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本能 >

第4部分

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本能-第4部分

小说: 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本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理解金钱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这个道理。事实上问题就在这儿。在我们大脑成形的那个世界里,今天的货币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失去价值。简单地说:食物会腐烂的。那时候,精明的投资者应该大大减少未来的支付。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总是根据昨天的游戏规则行动,所以我们很容易上当。

    非常确定的是,公司会利用我们内在的不耐烦的毛病,并经常成功地诱使我们立马把东西买下。能带回家一个神奇的洗脱一体的洗衣机,并在当天安装好,过60天再付钱,挑逗起深藏在我们体内的小小的以捕猎采集为生的遗传基因的想象力。别担心最后付的钱远远超过我们认为合理的限度。在买东西的时候,过时的本能引导我们看重今天的价值,而不管将来的开支。据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意图铺成的。当我们想变得更好时,却经常在浪费钱财,继续我们的冲动行为。在一个关于良好意图的调查中,研究者考察了人们对看严肃电影(seriousmovies)的意愿。一组调查对象被要求选择一场当晚观看的电影。另一组则要选择后三天每天晚上要看的电影。对后一组人来说,选的电影要三天才能看完,可是他们在第一天就选好所有要看的片子了。这儿显示出一个有趣的模式。选择今天的电影时,两组人都选了轻松愉快的爱情片、喜剧和动作片。而要选后几天(明天或后天)晚上要看的电影时,人们会选比较严肃的片子,如描绘纳粹集中营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一些外国电影。

    在白天,一个人会说:“今晚我要看个有趣的电影,明天会看我应该看的。”可是明天到来时,他们又想寻找乐子,于是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就会选一个《土拨鼠节》(GroundhogDay)。商家知道我们对未来的行为总是过度乐观,所以利用我们的这种认识来赚钱。例如,他们一开始会给我们利率比较低的信用卡,但是窍门在于6个月后,利率会大幅上升。这没有什么不合法的。银行甚至不必将这些打印精美的条件遮遮掩掩(虽然它们似乎总是想这么做)。它们会把这些条件写在霓虹灯广告牌上:现在开始使用信用卡,你将可以享受6个月的优惠利率。未来会与过去不同,而且通常会变得更好—由于这种过度的乐观主义,我们会一窝蜂地做这类交易(如果外星人统治了地球,把人当成宠物来玩,他们可能会把这种抑制不住的乐观主义当成我们最可爱的特点)。

    当制定这些计划时,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崭新的经过完善后的自我,还想让这些商家吃亏上当。我们并不真正关心它们是否会在6个月后要求我们支付过高的利率,因为我们打算很快还清债务(同时还能变瘦)。然而6个月过后,我们常常还是债务缠身。结果是普通美国人会把他或她收入的1/5拿来付信用卡上的开支—其中绝大多数是利息。控制我们的财务身处在高利贷者以及其充满诱人提议的海洋—这些提议是用来刺激和利用我们的欲望的,我们如何才能过起富裕的生活呢?是的,我们不能依赖本能,相反,我们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财务训练。对于银行和企业,我们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而反败为胜。记住,它们的赚钱之道是借给我们钱时收高利率,而在我们存钱时给低利率。转败为胜的步骤一是把任何东西都用同一种货币,即税后利率来计算。不管它是叫贷款申请费也好,利息索价也好,分期付款也好,问题的关键是利率。许多很好的书和软件程序能帮我们把不同类型的费用转变成有效利率。经过协调,每个人都能按要求计算好利率。虽然这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多数人甚至到现在也还不知道我们被要求支付什么利率。

本能 第一章 瘪钱包和肥躯体(7)

    步骤二,组织我们的财务机构。不管我们欠什么债,利率都应该尽可能低,而且可以减税。同样,不管我们有什么积蓄,它们带来的税后回报都应该最高。例如,我们信用卡上欠3000美元,而同时有2000美元的储蓄账户,那我们在白白地让钱溜走。储蓄账户的利率很低,顶多在2%~3%之间,而信用卡却要我们付将近20%的利息。我们可以像华尔街的银行家那样,动用我们的存款以减少信用卡上的差额。这样,给我们带来2%利率的钱却可以帮我们省下20%的开支。在一个层次上组织我们的财务并使其合理化的需要很明显,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就要求我们控制对诱惑性提议的本能反应。这会更难,因为公司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设计一些程序来愚弄我们对价值的直觉观念。步骤三,对我们的行为持现实的态度。在管理金钱的问题上,这可能是最难的事情了。即使我们认为明天我们会做得更好,对我们控制未来欲望能力的最好的预言家却是我们过去的行为。要是正在放映电影《王牌大间谍》(AustinPowers),我们就不会坐上三个小时去看晦涩的纪录片。同样,我们不要接受那些只有当我们完全改头换面才会帮自己省钱的金融提议。

