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证券基础知识 1 >

第2部分

证券基础知识 1-第2部分

小说: 证券基础知识 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证券)和债权证券。股权证券具体表现为股票,有时也包括认股权证;债
权证券则表现为各种债券。狭义的有价证券通常仅指资本证券。
资本证券的功能和作用与经济运行中的职能资本既有十分相似之处(都
能给其所有者带来盈利),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资本证券并非实际资本,
而是虚拟资本。它虽然也有价格,但自身却没有价值,形成的价格只是资本
化了的收入。资本证券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存在形式,它只间
接地反映实际资本的运动状况。

资本证券与实际资本在量上也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资本证券的价格
总额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因而它的变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资本额的变
化。但资本证券的活动可以促使财富的大量集中和资金的有效配置。

3)货物证券。货物证券是对货物有提取权的证明,它证明证券持有人
可以凭单提取单据上所列明的货物。货物证券主要包括栈单、运货证书及提
货单等。
(3)根据上市与否,有价证券可分为上市证券和非上市证券。划分为
上市证券和非上市证券的有价证券是有其特定对象的。这种划分一般只适用
于股票和债券。
1)上市证券。又称挂牌证券,指经证券主管机关批准,并向证券交易
所注册登记,获得资格在交易所内进行公开买卖的有价证券。为了保护投资
者利益,证券交易所对申请上市的公司都有一定的要求,满足了这些要求才
准许上市。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公司要在证券交易所中注册其证券,必须符合
其注册条件并遵守其规章制度。证券交易所要求申请上市的公司提供的情况
主要包括:申请上市的股票或债券的数额和市场价值;股东持有股票的情
况;纳税前的收益和股利分配情况等。当上市公司不能满足证券交易所关于
证券上市的条件时,交易所有权取消该公司证券挂牌上市的权利。
证券上市可以扩大上市公司的社会影响,提高公司的名望和声誉,使其


能以较为有利的条件筹集资本,扩大经济实力。对投资者来说,由于上市公
司必须定期公布其经营及财务状况,因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
策。挂牌上市为证券提供了一个连续性市场,证券在市场上的流通性越强,
投资者就越愿意购买。证券交易的价格由于竞价买卖,一般都比较合理,因
而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2)非上市证券。非上市证券也称非挂牌证券、场外证券。它是指未在
证券交易所登记挂牌,由公司自行发行或推销的股票或债券。未上市证券不
能在证券交易所内交易,但可以在交易所以外的“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有的也可以在取得特惠权的交易所内进行交易。非上市证券由于是公司自行
推销的,与上市证券相比,筹资成本较高,难以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为公
司赢得社会声誉。
一般说来,非上市证券的交易比上市证券的交易要多,在交易所里上市
的证券种类非常有限,只占整个证券市场证券种类的很小部分。非上市证券
多因不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的上市条件而未能登记注册,但有些规模大且信
誉好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免去每年向交易所付费及呈送财务报表
等,即使符合交易所规定的条件,也不愿意在交易所注册上市。更何况现代
电子通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为场外非上市证券的交易提供了十分便利
的条件。

3.有价证券的特征
有价证券具有作为金融工具的共有的特征: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和
风险性。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偿还期,股票和永久性债券的偿还期可视为无限
长;流动性是指迅速变为货币而免受损失的性能,不同证券的变现能力有强
有弱,有时差别很大;收益性是转让资金使用权的回报,收益率的高低依证
券的品种及其运行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风险性是指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
性,包括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不同的证券种类,
其风险程度大不相同。

4.有价证券的经济效用
尽管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在我国的经济建设
中,有价证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
会化程度的提高,项目的建设规模和企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创办新企业
和维持现有企业都需要巨额资金,这巨额的资金需求仅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
内部的集资远远不能得到解决,必须从企业外部开辟资金来源渠道。企业从
外部解决资金短缺的矛盾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从银行贷款;二是发行有价
证券。由于我国企业资金普遍偏紧,银行贷款压力很大,信贷资金来源与运
用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发行有价证券(主要是股票和债券)有利于满足
企业投资于机器设备及厂房等固定资产上的长期资金需求。
(2)有价证券有利于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有价证券

的上述作用是通过投资者和证券发行者两方面的行为发挥出来的。从投资者
的角度来看,为了谋求其投资的保值与增值,必然十分关注投资对象的经营
状况和财务状况。投资者之所以做出购买某家公司有价证券的投资决策,是
因为他经过对投资对象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认为这家公司能有效
地运用资金,投资于这种企业不仅股息或利息有保障,而且能随着企业经济
效益的提高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为此,社会资金便流向高效产业部门。从
证券发行者的角度看,通过发行有价证券筹集的资金如果得不到合理有效的
运用,发行的债券难以按期支付利息,就有可能被清算;发行的股票不能支
付或者支付的股利数额很小,股票的价格就要下跌。这样一来,企业用于扩
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甚至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在
这种压力之下,企业只能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状况,以最少耗费生产出
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产品,既满足社会需要,又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
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社会资源的配置就得到了优化。

