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犹太商道 >

第4部分

犹太商道-第4部分

小说: 犹太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太人这样形容自己,在赚钱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游戏的世界,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你要不停地和对手进行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办法和手段来胜过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著名金融巨擘犹太人约翰·P·摩根就是这样的赚钱观念,即决不让赚钱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新鲜刺激的游戏,他认为只有以这样的游戏心态去赚取金钱,才是良好的赚钱心态。   
  摩根赚钱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当黄昏的时候,他就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当地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怎样娱乐的时候,他则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时候,我却喜欢研究怎么赚钱。”   
  在谈到投资的时候,他总是说:“玩扑克的时候,你应当认真观察每一位玩者,你会看出一位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这个冤大头就是你。”   
  他从来不乱花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总是琢磨怎么赚钱的办法。有的同事开玩笑说:“摩根你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感觉滋味如何?”摩根的回答让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东西而又可以用钱买到的时候,我都能买到,至于其他人所梦想的东西,比如名车、名画、豪宅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不想得到。”   
  他并不是一个为金钱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金钱来装饰他的生活,他喜欢的仅仅是游戏的感觉,那种一次次投入资金,又一次次地通过自己的智慧把钱赚回来的感觉,充满了风险和艰辛,但是也颇为刺激,他喜欢的就是刺激。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的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有意义的。”   
  犹太人世代都在经商,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经商才能赚取很多的利润,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一代代犹太人从事经商,赚取了让世人瞠目的财富。赚钱是一个智慧的思维,想要成为一个富人,不但要有智慧的思维,而且要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跻身富人的行列。   
  犹太人虽然节俭,但是该花的钱,他们还是很乐意花。只有使劲地赚钱,潇洒地花钱,这才是犹太人的做法。   
  卡恩站在百货公司的前面,目不暇接地看着形形色色的商品。他身旁有一位穿得很体面的绅士,站在那里抽雪茄。卡恩恭恭敬敬地对那位绅士说:   
  “你的雪茄很香,好像不便宜吧?”   
  “2美元一支。”   
  “好家伙……那您一天抽几支呀?”   
  “10支。”   
  “天哪!您抽多长时间了?”   
  “40多年前就抽上了。”   
  “什么?您仔细算算,如果您不抽这些烟,足够买下这家美丽的百货公司了!”   
  “噢,这家百货公司就是我的!”   
  看看犹太人是怎么做的吧!他们说,节俭是一方面,但生活要过得幸福和开心,日子一定要有滋润的感觉,就不要怕花钱,相反要大把大把地花钱。犹太人喜欢在那些装饰考究、豪华的饭店吃晚餐,而且一吃就是两个小时,吃的极为丰盛。他们一边吃一边聊天,不时地哈哈大笑,那样子十分的惬意。   
  对于一个犹太商人来说,赚钱的时候,有运筹帷幄的能力,花钱的时候,就大把大把地花。这样,才显示出了犹太商人的胸怀和自信、气定神闲、从容不迫,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吃饭!难道是为了工作吗?人生是为了吃饭必须工作,而不是为了要工作而必须吃饭。生活就是为了吃饭,为了享受世间的快乐,这是人拼命赚钱的原因。”   
  一个犹太人见了另一个人就问对方:“你多大了?”   
  “我50了。”   
  “那你还可以享受10年呢。”   
  这个犹太人问一个老人他多大了,似乎很不礼貌。但是他的回答告诉了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生命还有10年,应该好好地享受这生命中的最后10年。犹太人始终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尽情地享受,人应该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享受。   
  另一位住在芝加哥的犹太人已经70岁了,却要买一套很豪华的公寓,别人觉得很奇怪,问他:“你年纪这么大,估计也就只有几年的寿命了,还要这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这位犹太人反问道:“难道只有几年就不享受了吗?”   
  要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犹太人崇尚节俭,但不赞成过分地节俭,适当节俭与享受生活是统一的。《塔木德》说:“当富人没有机会买东西的时候,他会自认为是个贫穷的人。”如果自己拥有了金钱,却守着它们不松动,把它们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是愚蠢的。   
  犹太人认为即使追求神圣的精神生活也不应该让自己贫困。信仰上帝和追求享受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他们认为自己追求精神的崇高,也应该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一味追求物质的富有,当然不是一种好现象,然而一味追求精神生活而忽略物质上的舒适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犹太人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有一种很高的品位,他们喜欢豪华的居所,精美的食物和名贵的车辆,因为这样才配得上自己所赚取的财富和自己高贵的地位。   
  犹太人的节俭精神与他们的享受生活并不矛盾。在犹太人看来,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节约不必要的资金。但犹太人也同样认识到赚取财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愿意为这样高贵的物品付出代价。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经常可以在晚上看到在装饰豪华的中国餐馆和意大利餐厅,坐着颇有绅士风度的犹太人,他们和家人、朋友一边吃着精美的食品,一边亲密地交谈,那惬意的神态让人羡慕不已。他们毫不吝啬地把白天赚来的钱花出去,通常可以为了一顿精美的晚餐而一掷千金。为了享受他们是愿意花钱的。   
第二章     
 
