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追求卓越 >

第16部分

追求卓越-第16部分

小说: 追求卓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多数卓越企业却截然不同。它们当然也有工作小组,不过小组成员却只有少数几人,工作几天就能解决危机,创造佳绩。这比35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工作18个月,结果只得到一本500页的报告高明得多。
  许多大型企业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采取完全理性的响应方式:协调、研究、组织委员会、需要更多的资料(或是新的信息系统)。的确,世界极为复杂,大型企业也一样,所以用复杂的系统解决问题,好像说得通。不过这种流程往往运用过度。这样复杂的程序只会令组织反应迟钝,不能适应外界变化。
  卓越企业让我们了解到,任何问题永远都有更好的对策。卓越企业似乎特别富有卓越的技巧,能克服呆板迟钝的现象。他们的方法包括各式各样的行动战略,特别是在管理系统、组织流动性以及实验等领域。这些设计可以简化系统,厘清哪些业务最重要,或是单方面限制目标的数目,以促进组织的活力。

  走动式管理(1)

  组织流动性:走动式管理
  本尼斯在《当前社会》(The Temporary Society)以及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①(Future Shock)里都指出“变形虫组织”对企业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在变化快速的时代,光靠官僚组织是不够的。这里所谓的“官僚组织”是指正式的组织框架,其建立主旨在于处理例行、日常的业务,譬如销售、制造等等。“变形虫组织”则可以处理新议题,包括官僚组织漏洞,或是横跨许多层级而无从判断权责归属的议题;结果什么行动也没采取。
  所以组织流动性的概念并不算新,倒是卓越企业懂得善于运用,才称得上新颖。不论是沟通,还是为特殊目的而设的项目小组,卓越企业都能迅速采取行动,因为它们的组织具有流动性。
  卓越企业的沟通本质和运用方式,与一般企业大不相同。卓越企业拥有大量非正式、开放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模式和密集度鼓励适合的人彼此定期接触,而且由于这种接触的定期性以及本质(譬如在准竞争的情况下,同事之间的接触),系统的混乱和无规律得以受到良好的控制。
  卓越企业非常重视不拘形式的自由沟通。譬如在迪士尼,从总裁开始,每个人都佩戴名牌,上头只有名字,没有姓氏。惠普公司员工彼此直呼名字,后来还采取开门政策。IBM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推行开门政策,这项政策是沃森当初的重要理念之一,尽管员工人数后来已达35万人,这项政策依然存在,董事长依然亲自处理所有的抱怨案件,不论员工等级为何。开门政策在达美航空也发挥了很大的功效;利维斯牛仔裤极为重视这项政策,甚至以“第五项自由”称之。
  不拘形式的沟通,让管理层走出了办公室。联合航空公司的埃德•;卡尔森将自由沟通称为“看得见的管理”(Visible Management)以及“走动式管理”。惠普把走动式管理视为“惠普之道”的重要一环。
  另一个促进不拘形式自由沟通的重要关键是实体环境的配置。康宁公司在新盖的大楼里安装升降电梯(而不是手扶电梯),希望以此增加员工们面对面接触的机会。3M赞助由十几个员工组成的俱乐部,让他们有机会在午餐时间或一般私下接触时解决问题。花旗银行某人员指出,长期以来运营人员和信贷人员的意见一直很难一致,后来公司把他们的位置安排在同一楼层后,争执就顺利解决。
  这些例子的重点是什么?答案是大量沟通。惠普所有的黄金定律都跟加强沟通有关。就连惠普的社会环境和实际环境也强调更多的沟通: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公司里,随处可见许多人聚在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些特殊会议的成员,很可能包括了研发、制造、工程、营销以及销售部门的人员。但是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经理和分析师却从不一起开会或是跟顾客讨论,也从不看看或是碰碰产品(我们说“从不”还是客气的)。一位惠普的朋友在讲到公司主要的实验室组织时说:“我们并不十分清楚什么结构最好,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凡事都从大量进行非正式沟通开始,这是一切的关键。我们必须不惜一切地保留这个传统。”3M也有类似的信念,它的一位主管表示:“你们研究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我觉得还缺一项。你们需要第九个特质:沟通。我们彼此自由沟通,没有繁文缛节或是正式程序。”这些例子凸显出虚拟“保持联系技术”,也就是不断保持私下接触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我们观察到,定期、正面的同事评估具有极大的威力。以特百惠公司为例。