(3)有价证券有助于促进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不但要发展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银
行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兼顾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为此必
须实行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即资金的运用必须与资金的来源相适应。银行
贷款以短期性的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是因为银行的资金来源多为活期存款,
吸收的存款又要缴存存款准备金和留足自存准备,因而贷放资金的能力非常
有限;如果企业运用直接融资方式自行发行有价证券,不但能满足其日益增
长的资金需要,而且有助于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或者,由银行发行
金融债券,与吸收的存款相比,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就越高,这不仅能增加银
行的贷款能力,而且能优化贷款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银行的金融中介作
用。
(4)有价证券是国家实现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从国
内外的情况看,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有加深的趋势,有价证券便是国家干
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首先必须掌握足够的财力资源。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
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年来不断提高,一般都在 
34%以上;中央财政收
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增加到了 
60%以上。尽管这样,这些国家还是滚
动式推出品种多、规模大的国债券,以满足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资金需要。
我国上述两个比重曾严重下降,这对经济实力原本薄弱的国家财政来说,更
是承受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压力。为了增加国家财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调
整经济结构,我国近年来连续发行了巨额国债,这将大大增强国家干预经济
生活和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有价证券对实现国家产业政策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
的、利用多种手段通过规划产业结构的目标、干预产业结构的形成等措施,
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的产业工作指导原则,也是指导投资


者合理、正确投资的依据。投资者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投资,就能
在国家实行的各种优惠政策的作用下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因此,投资者会
竞相购买那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部门发行的有价证券,问这些部门进行投资。这样会使这些部门得到不断的
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不断向产业政策要求的方向迈进。而那些
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部门和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黯淡,社会经济效益不
好,它们发行的有价证券必然受到投资者的冷遇,其正常运作的资金需求得
不到满足,其发展也受到限制。

有价证券还能发挥调控货币流通量的作用。货币流通量与货币流通必要
量相适应是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货币流通量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决定
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有多个,这些因素都直接受社会上有价证券的数量及其流
通状况的影响。如果发行的有价证券数量多,流通状况好,则意味着大量的
手持现金转化成了证券,从而可以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量,降低现金漏损率和
资金闲置系数。在公开市场上,如果中央银行大量抛售证券,则会减少流通
中现金和存款的数量,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反之,如果中央银行大量收购
证券,则又会增加货币供应量。此外,有价证券还能影响流通中的货币结构。
这主要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改变货币在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的流
通比例以及在不同地区的流通比例,进而改变货币的流通结构。

二、证券市场

1.证券市场的定义
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发行与流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的
总称。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和主体,它包括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
市场。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
响。

2.证券市场的特征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证券市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证券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而一般商品市场
的交易对象是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
(2)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债券等具有多重市场职能:既可以用来筹措
资金,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又可以用来投资,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也可以
用于保值,以避免或减少物价上涨带来的货币贬值损失;还可以通过投机等
技术性操作争取价差收益。而一般商品市场上的商品则只能用于满足人们的
特定需要。
(3)证券市场的证券价格,其实质是所有权让渡的市场评估,或者说
是预期收益的市场货币价格。它与市场利率关系密切。而一般商品市场的商

品价格,其实质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4)证券市场的风险较大,影响因素复杂,具有波动性和不可预期性。
而一般商品市场的风险很小,实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波动较小,市场前景
具有较大的可测性。
3.证券市场的分类
证券市场的分类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按证券的性质不同,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又可进
一步分为国库券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和公司(企业)债券市场。
(2)按组织形式不同,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指的是证
券交易所;场外市场则主要指店头市场(柜台市场),以及第三市场、第四
市场。
(3)按证券的运行过程和证券市场的具体任务不同,分为证券发行市
场和证券交易市场。
三、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证券市场的产生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社
会分工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信用制度落后简单。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社会分工日益复杂,商品经济日益社会化。日益扩大的生产需要,大大
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等资金融通方式不
断出现。各类信用形式的发展,又导致越来越多的信用工具的出现。

出于资金融通的需要,各类有价证券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但提供信用的人所提供的资金未必都是长期闲置的,有时为了急需资金,就
必须保证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能出售换取现款。这
样,信用工具——各类有价证券的转让流通和买卖,就成为其存在和运用的
必要条件。证券的发行和买卖使得证券成为一种金融性商品,从而使证券市
场的产生成为必然。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16世纪的西欧就已有了证券交
易。当时的里昂、安特卫普已经有了证券交易所,最早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
易的是国家债券。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使股票、公司债券及不动产抵押债券依次进入有价
证券交易的行列。在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300多年前,被称为“股票
经纪人”的商人就已在他们的主要市场——伦敦交易所从事证券市场的一些
简单业务。

在我国,19世纪 
70年代以后,清政府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企业。随着这
些企业股份制的出现,中国企业的股票应运而生,随之而至的便是证券市场


的产生。我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创立于清朝光绪末年上海外商组织的“上
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在这两个交易所买卖的证券,主要有外
国企业股票、公司债券、南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