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8岁成为亿万富豪 >

第24部分

28岁成为亿万富豪-第24部分

小说: 28岁成为亿万富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先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整个局面

    10。'背景'刘延林做了黄老板的海丰机砖厂的包工头。    
    '评析1'要及时到达展示自己的事业层面。    
    在海丰机砖厂做厂长的这个时期,刘延林真正成为机砖厂的行家里手。更为重要的还是作为厂长才较有可能得到外边同业的消息,因为这样的消息多在同行的老板当中传递;才更有信心自己做老板;他当时的身份使他能够争取到合伙人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砖厂打工赚到的钱偿还了在家乡的债务,重新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为还算顺利地得到贷款做了舆论的铺垫。刘延林到达每一个层面都在充分展示着自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新的支持资源。    
    闯事业不能光靠满腔热情,需要实力。这个实力包括运作能力,对行业的了解、掌握技术、资金运作等等因素。能力从哪里来?可以自己去摸索,也可以跟人去学,还可以通过打工在工作中学。跟人学可以更快、更经济、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容易建立工作的人际支持系统。闯事业需要你对事业有各个层次和全方位的了解,以及让他人了解你的机会。这都需要你能够及时到达展示自己的事业层面。    
    '评析2'把与成功者交往当成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做。    
    与成功者交往,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成功的关键。跟成功者有一样的想法就会有与成功者一样的行动,就会有与成功者相似的结果。跟成功者合作是培养实力最实际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在自己还没有实力前,与成功者合作,可以使我们轻易获得成功者具有的大量无形资产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不妨认为,刘延林获得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市场信息都是他的无形资产,这些财富都在充实他的自信心。我们不妨认为,淡水机砖厂甩卖的信息就是一种无形的资源。    
    '评析3'要争取到贵人的支持。    
    我们都有求人而不可得的经验。事实上,在工商界很多的成功人士是乐于助人的。当他们看到一个有作为的青年时,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赞叹。也许,他们从这个青年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友谊之手,心里总有一种要帮助他的冲动。刘延林遇到了一个会用人、宽厚的老板,成为他的在海丰机砖厂的包工头。这一步,意义非凡,是刘延林后来到淡水发展的垫脚石。    
    也是因为有很多求人而不能的经验,很多的年轻人转而走向单打独斗。甚至误解了自力更生精神的涵义,再不想求助于别人。闯事业做生意不像读书做学问,首先要达到目的。没有资金就无法完成交易,就算是一时能赊欠,终究需要自己最后买单,都是硬碰硬的。而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伸出的友谊之手往往是把它当做一个“投资项目”来做,或者设法为他所用,就像黄老板让刘延林做新办机砖厂的厂长一样。    
    争取有力人士的好感和同情,是任何一个有志青年闯事业的重要法则。年轻人容易理解错的是,他人对你的帮助或同情意味着自己在他眼里的无能。因而自尊心承受不了,自己的“志气”拒绝了他们的好心。其实恰恰相反,一个精明的老板对于一个没有任何长处、没有与众不同才能的人,就会认为不值得一帮。社会是同情弱者的,但那是施舍性的,并不适用于重视利益的工商界。一个老板对一个人的投资,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投资,一定有很多的考量条件,感情因素往往都是居次要的地位。    
    11。'背景'“广东人的精明或者说当老板的精明,正是会用人,别看黄老板跟我一样,认不到几个字,但是很会经营,尤其善于用人。可以说黄老板是我的经营启蒙教师。”    
    '评析'更重要的是实践中所知道的一切。    
    刘延林对黄老板推崇备至。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对比,也许对很多青年有所启发。学院里的教授之类的人物都有一个“批判性的头脑”,对问题的看法多为批判的角度,比较尖刻。能找出你很多的“不是”,但未必能找出比较好而且切实的方法来做事。作为学者,无可厚非;作为从学院出来做事的年轻人,就不能忘记做事要达到目的而不是“过程的批判”。“善于用人”乃用人之长,而不是挑剔他人之短处。精明不要写在脸上,也不要让人感觉到心计。一个人有亲和力、宽容、能理解人,让人感受到他的大气和可靠,一种非常人性的东西打动人。这也许正是书念得不多的成功者,对人生、对人性有更多朴素的感悟,长期积累形成的修养。无数多的现实例子和我们的社会经验都可以证明,最有教养的人,不是有一些知识的人,也不是大学里的教授,多是那些白手起家者和自我教育者。这些人,尤其在工商阶层的老板中最具代表性。一个人有教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文凭所意味着的东西——所获得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中所知道的一切。教育程度的不足是容易克服的,这已是一个不需要做更多说明的事实。    
    刘延林为人处世和经营管理、用人之道都深受黄老板的影响。他称黄老板是他的启蒙老师,另外的原因也许还有对比其他类型的人士,在后来自己做老板深有感触而发出的感慨。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感情成熟的人都会有很好的心态(1)

