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银河英雄传说-乱离篇 作者:田中芳树 >

第6部分

银河英雄传说-乱离篇 作者:田中芳树-第6部分

小说: 银河英雄传说-乱离篇 作者:田中芳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占的不平等。他们都期望废除“高登巴姆式的社会制度”,改革桎梏人类、侮辱人性尊严的邪恶秩序。政治的目的不外乎消除不公正,并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关于这点,两人的立场完全一致。当时,大概没有像他们这般彼此尊敬对方的人。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必须用血来实现贯彻各自的主张。
  ……两者之所以水火不容,非战不可,是因为他们之间那唯一相左的观点——为实现社会公正的权力,应该集中或应予分散?——入为了这个唯一不同的观点,使得当时人类社会最伟大的两位军事天才互相攻击,导致数百万的官兵在伊谢尔伦回廊内外留下鲜血的轨迹。这真的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吗?——J。J比萨多《英雄式的史诗》
  宇宙历八零零年、新帝国历二年五月一日,莱因哈特皇帝身居阵前,挥军开始进攻伊谢尔伦回廊,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银河帝国军队自旧同盟领方面向伊谢尔伦要塞发动攻击。
  此时,艾尔。法西尔独立政府的首脑,逃往伊谢尔伦回廊内部避难,艾尔。法西尔宣称不进行防卫。这无异是证明了杨威及其同伙乃有意引诱帝国军进攻回廊内部。以希尔德——希尔格尔。冯。玛林道夫伯爵小姐的说法,杨在此时将确定战术的优势视为第一优先。
  “杨威利也有意一战吗?”
  年青皇帝自言自语道,希尔德以充满赞赏和不安的眼光注视着他白晰脸颊的鲜丽血色。对于此次的军事行动不必要的动员军队、穷兵黩武等批评,在帝国政府的内部也开始出现,但却是公开的。国务尚书佛朗兹。冯。玛林道夫伯爵负责镇压这些不平之鸣,他晋见皇帝陈述意见。
  “为了讨伐杨威利,不但动员帝国全军,陛下更亲临阵前,这正有如以大炮轰击老鼠。臣并不了解军事,不过,臣认为只要在回廊两端部署军队,封锁他们,使他们长期孤立,迟早他们会投降的,所以依臣之见,认为没有必要速战速决。请陛下明断,请回驾帝都吧!”
  这个道理,莱因哈特早已心知肚明。希尔德、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都曾向他进谏此事。他虽明白此事,但还是发兵进攻。这么做虽是在于确保帝国的战略优势,然而,他的真正目的就像他自己所巧妙形容的——“杨也有意一战”,他只想和杨威利交手看看。他也知道杨威利占有战争的地利之便,那却是杨唯一有利的条件。
  担任大本营情报主任参谋的费赛尼亚中将,以前曾担任卡尔。古斯塔夫。坎普提督的参谋长,他根据手边所有相关的资料回答皇帝的询问。当然,资料并不丰富。
  “现在,杨威利军除了部分的前卫兵力外,其余皆潜伏在伊谢尔伦回廊之内,回廊入口已经无法进行通讯了。”
  事实上,宇宙之中并没有正式称为“杨威利军”的正规军队。其正式名称应为“艾尔。法西尔独立政府革命预备军”,但由于这称呼不好叫又欠缺魅力,所以命名后的第二天,大部份的人就都忘光了。根据达斯提。亚典波罗的记载,除了杨威利之外,所有的当事人都以向来惯称的“杨舰队”来称呼,帝国军方面的军方记录则统一使用“通称杨威利军”
  的说法。不管名称由来的人物自身是如何地有所抱怨,但这仍是他人对杨的评价。例如,渥佛根。米达麦亚就这样评论他:“艾尔。法西尔独立政府云云,不过是装饰杨威利这只公鸡的鸡冠罢了!”
  因为当艾尔。法西尔独立政府的首脑逃往伊谢尔伦回廊避难,宣称艾尔。法西尔不作武力防卫时,莱因哈特未加一顾。在他谨慎的神情中,闪现一抹冷笑,他全副的精神都放在黑发魔术师所将展开的种种技俩和战术上了。
  “难道完全没有办法让杨不战而屈吗?”
  希尔德再三地提案。莱因哈特之所以未将她的提议放在心上,不单是因为他那好战的个性使然,更是因为他了解希尔德的目的是在将皇帝的注意力转移至其它事物上。
  倘若只是思考,那么非军事上的谋略方案,可说得多得不胜枚举,连原本精神层次与此无缘的渥佛根。米达麦亚也能够想出许多谋略方案。总之,如果没有杨威利这个人的话,皇帝及他旗下的勇将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统一霸业,这是众所公认之事。
  将杨引至签署和谈条约的地方,再将他杀掉,这个方法如何?给除了杨以外的“叛乱部队”承诺全员无罪,并令其逮捕杨;或者,让杨的部下相信,杨企图出卖他们以求自保等……各种方案罗列不尽。
  但是,这些谋略方案绝对不会被实行。如同黑色枪骑兵舰队司令官毕典菲尔特上将斥责幕僚所提的方案时说的,罗严克拉姆新王朝是以光明正大的舰队战为专长的。目前在数量上,我方以十比一占得优势,又加上战争天才——莱因哈特皇帝亲自率兵出征,以及由“帝国双壁”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为首等名将指挥作战,我们还怕什么呢?
