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伦理学-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合理的,是专对妇女而言的,也是名不符实的。在实际生活中,剥削阶级的男性
可以公开的或变相的过着一夫多妻的生活。卖淫和通奸,从来就是同私有制社会的
“一夫一妻”同时存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注意发动群众,
同一夫多委制和卖淫制进行斗争,严格实行符合人民利益的一夫一妻制,即社会主
义的一夫一妻制。社会主义的一夫一妻制,是人类两性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变
革,也是社会主义性道德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必然要求。
男女权利平等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性道
德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一定社会中
生产关系的性质,取决于确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地位的社会制度。男女不平等
是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压迫的产物,从根本上说,是广大劳动妇女受剥削阶级压迫和
剥削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废除了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反动法律和制度。
在我国宪法中,在有关选举、劳动、教育和婚姻家庭等一系列的政府法令中,都贯
彻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也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处
理好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共同承担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实行计划生育,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性道德对家庭关系的新的要求。以婚姻为
基础的家庭是我国人口再生产的单位,计划生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再生的客观
要求。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必须履行计划生育的共同义务,有着重大的道德意义。
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务必要在本世纪末把全国人口总数控
制在12亿左右。为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
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同时提倡适当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这是移风易俗的
大事。我们一定要关心国家的前途,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对子孙后代的幸福负责,
透彻了解计划生育的社会意义和必要性。在我国树立起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实行计划
生育新风尚。
综上所述,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既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五项基本原则,也是婚姻期性教育的基本
内容。
除此之外,婚姻期性教育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即性生活的教育。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
新疆石河子市中心门诊部对219名已婚10~20年、子女卫~4个不等的妇女进行
了一次调查,她们中夫妻生活不满意,甚至反感的占21。92%,勉强维持的婚姻占6。
85%,感情破裂婚姻危机或称死亡婚姻的占2。74%,不能满足丈夫性要求的占9。13
%,性生活后自身体验不满足的占33。79%,还有27。85%的在性生活时有顾虑和烦
恼(怕怀孕、怕伤身体、怕得妇科病等),她们中有93。61%希望能通过一定途径学
到性知识。对223名新婚青年(婚后1~2年)所作调查表明,他们中近半数(占47。
35%)的夫妻性生活不和谐,他们对80个最常用的性名词,平均每个人不理解含义
的有28。个之多,甚至连阴茎、阴道、睾丸、月经等最普遍的名词都不知其含义。
合肥妇幼保健所自1981年开展婚姻保健咨询门诊以来,共接待新婚性支失败咨
询者49例。其中,新婚阳萎者11例,早泄者2例,女方拒绝性交者3例,男性拒绝性
交者1例,男性性器官发育异常者1例,合计18例,存在功能、心理、生理方面的具
体原因。其余31例(占63。3%)均系由于性无知所致。结果:31例中除1981年遇到