    12。'背景'“在机砖厂一边做一边观察、思考,半年日子我把生产过程、机器的操作、人员的组织管理,以及工厂的经营状况等等,了解得一清二楚……”    
    '评析'在工作中把握成长的机会。    
    我们看出,爱动脑筋,找窍门,是刘延林的秉性使然。如果只为了薪水去工作,我们就会忽略更重要的东西。且不说敬业精神的可能丧失,还会丧失工作经验的历练、人际关系相处之道等等。说到底,会让自己丧失才能,让自己的精神空虚。我们何不将工作当成锻炼才干、充实精神的机会呢?因为工作才使得我们对工作的本质有深入了解的机会,有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与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而那点薪水,对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而言,与壮丽的人生事业相比,又何足挂齿呢?    
    刘延林把握了这个锻炼和充实才能的机会,对行业的用心观察,慢慢就有了经营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开创了自己的前程。我们宁愿认为他看到了薪水以外的成长机会,它远比薪水本身多得多。那些对于工作采取推委的人,我们不妨认为他们是人格能力和心智的不发达,他们把自己推进了狭隘、小气、无能的深渊。    
    如果我们觉得当前的工作不理想,更重视自己的志趣。把当前的工作当做临时过渡,随时准备“另谋高就”。就会这样想,先混一段时间再说。所以,对于工作的马虎不以为然。未能认识到时间的损失的同时也丢失了潜在的机会。敬业精神的不足,为前程的开创造成了无形的阻碍。一个具有开阔的思想、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工作都努力认真的人,在他一进入工商界,就会给所有的人留下好印象。无论他是否在这一行长久干下去,他的同事、老板和相关的人以及只是听说的人都会认为“这个人不错”。这样的人就有很多的幸运机会,就会发展出良好的社会关系。我们未来的成败都有最大的可能由当前低微、自己都不看好的岗位所决定,千万不可妄自菲薄。刘延林不就是在最低微的岗位上有很好的表现,慢慢向上走,才有后来的自立门户吗?    
    能力和机会,是成功的条件,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自己有很好的理念,靠自己去创造。    
    13。'背景'“但我的确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我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不安分的因素……”“有朋友发现我经常提到淡水的各种第一名,觉得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兴趣。我说,我不是好奇,也不是想消遣。我告诉他们,我在哪里,就要给那里创造一些第一名。”    
    '评析'要及时强化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在我们周围,很多人曾有过抱负,但没有得到及时鼓励和强化,这个愿望和激情渐渐地消失了。日后看到别人的成功,就会有所感触。有人甚至把别人的成功归于他们有幸运的机会。    
    当初的梦想到哪里去了呢?因为努力和进展不大,看不到目标的接近,干着干着就丧失了斗志。俗话说:“一分播种,一分收获。”但很多时候“一分播种”的收获是只能有所积累,并不能实现目标,需要“十分播种”,才能看到目标的实现。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我激励,让激情之火持续燃烧。有一个积极、充满希望的心,人生就有希望。我们看到,刘延林失学时,班主任傅老师给予他适时的鼓励:“社会也是一所大课堂啊……”“猪儿生意”的失败,是“雪压竹枝低”这首诗让他鼓起勇气来到了广东。    
    我们在进取的路上,会经常陷入困境。我们的愿望和激情如果一次次地被否定,它的力量就可能越来越弱,最后归于消亡。一度在内心燃烧的激情之火熄灭了,这种抱负和理想灭失是人生的悲剧,使得我们的潜能得不到发挥。我们会找出理由自我安慰,好像看透了人生。其实是一种不满,甚至是愤世嫉俗。将失意归咎于外界的环境,某件事或者“缺少机会”。    
    我们中的很多人真的是陷入了黑暗当中,而没有能够读懂人生。缺少成功体验,缺少潜能开发体验的人,他就可能难以体验到一个人精神的力量。    
    刘延林经常提到淡水的第一名,不难看出是一种目标意识的体现。多数人因为缺少定义清楚的人生目标,所以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借用《黄金时代》记者的话,我们还可以说刘延林“可能是属于极少的巨富之后,仍然还有进取欲望的平民大款”。


