱的好办法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这种“惟我可信”的做法,也使他们在处理所有事务时,小心谨慎,认真思考后再作出诀择。所以,犹太人很少上当受骗。   
  这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虽有些残酷,但绝对理智。它正是犹太民族长期流而不散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商业经营者作为独立掌握自己命运的市场经济一分子,首先应具备的便是这种理智的独立意识与生存意识。这种意识还构成了犹太商人自我保护的防护膜,使他们从不陷入别人的商业陷阱。   
  具有独立意识,只是你掌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你还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说,自立当自强,自强促自立,两者相辅相成。世间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有不愿成功的人,他们渴望成功,但却受不了成功所要付出的代价。杰出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均能自强不息,并且具有必胜的信念。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本事,从而消极平庸,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正如拿破仑所言:“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只要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功。   
  自强不息是犹太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从不退缩,迫害和杀戮也封锁不了他们前进的路。从罗马帝国时起,犹太人便被迫离开故土,流散天涯。在漫长的流亡漂泊岁月中,犹太民族的特性、宗教、语言、文化、传统、历法、习俗和智慧没有因这2 000多年的悲惨民族史而分崩离析,他们至今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和凝聚力。千百年来,犹太人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处境恶劣与成果卓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这个民族的旺盛生命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反映。   
  巴拉尼是个犹太人的儿子,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境不富裕,无法医治,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地僵硬了。但是,他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信心,相反,却增加了生存下去和创大业的决心。   
  他立志学习医学,历尽艰苦,终于学有所成。他对医学研究精深,特别对耳科绝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发表了184篇医学科研论文和两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论着《半规管的生理学与病理学》、《前庭器的机能试验》。由于科研成果卓着,他获得了所在国奥地利皇家授予的爵位,并于19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可以说,这些荣誉和奖励是对他的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报酬。   
  可见,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催人奋进和获取成功的法宝,是犹太人的一种制胜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产生信心,有了成功的信心,就会设法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用在自己的奋斗目标上,就可以排除万难,坚持下去,终会拥抱成功。这就是俗语所说的“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相反,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轻易地自我菲薄,压抑自我发展的想法和潜力,成功就会敬而远之。   
  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求索和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前进的动力来自于我们对既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这个目标就是我们人生的愿望,是我们追求的人生最佳境界,愿望的实现就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就成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动力之源。人必须珍惜自己难得的一生,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人各有志,在不同社会、不同背景、不同时期,人的志向是会发生变化的。犹太人因其民族的特性,所处的环境,普遍都能从小怀有远大的抱负,即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正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犹太人能集中有限的时间和力量去攻克一个个目标,所以成功率比别人高。道理很简单,正如一位百发百中的射击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又如驴子一天到晚绕着石磨不停地转动,但是什么地方也到达不了,因为它没有目标。   
  犹太人大卫·布朗是英国的一位商人,他的发迹过程,就是他一生确立的目标的实现过程。   
  他出生于1904年,父亲经营一间小型齿轮制造厂,几十年一直惨淡经营,仅可以赚取一点生活费。布朗的父亲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他吸取自己没有选好奋斗目标的教训,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为此,他严格要求布朗勤于学习和读书,每逢假日就规定他到自己的齿轮厂去参加劳动,与工人们一样艰苦地工作,绝无特殊照顾。   
