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服务 >

第6部分

服务-第6部分

小说: 服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成功的人,是因为他的魅力、个性、和亲和力。而个性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亲和的笑容。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一个亲切的微笑正告诉別人:“我喜欢你,你使我愉快,我真高兴见到你。”
  皮笑肉不笑是骗不了人的。我们都不喜欢机械式的笑容,我们喜欢的是真正的、由衷发出的微笑。面带笑容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商品等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育出快乐的孩子。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人充满了许多处世的智慧。有一句格言很值得我们铭记在心:“笑脸通神,恶脸不开店。”微笑服务运用得好,往往能够以真情打动客人的心,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德国的汉莎航空公司堪称是微笑服务的典范。
  当客人上下飞机时,空姐微笑地点头迎送;客人熟睡时,她们微笑着关灯、盖被子;当客人餐后主动递回餐盘,她们微笑着连声道谢。
  这种微笑服务贯穿于航程的全过程。启程时,当客人脱下大衣,乘务员会赶忙轻步上前,微笑着问:“我可以帮助您吗?”随即帮助客人把大衣折叠整齐,放在座位上方的衣物盒内;黑夜旅程中,他们微笑着为乘客送正餐、小吃、夜宵和次日早餐的菜单。正是她们这种始终如一的微笑服务,赢得了世界各国乘客的好评。
  对于那些时时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如阳光穿过云层。因为笑容是一个善意的使者,可以使见到的人,生命从此变得有希望。那些处于压力下的人,不论他们的压力是来自上司、客人、老师、父母或小孩,一个亲切的微笑可以使他们觉得一切并非完全无望——这个世界仍然有快乐存在。
  所以,经常带着微笑的人,到处都会受到欢迎的。別让烦躁使你忘了微笑。別因忙碌让你丟了笑容。记得,微笑对人,是不需要投资的。你还应该记住,无论客人是否友善,微笑始终是服务的第一原则。
  你说你想笑,可你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习惯,你肌肉僵硬,面容呆痴,如果勉强自己微笑,那笑比哭还难看。不要紧,只要你知道了微笑的重要性和益处,从今天开始,对着镜子、玻璃练习,不停地练习放松肌肉、练习微笑。只要你愿意,你一定可以练出“值百万美金的笑容!”。到时候,你微笑的魅力将让世界折服,你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服务者。


三、姿势美


  在服务的时候,人们非常重视各种语言交流的训练,但往往忽略了,你的一举一动等非语言的成分在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非语言交流就是除语言以外的所有交流形式,它包括身体语言和言外之意。在对客人服务过程中,要给对方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其优雅的举止也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从举手、投足之间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站、坐、行姿势,做到举止端庄、优雅得体、风度翩翩。正确的姿势可以给人以端庄、稳重、可信赖的印象。其实,姿势本身就可以向对方传递信息,因此,应该作为一种服务手段而加以注意。
  首先,应该站如松。一个人站立时的标准姿势是:抬头,颈部挺直,两眼平视前方,嘴唇微闭,面带微笑,下颚微收,放松双肩,稍向下压,挺胸、收腹、立腰、提起髋部;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部虎口向前,手指自然弯曲,指间朝下,中指压裤缝;双腿直立,膝和腿后跟要靠紧,两腿呈“V”状分开,二者之间相距约45~60度。具体地说,男性站立姿势要给人一种“稳如泰山”的感觉;女性站立姿势要给人“亭亭玉立”之神态。总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站立姿势应该给人以稳重、大方、挺拔的美感。
  其次,要做到坐如钟。正确的坐姿是:入座时要轻要稳。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身体上半身稍微向前倾,背部勿靠住椅背,双膝间的距离约为一个拳头,也可以自然并拢。坐时不可以高翘起二郎腿,更不能两腿摇晃。头也不能随意地往后仰靠,显出很懒散的样子。
  最后,是行如风。正确的步态是:体态优美,重心放准,身体协调,摆动适当,走成直线,步幅适当(一般情况下,男性每步约40厘米,女性每步约36厘米),速度均匀(每分钟步速在60~100步之间)。具体地说,女性服务人员要走出轻松、敏捷、健美;男性服务人员要走出协调、稳健、庄重、刚毅。可以表现出一个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一种健美的姿态,行走时如一阵疾风,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一、服务技术好(1)