  然而,令帝国军感到不安之处,也并非全然没有。帝国军的征战路线和补给线是人类史上最长的,而且泰半以上都是占领地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游击战、恐怖行动、罢工风潮……等等妨碍战争的事情。前几天,皇帝的重臣——工部尚书布鲁诺。冯。席尔瓦贝尔西,不就被人炸死了吗。也难怪国务尚书玛林道夫伯爵忙得分身乏术了,帝国的中枢划分为帝都奥丁、费沙行星和前线的大本营三处,就政的效率而言,相当不理想。在矫正此一不合实际需求的现象之后,或许应该开始驱除内部的害虫了吧?
  后世有一部分的历史学家则得意洋洋地发表如下评论:
  “……深入敌军内部,速战速决,取得完全胜利。这个华丽的梦想,不知使得古往今来多少的用兵家、征服者,只落得埋骨他乡的凄凉下场。即使是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这样的战争天才,也无法抗拒如此甘美的诱惑。”
  这不是诱惑,而是自己的生存意义。在旗舰伯伦希尔的私人房间里,莱因哈特确定了自己的信念。
  贴身侍从——少年艾密尔。齐列静静地走近,开始收拾白磁咖啡杯。最近,他一直勤于模仿亲卫队长奇斯里准将那毫无声息的走路方式,以免惊扰皇帝陛下,但是当他成功之后,又开始对何时才该出声叫唤陛下之事,感到烦恼不已了。
  交叉双腿坐在有扶手座椅的莱因哈特,沉浸在独自的思考中,没有注意到少年那自然优美的动作。
  从那时候开始,至今已有十年了吧?
  莱因哈特那苍冰色的眼眸,微微一闪。
  砂漏的砂子往反方向逆流。十年前,宇宙历七九零年,旧帝国历四九一年,皇帝佛瑞德里希四世将姐姐纳为宠妃;而他进入少年军校以后,年年独占学年成绩首席之座,或许是因为如此,才会孤零零地站在白眼的包围中。他的朋友只有一个,而且是唯一可靠、忠实、且无可取代的莫逆之交。这位红发的朋友总是亦步亦趋的跟随着他,有时候,莱因哈特会将内心深处的野心,以疑问的方式向这位好友透露。
  “吉尔菲艾斯,你认为鲁道夫做得到的事,我会不能做到吗?”
  ……打开记忆之窗,逝去的情景与不该失去的种种……都随着光与风飘进莱因哈特的意识中。为何那时即使是在隆冬时分,放眼望去,各处也都充满生气的色彩呢?为何那时快洗烂的旧衣服,穿起来比绫罗绸缎还舒服呢?而胸中的野心,为何渐渐产生蛊惑般的韶律呢?
  如果未来意谓着无限的可能,达成野心代表拥有幸福,那么为何自己无法毫不犹豫地放手一搏呢?是无知使然吗?还是自己预感的正确度被过高的自信和做慢所掩盖了?莱因哈特并不能确定。不过,在这个时候实在没有必要去想这种事情的。
  皇帝这短暂的寂静,透过高级副官修特莱所带来的费赛尼亚的一份报告所打断。情报主任参谋的表情和声音,因紧张而泛青。
  “陛下!抱歉之极,有扰圣安。根据方才传来的情报,担任前卫的毕典菲尔特及法伦海特两位将军,已经与敌军陷入激烈的战斗状态了!”II
  开战报告的传来,实在不合莱因哈特之意。因为等到麾下所有兵力配置完备之后,再与敌军一较用兵长短,才是这位年轻皇帝所衷心期望的。和前年的巴米利恩会战截然不同,此次莱因哈特很明确地掌握战场的位置。迫于杨威利的短期战,帝国军不得不在伊谢尔伦回廊的前面排开阵型。
  “为何不等到朕到达之后才开战?毕典菲尔特及法伦海特两人,简直是妄自尊大、有勇无谋,竟无视于朕的用兵计策吗?”
  白晰脸颊上泛红的莱因哈特的勃然怒气震撼了旗舰伯伦希尔的舰桥。幕僚人员神情肃然,莱因哈特一面用手拔开垂落额际的金发,一面强自镇静下来。一定是对手杨威利所使的诡计,故意激怒海伦海特和毕典菲尔特,企图先挑起战端,以分散帝国的战力,他在心里这么推算着。
  他的推算是正确的。后来才知道事情的始末如下:
  战端是由布署于伊谢尔伦回廊帝国方面出入口的帝国军开始的。这里的战力为战舰一万五千九百艘,指挥官是担任后方总司令的耶尔涅斯特。梅克林格一级上将。
  梅格林格接获远自费沙送来的莱因哈特皇帝的指示,抢在毕典菲尔特及法伦海特之前,自反方向侵入伊谢尔伦回廊。他原本计划由背后牵制杨威利,再伺机变更计划,与敌军交战,在我军赶到之前,使战况陷入胶着状态,然后再一举自前后夹击杨威利。然而,根据先遣侦察艇的报告,杨得悉梅克林格入侵,竟倾集全部战力,迎击梅克林格。舰艇数量超过两万艘。
  “两万艘以上?”
