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陵-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遭到杀戮或流放,更加剧了东吴统治集团的矛盾。东吴太元元年(251年)冬11月,孙权出南郊祭天地回宫以后,即得风疾,12月,孙权将大将军诸葛恪召回,拜为太子太傅,开始安排后事。252年夏4月,孙权兵死。太子孙亮即位,孙权谥号“大皇帝”。
【末帝孙皓】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字皓宗。是被孙权废掉的太子、孙和的长子。东吴景帝孙休时,被封为乌程侯。孙皓在封国期间,与左典军万域关系极好。264年7月,孙休兵死。而这时的吴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孙休死后,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蜀汉刚被曹魏灭亡,曹魏对吴虎视眈眈,大有灭蜀之余威而一举荡灭东吴之势。东吴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野上下都希望有一个成年而有为的英明君主继承帝位,以便固国自保。这时,万域屡次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面前对孙皓大加赞扬,说孙皓年方23岁,年轻有为,聪明好学,遵守法度,英识果断,大有名君之相。一时间说的濮阳兴、张布也心动了。于是三人一同去劝说孙休妃朱太后,立孙皓为嗣君。朱太后说:“我一个寡妇,知道什么国家大事,只要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就行了”。于是大家迎来孙皓,立为吴帝。改元元兴,大赦天下。追尊父亲孙和为昭献皇帝,母亲何氏被尊为昭献皇后,不久又被尊为皇太后。孙皓即位以后,颇有振作之象。他发布优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还将后宫内宫女放出去以配无妻之人。于是,朝野一片赞扬之声,人们暗自庆幸,吴国又得到了明君。谁知好景不长,孙皓即暴露出他骄暴淫佚的本性。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不问政事。这样,连濮阳兴和张布也后悔了。这时,有人趁机对他们加以谮毁,而孙皓也忘记了二人的迎立之恩,借机诛杀了他们并夷其三族。265年7月,孙皓又派人诛杀了朱太后。朱太后死后,孙皓不让在正殿停灵,却让人将尸体停放在花园内的小屋里。本来,在迎立孙皓为帝的这件事上,是朱太太后同意了张布等人的意见他才得以登基。而孙皓却恩将仇报。治丧之时,众大臣都知道朱太后死于非命,即为他惋惜,又痛恨孙皓。不久,孙皓又将孙休的四个儿子遣送到一个偏远小城,随即杀害了两个年纪稍大的。
第二年六月,孙皓命工匠营建昭明宫。建宫殿需要大量巨木,孙皓下令官吏中二千石以下者都入山中,督率民工伐木。12月,宫殿竣工。昭明宫豪华壮丽,穷极技巧,方500丈,宫内陈设富丽堂皇,连宫外也有许多假山楼观,整个工程花费以万亿计。这期间,奸臣何定秽声远闻,却倍受重用。补吏何定时任楼下都尉,专管后勤。何定善于谄上欺下,曲意媚主,虽得此一低职,便百般讨好,不久便获得了孙皓的信任,不断的委托他办各种事情,何定也由此弄权作威作福。何定曾为其子求少府李勖的女儿为妻,但李勖根本瞧不起何定这样的奸妄小人,坚决不许。何定大为恼怒,于是挟私愤在孙皓面前谮毁李勖。孙皓不问青红皂白,将李勖一家大小全部诛杀,还焚烧了李勖的尸体。孙皓爱养猎犬,何定常以搜求御犬名义让诸将寻求好狗。为了迎合孙皓,一些阿谀逢迎的官员,纷纷远至千里之外,不惜重金拼命网罗搜寻好狗,狗价因而大涨,一条好猎狗的价值相当于数十匹绸缎,连狗脖子上栓的丝带也值一万。何定还规定一条御犬配一个士兵,专门捕捉野兔以喂养。于是,群情哗然,而孙皓却认为何定忠心勤谨,竟赐爵列侯。后来何定劣迹昭彰,秽声远扬,朝野一片谴责之声。孙皓见众怒难犯,才不得不下令杀了他。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使百官膛目结舌的事。孙皓的爱妾经常命人去市场抢掠百姓财物,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司市中郎将陈声是孙皓的宠臣,为孙皓做了许多助纣为虐的事,这次他依仗皇帝宠幸,想树立自己执法严格、刚正不阿的形象,把抢掠者绳之以法。爱妾哭着告诉了孙皓,孙皓听说后勃然大怒,找借口将陈声抓获,用烧红了的锯子锯断了陈声的头。275年,会嵇一带大旱,民众收获甚少,不得己联名要求政府给予赈济。会嵇太守车浚素来为政清廉忠直不阿,见此时民情可憨,遂命开仓放粮。孙皓却认为车浚欲树私恩,派人将车浚斩首。尚书熊睦见孙皓暴虐太甚,微有谏词,孙皓即派人用刀背将他砍死。熊睦死后,体无完肤。孙皓性情忌刻,昏庸猜疑,经常滥杀忠良大臣和胜于己者。侍郎张尚,因多才多艺,言语敏捷,而使孙皓嫉恨,终因言语杵怒孙皓而被杀。中常侍楼玄以身作则,奉公守法,经常仗义执言,切谏孙皓,名声极佳。孙皓忌楼玄名声,后来因他人诬告说楼玄诽谤时政,孙皓借机下诏责问,并将其发配广州,不久即被迫自杀。