    最后,占商家的便宜。虽然每个商家都在尽可能地捞我们的油水,它们在拉拢我们这方面是存在竞争的,所以可能不得不主动给我们一些甜头。例如,某个电话公司一开始时会要价比较低,或者会提供某种申请补贴。它认为我们尝完甜头后还会继续待在它们这儿。但是,我们可以吃掉这块免费的馅饼,然后转移到另一家,直到这家的条件转为对我们不利为止。公司讨厌的就是这样从一块免费馅饼跳到另一块免费馅饼的客户,但是这种做法不但合法而且有利可图。进化为许多问题都提供了绝好的解决方案。如果要跌倒,我们的身体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让我们站稳或者减少跌倒后的痛苦。但是在金融领域没有这样的本能的保护措施。在做每一个决定时,我们都必须压制内在的反应,并利用习得的金融手段来做出最佳选择。肥胖请勿给人类喂食恐怖的肥腰常塔克是住在亚特兰大动物园的一只聪明可爱的猩猩。它受过手语训练,有超过150字的词汇量,并被认为是一位体面的艺术家。它生于亚特兰大耶基斯灵长类动物中心,现在20多岁。它在中心生活的9年是被当人一样养大的,使用尿布和婴儿的那些用品。

    在这种人类的环境中长大,常塔克变得十分肥胖,重达200多公斤,几乎是它理想体重的3倍。由于担心庞大的躯体会压坏它的肺,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严格的节食。以前它是200多公斤的乐趣,现在却成了180多公斤的怒气。在节食期间,它最喜欢的手语变成了“糖”。它拒绝画画,还吃了给它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的蜡笔。节食期间,常塔克还成功地逃跑了一次。它向一个看门人发威,并且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取了那人性命,但是它选择向一个200多升的食物桶发动了攻击。最后人们发现它坐在一个底朝天的食物桶旁边,四肢并用地把给猴子吃的东西朝嘴里塞。

    常塔克是独一无二的,不光是因为它和人类的联系,以及它的语言和艺术才能,还由于它的体重。您瞧,在动物园和研究中心之外没有肥猩猩。野生猩猩,虽然在基因上和常塔克一样有对美餐的渴望,但是体态苗条,大约只有70多公斤重,因为它们的食物相对缺乏,而且在婆罗洲的丛林里很难找到食物。

本能 第一章 瘪钱包和肥躯体(8)

    像常塔克一样,我们许多人都难以保持体态轻盈、身体健康。我们会发现,食物充足、生活安逸是人类和被俘获的猩猩体重难以控制的根源。在我们的胃口成型的那个世界里,有充足的食物是不可想象的。真正贫困的人们会对吃饭过多可能成为问题这个说法感到困惑。在去东非乌干达的一次旅行中,特里试图给一群妇女解释易饥症(bulimia)。他一开始讲到患易饥症的人在吃完饭后会故意呕吐。“吃的东西有什么问题?”那些乌干达妇女问道。什么问题也没有,特里说,那些人只是想把食物吐出来。妇女们茫然地看着他,很明显她们难以理解这样的信息。在试着理解了几次这种紊乱现象之后,乌干达妇女们离开了,她们相信要么是翻译出错了,要么这是西方人开的奇怪的玩笑。那些长期挨饿的人们怎么会理解食物过剩的问题呢?在许多贫穷的国家,肥胖仍然是财富的标志,“富足”则用来形容胖人。尼日利亚的新娘在出嫁前先在“增肥屋”里吃喝休息以增加体重。胖乎乎的妻子更讨丈夫喜欢,因为她们的能量储存有利于怀孕。

    在工业化国家之外,饥荒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仍然很普遍。一年中,有一半的发展中国家会有食物短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出资建立一些储藏库以应对常常出现的饥荒年。事实上,我们贪得无厌的胃口曾是人类得以生存下来的生理特征。对食物深切的爱好可以使人们增加几公斤体重,以此来度过食物缺乏的艰难时期。对我们这些工业社会的人来说,踩几下油门就可以到达超市,那里的食物琳琅满目,有用来烹饪的,也有可以直接吃的。车库离厨房只有几步远,而超市的停车场离食物架也不过十几米远。如果还觉得开车去市场费力的话,我们还可以打电话订购比萨饼或中式快餐。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机器,如遥控器、电话、冰箱、电动开罐器、电视、电脑还有汽车,所有这些使得我们不论是补充能量、社交还是娱乐,都不怎么费劲。您今天真正走了几步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很少”。

