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性伦理学 >

第39部分

性伦理学-第39部分

小说: 性伦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和造精这两种生理现象,少年们既无思想准备,又缺乏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不
懂这是怎么回事,不知该怎么办,甚至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他们几乎不能从父
母、教师那里得到正确的教育,只能自己设法去了解。上海某中学对112名学生进行
了性知识调查,对“你的性知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所作的答案是:29%从书刊上
看来,57%听小伙伴讲的。而这两种来源的绝大部分知识往往是不正确的。为此,
必须充分认识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对于性伦理学来说,青春期的到来,特别是青春期提前的大趋势所具有的意义,
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所需采取的对策,是必须正视的课题。
    前面曾经谈到,儿童向成人发展的以性成熟为主的身体发育,被称为青春期。
这是从生理学角度做出的界定。在这个意义上,青春期发育是极为广泛的整个机能
的变化。它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肌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达等外形上的发育,
它还包括内分泌腺的变化和神经系统、内脏诸器官的发达等。经过这一发育,儿童
的身体逐渐变为具有生殖能力的成人的身体。因此,就生理学的观点来说,性的成
熟标志着儿童时代的结束。不过,人不是一般的动物,虽然性成熟了,仍不能立即
把他(她)们称为成人。而且,人类的性行为不象动物那样单纯,不是性一旦成熟
便立即产生性交欲,要求与异性结合。人类的性行为有其社会性,必须受到社会的
种种制约。这种受到制约的性行动方式,就形成该社会的道德、传统和风俗。在现
代社会中,人们正确的性行为愈发需要高度的精神成熟和人格成熟。但是,由于青
春期发育的前倾化,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正在逐渐扩大,这是青春期教
育中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
    当然,我们只应知难而进。这里的关键在于,依照青春期的实际情况,逐步摸
索出适当性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进而走出一条把性生理、性心理和性伦理
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新路来。
    从内容上分析,青春期需要进行性卫生知识的教育。我国著名儿少卫生学专家
叶恭绍教授指出:从我国少年生理发育的情况来看,身高已经比过去发育的早了,
性发育也有了提前,性卫生知识的教育自然也应该随之提前。这无论对生理保键和
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会有好处。具体地说,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女孩大约早在7岁、
晚在12岁左右(男孩约比女孩推迟二年),便可逐步地进行有关青春发育的卫生知
识教育,内容包括:1、青春发育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出现的大体时间。预先教给这
些知识,可以使孩子有心理准备,不致茫然失措、担心害怕;同时,也有利于早期
发现青春发育的异常情况(过分提前或过分错后以致不发育等等),从而及时采取
必要的防治措施。2、月经初潮和遗精对于事先一无所知的孩子,是很使人惊奇、害
怕的显著变化,因此需要向孩子着重预先说明,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是疾病,是
身体发育正常、长大成熟的标志。特别对于女孩,必须预先告诉她们,流出经血,
应当如何处置,如何讲究卫生,防止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除非通过某种途径得到了有关的常识,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先天”地、“本能”地
知道怎样对待造精或处置月经的。3、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应该避免的一些不良做法。
例如,应该告诉女孩不要以乳房的发育耸起为“羞耻”,不要束胸;应该告诉孩子
“痤疮”的出现,也是青春发育中的正常生理现象,应注意皮肤清洁、不用雪花膏
和油脂类化妆品,避免挤压,防止继发感染。4、手淫问题是青少年中的一个值得着
重注意的内容。'注'
    这里,有必要指出,性卫生知识的教育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这不仅是说性卫
生知识可以成为性伦理的自然科学依据,而且是指许多性卫生知识本身即内涵着重
要的伦理问题的,试以手淫为例。
