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70部分

历代皇陵-第70部分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94年4月,苻登得到姚苌病死的消息,立即带兵向姚兴军队屯集的渭水废桥进发。但由于姚兴事先占领了废桥,苻登得官兵无水可喝,十分之二、三的人被渴死。这时,姚兴命令部队出击,很快就把前秦军队打得一败涂地,苻登借助夜幕骑马向雍城逃命,还没到达雍城,就听说太子苻崇和安成王苻广已经弃城逃跑,于是又向平凉逃去。到了平凉,苻登仍感到不安全,就收集了一部分残兵进入了马毛山(今宁夏固原)。姚兴打败了苻登,于5月开始为父亲发丧并在父亲陵前即皇帝位,改元皇初。7月,逃入马毛山的苻登派儿子苻崇向西秦乞伏乾归求救,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乞伏乾归。为此,乞伏乾归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派一些军队带着粮草去马毛山救援。正当苻登下山准备迎接西秦援兵时,姚兴已从长安赶到固原,在马毛山南坡抓住苻登,不久将他杀死。

  姚兴即位后,很快先后平定了安南将军强熙、镇远将军杨多和上圭姜乳的反叛。377年5月,姚兴征服了东晋弘农太守陶仲山、华山太守董迈,然后乘胜进军,进陷了上洛(今陕西商州)。这时后秦的疆域有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各一部分,范围“南至汉川,东逾汝颖,西控河西,北守上郡”,是十六国中仅次于前秦的第二大国。此时,周边邻邦及豪族首领,也都先后率部归附姚兴。如仇池的杨盛,归附后被封为仇池公;西秦的乞伏乾归,归附后被封为平襄公;西平的秃发傉檀,归附后被封为广武公;张掖的沮渠蒙逊,归附后被封为西海侯;敦煌的李暠,归附后被封为高昌侯;还有姑臧的吕隆、朔方的赫连勃勃,都归附了后秦。虽然以后,因为姚兴的过度宽容和轻信,致使如乞伏乾归、秃发傉檀、沮渠蒙逊、赫连勃勃等人先后叛变自立,但姚兴仍不失为修养最高尚的帝王。姚兴在位的前几年,十分注重广泛吸收和培养人才。京兆的杜瑾、冯翊的吉默、始平的周平等人上书姚兴,提出了对国家的治理意见,姚兴立即把他们提拔到重要位置。天水的姜龛、东平的淳于歧、冯翊的郭高都是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他们在长安讲学时,远近各地有一万几千人去听讲。姚兴在处理完政务后,常抽空把他们叫到东堂,一起讨论学问。凉州的胡辩迁到洛阳后,有一千多名学生跟他学习,关中不少青年也跑到洛阳拜他为师。姚兴为了让士子自由求学,特意命令防守关口的官兵对求学的青年往来出入不加限制。姚兴还非常重视法制建设,为了培养合格的懂法执法人才,他在长安创建了法律学校,让郡县官吏到学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再回到郡县处理诉讼案件。姚兴在广泛吸收人才的同时,极力提倡俭朴。他曾下令禁止制造绣锦,当他得知司隶校尉郭抚、扶风太守强超、槐里令彭明、仓部郎中王午等人都很俭朴时,便颁布诏书,把他们褒扬了一番,并给他们加官进爵,增加封邑。姚兴本人也很俭朴,他所使用的车马没有金玉装饰,所穿的衣服也是两位叔叔穿剩下的。上行下效,后秦出现了人人注重俭朴的风气。为了解放劳动力,发展农业生产,姚兴下令解放自卖为奴隶的平民,让他们返回家乡务农。在十六国后期的帝王中,姚兴算得上是有作为者。