该公司仅生产简单的塑料碗就缔造了两亿美元的税前利润,营业额约有8亿美元。管理层的关键任务是鼓励8万多名销售人员,每周一晚上举行“销售员大会”,全体销售员都要参加。会议中会举行全体同人起立致敬的仪式,每个人根据上星期的业绩依序上台。只要尽一点努力,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枚胸针或是勋章,或是好几枚胸针或勋章。个人上台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轮番上阵。这一方面是一种处罚方式,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直接竞争;另一方面,这也有正面的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赢家,会场都是拍手和欢呼的声音,而且采取非正式的评估方式,比一本正经的书面考核还有效。事实上,特百惠公司这个制度的目的是利用公布战果辉煌的好消息,来激励人心并加以庆祝。每个星期都有各式各样的比赛。譬如,主管会挑出三个业绩不佳的销售员,告诉他们,未来8周业绩进步最快的人就可以获得奖励。总计每年有30次庆祝活动,15 000人得奖(每次3 000人获奖),还有颁奖活动以及各种仪式。整个环境充分运用正面激励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在惠普、特百惠公司和其他企业里,管理层致力于以下两件事:(1)高层主管以各种正面激励的方式来表扬任何有价值且已完成的行动;(2)大量制造振奋人心的机会。
  我们进行第一轮卓越公司访谈时,三位主要的调查人员大约6周后会合,试着摘述最重要(以及不同的)心得时,大家一致同意卓越企业都有自由沟通意见的良好环境。我们自此再也没有改变过这样的看法。丰富、非正式的沟通,是这项成功游戏的代号,而其惊人的副产品是鱼和熊掌兼得。也就是说,经常沟通能激发大家多行动、多实验、多学习,并且能够保持优势。
  现在,再想想这点。《欧洲货币》(Euromoney)杂志报道指出:“大通银行资深主管虽不情愿,也不得不佩服花旗银行。在花旗银行,如果有不满意之处,就会着手加以改变,不是像我们这样逐步改善,而是立刻改进,就算必须彻底颠覆也在所不惜。”再让我们看看以下的案例。IBM某主管曾说:“据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IBM就设下目标,要在短短几周内大幅重整。”IBM依然秉持同样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带来的稳定性,让IBM得以调动大量的资源克服某个特定的问题。另一方面,规模达3 500万美元的运动用品公司TRAK的CEO指出,为了激励公司的明星人才,他必须采用弹性的组织形态:“你不得不断推出新项目,以留住有价值的人才……(我们的方法)是有弹性的组织再造以及工作小组,并以此作为长期组织计划的一部分。”
  哈里斯公司(Harris)公司同样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那就是解决将政府研究经费拨到商业领域的问题。其他许多企业都试过,但是几乎全都失败。哈里斯成功的主因在于管理层定期将工程师(25~50人)转出政府项目,将他们集体转入新的业务单位。波音的成功也是因为采取类似的做法。有位主管说过:“我们可以在两周内做到这一点(成立一个新的大型单位)。在国际收割机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连花两年都办不到。”
  卓越企业在这方面的做法各有不同,不过都可以归纳出一个重点:不断调整人们转移资源的意愿,譬如工程师团队、营销人员团队、各单位的产品等等。
  切割划分
  我们很清楚地记得,有次拜访某大航空公司产品事业协调部门的主管,此人曾经成功地解决劳资纠纷,因此获得现有的地位。他的办公桌上空荡荡的,他一味翻着《哈佛商业评论》里讨论人际关系的文章。当我们讨论他打算进行的计划时,他拿出一份清单,上头列举着他担任主席的各个委员会。这是一个过分强调矩阵组织的现象,容易造成职责零碎的工作环境。这和卓越企业的环境不一样。
  有位主管过去曾执掌埃克森亚洲分公司,后来在某个高层管理会议上就“战略”发表演说,说出公司进步的传奇故事。这是公司关于高瞻远瞩、战略行动大胆的故事吗?我们认为不是。它是由一连串务实行动所串成的故事。在他任职的10年中,几乎每年都可以解决某个问题。有一年,地区总部派遣一个特别小组协助整治应收账款,另一年则是解决关闭亏损部门的问题。还有一年是针对经销商进行创新的安排。这是我们“组块理论”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我们相信,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不过是正视实际的问题,加以克服,而且立刻采取行动。埃克森在日本的分公司只是几近完美地执行一连串实际的措施,让每个问题变得容易管理,然后一一加以克服。每个计划所需的时间都很短。无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些计划自然成为大家的首要目标。这听起来好像是战略性的远见,不过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他们确实在执行一连串实际的任务。
