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股票作手回忆录[1] >

第30部分

股票作手回忆录[1]-第30部分

小说: 股票作手回忆录[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集团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发现他们没有办法出脱很多股票。他一定试过他所知道的一切方法,因为集团操盘人除非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否则的话,不会要求由外人来取代他,而这一点是一般人最不愿意承认的事情。总之,他来找我,友善地寒暄一会儿之后,他说他想要我负责推展油品公司,散出这个集团总数略微超过10万股的持股。当时这支股票的价格是102到103美元。
  在我看来,这件事情暧昧不明,我婉谢他的提议。但是他坚持要我接受。他把这件事情从个人的立场提出来,所以最后我同意了。我天性不喜欢牵扯上我没有信心会成功的事业,但是我也认为一个人对亲朋好友有一些责任。我说我会尽最大的力量,不过我告诉他,我对这件事情并不觉得自傲,并且列举出我一定会遭遇到的不利因素。但是卜兰迪只是说,他没有要求我保证替这个集团赚几百万美元的利润。他确信如果我接手,我会做出让每一个理性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噢,我的情形就是这样,答应做一件违反我判断的事情。就像我担心的一样,我发现情形很困难,主要起因于卜兰迪替这个集团炒作这支股票时,所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是对我不利的主要因素是时间。我深信我们迅速接近多头涨势的尾声,因此市场状况虽然有改进,让卜兰迪大受鼓舞,最后一定会证明这只是短暂的反弹。我害怕在我能够让油品公司股票有所作为之前,市场一定会再度转为空头市场。不过我既然已经许下诺言,就决定尽我最大的力量去作。
  我开始拉抬价格,却不很成功。我想我把股价拉到107美元左右,这样相当不错,我甚至能够卖出一些股票。股数不多,但是我很高兴没有增加这个集团的持股总数。有很多不属于这个集团的人正在等待小幅上涨,好倒出他们的持股,对他们来说,我是他们天赐的良机。要是整体情势好一点,我也应该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没有早一点叫我操盘真是太糟了。我觉得我现在所能做的,是尽量让这个集团在损失最少的情况下出脱持股。
  我请卜兰迪来,告诉他我的看法。但是他开始反对。接着我跟他解释为什么我采取这种立场,我说:“卜兰迪,我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市场的脉动。你的股票没有人跟进。看出一般大众对我的炒作到底是什么反应,不需要什么技巧。你听我说,你把油品公司股票尽量弄得有吸引力,而且随时都给予所需要的一切支持,却只发现大众毫不理会,你就可以确定一定有什么间题,不是这支股票有问题,而是市场有问题,逆势而为绝对没有用。你要是这样做,注定会失败。有人跟进的时候,操盘经理应该乐于买进自己的股票,但是如果他是市场上惟一的买盘,他还买的话,就是笨蛋了。我每买进5;000股,大众应该乐于或有能力多买5;000股。但是我绝对不愿意当唯一的买盘。如果我这样做,我只是抱满我不需要的一些做多的股票,现在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卖出。卖出的唯一方法就是卖出!”
  “你是说不管什么价格都卖出?”卜兰迪问道。
  “对!”我说,我看得出他要开口表示反对。我说:“如果我要卖出这个集团的股票,你可以确定价格一定会跌破面值,而且——”
  “噢,不行,绝对不可以!”他叫着说。你听他的声音,一定会以为我在邀请他加入自杀俱乐部。
  “卜兰迪,”我跟他说:“股票炒作的基本原则是要拉抬股票以便卖出。但是你在上涨时,不能大量卖出。你办不到。大量卖出是要从头部一路下跌时卖出。我不能把你的股票拉高到125或130美元。我希望这样做,但是根本做不到。所以你必须从现在的价位开始卖出。在我看来,所有的股票都会下跌,油品公司不会成为唯一的例外。现在由集团卖出,造成股价下跌,胜过下个月由别人卖出造成重跌。反正都会下跌的。”
  我看不出我说的话有什么令人伤心的地方,但是你远在中国,都可以听到他的哀嚎。他根本不愿意听这种话。这样绝对不行。这样会让这支股票留下糟糕透顶的记录,更不要说这支股票在银行里质押借款,可能造成的种种不便等等。
  我再度告诉他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防止油品公司下跌15或20点,因为整个市场都要跌这么多。我又说,期望他的股票成为令人目眩神摇的例外,是荒谬无比的事情。但是我的话变成了马耳东风,他坚持我必须支撑这支股票。
