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2-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黄塑料、蓝塑料做了一批“透明的”Apple 电脑,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实在看不懂,这搞的是什么名堂啊?无非是颜色鲜艳一些, Logo 和按钮设计得更加酷一点,So
What?哈,苹果变味儿啦,原来定位高端专业用户的电脑,现在迎合家庭主妇们的庸俗审美趣味,成了厨房中的新电器!
乔布斯回到了Apple,不晓得能不能说妙手回春,但是Apple 总算没在灵床上断了气。不过那也没什么了不起,IT
行业中,你当不成老大老二老三,不上不下也是在等死,Apple 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从来都只是在个位数上徘徊,和Dell 、HP 、Lenovo
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即使继iMac 之后, 乔布斯绞尽脑汁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 MacBook 、MacBook Air 、Mac OS X……
无非是外形设计的品味高雅一些,广告里多加了些噱头而已,乔布斯的电脑情结、他和比尔?盖茨的这一箭之仇, 胜算的概率微乎其微。Apple
不曾也永远不可能成为电脑行业里的龙头老大, 个人电脑的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不知道乔布斯听不听得进去,个人电脑如今是“三国”时代,由HP 、Dell 和联想各霸一方。Apple 相当于谁,吕布?关羽?还是赵子龙?
Apple 电脑的最终解脱、乔布斯最好的金蝉脱壳计划,是去忽悠麦克戴尔或柳传志收购苹果的电脑事业部,要是忽悠收购不成,搞回来一批OEM
订单也行,这样全世界的电脑大卖场里的笔记本将会焕然一新,Apple 电脑的实际市场占有率也肯定会有几个级数的增长。乔布斯呢?从此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好好打理iPod
和iPhone,把它们做得更加极致。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56节:“乔布斯”和“巧不死”(3)
信不信由你,这一天一定会到来,Apple 命中注定巧不死。
(6)
Apple 山寨里,巧不死的传说比比皆是。再说其中有个曾经被命名为旷世天才“牛顿”的产品。那是Apple 最早的一个PDA
产品,曾经把它当成掌上明珠卖,标价1000 美金一台,就差没有请英国女王和沙特王子来当广告代言人,
结果呢?英雄生不逢时,把栏杆拍遍,无人识货,最后兵败荆州。这也是乔布斯的一块心病,他多动症的手心里总想走到哪里都有那么一块宝贝拽在手里转悠,但是Apple
从来没有成全过他的心愿。
瞧,乔布斯卧薪尝胆面壁十年,把“牛顿”捡起来捣鼓一番,终于成了又一件新玩意儿,这回搞掂了不是,“ 牛顿”巧不死,iPod 和iPhone
使得乔布斯心想事成!
我们都曾听过SONY 的故事。索尼的发家本领也来自一件小小的产品:
Walkman,即“随身听”。索尼曾经在地球上卖出了4亿台“随身听”。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透露给我们他的高招:顾客是有不同需求、不同口味的,所以索尼的“随声听”有红的、黄的、兰的、黑的、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简单的、复杂的、带收音机的、带录音的、防水的、防震的……
只要有客户的需求,索尼就造…… 多么简单而伟大的境界!
iPod 不花吹灰之力,把索尼“随声听”给灭了。
iPod 只有两种:黑的、白的;内存30GB 、60GB 。
别急,还有,每个MBA 的教授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新产品价格应该卖得高,随着销量的上扬,价格可以一步步下降。
但是,iPod
的定价从它推出来到现在是一成不变的,一步到位,从不打折。竞争对手没有“便宜”的空子可钻,没法用“便宜”作为竞争的武器,iPod“定价”的这只棋子,也是第一步就直接长驱直入,兵临竞争对手城下喊“将军”叫阵的。
那么多竞争对手相继推出了iPod 的山寨机,微软的Zune 、新加坡的Creative 、韩国的iRiver 、包括索尼……
哪一个不是花花绿绿的鸡毛撒了一地, 但是没有哪一家的销量可以和iPod 同日而语。
想想吧:两种颜色、两种规格,比10 种颜色、10
种规格,哪一个的生产成本更经济?再想想吧,就算山寨机的价格便宜了10%,它们的内存却要少20%,另外,山寨机的品牌哪有iPod 那么酷啊?更何况,iPod
还有个革命摇篮大后方叫iTune,竞争对手们,你们有吗?!
别玩儿了,谁敢来玩,谁就是“巧必死”!
