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陵-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国开国君主姓子,名启。是商朝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商朝时他的封地在微(今山西省潞城市),故也叫微子启。纣王无道时,他屡次规劝纣王不听,于是逃离商朝。后周武王攻打商纣,微子启持祭器投降,被武王释放并复其位。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定三监叛乱,杀了武庚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故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以续商祀。商丘是商族的发祥地,因此,宋国保存殷商文化最多,被看作是古代礼制的典范而受到诸侯的尊重,当年,孔子曾来商丘讲学习礼,故有“阏伯(帝喾长子)始封之墟,尼(孔子)圣习礼之邦”的美称。因微子启有前车之鉴,故施政仁得,得到原商朝遗民的爱戴。宋国强时的疆域有今河南省东北部,江苏省西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诸侯大国。宋国还曾灭掉了滕国(今山东滕州)、薛国(今山东滕州)。春秋中期,宋襄公欲兴霸业未成。春秋晚期,曾两次倡议召开弭兵(休兵)会议,对中原局势相对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战国时,宋迁都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公元前355年宋恒侯之子剔成废恒侯自立,实行改革,国力渐强,后被其第偃驱逐到齐国,偃自称王,偃曾打败过齐、楚、魏,颇有作为。公元前286年,齐、楚、魏联合灭宋,三国分其地。
宋国自微子公元前1040年开国至公元前286年灭亡共传三十二王,历七百五十四年。
【宋襄公争霸】宋襄公是宋国的第19代君主,公元前643年,齐恒公病死,他的5个儿子为争夺王位,齐国内乱。恒公的长子昭被逼逃到宋国。以前,齐恒公曾将公子昭托付于宋襄公,现在,宋襄公也有意扶持他作齐国国君,于是,宋襄公通知各诸侯国,要大家发兵一道送公子昭回国接替王位。但宋襄公的威望不高,只有3个小国带来兵马响应他。宋襄公带领4国人马向齐国进发,齐国大臣见四个国家的兵马打来,就大开城门,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齐国原本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宋襄公帮齐孝公登上君位,就沾沾自喜起来,萌发了取代盟主的雄心。这次响应拥戴齐孝公登位的只有3个小国听命于他,其他中原大国根本不与理睬,可自己又没有实力去强迫他们,于是他就决定拉拢大国,借大国的声威去压服小国。他拉拢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南方的楚国,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臣们以后,首先反对他的就是他的哥哥目夷,他说:“宋国国力微弱,无力承受霸主的地位,弄不好还会招来灾祸”。宋襄公不听大臣们的劝告,不自量力的于公元前639年向楚成王、齐孝公发出邀请,请他们于那年的7月在宋国的盂(今河南省睢县)召开诸侯国会议,讨论订立盟约的事情。到时,宋襄公兴致勃勃的准备赴会,公子目夷又劝他说:“大王要多带些兵马,以防楚王不怀好意”。宋襄公却说:“那怎么行,我们开会就是为了不打仗,带那么多兵马干什么”在开会的时候,宋襄公和楚成王都想当盟主,双方争执不休,可楚国实力强大,附和楚国的诸侯国多,宋襄公还想争辩,被楚成王带来的官员抓了过去,后经鲁国与齐国在一旁劝解,同意楚成王作了盟主,在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来后,憋了一肚子气,他恨楚成王,也恨同楚成王一个鼻孔出气的郑国国君。于是,他又决定讨伐郑国。公元前638年,宋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带兵直攻宋国。楚、宋两国军队隔泓水(今河南省柘城县)对峙,楚军在北,宋军在南,楚军仗着人多,大白天强行渡河,向宋军进攻。这时,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趁楚军还未全军过河,现在我们冲杀过去,一定能胜利”。可呆气十足、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却说:“不行,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结束,我们就杀过去,还算得上是仁义国家吗”。这时,楚军已全部上岸,正乱作一团的排队摆阵,公子目夷又对宋襄公说:“趁现在楚军立足未稳,我们杀过去,可能还能胜利,否则,我们就危险了”。宋襄公说:“你这个人太不仁义了,人家的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进攻呢”。可是,话没说完,大队的楚军洪水般的冲杀过来,冲的宋军纷纷溃逃,宋襄公的大腿上也中了一箭,在几个忠心的大臣保护下,宋襄公在得以脱身。军大败的消息传遍宋国,人们议论纷纷,埋怨宋襄公不该和楚国交战,更不该那样打仗。公子目夷把这些议论报告了宋襄公,宋襄公满不在乎地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向我这样打仗,比方说,见到已经受伤的人,就不要再伤害他;见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要抓他作俘虏……,公子目夷再也不想听他愚蠢的胡说,气愤的说:“打仗就要消灭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你何必打仗,如果见到头发花白的人不抓,那就干脆让他把你抓走”!宋襄公霸主没有当成,反而病势加重,过了一年(公元前637年)就死了。