  第二章   
  在博弈中创业   
  拥有富人的思维   
  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即使在富人堆里站上一会儿,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   
  ——《塔木德》   
  如果你经常接触犹太人,就有机会当富人。拥有一个犹太人的思维,学习他们的经验,和他们靠拢,你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而如果你在穷人堆里,你除了学会怎样节俭之外,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而是他们根本就缺乏一个赚钱的头脑。犹太人的富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手里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他们从根本上就有一个赚取财富的头脑。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财富和头脑的关系:   
  有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犹太穷小子在一起,那个年轻的犹太人见富人生活是那么的舒适和惬意,于是他对富人说:“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给您干活三年,我不要一分钱,但是你要让我吃饱饭,并且有地方让我睡觉。”富人觉得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应了这个犹太人的请求。三年后,服务期满,犹太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不知去向何方。   
  十年又过去了,昔日的那个贫穷的犹太人已经变得非常的富有了,而以前的那个富人相比之下,就显得很寒酸。于是富人向昔日的犹太人请求:愿意出10万块金币买他这么富有的经验。犹太人听了哈哈大笑:“过去我是用从你那学到的经验赚取了金钱,而今你又用金钱买我的经验呀。”   
  原来的那个犹太人用了三年时间学到了富人挣钱的经验。于是他获取了很多财富,变得比那个富人还富有,那个富人也明白了这个犹太人比他富有的原因是因为犹太人的经验已经比他多了。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他只好掏钱购买原来的那个犹太人的经验。   
  要想富有,就必须学习犹太人。只有先去学习,你才会得到他们富有的经验。   
  犹太人特奥的母亲不幸辞世,给他和哥哥卡尔留下的是一个可怜的零售店。微薄的资金,简陋的小店,靠出售一些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一年节余下来,收入微乎其微。   
  他们不甘心这种穷困的状况,一直探索发财的机会,卡尔问弟弟:“为什么同样的商店,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钱呢。”特奥回答说:“我觉得是经营有问题,如果经营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赚钱的。”   
  “可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呢?”   
  于是他们决定到大街小巷去看看,一天他们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家店铺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这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们走到商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写道:“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把发票保存起来,到年终可凭发票免费购买发票款额3%的免费商品。”   
  他们把这份告示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这家店铺生意兴隆的原因了。原来顾客就是要贪图那年终3%的免费购物。他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他们回到自己的店铺,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全部商品让利3%,并保证我们的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达不到全市最低价,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   
  原来他们不仅借鉴了那个商品让利3%的做法,还提出了现款交易就可以让利3%,加上全市最低价的攻势,自然他们的店铺很快就门庭若市,生意火爆。他们的阿尔迪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借这个机会,阿尔迪商店在市里发展了十几个店铺,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此后,凭借这种“偷”来的经营原则,他们兄弟的店铺迅速扩大,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弗伦斯堡到处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阿尔迪”商店。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他们当初学习别人并加以利用和发挥,阿尔迪商店是不会发展得这么快的。财富是靠脑袋的,犹太人说,你的价值是脑袋,而不是手。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就是依靠脑袋发财的,而其他民族的人则是靠手。犹太人在经商的时候显得很轻松,他们其实都是在思考问题。   
  “钞票有的是,遗憾的是你的口袋太小了。如果你的思维足够开阔,那你的钱包就会随之增大了。”犹太教士们也这样说:“无知的人不能成为圣人,不能进入天堂,只关注世俗事务,爱好钱财的人,只是平凡的人。”   
  犹太人是怎样运用智慧的,又获得怎样的价值呢?原来犹太人的生意是极为精明的,他们借用别人聪明的头脑为自己构筑了一个个绝妙的想法而赚了钱。   
  这就是犹太人的商业原则:作为商人,他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制订好一套完整的合理的商业计划,剩下的事情就让别人去摆弄,自己等着赚钱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才是一个商人的作为,体现了商人的价值所在,这样的工作才是商人富有价值的工作。那么,这个工作的价值又是怎样来衡量的呢?   
  《塔木德》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位国王拥有一大片葡萄园,雇了许多工人来照管,其中有一位工人的能力特别强,技艺超群。于是国王让他来管理这片园子。   
  有一天,这位国王来到葡萄园散步,就让他陪同。这天工作完后,工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工资,几乎所有人的工资都相同,但是当这位看管园子的人领取工资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抗议和议论。他们认为这位工人只干了两个小时的活,其他的时间都在陪国王到处闲逛,所以不应该领取与别人等同的工资。   
  国王说话了:“我派他来是因为他熟悉你们的工作,来看管你们的。今天他虽然只干了两个小时的活,但是他走的时候,你们仍然按他给你们的规定完成了任务,他的两个小时就干完了他一天才完成的工作量,所以他的工资和以前一样。”   
  犹太人认为工作成就不能以工作时间来计算,也不是按他干了多少活来计算,而是应该以他实际工作所获得的有效的劳动成果的多少来计算。想办法提高你的工作业绩,才是真正有效的赚钱办法,而一般人只以工作时间来衡量劳动成果。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观念造成的不同命运:前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变得富有,后者则依旧靠出卖体力来生活,他们的一生也不得不继续他们祖先悲惨辛苦的被奴役的生活。   
  可以看出,财富绝对是靠人智慧的大脑得来的,那种依靠体力的传统方法是不会得到大量财富的。即使是传说中的那些大力士在今天也顶多是维持自己的生计罢了。在今天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年代,富有智慧的人们注定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借用资源经营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塔木德》   
  “如果你能给我指出一位百万富翁,我就可以给你指出一位大贷款者。”犹太人威廉·立格逊在他的《我如何利用我的业余时间,把一千美元变成三百万美元》一书中这么说。   
  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资金,借技术,借人才。这些为自己所用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这个世界是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他们搜集起来,并让智慧把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这就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意思是说,生意人应该尽力贷款,借助银行的资金为自己办事,如果你不能借用别人的资金,做生意是极为困难的。   
  看看犹太富翁们起家的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可以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豪。他们的发财速度之快是让人咋舌的。   
  著名的希尔顿从被迫离开家庭到成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时间,他发财的秘诀就是借用资源经营。他借到资源后不断地让资源变成了新的资源,最后成为了全部资源的主人——一名亿万富翁。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