  国家平定以后,姚兴没有忘记父亲的临终遗言,对待亲生骨肉很讲情义。460年6月,姚兴下令全国人民及长安的文武百官在取名字时不准用绪、硕德三个字,因为姚兴的两个叔叔分别叫姚绪、姚硕德。姚兴见了两位叔叔从不以皇帝自居,而是以侄子的身份向他们问寒问暖。凡是国家大事,姚兴都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后,然后才公布实施。399年夏天,“日月薄蚀,灾异屡见”,姚兴也学古代明君,下诏罪己,去掉帝号,降爵称王,改年号为弘始,这是古代帝王所没有过的。他还将王侯、公卿、牧守,一律降爵、降级,但惟姚绪、姚硕德例外。二人上书,也请撤王号,姚兴不准,于是出现一国三王。一次,姚硕德回秦川封地,姚兴亲自把他送到雍城。所以,两位叔父自始至终辅佐侄儿,克尽臣节,不为乱臣所蛊惑,也不敢有僭越之举。姚兴也有不足之处,由于他过分注重仁义、孝悌,屡次容忍放纵兄弟、子侄的叛逆行为,几乎酿成大祸。姚兴在十几个儿子中比较喜欢镇守长安的三子、广平公姚弼,对他十分器重,凡是姚弼所求,姚兴无不答应。411年1月,姚弼被召回长安,担任尚书令、大将军。姚弼趁机把狐朋狗党尹冲、唐盛提拔到显要位置,又靠对大臣们的虚情假意笼络了一大批人,准备夺太子姚泓之位。右仆射、侍中任谦对姚弼大树死党十分反感,要求姚兴对他加以限制,姚兴只是沉默不语,不置可否。414年5月,姚兴病卧在床,太子姚泓天天在谘议堂侍候父亲。姚弼见有机可乘,便召集了几千人,全副武装埋伏在家中。姚兴的十一子姚裕见状,派人火速通知统兵的二哥姚懿及其他几位哥哥,让他们回长安消灭姚弼。要以闻讯后,马上把几百匹布帛分给士兵,准备起兵。姚兴的四子姚洸、六子姚湛也分别在洛阳、雍城起兵,准备奔赴长安。恰在这时,姚兴病情好转,让几个儿子不要回长安,姚懿等这才撤兵。大臣刘晃、梁喜乘机劝姚兴处罚姚弼,但姚兴还是把姚弼看成是文武全才的人,怎么也不肯下手,只是罢了姚弼的尚书令一职就算了事。415年9月,姚兴病情加重,姚弼又把军队集中到家中,准备见机行事,并以身体不佳为名不到长安朝拜父亲。姚兴知道后勃然大怒,把姚弼的同伙唐盛、孙玄等人抓起来准备杀掉。这时,太子姚泓对父亲说:“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是我的过错,如果我死了国家能够安定,那么我就去死好了;如果你不忍心让我死,那么我现在就辞去太子之位”。姚兴听后很受感动,但还是把姚弼囚禁了起来,后在姚泓的一再请求下,姚兴才赦免了姚弼及其同党。416年1月,姚兴奄奄一息,姚兴的小儿子姚耕去看望他,叫了几声,姚兴没有答应,姚耕以为父亲已死,急忙出去告诉七哥姚愔。受哥哥姚弼指使的姚愔早已布置好士兵,只等父亲咽气时发动兵变,拥立姚弼当皇帝,现在一听父亲于已死,马上带着士兵进攻端门。因殿中上将军敛曼嵬的抵抗,姚愔无法攻入,便点火烧端门。姚兴听到外面杀声震天,断定是姚弼作乱,使出全身力气走到前殿,宣布将姚弼赐死。禁军见到姚兴,无不欣喜若狂,斗志倍增。姚愔的乱兵立即丢盔弃甲,狼狈逃跑,姚愔也逃到骊山上去了。宫廷政变刚刚平息,姚兴便与世长辞了。