孙皓荒淫好色,喜怒无常,杀起人来随心所欲。他原来十分宠爱张布的女儿张美人,张布被他杀害以后,他故意问张美人:“你父亲那里去了”?张美人愤而答到:被奸贼杀死了。孙皓大怒,命人将张美人用木棒捶死。后来,孙皓又思念张美人的美貌,命人刻制了她的木像,整天放在座位旁边。有一次,孙皓问左右:“张布还有女儿吗”!有人报告说:尚有一女现以嫁给大臣冯朝之子冯纯。孙皓马上命人将其抢夺入宫。对其大加宠爱,并拜为左夫人,昼夜与她欢宴,不理朝政。其实,孙皓沉湎于酒色,并没有独钟于左夫人张氏。昭明宫内姬妾如云,人数达到五千,佩皇后玺印的也比比皆是。就是这样,孙皓还不满足,又使宦官巡行各州郡,采择不己。他还规定二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儿,都要每年报告,年龄在15岁以上的都要一一挑选,不中者才能出嫁。队这些美女,孙皓从不怜悯,他让人挖掘壕沟,将水引入昭明宫,凡是他不满意的便毫不留情的杀掉,扔进水沟随水冲走。孙皓的杀人方法五花八门。活剥人皮、挖眼睛、砍双足等刑法是他常用的酷刑。他还有一个怪毛病,即不准别人看他,大臣上朝不许抬头,连宫廷卫兵也必须两眼看地,如果发现有谁看他,就立即挖出那人的眼睛。左丞相陆凯对他说;“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如果仓猝之间发生变故,大臣们将不知所所错。孙皓听后觉得有道理,但仅让陆凯一人有此特权。
孙皓的残暴使得许多吴国将领纷纷外逃投奔晋国。269年,夏口守将孙秀率军降晋。276年,京口守将孙楷投降司马炎,降晋后在晋国受到礼遇和重用,拜将封侯。东吴各地百姓对孙皓的暴政也十分愤怒,纷纷起义。279年,孙皓为增加国库收入,下令检查广州户口,士兵郭马率众起义,杀了广州守将虞授和南阳太守刘略,孙皓动用大量军队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279年冬,西晋军队经过充分准备,对吴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司马炎出动二十万大军分兵六路,直奔东吴东来,而吴国朝廷内早已人心涣散,军队又久未征战。各路晋军长驱直入,所过之地,吴军防线立刻土崩瓦解,东吴守将或遭擒获、或望风而归降。龙骧将军王浚率领水军东下,进军神速,直逼建业城下。走头无路的孙皓,在光禄勋薛宝、中书令胡冲的劝说下,决定向晋军投降,他派出的请降使者分别向王浚、王浑、司马柚递交了降书。王浚接到孙皓的降书后,率大军乘风破浪,直奔石头城。昔日不可一世孙皓自缚双手,让士兵抬着棺材,带领百官来到王浚大营中投降。王浚对孙皓以礼相待,亲自为他解开绳索,并命人当众烧毁棺材,随后,王浚率大军开进建业,偏安东南一隅的东吴王朝至此灭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五月,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及其宗族成员在司马柚的押解下离开建业,长途跋涉来到晋国都城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亲自接见了他们并赐孙皓归命侯的爵位,太子孙瑾为中郎,其他诸子皆封为郎中,还赐给他们衣服、车乘、田30倾、每年给钱30万、谷五千斛、锦、绢各500匹。一天,司马炎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孙皓也应邀参加,出席宴会的有文武百官,外国使者以及国子监的学生。宴会大厅中,孙皓上殿称臣,额头触地,礼节完毕后,司马炎让孙皓坐下,随后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向他提出了一个令他十分难堪的问题,司马炎指着孙皓的座位说:“我设置这个座位等待你已有很长时间了”。面对如此富有挑衅性的问题,孙皓百感交集,阶下囚的身份使他不得不忍气吞声,但他不甘心如此受辱,斗胆回敬了一句:“我在江南也为陛下准备好了同样的座位”。看到司马炎被孙皓顶了回去,坐在一旁的贾充站了出来,对孙皓提出了一个更富有挑衅性的问题:“听说你在南方挖人眼,剥人皮,请问这是什么刑罚”?孙皓一看是贾充,便针锋相对的回答:“凡是作臣子的,犯上作乱,杀害其君主的,还有那些奸邪不忠者,则用此刑”。贾冲一听此话,顿时面红耳赤,悄悄退了回去。原来,贾充曾受曹魏之恩,却依附于司马氏,并指使成济杀害了魏帝曹髦。对于孙皓在宴会上的表现,有人或许认为他还有几分骨气,比蜀汉后主刘禅要胜一筹,其实这也只是斗嘴而已。对于东吴王朝的灭亡,孙皓也有些自知之明,他给舅舅何植的一封信中说道:“如今国土不守,并不是因为粮食不足,城池不固,而是士兵不愿努力作战。这种情况不能责怪士兵,完全是我的责任。并非天亡东吴,是孤所招也”。孙皓自公元264年即位,到公元280年投降,在位16年。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孙皓死于河南洛阳金镛城,终年42岁。
东吴王朝自孙权222年开国到280年灭亡,共历四帝,五十九年。
【东吴皇陵】东吴王朝共历四帝,会嵇王孙亮被贬自杀后,葬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定陵。景帝孙休葬在今南京市旧城外宣陵。末帝孙皓死于河南洛阳金镛城,无考。
【孙权陵】古称蒋陵、孙陵岗,又叫吴王坟。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明孝陵前面、御河桥南岸,在明孝陵神道的环抱之中。因孙权陵四周广植红梅,故此地也称梅花山。公元252年4月,孙权病死,与潘皇后、步皇后合葬于此,宣明太子孙登亦葬在附近。相传,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在营建明孝陵时,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准备把孙权墓迁走。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看门吧。”所以,只把孙权陵前的石麒麟移往他处。现在孙权陵旁新建有“孙权故事园”。园内有孙权雕像和孙权故事碑廊,孙权陵所在地梅花山已成为我国著名的赏梅胜地,每到春天,游客络绎不绝。