第四部分 任何事情都不会偶然发生感情成熟的人都会有很好的心态(2)

    14。'背景'“我也有意地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学得很像,不认识我的人听我说粤语,还以为我是当地人。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作用却很大,一种说不清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在彼此间产生,隔阂距离自然就缩小了许多。”    
    '评析'需要良好的社交能力。    
    刘延林学会当地的方言,为融入当地人的圈子扫除了天然的障碍。每一个想拥有成功的青年,都要有借助于他人的理念。单枪匹马、单打独斗都是成功的障碍。同时,在当地人看来,一个外地人能很好地说他们的语言,又何尝不增加几分敬意和亲切感呢?    
    一个人即使有很多方面的长处,但与人交往的能力比较弱,就有可能从根本上阻碍自己走向成功。有一种观点认为,绝大多数的职业成功或者事业成功,成功的40%取决于人际关系能力,观念能力占40%,本位能力即专业能力只占20%。未能意识到需要融入一个圈子,需要借助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他人的支持,以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以为“优秀者”总能成功。这是很多有才华穷人的观念。其实,优秀者只是某方面优秀而已,优秀者不一定成功。原因在于长处没有有效发挥出来,而短处却起到很大的阻挡作用,未能扬长避短。成功需要你多方面的条件都具备。有效的方法就是融入各种圈子、借助于他人的资源,找到与他人合作或得到他人帮助的途径。    
    15。'背景'刘延林遇到会用人的黄老板;陆续把打工赚来的钱还了,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当机砖厂属于自己独有时,家乡的父母亲友过来支撑才渡过难关;机砖厂效益好转使得周围那些人眼红,一致来对付他,刘延林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妥善把它解决了;投资房地产划地时,因为相处得好,办事人员都很支持他,划给他的都是好地。    
    '评析'发展事业也可以看做是人际关系的经营。    
    黄老板是刘延林的贵人。在海丰机砖厂厂长这个位置上,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了重要关键的铺垫。    
    这3位合伙的打工仔何尝不是贵人呢?我们不妨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人都是自己的贵人。    
    一个人,想经商创事业,就要抱着“借重所有人”的理念和心胸,谦虚和尊重他人。平和、真诚、宽容的心胸能够为自己带来很多的朋友和事业上的援手,以及幸运的机会。林肯说过:“你最大的资本不是金钱,而是那些肯帮助你的朋友。”另外一句名言是:“一个人的成功,是因为一群人在支持他。”比尔•;盖茨也说过:“我从事的并不是计算机行业,我从事的也不是软件行业,我从事的是人际关系的行业。”洛克菲勒说过:“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去获得与人相处的本领。”说起来是发展事业,事实上可以看成是人际关系的经营。事业起步阶段的刘延林,为这几句名言做了很好的注脚。    
    16。'背景'去厂家买摩托车竟没有考虑如何运回,硬是现学骑回来了;“……我决定干成这桩买卖,把那个目前面临倒闭、而我当时又认为自己有能力将它救活的砖厂买下来。现在看来,我至少有两点没有考虑细致:一是对自己的经营能力而不是管理能力衡量得不周到,对那个砖厂原有人员的经营能力缺乏合理的估计;二是对市场缺乏具体的调查研究。这些都是后来进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但我不为这一点后悔,我也知道,假如当时我把什么都搞得一清二楚,可能我现在就什么也没有了。”    
    '评析1'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勇气争取来的。    
    就事论事,他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反过来看,如果他在买车或买机砖厂前考虑多了,恐怕也就打消了念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勇气的力量。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勇气争取来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先做了再说”,在做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勇气的人就有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大多数人在决策过程中,对于偶然因素太恐惧,对于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