  在此有个基本的原则,也就是所谓“切割划分”这种以行动为导向的重要特质。这是指把事物分解开来,以促进组织的弹性及鼓励采取行动。这些以行动为导向的小单位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推介人、团队、工作小组、沙皇、项目中心、臭鼬工厂以及质量圈,不过这些名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不会出现在正式的组织图上,也不会出现在企业的通话录里,它们却是维持弹性组织最明显的环节。
  这些小团体是项目小组机制里最明显的部分,也就是卓越企业基本的组织单位。一般想到基本组织单位,通常是谈比较高层次的部门或那些会出现在组织图上的名词。不过在我们看来,小团体更重要,它能使组织有效运作。在这方面(以及许多其他层面),卓越企业看起来极具日式风格。在《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一书里,作者埃兹拉•;沃格尔表示,日本企业整体的业务和组织结构,都是以课长(Kacho)以及8~10人的小团体为核心。公司重要的基本构成元素是部门(section),而不是由某个配有个人秘书、助理的人负责特定的职务……这些基层小组在各自的领域里自行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待高层主管下令……系统要有效运作,这些部门主管一定要相当了解公司的目标,这点是美国企业所欠缺的。要通过长期经验以及多年和各级人员沟通,才能累积这样深厚的了解。
  以小团体为组织基本单位的做法,在美国也奏效,只不过这种做法并非美国固有文化的一部分。3M有好几百个由4~10人的团队负责开发新产品,德州仪器则有9 000个小组努力提升生产力。在澳大利亚,ICI总监德克•;齐德勒(Dirk Ziedler)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仿效日本企业小组的形态,成立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团队。这家公司是澳大利亚少数具有绝佳劳动记录的大型企业之一。
  小型团队真正的威力在于它极富弹性。3M随处都有新产品团队,没有人会担心这些团队是否会破坏原有的组织制度。德州仪器董事长谢泼德形容他的公司为“一个机动性、以项目为导向的环境”,这样的形容的确相当恰当。杰出企业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应该发挥功用的地方就绝对不会失灵。
  卓越企业能够有效运用团队,这点和学术界在小型团队研究的结果相吻合。譬如,卓越企业提升生产力或是新产品的团队通常是由5~10人组成。学术界的研究对此有很明确的结果:在大多数研究里,最理想的小组规模约为7个人。其他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个论点。志愿加入、有限定期间,以及自行设定目标的团队,通常会有更好的成效。
  特殊工作小组。特殊工作小组可说是有效行动的缩影。不过,这种小组也可能集无可救药的官僚组织之大成。我们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例如,有个客户是规模达好几十亿美元的企业。我们对该公司的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发现这类单位总共有325个,数目虽多,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工作表现。让我们真正感到震惊的是,在我们走访三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小组完成任务,也没有任何一个小组遭到解散。我们在另一家公司随机挑选工作小组的报告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报告通常都超过100页,需要20~50个主管的批示签章才能通过。
  让我们简短地回顾工作小组崛起的近代史。工作小组一开始当然是以各种未被归类的形式出现,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北极星(Polaris)计划为其赋予了正式的名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明了特殊工作小组的结构,并在初期计划中发挥了很大的功效。这种结构在北极星潜水艇计划的成效更为卓著。工作小组的概念传播到产业界,几乎被应用在所有的事情上。到20世纪70年代,工作小组在大型企业已极为普遍,它本来的目的是要解决组织的僵化,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成为企业僵化体系的一部分。
  事后看来,这些大企业的做法出了一些差错。就跟行政体系的其他工具一样,工作小组发展到最后,自己也成为问题的一部分,不但充斥着繁文缛节和协调工作,而且未能以任务为导向。烦琐、拘泥、墨守成规的组织未将工作小组视为紧急行动的独立单位,而是使它变得一样僵化。结果工作小组和协调委员会如出一辙,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它最后和其他被误用的管理工具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