  眼前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是当年最成功的股票炒手之一,曾经在华尔街的交易上赚过几百万美元,对股票投机游戏的认识,远远超过一般人。但,他却在空头市场的初期,坚持要支撑一支股票。当然,股票是他的,但是这样做却很糟糕。总之,这件事情不合道理,我又跟他争论,却没有用。他坚持要我发出支撑股价的买单。
  等到大盘走软,真正的跌势开始时,油品公司当然和其他股票一起跌落。实际上,我不但没有卖出,还在卜兰迪的命令下,为这个内线集团买进股票。
  唯一的解释是卜兰迪不相信空头市场已经临头。我自己深信多头市场已经结束。我不但用油品公司,也用其他股票测试过,证明我最初的猜测。我没有等到空头市场宣布安全到达时,才开始放空。我当然一股都没有放空油品公司,不过我放空了其他股票。
  油品公司炒作集团正如我的想像,抱满了他们开始时就持有的股票,也抱满他们徒劳无功、想拉抬价格时所吸进的股票。最后他们还是卖掉了股票,但是和我想要卖而卜兰迪不让我卖的时候相比,他们卖到的价格低了很多。不可能有别的结果。但是卜兰迪仍然认为他是正确的——或者说他自己是正确的。我知道他说我给他那种建议,原因是因为我放空其他股票,而大盘仍然往上走。这样当然是暗示说,不限价出清这个集团的持股,会造成油品公司的股票大跌,这样会协助我在其他股票的空头部位。
  这全都是胡说八道。我看淡后势,不是因为我放空股票。我看淡后势,是因为我评估大势是这样子走,我只有在自己翻多为空时,才放空股票。从错误的方向操作,不会赚多少钱,在股票市场中尤其如此。我计划出售这个集团的股票,是因为20年的经验告诉我说,这样是唯一可行和明智的作法。卜兰迪应该是很高明的交易者,能够像我一样看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想要做任何事情都已经太晚。
  我猜想卜兰迪和成千上万的外行人一样,有一种错觉,认为作手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做得到。作手没有这种能耐。他做不到的。吉恩最大的成就是在1901年春季,炒作美国钢铁公司普通股和特别股。他能够成功,不是因为他很精明和财力雄厚,也不是因为他有一票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作他的后盾。这些是他成功的部分原因,但是主要原因是大盘很适合,大众的心态也很适合。
  违背经验的教训、违背常识行动不是好事。但是华尔街的傻瓜不完全都是外行人。卜兰迪对我的不满,我刚刚已经告诉过你。他觉得痛心,是因为我没有照我的意愿去炒作,而是遵照他要求我的方式去炒作。
  炒作如果是要把大量的股票卖掉,只要这种炒作没有伴随着任何特意的歪曲,其中没有任何神秘、不公正或欺骗的内涵。健全的炒作必须以健全的交易原则为基础。大家很强调洗盘之类的旧式作法。但是我可以跟你保证,纯粹的技巧无足轻重。股票炒作跟在柜台卖股票和债券的差别,在于顾客的性质不同,而不在于诉求的性质不同。摩根公司出售债券给大众,是卖给投资人,作手散出大笔股票给大众,是卖给投机客。投资人追求安稳,为投资的资本寻求持续的投资报酬率。投机客寻求的是快速获利。
  作手必须在投机客当中,寻找主要的市场,投机客只要有合理的机会,能够为他的资本得到大笔的报酬,就愿意冒比正常水准高的商业风险。我自己从来不相信盲目的赌博。我可能会大笔操作,也可能只买100股。但不管是那一种情形,我都必须替自己做的事情找到理由。
  我清楚记得我怎么开始投入炒作游戏——也就是替别人行销股票。回想起这件事让我深感偷快,因为这件事极为巧妙地显示华尔街专家对股市操作的看法。这件事是我东山再起之后发生的,也就是1913年我交易伯利恒钢铁股票,开始恢复财力之后发生的。
  我的交易相当稳定,运气很好。我从来不寻求在报纸上曝光,但是我也不刻意回避。同时你知道,只要有哪个作手很活跃,华尔街的专家都会夸大他们的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当然报纸会听到作手的消息,然后刊出一些谣言。根据谣言的说法,我破产过非常多次,根据同一些权威人士的说法,我也赚过千百万美元,因此我对这种报导唯一的反应,是奇怪这些报导从何而来,怎么会出现。惊异谣言怎么可能会增加这么厉害!我的营业员朋友接二连三地来告诉我同样的故事,每次故事都有一点变化、增添一些新的材料,也变得比较详细。
  我这么长篇大论,意思是要告诉你,我怎么开始替别人从事炒作的工作。我全额清偿几百万美元债务的报纸报导发挥了功效。我大进大出和获利都被报纸极度地夸大,以致华尔街上对我议论纷纷。作手炒作20万股就能操纵市场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是你也知道,大众总是希望找到取代旧时代领袖的人。吉恩以高明的股票作手闻名,靠自己的力量赚了几千几百万美元,使承销商和银行请求他代为操盘,替他们出售大笔的股票。简单地说,他提供的炒作服务确有需要,因为华尔街听到他过去交易成功的故事。