    从狭义上讲,凡是用手做工具而在本人身上取得性的兴奋的行为,叫做手淫。
从广义说,任何自我发动的这种行为都适用手淫的名词,甚至可以不很逻辑的把不
用任何物质的工具而只用思虑的这种行为,叫做“精神的手淫”。金西在调查中发
现处于发育期的男性有一段时间手淫非常频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女性手
淫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明显地晚于男性,发生率也没有男性高。70年代对西德城市未
婚青年(20—21岁)所做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13~16岁有手淫行为的男性是女性
的2倍,手淫次数也比女性多。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手淫行为,而且也
越来越早。
    企图禁止少年手淫行为的人们,往往夸大这种行为的危害,这反使他们更感到
苦恼。例如:说手淫会导致生气涸竭、神经衰弱、失眠等,特别严重时会得性器官
病和癫狂,将来结婚也不能生育等。与此相反,美国的罗比医师在他1916年出版的
《合理的性伦理》一书则认为手淫不仅没有坏处,并且有积极的医疗价值,不惜郑
重的加以介绍。上述两种观点均不可取。
    借用霭理士的话说:“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一面承认,以前手淫有大害
之说,一则由于知识不足,再则由于传统的观点有错误,三则由于庸医的唯利是图,
不惜为之推波助澜,到了今日,确乎是站不住的了;一面我们却也不否认,就在健
康以至于不大有病的人,过度的手续多少会发生一些不良的结果。”'注'有关研究
已经多次证明,最大的害处不在手淫习惯本身(除非过分,代替了正常的性交,才
能称之为变态),而在于对它的谴责而引起的思想负担、内疚感、耻辱感、恐惧感。
在这种压力下,一些手淫者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进而发展成神精症。手淫不能通过
惩罚来防止,这样只能将手淫驱入更加诡秘的境地。同时,也决不能说手淫是好习
惯。随着性刺激的增加和性经验的积累,性欲愈发增强,手淫经验者渐渐难于控制
自己的性欲,很容易使这种行为习惯化,以至过度。很显然,这样做会伤害少年的
自尊心和人生观。因此,在实施青春期教育时对手淫的态度应该这样:许多人在不
同时期这样做,这也是自然的,不属于通常所说的不良行为;但是,作为人生道路
上的一个阶段,应倡导少年丢弃这种习惯而轻装前进。
    性伦理学认为,情窦初开的青春期,不仅有单纯的性欲要求的自觉化,它还广
泛地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青春期的性的萌动正是青少年人格
再造的契机。为此,青春期还要深化性角色的教育。
    所谓性角色,就是在性的方面为一定的社会、文化(包括伦理)所期待的一系
列人格特质,亦即对于性的社会角色期待。按照日本学者大西诚一郎等人的见解,
性角色学习中必须区别三个标准:性角色行为、性角色观和性角色同一性。
    第一,性角色行为。这是指少年具备了那些社会期待于自己性别所应有的行为、
性格和态度等特征,即性角色期待的实现程度。性角色学习,在个体发展初期是通
过父母的强化而进行的。在个体发育后期开始的性角色行为学习,则主要不再是来
自父母的强化,而逐步过渡到基于本人自身的意愿、带有自发性、能动性的学习,
也可说是通过本人选择的范型对象而进行的观察学习,或是基于自己的性角色观而
进行的认知学习据日本学者久野等人的研究,在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这一阶段,
孩子自身的性角色观与性角色行为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他们越是认识到传统的
性行为分化,其性角色行为就越是显著。这一事实暗示着孩子自身的性角色观有可
能规定了他的行为状态的发展方向。青春期性角色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受其内在制
约的、更具能动性和主体性的自我形成的过程。
    第二,性角色观。在人格发展从受动到能动,逐步确立主体意识的青春期,与
性角色相关的自身的价值观之形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如果在青春期前的个
体发育初期,性角色行为的发展占了大半时间,那么与之相比,青春期性角色发展
的中心课题之一则是性角色观。久野等人对于男女两性性角色观的形成差异也有过
研究。他把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男女学生的性角色观区分为两种:传统的性角
色观(认为男女的性角色相对立、有差别)和现代的性角色观(只在最低限度内承
认男女性角色的区别),发现其人数分布因性别不同而有异。男孩多偏向于传统的
性角色观,分布范围也比较小;女孩的分布范围则较广,从传统的到现代的性角色
观都有,且呈现较大的个人差异,这暗示着女子不象男子那样能顺利地接受传统的
性角色模式。性角色观的形成,以观察学习或认知学习为主。少年往往首先把父母
的性角色现当作参照物。此外,能够成为范型对象的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实实在在、
各种各样的具体人物。从总体上说,社会一般的性角色观,即所谓性角色的传统模