  布朗在家庭的教育下,在工厂里工作和生活了较长时间,养成了艰苦奋斗精神,熟悉了工业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布朗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在于齿轮厂方面,而是利用自己在齿轮业务上积累的经验,朝赛车生产这个目标奋斗。他通过观察发现,当代人对汽车使用已普及,预感汽车大赛将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流行娱乐。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成立了大卫·布朗公司,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搞设计,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生产。194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国际汽车大赛中,布朗生产的“马丁”牌赛车一举夺魁,大卫·布朗公司也因此名声大噪,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布朗从此走上发迹之路。   
  犹太人不管是从商、从政或从事科学事业,都相信自己,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先是确立目标,然后全力以赴而终至成功。目标决定了一生,激励人不畏千辛万苦,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犹太人在确立目标中注意切合个人实际和环境,不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在可望不可及的位置上。犹太人相信自己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谁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不断超越自我   
  超越别人的人,不能算真正的超越;超越从前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超越。   
  ——《塔木德》   
  在犹太人看来,如果勤劳自勉,经常超越自己,那么总有一天,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超越别人。犹太人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父母给我们的血肉之躯,而另一个则是我们赋予自己生命的实质。这个生命的实质,就是常变常新,就是恒久绵延的创造力。我们要真正地把握住生命,就要把握住内在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创造力。   
  那么,如何来超越自我呢?就是要打破现在的状态,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挺进,即具有冒险精神。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必须经常思考新事物,否则就会变得和机器一样。”人若不能及时地关注新东西,反思旧事物,就会一成不变地凭着已有的习性和惯性来生活。看报纸、看电视最容易养成习惯,每天总有大量的新闻和无聊的电视剧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被这些琐碎的事包围,我们就是在无端地浪费生命,而不是在利用生命或享受生命。我们还来不及工作,成就事业,时间就已悄然流逝了。毫无疑问,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更无所谓“自我超越”了。   
  人是很容易产生惰性的,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已有的生活。例如:朝九晚五的一成不变地上班,做着一些默默无闻甚至无关痛痒的琐事;或者是被动地接受学校老师的安排,阅读着一些可有可无的书。这样的生活,如果算不上无聊或空虚的话,至少也是缺乏激情的。   
  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就这样活下去吗?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吗?我相信:自甘平庸的人的确是极少数,但是麻木于现有的生活,屈从于自己的旧习性的人却大有人在。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去品味他们传奇的人生,就会看到:他们个个是在向自己挑战、向自我说“不”的人。   
  让我们再来看看罗斯查尔德金融世家。这个威震世界、影响欧洲政治经济200多年的家族是从一个叫迈耶·罗斯查尔德的穷光蛋开始的。   
  迈耶生于1744年德国法兰克福一条脏乱不堪的犹太人聚居区,他在狂乱的反犹浪潮中渡过了童年。按照常理,像他这样的犹太人,能够得到一个正式的工作、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迈耶从来没有忘记他是上帝的“特选子民”,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就能不断超越自己。他最早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衣钵,从事古钱币的买卖。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他经营的古钱币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他也开始了迈向富翁的道路。然而,他没有在自己习惯的这条发财路上一直走下去,当法兰克福有一家小银行要出让时,迈耶和他的5个儿子为之心动不止,他们以所有的财产毅然承接了这家坐落在莱茵河畔的小银行。   
  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迈耶父子抓住战乱的机遇,大力拓展银行业务,并且拓展了对战略物资的经营。迈耶经过精心安排,决心和长子阿姆谢尔坐镇法兰克福总部,派三子内森到伦敦开设分行,五子詹姆士到法国巴黎开展生意,二子萨洛蒙到奥地利维也纳建立家族银行,四子卡尔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开设办事处。这样,罗斯查尔德家族完成了从一地经营到多国多地经营的跨越,这一跨越无疑是他们超越已有经营方式的非凡举措。此时,他们便可以利用在所在国经营的便利,向交战国的王公贵族提供战时急需的物资和贷款,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息和利润。   
  战后,他们又广泛涉足有价证券、政府公债、保险等领域,并大力投资采矿、铁路等部门。可以说,罗氏家族对欧洲工业革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他们的财富也与日俱增,甚至左右着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命脉。   
  罗斯查尔德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一直恪守艰苦创业、自我超越的精神。尽管有殷实的家底和显赫的家世,但后代们从不满足于现状,从不沉溺于已有的富贵荣华。相反,他们总在超越现状,超越自我,重新走向其他国家去开拓新的事业。应该说,正是这种不断自我超越,不断追求上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