  但是吉恩已经去世,在他之后,另外有两三个人创造了几个月的股市历史,他们因为长久以来没有活动,已经销声匿迹。我指的是几位大手笔进出的西部人,他们在1901年来到华尔街,靠他们手中的美国钢铁持股,赚到数千万美元。他们实际上是超级承销商,而不是吉恩那样的作手。但是他们极为能干、极为富有,在推销他们和朋友控制的公司证券方面,极为成功。他们其实不是伟大的作手,和吉恩或傅劳尔州长不同。不过华尔街仍然觉得他们有很多可以谈论的事情,他们在专业人士和比较活跃的证券商当中,当然有一批信徒。他们不再积极交易之后,华尔街再也找不到可以谈论的作手了。至少在报纸上看不到跟作手有关的消息了。
  你应该还记得,1915年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之后,开展了一段大多头行情。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协约国向美国购买数十亿美元的物资,使美国进人景气热潮。就炒作而言,任何人都不必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为战争新娘创造没有限制的市场。很多人靠着合约,甚至靠着可以得到合约的承诺,赚到几百万美元。他们靠着友善的银行家协助,或是靠着把自己的公司放在未上市市场交易,变成了成功的股票承销商。大众会买任何经过适当宣传的东西。
  景气热潮的高峰过去之后,这些承销商发现,他们在卖股票方面需要专家的协助。大众热衷于购买各式各样的证券时,其中有些人用比较高的价格买进,想要出脱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股票并不容易。在景气高峰之后,大众确实了解任何东西都不会再涨。这不是买方变得比较聪明,而是盲目的买进已经结束。心态已经改变。价格甚至不必下跌才会让大家悲观。只要市场变得很沉闷,而且维持一段时间,就足以造成这样的效果。
  每次景气热潮时,都会有一些公司成立,目的就算不是完全想利用大众对各种股票的好胃口,主要的目的也是这样。也有人迟迟才把股票拿出来承销。承销公司犯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是人,他们不愿意看到景气热潮结束。此外,只要潜在的利益够大,也值得冒险。在憧憬被希望干扰时,绝对看不到头部,一般人看到,一支在12或14美元时没有人要的股票,突然涨到30美元,这样当然是到顶了,却又涨到50美元,这样绝对是涨势的尾声了。接着这支股票又涨到60元、70元,然后涨到75美元。这时情势很可以肯定,几星期前这支股票的价格还不到15美元,现在当然不可能再上涨了。但是这支股票又涨到80元,然后涨到85元。到了这个时候,一般人因为从来不考虑价值,只考虑价格,而且因为他们的行动不是由情势主导,而是由恐惧主导,于是就采取最容易的方法—不再认为涨势一定有到头的时候。这就是外行人虽然很聪明,不会在头部买进,却也不获利落袋的原因。在景气热潮中,大众总是先赚到很多钱—账面上的利润,而且始终是账面上的利润。
 
第22章 在华尔街上,狗绝对不会有反对咬狗的愚蠢偏见
  有一天,吉姆?巴恩斯Jinn Barnes来看我,他不但是我的主要经纪商之一,也是我的好朋友。他说他要我帮他一个大忙。他以前从来没有讲过这种话,所以我请他告诉我到底帮什么忙,希望是我能够帮得上忙的事情,因为我确实希望报答他。然后他才告诉我说,他的公司和某一支股票有关,事实上,他们是这家公司的主要承销商,而且吃进了一大笔股票。因为情形有了变化,使他们必须卖出相当大笔的股票。吉姆希望我替他做推广的工作。这支股票是联合炉具公司(Consohdated Stove)。
  我因为好多个原因,不希望跟这件事情扯上关系。但是我欠吉姆一些人情,吉姆又坚持从个人的立场要我帮忙,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克服我的反对。他是个好人,是我的朋友,我猜想他的公司跟这件事情关系很深,所以最后我同意尽力去做。
  我总是认为,战争景气和其他景气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青年银行家在股市所扮演的新角色。
  这次景气是自发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景气的起因。但是同时美国最大的银行和信托公司也尽了最大的力量,帮助各式各样的承销公司和军火制造商,让他们在一夜之间成为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