    坐在沙发上,坐在车里,坐在桌子前,我们没有经历过任何形式的能源危机。我们中多数人已经在体内积累了太多的能量,比如说肥腰、囊肉、啤酒肚和其他不想要的赘肉。强大而本能的饥饿感使我们的祖先得以在一个对能量有很高要求的艰难世界里生存下来。想象一下,在某段时间里,有一群胃口不同的人:贪吃的一类人日日夜夜都在想着食物,而另一类人,当天吃饱了也就满足了。在这两者中,当食物短缺时,谁会有最多的能量储存在大腿和臀部?谁能经受住饥荒,剩下一些能量来繁殖后代?谁最有可能成为您的祖先?答案是胖子,胖子,还是胖子。

    饥饿感曾经是我们基因程序中增强生存力的特征,但现在它却成了这一程序中的蠕虫。这种永久的饥饿感造成的后果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是胖子。就体重来说,我们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是千克,身高单位为米。—译者注)达到30,丰满就成了肥胖了。(他们是不是故意这样设计,使得这种计算对大多数美国人都毫无意义?)指数为30就是说,如果您的身高是米,那体重就是95公斤;如果身高是米,则体重是82公斤。

本能 第一章 瘪钱包和肥躯体(9)

    可以预测,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富裕,以及我们个人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重将会不断增加。哪怕只减掉5公斤的体重,我们也会减少得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几率。我们都明白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尽量减肥的原因,而其他人则得了饮食恐惧症。笼子里的常塔克很胖,因为它的基因是适应野生环境的,那里的食物短缺,生活艰难。我们人类的祖先生活的环境更加类似于野生猩猩徜徉其中的印尼丛林,而不是现代化的工业环境。很可能,肥胖对于远古的人类就像对今天的野生灵长类动物一样罕见。就像家养的猫狗经常会变得胖乎乎的一样,动物园里也挤满了有体重问题的动物。如果我们身上也挂上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给人类喂食”,那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挨饿的滋味不好受不管基因馈赠给我们什么,只要消耗的卡路里比吸收得多,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减轻体重。不论吸收的卡路里来自汉堡包还是新鲜蔬菜,这个定律都成立。与此类似,不论是在健身房还是在卧室,只要能把卡路里消耗掉就行。仅仅指出我们的节俭基因会使我们发胖,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一个重要的节食概念是“体重的变化=吸收的卡路里-消耗的卡路里”,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方面。挑战在于持之以恒地减少吸收,增加消耗。几乎每个人都能挺得住暂时不吃东西。在令人畏惧的中学同学聚会之前,短期的挨饿可能是减掉几公斤赘肉的最快途径。然而要达到持久的减肥效果,则难得多。

    但在长期的饥饿状况下生活,可能是最坏的减肥计划了。至少参加生物圈计划实验的8个人能证明这一点。在生物圈2计划中,这8个人进入一个120公亩的满是动植物的封闭世界。这个计划试图探寻的是在人对环境仅能施加微小影响的情况下如何生存下去,但是最后它可能会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人性的东西。虽然科学家们知道在这个鱼缸式的生物圈里生活是很艰难的,但这个实验显示出的结果—人类生存的最大困难却令人吃惊。科学家们在一个重要的生物屋里发现了什么呢?那就是饥饿的人脾气暴躁。这些生物屋住客们由于食物缺乏而减轻了体重。食物短缺,部分是由于低热量饮食效果的有计划实验,部分是由于粮食歉收。正如预测的那样,体重的下降使健康状况得以改善,包括得心脏病的几率得以降低。由于食物缺乏,实验对象还经常争执、发生口角,并为晚饭的份额争吵不休。离开他们称之为“饥饿屋”的所在之后,一个参加实验的人说,“如果我们会和别人搭讪的话,那将是一大成就。”当继续正常的生活之后,他们又全都恢复了从前的体重。您不必到生物屋里花上1亿美元来吸取这个教训。常识以及科学实验揭示挨饿会伴随着痛苦。在一项研究中,人们持续6个月挨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都用在想象脂肪丰富的食物上了。食谱甚至取代了性,成为他们最津津乐道的谈资。所以我们不能老是挨饿,但是有没有别的办法来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以达到永久性减肥的目的?为了寻找答案,研究者们在一群猴子身上进行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