的第一例做处女膜切开术外,其余30例仅给予知识指导,重点讲解新婚性知识,女
性外阴解剖,阴道方向,性交体位等,均能完成正常性交过程。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专科门诊资料完整的1064例中,不射精90例。诊断
表明,性知识缺乏是导致不射精症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均未接受婚前健康检查和
性知识指导,故都不懂得性生理过程,更不知道性反应男女有别的特点。大多数人
做爱前都没有适当的前奏,使夫妻间性生活的愉快与和谐遭到破坏,有的则不懂得
性交技巧和选择适当的性交姿势导致不射精,更有甚者,由于男方不了解女性性器
官,结婚4年,一直在女方脐部性交,而女方明知不对,又难以言明而导致这样的不
幸。该院医师的结论认为:鉴于我国当前的国情,家庭性教育尚难有效普遍开展,
学校的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又远远满足不了婚前男女青年渴望了解性知识的需要,社
会上又缺乏婚前性教育的正常渠道,使很多人在缺乏起码的性知识的情况下结了婚,
给婚后夫妻性关系不和谐和性功能障碍留下隐患。
当然,关于性生活的具体知识,不是本书的任务。但是,论证科学的性生活知
识,特别是和谐、愉快的性生活,对于婚姻关系所具有的积极的伦理价值,则是性
伦理学应承担的使命。
荷兰著名妇产科医生冯·德·魏德尔在《理想的婚姻》一书中曾经提出,在婚
姻的爱情与幸福的庙宇中,有这样四块基石:(1)婚姻伴侣的正常选择;(2)双
方对一般事务以及对方都具有良好的心理态度;(3)对家庭问题的解决可以满足双
方的愿望;(4)和谐、多采的性生活。这第四块基石必须既坚固又精巧,因为整个
建筑的主要重量都要由它来承受。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块基石总是摇摇欲坠、
残破不全;建造它上面的整座大厦,除去土崩瓦解还会有什么其它结果呢?性,是
婚姻的基础。但是大部分已婚者对最基本的性知识却不甚了了。魏德尔的见解或许
有些绝对化的意味,尽管如此,依然值得深思。
这里,我们又想起霭理士和罗素的那个基本论点:人类的性行为不是本能!的
确,人类的性行为与动物的性行为不同。其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它几乎完全不受周
期性性要求的强迫性所影响,在人与人之间,性交不受一种僵死的、生物学方面所
决定的春情发动周期所支配。但人之间性欲的起伏不定、以及性行为方面的差异,
更应被置于一种社会关系中去观察,将其视作对社会刺激而非生物刺激的反应。性
冲动的不断需要并能够加以管束和控制,因为人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决定的,
人们对在任何已知时代盛行的社会制度的适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训诫其性行为
而实现的。这是进行婚姻期性生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魏德尔从性生活和性心理的角度,对作为人类天性根本部分的性冲动做了进一
步阐发。人类的性冲动是一种对于性行为(或者性方式、性表现)的渴望或者冲动,
它有其自身的地位,即:它的萌发和扩展不仅限于性器官,而且也连及整个身体和
整个的心灵品格。在当代的文明人身上,性冲动已经成为一种混合体:一方面是对
先天的和后天的心理概念的相互依赖;另一方面自然地是对个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
性腺活动的相互依赖。各种各样的情感和精神活动,又为性冲动蒙上了一层光环,
从而形成一种似乎无个别特征和定向的情绪,即爱的概念。性冲动升华为爱情,便
日益坦率而完整地显露了自己。它成长着,生出枝叶和花蕾,爱人们也渐渐充分地
融为一体。这样,当少男少女都从对方得到满足并且也使对方得到满足的时候,性
冲动和性极至的欲望也就互相实现,从而化作一种新的情感。爱情是岁月的结果,
是花蕾成熟的产物。而正是在这时,也仅仅是在这时,它才能健康地绽放。这显然
不可能仅仅是一种本能的过程。
魏德尔书中还有许多论述都是极富伦理价值的。例如,作者指出:婚姻是一夫
一妻性关系的永恒形式。婚姻代表着一种明显的道德进步,它为纯粹以自我为目的
和中心的原始欲望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使之在行为和意念上扩展到利他的领域,即
为他人的生存与利益着想。通过婚姻,展示着欢乐和道德价值的最高潜能的爱情,
可以使双方得到永久的幸福。生理的健全也可以被看作道德的健全。就这一意义而
言,作丈夫的应当重新在妻子面前扮演唐·璜的角色。给妻子带来欢乐,丈夫自己
才能永久而常新地体验到欢乐,从而他的婚姻也就成为理想的婚姻。
关于性交,魏德尔则坦率地告诉读者,这是指男女之间为了性的完满而进行的
全面接触和交合。但是必须首先弄清:不加任何定语修饰的“性交”,是指异性之
间的正常交媾。我们要紧紧关闭性堕落王国的那扇地狱之门。另一方面,理想的婚
姻则允许通过所有称心、愉快的方式,完成正常、充分的生理行为。对此应当直言
不讳而不必过于拘谨,应当对真正的纯洁怀着最深的崇敬。一切不健康的堕落行为
都要被抛弃,因为这是一片神圣的领地。他认为最便于理解的准确定义应当这样表
述:性交发生在两个性成熟的个别异性之间:它不包括残忍的虐待,不使用人为的
手段去获得性感觉;它直接或间接地以完成住满足为目的;在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刺