【宋国王陵】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旧城区西南一带。因年代久远,又地处黄泛区,早已淤埋于黄河泛淤层之下。现只存位于故城西北九公里宋大庄的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的微子墓和宋国三个王陵,俗称“三陵台”,墓主待考。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与国外学者合作,采用钻探结合第四系地层岩性对比分析、土壤及地貌调查、文化层单元划分及沉淀物土壤分析等现代方法,已探查出深埋于地下十多米的宋国故城轮廓。宋国故城的成功探测为黄泛区内其他古都废墟的探测开辟了新途径,相信,不久宋国王陵即会重见天日。
起4N点4N中4N文4N网4N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宋国世系表 〈西周〉(公元前)
(起5Q点5Q中5Q文5Q网更新时间:2007…4…13 20:48:00 本章字数:243)
陵名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子启纣王庶兄1040—微子河南商丘市宋国故城西南
子衍子启之弟微仲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稽子衍之子宋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申子稽之子丁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共子申之子愍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
子熙子共之弟炀公被鲍祀所杀
子鲍祀子共之子893—859厉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举鲍祀之子858—831厘公河南永城市芒山镇僖山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宋国世系表 《春秋》(公元前)
(起8J点8J中8J文8J网更新时间:2007…4…13 20:50:00 本章字数:556)
陵名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子见子举之子830—800惠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见之子800哀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哀公之子799—766戴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司空戴公之子765—748武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力司空之子747—729宣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和子力之弟728—720穆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与夷子力之子719—711殇公被杀
子冯子和之子710—692庄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捷子冯之子691—682愍公被杀
子御说子冯之子681—651恒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兹父御说之子650—637襄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王臣兹父之子636—620成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杵臼王臣之子619—611昭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鲍杵臼之子610—589文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瑕子鲍之子588—576共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成子瑕之子575—532平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子佐子成之子531—517元公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宋国世系表 《战国》(公元前)
(起0Q点0Q中0Q文0Q网更新时间:2007…4…13 20:52:00 本章字数:183)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子特子佐曾孙452—404昭公杀太子自立
子购由子特之子403—396悼公待考
子田购由之子395—373休公待考
子辟兵子田之子372—370恒侯被其子剔成废
子剔成辟兵之子369—329被其弟子偃逐
子偃剔成之弟328—286宋君被齐国所杀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三章 西周十二诸侯 (九) 晋国
(起1J点1J中1J文1J网更新时间:2007…4…13 20:55:00 本章字数:3447)
晋国,开国君主为周成王的弟弟姬虞,字子开。周成王时,周公摄政,发生了“三监”叛乱事件。当时,地处山西翼城的唐国也参加了叛乱,周公东征灭掉唐国。约成王10年(公元前1033年),成王与幼弟姬虞拿梧桐树叶作游戏,成王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归: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拿的一种玉器)形状,对姬虞说:“把这玉归给你,封你去唐国做诸侯吧”。当时在身边的史官立即请成王选择吉日立姬虞为唐侯。成王不以为然的说:我是同弟弟开玩笑呢。但史官却认真的对成王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成王无奈,只好把姬虞封到唐国作了诸侯,都翼(今山西省翼城县),这就是历史上“剪桐封弟”的故事。古代弟弟称叔,故姬虞又称唐叔虞。