(7)
每当我闭上眼睛,眼前会浮现出两个乔布斯。一个是长发披肩的“愤青乔布斯”, 另一个是“削发为僧”的布道者乔布斯。
“愤青乔布斯”发明Apple 电脑,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踌躇满志,心比天高。不是嘛,Apple 最早的公司愿景都是这么说的:
“Let’s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让我们在地球上刻上一道印记!)
“Let’s Be Pirates!”( 让我们开山寨,让我们当海盗!)
“Think Different”(“ 想的不一样”或“动歪脑筋吧”)
“愤青乔布斯”为此曾碰得头破血流……
“削发为僧”的“布道者乔布斯”发明iPod,他“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可谓浪子回头、九死一生。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57节:“乔布斯”和“巧不死”(4)
从愤青奶油小生,到饱经风霜的老人与海,刻骨铭心的失败,使乔布斯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有人说“失败是最宝贵的成功经验”,
实在是一针见血、铭心刻骨啊,失败会给你带来成功,只要你巧不死!
如果没有Mac 、NeXT 、牛顿、摩托罗拉/iTune 的音乐手机……
的失败,如果没有这些累累伤痕,也许乔布斯还会在“少年天才”的称号中自我迷幻。与其说乔布斯这厮运气好,不如说他失败过太多、失败得太惨!不过,他是好样儿的,不怕死,摔倒了照样自己爬起来,所以成了“巧不死”。
尊重用户需求,技术才具有意义。“削发为僧”的布道者乔布斯在iPod 中,将成熟的技术和简洁方便的用户体验结合,做到了极致,做成了典范。iPod
并非世界上第一台数字音乐播放器,iTune 也不是互联网上第一个MP3 下载网站,但是iPod + iTune
却首开先河,实现了数字音乐在线购买、管理、播放的无缝链接,让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轻而易举地体验新的音乐潮流之酷。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乔布斯告诉了我们,创业就是要有必胜的信念,百战不挠,撑到最后。
千万不要大意,创业者们,要是你创业第一天就想去失败而不是成功,那无异于你想去自杀。创业都是为了梦想,都想活得更好,但愿你一炮打响,
出师成功。即使你有最聪明的大脑,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也免不了可能全军覆没。关键是,如果你失败了,别走开,在案发地点仔细找出杀手是谁,解剖自己的尸体,记住下次如何回避,如何超越,如何不死。
听说乔布斯最近病了,唉,折腾了这么久,老乔也该好好休息了,但是,千万不要死!!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58节:融资=“死亡行军”
融资=“死亡行军”
我曾经和你们一样,是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我曾经无数次向VC 融钱,失败比成功不知道要多多少倍,走访10 个VC,10 个VC
统统都说“No”的情况是家常便饭。
无论你自以为是地把商业计划书包装得多么美妙,无论你的演示做得如何慷慨激昂,无论你是否有勇气把创业公司银行账号上那最后几个礼拜的经营钱全都博出来,打肿脸充胖子到高级餐厅里请几个VC
朋友大快朵颐,以为他们会对你开恩,那你绝对打错算盘了。在不断的失败中,我终于渐渐领会了融资中的那句术语,在西方,很多人喜欢把融资戏称之为“Death
March”,即“死亡行军”。
后来我赚到了钱,VC 就开始来追捧我,再创了几次业,人累了,也变懒了,索性摇身一变,自己也当起了VC
。我每天看见这些来向我找钱的形形色色的创业者们,都会回想起我当年第一次向VC 融资的情形,那时是如此难、如此曲折、如此不能承受之轻,它几乎让我不堪回首。
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为了一个梦。我们决然舍弃了大公司里的高就和高薪,我们变卖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为了这个梦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租下一间令自己都感到寒碜的小小办公室,从此开始了让我们的梦想变成为现实的第一步,Apple
是这样走过来的、Google 是这样走过来的,世界上哪一个伟大的公司不都曾经有它们各自走过的第一步?!
开业的酒会上,朋友们祝贺你成为了“老板”,投你以羡慕的眼光,他们心里在想哪一天也要尝尝当老板的滋味儿(其实更多的人只是想想而已,永远是想的人多做的人少,真正敢跳出来自己当老板的永远是极少数,所以创业者是稀有珍贵动物);当然,还有的人在敬你酒的时候,眼睛里带着不确定的目光:这一切还得走着瞧,天晓得你能不能最后做成功呢?