式,即是少年性角色形成的最根本的参照系。自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少年,并不
就是完全受动的为一般人的性角色观所同化,相反,他们时常对之加以排斥,主张
拉开距离,试图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性角色观。但是他们自身的性角色观之形成,并
不是与社会的性角色观完全无缘,而是有意识地以后者为基础,给自己的性角色现
建构一个框架。在此意义上,父母、成年人,特别是社会,对广大少年的性角色的
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三,性角色的同一性。这是指少年对自身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进行的自我评
价和认识。确立性角色同一性的规定条件主要有三:一是认同、特别是对于同性家
长的认同。二是本人实现性角色行为的程度如何。三是来自他人的评价。同性角色
的发展最终有着深刻联系的是对异性的态度、行为以及性关系的状况。美国学者默
森和卡首等人的青春期发展研究表明,在异性关系上和性行为上是否获得成功,取
决于本人是否具有男性或女性的性角色行为和特征以及其把握的程度如何。就是说,
性角色同~性规定着异性间的关系和对于性的态度。所以,在实施青春期教育的过
程中,不能忽视性角色同一性这一重要环节。
    最后,谈谈青春期性教育的伦理目标。
    热心青春期性教育的一些人士往往对此抱有大的期望,企图使人们在青春期便
确立完善的性伦理。这是不实际的。然而,我们的确在青春期,甚至在前青春期就
应确立一个基本的伦理目标,以引导我们的贯穿整个人生的性教育沿着一个规定的
方向不断前进。在性伦理学看来,性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了增进受教育者的性健
康。世界卫生组织曾经给性健康下了定义:“性健康是情感中、理智中和社会中的
性的诸方面的集成,是积极地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爱的方法。”这个定义
已为许多国家的性教育实践所确认。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定义。此外,瑞
典国家教育部还曾提出性教育的计划。这个计划是每一所学校对从7岁起的孩子们进
行教育的一部分。该计划包括:学习生物和社会科学,让学生周到地考虑各种内部
关系,以及在同伴的性生活中得到享受;学习各种社会准则和与性相关的哲理,让
学生能够接受社会共同的准则并有能力评判和讨论这种准则——“没有人被允许仅
仅为了一个人的满足和需要”;认识到性对个人、对个人与个人、对个人与社会组
织的需要;认识到性的复杂性,也认识到在亲密的关系中发展人们观念的机会。显
然,这个计划使前述伦理目标变得清晰和具体了。当代中国逐步发展青春期性教育,
也有必要在有关伦理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性教育计划。只有这样,
才能增进性健康和对性行为负责,才能逐步为当代中国的性教育建构一个合理的框
架和脉络。
                            四、婚前期性教育
    这里所谓的婚前期与青春期相衔接,大体上是从16岁到缔结婚姻之日。婚前期
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爱情的教育。
    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在他那本
影响巨大的重要著作《爱弥儿,或论教育》中,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进行
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该书共分五卷。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
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
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
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
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
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
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
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
对后来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业已证实,人们的异性观有一个随年龄增长而逐步
形成和深化的过程。
    幼儿期对异性的注意还很朦胧,男女常常一起活动。在幼儿园里,安排男女孩
同桌而坐或把男女孩配成对做游戏,除了那种很不合群的孩子外,都不成问题。孩
子一进入小学,便很快地摆脱了幼儿性,同性交友的倾向加强了,经常无缘故地发
生男女伙伴间的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