  姚泓是姚兴的长子,由于为人宽容大度,不会玩弄权术,身体又经常有病,因此迟迟没有被立为太子。直到402年,姚泓15岁时才得到太子这把交椅。姚泓喜欢学习、吟诗,也善于高谈阔论,经常召集满腹经纶的尚书王尚、黄门侍郎段章、尚书郎富允文和写一手好文章的胡义同、夏侯稚切磋诗文。姚泓受业于博士淳于歧,他对淳于歧非常敬重,淳于歧生病时,姚泓亲自登门看望,并在床边给淳于歧下拜。由于他的模范行为,推动了后秦的尊师风气。从此以后,后秦的公侯见了师傅都要下拜。姚泓心地善良,主张用刑要轻,法律要宽。姚兴在平凉时,冯翊人刘厥聚集了几千人发动叛乱,,留在长安的姚泓派镇军将军彭白狼率领东宫的禁兵杀掉刘厥后,将参与叛乱的人全部赦免。当时各位大将都认为对叛兵不能留情,而姚泓却对他们说:“父亲临走时委托我管理国家,防御侵略。我本人管理无方,以至于发生叛乱,我应当引咎自责,怎么能对他们加罪呢”。

  姚泓称帝后,国中已开始动乱。叛乱者,既有姚氏宗族、公卿,又有豪族首领及地方官吏。先是他的亲兄弟姚愔,勾结大将军尹元,企图篡夺皇位;以后又是安定太守吕超,羌族首领党容,北地太守毛雍先后叛乱;接着,并州、定阳二城的胡人数万人背叛后秦,入侵平阳。以上,可谓是内乱。后来,外敌赫连勃勃,由北向南,攻陷阴密,进逼雍州,抄掠眉县;仇池公杨盛也率众由西南北上,攻陷祁连山,进逼秦州,占据了陈仓。姚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赫连勃勃打退,东晋大将刘裕又率军由南向北,全线进攻后秦。先后攻陷了彭城、漆丘、项城、颖口、新蔡、许昌、城皋、荥阳、虎牢诸城,随即进兵洛阳。镇守洛阳的姚洸见晋军来势凶猛,自己的兵力无法抵抗,便派人向长安求救。姚泓深知洛阳的重要位置,立即派越骑校尉阎生带领2千骑兵营救,同时派大将姚益男率军一万赶赴洛阳,命哥哥姚懿驻军陕津(今河南陕县),声援姚洸。但是,由于姚洸的部下暗通晋军,使晋军长驱直入,洛阳很快失陷。417年姚兴的从子姚恢又自称大都督、建义将军,率领安定的38000户镇民从北雍州(今陕西耀县)向长安进发,扬言要“清君侧”,即除掉姚泓的叔叔姚绍。姚泓知道后,大为震惊,急忙遣使,致书仍在前线的姚绍,求其设法挽救危局。姚绍接旨,率军与姚恢在灵台激战,姚恢遭到袭击被杀。姚泓是重感情的人,尽管听到姚恢起兵反叛后气得浑身发抖,但见到姚恢的尸体时又痛哭流涕,恨不得和姚恢一同离开人间。正当姚泓隆重安葬姚恢时,东晋大军已经攻克蒲坂(今山西永济)。不久,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姚丕、姚谌、姚烈、姚宝、姚建、姚蚝等宗族大臣、大将,大多战死。晋将王镇恶率军攻入长安,姚裕等人率禁军护卫皇帝一家,退守石桥。这时,姚泓见大势已去,无路可走,对其子姚佛念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降于刘裕。或者刘裕不忘前恩,保全其宗”。当时,姚佛念只有12岁,他劝父亲说:“晋人将逞其欲,终必不全,愿自裁决”。意思是说,我们自杀成仁吧。谁知,熟读诗书的姚泓此时竟然偷生,“怃然不答”。佛念见父亲没有自杀的勇气,便自登城墙,投身于地,壮烈殉国。姚泓见状,悲痛欲绝,但仍抱有一线希望,带领其子、儿女及宗室子弟百余人,到晋军大营投降。专横的刘裕不向晋帝奏请,即将姚氏一族尽数斩绝,只将姚泓一人打入囚车,带回建康。不久,斩姚泓于东市,后秦灭亡。