激之后,它以精子射入阴道的活动告终,而男女双方几乎同时从中获得高潮。在性
交过程中,男女双方的姿势和动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践
的角度,都没有丝毫必要在这里列举东方人作爱艺术大全所记载的一百种姿势。但
是回避这个话题也同样欠妥,因为这个话题具有下面几点实际的重要性:(1)增加
性快感;(2)防止发生生理方面的危险和损伤;。3)控制、促成或者防止受孕。
有一条古老的谚语说:崇高与滑稽只有一步之遥。在爱情的国度里,这条谚语的意
思是说:将最高的美与潜在的丑区分开来的界限是非常含糊的,因此我们可以在精
神上和感觉上超越它、无视它!但是,一切问题的前提是防止性生活的不和谐。必
须使双方都觉得求爱的方式“恰到好处”,必须掌握一种超越了一切现有婚姻方式
的性关系技巧。就是说:在理想的婚姻中能获得和保持幸福。
《理想的婚姻》1928年出版于美国,以后在西方各国畅销不衰。该书对于性的
生理解剖、性生活的方法和卫生学等,论述颇为详尽。它不仅以性医学为基础,又
上升到性伦理学的高度,耐人寻味。更为可贵的是,该书对婚姻采取了严肃谨慎的
态度,并以维护一夫一妻的爱情的合理性关系为前提。因而可以作为我们在婚姻期
实施性生活方面教育的参考书。
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婚姻期性生活教育业已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
并逐步开展起来。笔者手头珍存的民政部婚姻管理司赠送的《新婚必读》就是明证。
书中亲切地写道:
结婚,意味着夫妻性生活的开始。新婚夫妇和谐的性生活,将有助于
双方感情的巩固和发展。性生活不和谐,往往是双方产生矛盾冲突,造成
感情不和,甚至家庭破裂的原因。为了保证新婚阶段性生活顺利进行,男
女双方事先都要在精神上作好准备,并用这方面的知识来丰富自己,这是
获得满意性生活的必要前提。由于性生活通常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在掌握
性技艺方面他们理应给予更多关注。
这实在是一段普通的话,然而也是一段有着深刻性伦理内涵的话。它以平凡的
语气告诉人们:当代中国性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九章 性革命的伦理评价
性革命,是指世界上各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以来,在性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全
面巨变。从性伦理学角度考察,性革命实际上是对传统性关系与性伦理发起的全面
挑战,它促使人们对性传统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和再调整。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
政策的实施和发展,性革命思潮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当代中国正面临着
一场势在必行的性伦理的大变革。我们要正视发展中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
学的基本原理,使中国的性伦理变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西方性革命中的伦理观
谈到60年代形成高潮的西方性革命,不少西方学者都认为,这是本世纪人类在
伦理价值观及行为上最重大的改变。人类对性的传统态度被大大地放宽了,甚至做
了180度的转变,性从一件隐私的秘密变成了公开辩论的话题,在50年代令妇产科医
师都觉得脸红的话题,在70年代以后却能在电视或收音机里自由讨论。而象“性高
潮”、“双性恋”等原是医师与研究者的专门术语,如今也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供
全家大小阅读的杂志标题里。有人公开鼓吹自慰、婚前与婚外性行为、同性恋,而
老年人对当街拥吻的青年男女及赤身裸体的天体营也只能耸耸肩膀。这些可以看到
的迹象在显示,西方公众对性的观念已然发生巨变,性不再是一种由女人无”奈地
接受、男人罪恶地享受的“职责”,而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它有很多的不同的方式,
也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它的主要目的是快乐和消遣。
造成性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过去长期性压抑的反动是一个原因;追求政
治、经济、性权力平等的女权运动也是一个原因;而科技的发达——工业化、都市
化、甚至汽车的使用也是一个原因。避孕方法的进步及宗教权威的弱化也使得人们
更勇于从事性行为。此外,新的性伦理观的提出及传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它粉碎了有关性的古老神话,促使人们对性传统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和再调整。实
际上是对传统性观念、性意识及性道德宣战的“性革命”,毫无疑问要涉及人们性
行为的方式及对这些方式作出新的调整问题(包括婚姻的形式、婚前性关系、婚外
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