姬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因建宫室于晋水旁,故更国号为晋,燮父是晋国第一任晋侯。西周初期,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为赤狄的活动范围,小国林立。晋建国后,逐渐兼并了周围的诸小国,势力渐强。春秋初期,晋国内部出现了公室与贵族长期的权利斗争,国力无所发展。当时,晋国第9君穆侯生有仇和成师二子。穆侯死,穆侯之弟殇叔篡位,四年后,太子仇杀掉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文侯。公元前745年,文侯之子昭侯继位,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成师号曲沃恒叔。以后,曲沃恒叔的势力比昭侯还强。于是,昭侯在翼城 ,恒叔在曲沃各自为政,且经常发生战争。到昭公第4代孙姬缗时,公元前679年,姬缗被曲沃武公(曲沃恒叔之孙)所杀。曲沃武公将晋侯公室的宝器,尽数贿赂了周厘王,厘王任命他为晋君,被列为诸侯。曲沃武公由此继晋,更号为晋武公。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经武公,献公二代人的大力经营扩张,晋国先后灭掉了耿、霍、魏、虢、虞、焦、杨、韩、阳、肥、陆、浑、鼓等十二个小国,并战胜了骊戎(今陕西临潼)、赤狄(主要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及山西、河北、河南交界地区一个较大的游牧部族),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强盛时疆土有:今山西大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及河北西南部。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后即开创霸业。公元前632年,晋国大败楚国于城濮,周襄王承认其为霸主。
早在晋献公时,鉴于父亲武公夺取君位的教训,他不相信并且大量杀戮和放逐亲族,而任用异姓大臣辅佐王政,最终导致异姓大臣势力日益坐大,甚至超过公室。春秋晚期,晋昭公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六卿(知氏、中行氏、范氏、韩氏、赵氏、魏氏)专权局面。到战国晋幽公时,公室更加微弱,反而要经常朝贡于韩、赵、魏三家大夫。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了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于是,三家将晋国土地一分为三,仅将绛(今山西声翼城县东南)和曲沃二地留给了晋公室。公元前369年,三国又废黔晋桓公,韩、赵将晋桓公及公室迁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公元前358年,韩取屯留,迁晋桓公于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东40公里的端氏乡)。公元前349年,赵取端氏,又迁晋桓公于屯留,当年,韩昭侯派亲信韩琪杀死晋桓公,灭了晋公室。晋国亡。
晋国自公元前姬虞开国至公元前369年韩、赵所废共传三十八王,历六百六十四年。
【晋文公争霸】晋文公是晋献公的儿子,名叫重耳。当时,晋献公娶父亲的妾齐姜为妻,生太子申生,后又娶戎国(今河南一带)二女,大戎生重耳,小戎生夷吾。以后,献公伐骊戎(今陕西临潼),又娶骊戎二女,姐姐生悼子,妹妹生奚齐。献公喜欢骊戎之妹骊姬,听从骊姬的谗言,杀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又要杀掉重耳和夷吾,以立骊姬生的儿子为太子。重耳和夷吾闻讯后逃跑,重耳先后逃亡到卫国、宋国、曹国,但这几个国家都不肯收留他。最后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了他,并把他当作国宾,用招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重耳十分感谢和尊重楚成王,两人成了好朋友。一次,楚成王在酒后开玩笑问重耳:“将来你回到晋国,怎样报答我呀”?重耳回答说:“金银财宝贵国多如山海,不用我来进献,如果托大王的福,我将来能主持晋国的朝政,一定和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万一将来两国不幸发生战争,两军相遇,我一定退避三舍(古代30里为一舍)。
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夷吾逃到了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夷吾夺取了王位,是为惠公。但他不但不感激秦国,反而常常和秦国作对,两国还发生了战争。夷吾死后,他的儿子晋怀公仍和秦国不和。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取消了晋怀公的王位,接回再外流浪了19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是一位有头脑,有作为的国君。他即位以后,着手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力逐渐强盛,成为北方一大强国。他非常羡慕当年齐恒公建立霸业的威风,也想作一个中原霸主。恰巧,这时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的一个异母兄弟,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来兵马,废了周襄王,夺取了王位。周襄王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认为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兵马打败了狄军,平息了叛乱,护送周襄王重登王位。过了两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