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收列各类心理疾病、治疗和咨询的典型病例近 200 个,以及 各类心理测验量表 19种。 相信广大读者能从这本书中受到启发和指导,果能如此,也不枉我们的 一番心血。 编者 1997年 7 月于北京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7…
心理门诊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8…
第一部分 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成年人容易罹患,却又容易忽视的问题。这里我 们把各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并列举大量典 型病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青年、中年人,特别是更年期人 们容易罹患的各类疾病包括各类神经症、人格障碍、性障碍知性变态,精神 病、酒精和药物依赖、行为问题和行为障碍以及青春期及更年期的典型障碍。 这部分收列典型病例 86例。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9…
第一章 常见心理疾病的病因和分类 导致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 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只是由于人 的心理活动太复杂,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不能对其进行完满的解释而 已。下面将从生物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个人因素三大方面探讨影响心 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0…
一、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 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能否遗传?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舱说 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社会 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人们的心理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 的?有的人认为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有的人则认为是遗传决定的。这就是所 谓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之争,这个争论已持续了两千多年,至今仍未见 分晓。 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 (包括他的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关系是十 分密切的,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状、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 的某些成分等等更是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当代的大量调查数据表明, 在心理疾病中,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癫痫发作、精神发育不全、脑 神经萎缩、性情乖僻等等,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市 (1964年)对 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做了普查,发现其家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则患病率有 由少到多的趋势。精神病人的亲属中得精神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人的亲属高出 6倍,具体见表 1—1。 表 1—1精神病患者家属中远、近亲的患病率另外有人对躁狂抑郁症和精 神分裂症患者亲瞩的患病率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具体结果见表 1—2 (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主编《精神病学》): 表 1—2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远、近亲的患病率 另外,关于双生子的研究数据也有力支持了这种观点,这些结果说明在 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上,遗传因素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遗传学的研究 发现,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类是由单个基因夹变引起的称 为 “单基因遗传病”;一类是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称为“染色体遗传病”; 一类是由许多基因突变引起的,且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称为“多基因遗传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心理疾病,一般认为躁抑型 (特别是抑郁型的),与“单 基因显性遗传”的因素有关;先天愚型 (又称舌样痴呆或唐恩氏综合征), 则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遗传病;精神分裂症,有人认为是一种 “单基因隐性 遗传”疾病,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与多基因遗传因素有关。 □生物因素 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中毒、外伤、癌瘤、缺氧、 代谢障碍、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血管与变性疾病等,以及高温中暑、放 射线损伤均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与机能,引起心理疾病。 从胚胎时期起,官内、官外环境中的生物性致病因素,如孕妇患风疹、 梅毒、艾滋病等,孕妇酗酒、吸食麻醉剂毒品或依赖安眠药物,孕妇有严重 营养不良、贫血、缺氧、尿毒症、癫痫以及分娩时的胎儿颅脑损伤,早产与 新生儿窒息等,都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或导致严重发育障碍、人格发展异常以 及心理疾病。婴儿时期的营养缺乏,流行性脑膜炎、白喉、百日咳、猩红热 等传染病以及病毒性脑炎的感染,药物、食品或煤气中毒、颅脑损伤等,都 可能引起心理发育迟滞、人格发展异常与心理疾病。 另外,大脑的外伤,如因摔伤、碰伤或战争时的战伤造成的脑震荡、脑 挫伤等也都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 等。同时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可以成为心理障碍与精神失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1…
常的原因。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紊乱,机能亢进时 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而在机 能缺失时,在儿童期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在成人期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 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损害,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2…
二、个人因素 □人格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这不仅指人的外表,更主要提指每个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人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是 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往往都有相应的特殊 人格特征为其发病基础。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称为强 迫性人格,其具体表一是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 成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后易后悔、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 己等。又如,与癔病相联系的特殊人格特征是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 激动、耽于幻想、自我中心和爱自我表现等。如果与癔病相联系的人格特征 越明显,则只要有较轻微的精神刺激因素即可致病;相反,与宿病相联系的 特殊人格特征越不明显,则需要有较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才能致病。 此外,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与孤僻离群、多疑敏感、情感内向、胆小怯懦、 较爱幻想等特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躯体的机能状态 个体的躯体机能状态是指个体发生心理疾病时所处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它本身不是发病原因,但是不良的机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例如饥饿、 长途跋涉、日夜工作、分娩难产造成体力耗遏、睡眠缺乏、精神持续紧张的 机能状态,或酗酒、药物依赖状态下被削弱的机能状态,均极可能诱发心理 疾病。儿童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机能状态;青春期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 心理与生理功能急剧变化的机能状态,女性经期、妊娠、分娩期因为内分泌 功能变化,生理功能明显改变的机能状态;更年期性腺功能衰退、植物神经 功能不稳定的机能状态与老年期各种躯体机能逐渐衰退、防御与代谢机能明 显削弱的机能状态,都成为某些潜在的精神障碍开始显现的时机,儿童神经 症、青年期的癔症、经前期紧张与月经周期性精神病、产褥期精神病、更年 期神经症与精神病,老年性精神病等的发生,与不同性别,年龄的特殊机能 状态密切有关。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3…