东吴王朝世系表
陵名皇帝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蒋陵孙权182—252222—252太祖大帝南京中山门外梅花山
定陵孙亮孙权之子142—260253—258会稽王安徽马鞍山当涂县
宣陵孙休孙权六子234—264259—263景帝江苏南京市旧城外
孙皓孙权之孙242—283264—280末帝河南洛阳市,无考
起4E点4E中4E文4E网4E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八章 晋王朝
(起4N点4N中4N文4N网更新时间:2007…5…6 19:01:00 本章字数:139)
晋王朝是三国时曹魏王朝的丞相,晋王司马炎在接受了魏元帝的禅位后建立的。因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族刘渊所建立的汉国(前赵)刘曜所灭。公元317年,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觐之子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因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两晋共历十五帝,一百五十六年。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八章晋王朝(一)西晋王朝
(起3Y点3Y中3Y文3Y网更新时间:2007…5…6 19:04:00 本章字数:10712)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字安世。河内郡温县(河南温县)人。原曹魏王朝相国,晋王司马昭的长子。史书记载: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善书法。”西晋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历尽艰辛,长期斗争得来的。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早年跟随曹操,多雄才、有谋略,深受重任。曹丕建魏称帝后,司马懿成为曹魏王朝的重臣和谋略家,为曹魏王朝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曹丕临终时,将太子曹睿托付于他。魏明帝曹睿即位后,司马懿不负重托,他率军南抗东吴,西拒蜀汉,北灭辽东公孙渊,为曹魏王朝独挡一面,立下三大功劳。魏明帝临终时,又一次托孤于司马懿。高平陵政变,司马懿消灭了曹爽集团。司马懿也由曹魏王朝的功臣变为曹魏政权的篡夺者,一切政事均由他出。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续专权,司马师继父执掌曹魏政权期间,废掉了魏帝曹芳,改立曹髦并先后平定了曹氏反对司马氏专权的反抗斗争,巩固了司马氏已篡夺的权利。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马昭继兄执掌朝中大权。司马昭执政期间,灭掉了蜀国,同时还杀掉了不甘心当傀儡的魏帝曹髦,改立曹奂,并平定了反对他专权的各地叛乱。为取代曹魏王朝创造了条件。公元265年8月,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父为晋王,12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自己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年号“泰始”。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时,蜀国已被父亲司马昭所灭,只剩下东吴政权还在苟延残喘。司马炎决定平定东吴,以统一全国。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准备。在政治上,他采取怀柔政策,勤于政事。他大力整顿吏制,依据社会风俗,废除酷刑,协定律令,宽刑有罪。为了安定民心,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诏允许已成为陈留王的魏元帝曹奂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祭田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同时又赐原蜀汉后主、安乐公刘禅的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西晋时掌皇帝副车)。他还“除旧嫌,解禁锢”重新审理冤案,给邓艾等人平反;释放过去反对司马氏的旧家大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