创业的道路是漫长的。开业派对的短暂欢欣随之被日复一日的日夜苦干替代。到月底,当你发现每个月的收入勉强支付了房租、员工工资以后,留给自己的已经分文无剩,你难道不感叹吗?什么创业、什么自己当老板,压根是一个为别人打工的大大的打工仔!那时的我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从一个想法(Idea)到现实之间,从创业的勇气到滚滚涌来的财富之间有着一道天堑鸿沟。于是,长时间的入不敷出、几十张透支了的信用卡,终于把我这个年轻的CEO
逼到了悬崖的边缘,我每天黎明从噩梦中惊醒,留在床单上的是一个冷汗滴成的人影。
别人的推介给了我一线希望,他们告诉我世界上有一群特别有胆魄的投资人,名字叫“VC ”。VC 是慷慨无比的,他们一掷千金,认可你伟大的Idea
、给你高不可攀的估值;VC
会把你领到纳斯达克的敲钟台上,让你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我在冥冥中想象VC,仿佛看到了他们头上的光圈,觉得他们像上帝,像太阳,像千千万万创业者的大救星……有了VC
开闸放水,苦海无边中的和想入非非中的创业者们就统统得解放了。于是,我决定走上乞讨之路,我要去找到VC 大救星,跟着VC 干革命,去和VC 创造New New
Thing!啊,伟大的VC 啊,我来啦……
我见到的第一个VC,不,我遭遇过却到今天为止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的一个VC,是一个永远以“Sorry”作为开场白的人。我发给他商业计划书和邮件少则3~5天、多则10
来天才有答复,开头总是千篇一律的“Sorry”,“Sorry 我出差了”,“Sorry 我电脑坏了”,“Sorry
我生病了”……终于我和他约上了见面机会,我从美国东部飞到加州租了车直奔到Redwood City,在预先约好的一个西班牙餐馆里足足等了6个小时,那VC
最后打来电话说“Sorry,我有急事去夏威夷了”。我那时相信VC 不是凡人,不能用凡人的标准去衡量他,我只是想“大概上帝是很忙的吧”。
时隔不久,我又忽悠上了另一个VC
。这回人家倒是恪守信用,我准时到了他们的办公室,他们已经在等我了,我被领进了一个诺大无比的会议室,极少主义风格的建筑物中只放了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和靠椅,酷透酷透。我见到的是两个合伙人,一个高高瘦瘦,另一个矮矮胖胖,活像一对卡通兄弟。高个子沉默无语,矮个子滔滔不绝。我毕恭毕敬走入会议室时,矮个子的话让我大吃了一惊:“e
on in…take off your pants and we will grill
you!”(快进来,把你的裤子脱了,我们要烧烤你)。上帝呀,脱了裤子烧烤?!Grill——煎烤牛排用的是完全一样的一个动词。那矮个子见我脸有疑色就解释了他用的俚语,意思是要你“赶紧去掉包装实话实说,接受我们的无情质疑”……
从这个时刻开始,到我最后一次找到钱,我不知去了Menlo Park 多少回,不知道见过多少个VC,不知多少回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次次脱光自己的裤子。当我在向VC
行乞的道路上走完了两万五千里路的时候,我曾经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告诉创业者弟兄们:VC 不是上帝,向VC 们乞讨岂有那么容易。
融资= “死亡行军”。
虹←桥书←吧←HQDOOR←
第59节:在“死亡谷”蹦极(1)
在“死亡谷”蹦极
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不一定清楚,VC 们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银子到处乱砸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者以为,找VC 就像飞去赌城拉斯维加斯度周末,和VC
们在赌台上一叠叠砸钞票、玩它几把Black Jack 过过瘾。要是以为这就是找VC 融钱——错!
其实,VC
们也差不多和创业者那样,得时不时地到更加大的基金(比如“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社保基金”)那里去融钱,去讲故事,这样才能从那些巨无霸式的母基金那里搞出钱来组成各色各样的VC
基金(“母基金”也叫“Fund to Fund”,就是“基金的基金”,或称“饭吐饭”——听上去真的像是吃饱了撑的)。
你要是成功地融过几支VC
基金的话,回过头来看某个企业或某个项目融资,简直就像小菜一碟。基金“找钱”和创业者“找钱”一样,可都不像是在马路上要饭,只要厚着脸皮伸出手去,总有要到的时候。“找钱”是一门并不深奥、但也不简单的学问。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理解如何“找钱”,等于学会了一门一辈子有用的手艺。
每一个VC 基金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