  1以“客人是朋友”取代“客人是上帝”
  在我们讨论服务技术的时候,首先应该转变服务观念。许多企业和服务人员在他们的服务规范和头脑里将客人置于上帝的位置,“客人是上帝”似乎已经根置于心。可是,现实里我们的上帝感觉又是如何呢?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我多想成为你的朋友!”,文章描述了经历的一次服务过程:
  一天,他来到某营业大厅里,站在高高的柜台外,接受着服务人员的服务。整个过程,美丽的服务人员头没抬,眼没看,话没说,主人公拿着服务人员扔出来的一份表格,一脸的茫然和无助,想问又不敢,怕服务人员烦,更怕服务人员恼。正在他无所适从的时候,柜台里的美丽女郎抬起了头,一脸灿烂的微笑,他以为服务小姐良心发现,要以更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刚刚对他的冷落。可小姐的目光没有停留在他的脸上,而是穿越他的肩头,落在了他身后的一位后来的客人身上。在热情的寒暄之后,小姐忙着指导这位“贵客”怎样填写表格,伴随着她的微笑,服务在快乐的氛围中很快就结束了。在送走这位“贵客”后,小姐又回到了从前的状况。看呆了的他怯怯地对小姐说:“小姐,我想享受那样的服务。”小姐终于用眼斜了他一下,“他?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上帝,你知道不?”“那我可以成为你的朋友吗?”他焦急地说道。没有想到,最后小姐不但没有批准他成为朋友的“申请”,还摔下一句:“神经病!”愤然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我多想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冰凉的被高高挂起的上帝!这是客人发自内心的期盼和愿望。看到这里,你可能笑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这太正常了。正常吗?如果这样的事情是正常的,那么我们的服务就是非常不正常的。
  勿容置疑,“客人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对于提高中国服务水平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不能真正把握甚至是误解“客人是上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相反,对于服务却是一件有害的事情。
  首先,客人本身也不是上帝,神明的上帝永远不会无礼,而我们的客人在某些时候会无礼,而且会非常无礼,因为他是食人间烟火的凡胎。如果以“客人是上帝”的理念要求服务员工以客人为尊,为客人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当然无可厚非。“上帝”理应得到足够的尊重与礼待,但尊重和礼貌都是双方的,客人也要“顾德”,不能违背起码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才行。遗憾的是,很多服务以“客人是上帝”为由要求服务员工迎合甚至满足客人所有的要求则未必妥当。《扬子晚报》就曾转载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酒店服务生在推门送客时,不慎碰到一位客人的胳膊,服务生忙不迭赔礼道歉,但这位客人却得理不饶人,破口大骂;上海某餐厅在晚间营业时,由于突然跳闸停电,食客竟趁黑逃单;武汉某商场为客人备了几百把“雷锋伞”,结果借出去的伞除了一小学生归还外,其余的竟有借无还……另一个更为可笑的例子是,在“客人是上帝”的理念指导下,湖南某酒店餐饮部的女经理竟然总结出一套“发嗲服务法”并授之于麾下的服务小姐。该女经理训示服务小姐要尽量用眉目和身体语言来招徕挽留客人,要“零距离”接近客人,甚至发生身体接触,并要求做事、说话都要肉麻,用“发嗲”招呼客人,越肉麻客人会越喜欢。试想一下,如果这也算是“客人是上帝”的话,是不是中国所有的酒店都应该再“改进改进”,以满足“上帝”更多需求,招揽更多客人。
  其次,上帝不能被抢夺,而客人是可以被每一个服务企业和服务者抢夺的。
  每一个服务都不能回避其获得利润的本质,每一个服务都在试图“抢夺上帝”和“征服上帝”。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针对服务的竞争环境,提出了著名的波特模型,波特认为,服务最关心是它所在产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潜在的竞争者”、“现有的竞争者”、“替代品的生产”、“供应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及“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显然,在这五种竞争力量当中,“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竞争者”和“替代品的生产”与服务竞争的直接结果显然就是抢夺服务客人(上帝);而购买者讨价还价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竞争者”或“替代品”能够提供更高质量和更低价格的同类产品。因此“客人压价”实际上间接地转化成了服务与“现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服务一旦面临客人的压价;如果不屈服于这种压价,就会将客人拱手送给自己的竞争者,从而“失去客人”。表面上,大部分“供应者”并不直接抢夺服务的客人。他们只是凭借于自身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优势,通过提高服务投入的“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质量价值”的能力,从而影响现有服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事实上,这种“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样转化成了与“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最终导致对服务客人的抢夺。因为只有“竞争者”或“替代品”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供应者”的产品,这种“讨价还价的能力”也才能表现出来。同样,服务要不接受“高价”的成本投入,降低盈利,要不被“竞争者”获得这种优势,抢夺更多的客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服务就是战争,客人就是服务要占领的阵地。所有的服务竞争聚焦于对上帝(客人)的抢夺!难道“上帝”也可以被抢夺?
  所以,与其将客人当上帝,不如将客人当朋友。