  后秦自姚苌384年称帝至姚泓417年投降东晋共历三帝三十四年。

  【后秦皇陵】史载:武昭帝姚苌的原陵和文恒帝姚兴的偶陵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境内,尚未发现。

  后秦王朝世系表

  陵名世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原陵姚戈仲子329—393384—393太祖武昭帝陕西西安高陵县

  偶陵姚苌之子366—416394—416高祖文恒帝陕西西安高陵县

  姚兴之子388—417416—417后主被刘裕杀于南京,葬处不明

  

  起8Y点8Y中8Y文8Y网8Y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九章十六国时期 (十七)后燕王朝

  (起2Y点2Y中2Y文2Y网更新时间:2007…5…29 8:23:00  本章字数:9902)

  后燕王朝是十六国时昌黎郡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首领慕容垂建立的。慕容垂,本名叫霸,字道业,小字阿六敦,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的第五子,生母兰氏。慕容垂小时候很受父亲的宠爱,慕容皝常在兄弟们面前夸奖慕容垂说:“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成人家”,对他的关照超过其他兄弟甚至嫡子,13岁时就被任命为偏将,以后,又以破宇文部之功,被封为都乡侯。为此,诸位兄弟,尤其是世子慕容儁心中很是不平。一次,慕容垂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来,磕掉门牙,伤了上唇,成了“豁子”。慕容儁继位后,开始对慕容垂进行报复。首先,他下令改慕容霸的名字为“垂夬(读缺)”,并对群臣说:“古时,晋国有个郤缺(春秋时代晋成公的相国),就是个豁唇子,位至宰相;五弟之前途,不可限量。慕容垂听了,气得要命,但也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只好忍气吞声。从此,兄弟之间产生了隔阂。349年,后赵皇帝石虎死,后赵大乱。慕容垂觉得消灭后赵的时机已到,便建议进攻中原,他对慕容儁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是消灭后赵的大好时机”。慕容儁开始不同意,后在慕容根的劝说下,才决定出击。攻克幽州后,慕容儁准备把俘虏全部杀掉。当时任前锋都督的慕容垂感到这样做太过分,便对慕容儁说:“我们现在刚开始平定中原,应当以安抚为重,不宜滥杀”。慕容儁觉得此话有理,便将俘虏全部放走。燕军继续南下,又攻占了信都;石赵灭亡后,慕容垂因功被封为吴王,慕容垂立鲜卑族首领段末柸之女为王妃,生下世子慕容宝。慕容垂奉命先后镇守信都、荆州、兖州等地,政绩卓著,到处留下美名。360年,慕容儁死,其子慕容暐继位。因慕容暐年幼,由其生母可足浑氏与慕容暐的四叔、太宰慕容恪辅佐朝政。慕容恪十分敬重兄弟慕容垂,极力向慕容暐推荐慕容垂。368年,慕容恪病死,慕容垂的堂叔慕容评出任太傅。369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前燕,慕容暐和慕容可评准备逃跑,慕容垂临危不惧,主动请战,出师告捷,打退了桓温,为国家免去了亡国之灾,立下大功。但这个大功,对慕容垂个人来讲却是一场悲剧。摹容评对幕容垂屡建大功十分嫉妒,在幕容暐面前极力馋毁慕容垂;太后可足浑氏平日对慕容垂也很反感(慕容垂的妃子段氏自恃出身名贵,被可足浑氏迫害致死),这时也跟着慕容评诋毁慕容垂,并和慕容评商量要杀掉慕容垂。慕客恪的儿子慕容楷和慕容垂的舅舅兰建听到消息,立即告诉了慕容垂,并劝慕容垂先下手为强,慕容垂笑了笑说:“骨肉之间互相残杀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过了一会,慕容楷和兰建再次劝他快拿主意,慕容垂摇摇头说:“如果实在无法挽回这种局面,我只有到外面躲一躲了”。慕容楷和兰建走后,慕容垂满脸愁云,一言不发。他的儿子慕容令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便问:“父亲是为了慕容评的猜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