三、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是每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港口,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 极其重要的因素。 个体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 重要因素,这种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以至稍后的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个 体以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着很大的影响。个体在早期若能与父母建立 和保侍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如果儿童在早期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或者早期与父母的分高等 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的另一方面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随着我 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人们逐渐重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根据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究室岳冬梅等 (1990年、1991年)对神经症病 人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发现神经症病人的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 三种主要的类型:即冷漠型、严厉型、以及过分保护型。在这样的父母教养 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 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障碍甚至出现神经症。 国外很多学者对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四种神经症个体早期家庭 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这四种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 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较多的过度保护。 总之,关于家庭环境的大量研究资料说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 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 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逮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儿童早期 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儿童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 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 如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是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大量研究发现,即使是中等紧张水平的生活事件,如果持续发生,它们对个 体抵抗力的影响就可以累加。因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很严重。如高血压 病、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溃疡、癌症、神经症、事故、 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都与生活事件的明显增加有着密切 的关系。 关于生活事件与心理紧张量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生 活事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每一种事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量是一定的。 多个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心理紧张量等于每一个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心理紧张 量之和,当总和超出个体心理承受力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另一种说法认 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一种幂函数的关系,即生活事 件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可能存在一个最高点,当生活事件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再发生什么生活事件也不会引起心理紧张量的增加。倒霉事太多,再增加一 件不顺心也就无所谓,即 “死猪不怕开水烫”。 生活经验和研究结果都说明,生活事件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遭 受更大的心理紧张。而心理紧张水平的增加则会破坏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平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4…
衡,从而对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性创伤 人既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生物属性,性对于人来说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据调查发现人类的性启蒙大大早于性生理成熟,占相当比例的人从幼年、儿 童时期就出现了性启蒙。性启蒙后,较表面化的性行为就相应出现,比如游 戏性性交,异性问及同性问相互观察或触摸等。对于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说, 这些早年的性经历在他们成年以后仍遗留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阴影,由此影响 心理安宁、与他人交往,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婚姻生活,导致心理疾病。 部分心理疾病患者在幼年、少年及青年阶段,由于种种意外曾遭受过某 种性伤害。严重的性伤害给当事者后来的学习、生活、社交、自我发展,甚 至个性造成相当程度的恶性影响,从而导致心理失常。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5…
四、各种导致心理疾病因素的相互作用 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己身体健康与疾 病本质的认识,包括对精神疾患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已经逐渐认识到人 体疾病,尤其是精神疾患绝不会由单一的因素造成,必须从多维的角度来考 虑心理异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的问题。当然,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的因素, 概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观点,称为综合分析观点或生物… 心理…社会模式。 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中,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各 有各的独特内容,同时又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和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 关系。生物学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是整个模式图的核心部分,是心理学因 素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所作用的物质承受者。 心理学因素是在生物学因素上产生出来的,而它一旦产生就时时刻刻给予生 物学因素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