一、服务技术好(2)


  2服务流程要让客人感觉方便和舒适
  服务技术好的前提是我们的服务流程不仅要规范、合理、科学,更要让客人感觉方便和舒适,也就是要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在饭店用餐的时候,在飞机上,高高在上的服务人员的目光让我们有一种乞求服务的感觉,什么时候你的服务能够让我们的目光平视,什么时候,我可以不用仰着脖子来迎接你俯视的光芒。在许多的服务培训中,我们都告诫服务人员,要平视你的客人,可是,坐着的客人与站着不肯弯腰的你怎么来实现目光的平视?在日本迪斯尼的员工服务规程中有这样的规定:请你时刻与客人的目光平视,如果对方是一个孩子,请你蹲下来与对方交流。“蹲下来”这3个字,人性化的服务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里以目光为例,目的是希望我们检讨一下在我们的服务规程中有多少这样让你的技术大打折扣的规定。
  我在福建参观著名的古建筑——龙王庙的时候,尽管建筑学的知识我不懂,但我感慨颇深的是它人性化的设计,在迎接客人的大门,不管是一道门、二道门、三道门等,门中间的门坎都是可以取下的,目的是方便身着长裙的女客人。多么周到和细致的考虑。所以,服务技术好,请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你习惯已久的服务流程,从客人的方面来体察它,让客人方便吗?会增加客人的不舒适感吗?如果答案是,请尽快调整。
  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感受颇深,飞机上,乘务员准备去整理一下现在显示没有客人使用的飞机卫生间,当她推开门的一瞬间,尴尬的情况出现了,里面有一名客人正在方便,我们的空姐本能地退出并快速关上卫生间的门。不一会,里面的先生骂骂咧咧地出来了,面对已经红了脸并不停地说“对不起”的空姐还不依不饶。后来,该男士还向航空公司投诉了这一事件。看到这里,你一定在心里说,这人不讲道理,空姐又不是故意的,而且已经向你道歉了,你还要怎么着?这名男士可能不够绅士,但他确实没有错。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私密行为,既然是私密的,那一定是不可以让别人“瞻仰”的,甚至自己的亲密爱人。尽管服务的空姐是无意的,可结果是你确实看到了你不应该看的场面,冒犯了对方。这件事情的症结应该在公司的服务流程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避免更多的尴尬和客人对服务的不满。
  服务还必须落实到服务人员个人的服务技术水平上。哈尔滨市1993年的“十佳”服务人员之一的杨华是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店鞋帽售货员,她有一套绝活,那就是可以从客人的手型判断客人脚的大小,卖一双鞋只需要3分钟。北京百货大楼糖果柜曾经有一位师傅练就了“一把抓”功夫,他可以一把抓出客人需要的糖果重量,且分毫不差。重庆也有一位卖肉的服务人员可以做到“一刀准”,他在电视上的表演让人们啧啧称奇。他们的服务技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他们长期刻苦磨练的结果。
  3缩短客人等待时间
  有时候,我们对服务的不满仅仅在于服务的速度太慢,让我们的等待时间太长而已。
  2004年的某一天上午10点左右,我到我们家楼下的某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营业点去交手机话费,当我拿到等待单时,上面显示在我的前面还有7位客人,心中暗自庆幸等待的人并不多。于是,我便坐下,耐心地等待叫我的号码。百无聊赖的半小时过去了,可是,我听到的号码离我还有6位客人的距离,诧异的我开始认真观察柜台员工的工作,这一看让我彻底失望了,我估计按照她的效率,到下午下班时间轮到我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