  梅克林格为之哑然。他拥有卓越的战略见识,不为偶然的战术要素或个人逞能而行事,能根据必要的状况配置、投入必要的战力,稳扎稳打,确保胜利的获得。行事一向如此的他,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计算,杨威利既然能够往这里投下两万艘以上的舰队,那么,可以推测杨总共拥有五万艘以上的战舰。储备兵力,按兵不动,将所有兵力投入主战场以外的地方,在用兵学上反而是一种欠缺考虑的行为。自前年以来,不断流入伊谢尔伦要塞的同盟残党数量,杨在数字统计上花费了不少工夫,目的即在于使帝国军无法掌握正确的数字,并使帝国军产生这种错误的判断。
  “不可以进入战斗状态!立刻回转,离开回廊!”
  梅克林格的指示并非因为胆怯,以他的立场而言,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他旗下的兵力为不足一万六千艘舰艇,和杨威利军相比,居于劣势,更何况他一旦失败的话,帝国本土完整的机动战力就消失了。当然他可以将在边境和要地担任警戒的战力集合起来,总兵力可达十万艘左右,但是这些部队欠缺统一指挥的领导人物,附近的敌方部队若出动狙击,届时将成为敌军各个击破的对象了!接着,对方即可直视在遥远星海的彼方,帝国首都奥丁孤立的形影……
  原本帝国军的军事优势竟然是如此而已!长年以来深受危机感刺激的梅克林格,基于其个性、用兵思想及责任感,除了避免与敌军陷入激战,退兵至伊谢尔伦回廊的帝国出口,重新布署之外,别无他途。杨达到目的后,遂急速回兵,转而与毕典菲尔特对峙。而毕典菲尔特待人根本无从得知梅克林格撤退之事,还一直以为杨的背后仍有我方军队。
  “那是,如果梅克林格没有采取退却的行动,或是至少抵挡杨威利的攻势两天的话,后来的状况也将全然改观!我们就可以前后夹攻杨,将他封锁在伊谢尔伦要塞周边的狭小宙域中了,而且,当黑色枪骑兵直捣要塞,杨情急之下必会折兵返回,届时梅克林格只要从背后发动攻击,就可以立下大功了呀!”
  日后,猛将毕典菲尔特咬牙切齿地说道。就结果而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梅克林格也提出了正确的主张。只是“艺术家提督”并没有大声倡言。
  “像杨这样熟知战争情报及通讯之重要性的元帅,可说是别无他人了。我军惟恐给予伊谢尔伦要塞探知我军情报的机会,必须经由费沙维持通讯网络,当然,这样便会产生时差。杨料到这件事,利用我军通讯网络所产生的时差,一方面籍着谋略,一方面籍着武力,规避了被敌军夹击的危机。杨威利真正伟大的地方,不在于他预测的准确度,而在于他使帝国军的行动或选择,完全操纵在他预测的范围内。也就是说,银河帝国身经百战的名将们,总是在他所预先设计好的舞台上行动。”
  他之所以如此抒发感怀,是因为杨威利已经无法为敌军名将分配舞台位置了。
  在达斯提。亚典波罗的无礼回函之后,一封由另一个人所发出的通信文到达暴跳如雷的毕典菲尔特手上,是四月二十七日之事。他没有独断独行地处理这件事,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与战友法伦海特一同商议。
  亡命同盟的梅尔卡兹提督后悔以前所做的选择,声称将投降莱因哈特皇帝,在敌营担任内应——听到这件事,法伦海特一句话便否定了情报的可信度:
  “不值一谈!这一定是陷阱。梅尔卡兹提督虽是我军的敌人,但他并不是会在这种节骨眼上变节的人!”
  “是不是陷阱,用不着你来告诉我。我只是想知道这个陷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一定是想使帝国军掉以轻心,再乘机发动偷袭,毕典菲尔特认为如此,法伦海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说法有几分道理。因为,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可循了。只是令法伦海特感到不解的是,这种肤浅的诡计会是杨或梅尔卡兹想出来的吗?毕典菲尔特提出一个看法:
  “该不会是死间吧?”
  梅尔卡兹亲自来帝国军的阵营,使帝国军松懈防备之心,杨舰队再出奇不意发动突袭。当然,梅尔卡兹将遭帝国军杀害,充当诱饵的人物将难逃一死,所以这计策叫做“死间”。虽然是一个无情的计谋,但提出此计的人,可能就是梅尔卡兹本人。
  “梅尔卡兹可能是想死得其所吧!所以他才会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