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陵-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茫栏礁呋兜南时白迦恕⑶刂荽淌泛钅略蒙彼懒擞褐荽淌泛匕卧馈S谑牵抻敫呋兜墓叵等战ソ粽拧5月,元修采纳了斛斯椿的谋议,下诏征发河南各州兵马,声称要亲率大军南伐萧梁,实际上是企图向北攻袭晋阳的高欢。7月,元修在洛阳城北郊,诏命贺拔胜率部行动。高欢虽然在晋阳,却很了解洛阳的政局底细,他知道,元修受贺斯椿等人的怂恿,盛暑征兵,民心怨恶,士气肯定不壮。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他率领20万大军分路南下,宣称要去讨伐南方的萧梁和关中,荆州的地方势力。军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高欢击溃了斛斯椿的弟弟、豫州刺史斛斯元寿等部,继续南下。贺拔胜兵败逃奔了萧梁,元修见败局已无法挽回,于是放弃洛阳逃往关中,投奔了在长安的宇文泰,高欢进入了洛阳。10月,高欢又拥立年仅11岁的北魏宗室元善见为帝,并将都城迁到了邺城。元修到了长安,宇文泰也只把它当作傀儡皇帝,元修非常不满。534年冬天,宇文泰毒死了元修,另立北魏宗室元宝距为皇帝,建都长安。元修的尸体被收敛在草堂佛寺,10多年后,才被葬在云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30公里,确切位置已不可考)。史称迁都邺城的魏王朝为东魏,建都长安的魏王朝为西魏。北魏王朝至此分裂。
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珪386年建国至孝武帝534年被杀,共历15帝,149年。
【北魏皇陵】北魏皇陵分早期和晚期两处。北魏早期皇陵统称为金陵,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原代国都城盛乐城外东南。据史料记载,这里埋葬着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到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共七位皇帝和后妃、宗室勋贵,但目前尚无重要发现。1982年8月,在故城南约25公里的和林格尔三道营乡榆树梁村发现一座大型鲜卑墓葬,出土文物甚丰。可惜为私人所盗,文物基本散失,仅收回38件,其中有八曲金碗、镶嵌玛瑙及绿松石的高浮雕野猪纹金牌、纽形金饰、带状金饰等工艺精美的金或铁芯包金金器18件,双耳鍑、熏炉等铜器8件、玉器8件、银器1件。文物年代上限在十六国时期,下限到北魏早期。无疑这是一处皇陵。如皇陵判断无误,北魏金陵应该在该地。以后又陆续发现几处自鲜卑时代到北魏时期的墓地,墓主尚待考证,详情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北魏晚期皇陵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当年孝文帝就下诏推行汉化政策,规定来洛阳的鲜卑人要穿汉服、说汉化、改汉姓,以洛阳为籍贯,死后葬于洛阳,并对皇后陵墓制度也作了具体规定。北魏王朝在洛阳41年,除孝武帝元修被宇文泰杀死在长安外,其余8帝死后全部葬在北邙山上。这里埋葬着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幼主元钊、孝庄帝元子攸、东海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目前已探明皇陵准确位置的有:孝文帝元宏的长陵,坐落在距洛阳8公里孟津县朝阳乡官庄村,现冢高35米,直径约60米,其西北约100米处,有一高25米、直径35米的小冢,是宣武帝元恪的生母、文昭皇后高氏的终宁陵;宣武帝元元恪的景陵,位于洛阳市郊区、洛阳市古墓博物馆旁边的邙岭乡冢头村,现冢高25米,直径约110米,现已发掘开放;孝明帝元诩的定陵,据533年张宁和张悦的墓志记述,可以确定在今孟津县送庄乡西山岭头村,尚未发掘;孝庄帝元子攸的静陵,文献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没有出土的墓志佐证。只知道孝庄帝530年被缢死晋阳,532年冬天,孝武帝将其棺椁迎回洛阳,葬于静陵。但在洛阳北魏皇陵兆域里,除已确定的三座皇陵外,可以定为皇陵一级的只有景陵之南、孟津县送庄乡上砦村的大冢,可能就是静陵。遗憾的是这几座皇陵被盗掘、破坏严重,陵园内各种建筑已荡然无存。
从文献中关于北魏统治者每临大事都要“谒陵”的记载来看,陵区内原应有规模较大的祠庙建筑和神道石刻。但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风剥雨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故洛阳北魏皇陵地面上的勘查工作不多,陵园的布局情况尚不清楚。只是在景陵和静陵前各出土一石翁仲,应该是陵墓神道石刻。纵观北魏洛阳皇陵,明显的特点就是恢复了秦汉时期封土为陵的规制,实行帝后同莹合葬,有的陵前还发现石像生。最突出的是孝文帝和皇后的长陵,蔚为壮观的大小三冢,同在一个莹域内,很像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长陵。另外,在皇陵兆域内,集中埋葬了许多拓跋鲜卑贵族。此外还葬有曾与拓跋氏同属一个大氏族的“帝室七姓”贵族,以及同属一个联盟的兄弟氏族的死者。这是鲜卑族葬之风的反映,与汉族皇帝以文武大臣陪葬的习俗显然不同。
北魏王朝世系表
陵名皇帝姓名世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金陵拓跋珪什翼健之孙371—409386—409太祖道武帝葬内蒙和林格尔县
金陵拓跋嗣拓跋珪之子392—423409—423太宗明元帝葬内蒙托克托县
金陵拓跋焘拓跋嗣之子408—452423—452世祖太武帝葬内蒙托克托县
金陵拓跋余拓跋焘之子?—452452隐王无考
金陵拓跋濬拓跋焘之孙440—465452—465高宗文成帝葬内蒙托克托县
金陵拓跋弘拓跋濬之子454—476465—471显宗献文帝葬内蒙托克托县
长陵元宏拓跋弘之子467—499471—499高祖孝文帝河南孟津常袋乡官庄
景陵元恪元宏第二子483—505499—515世宗宣武帝河南洛阳邙山乡冢头
定陵元诩元恪之子510—528515—528肃宗孝明帝河南孟津宋庄乡岭头
元钊元宏曾孙526—528528幼主无考
靖陵元子攸元宏之孙506—530528—530敬宗孝庄帝孟津宋庄乡西山头村
元晔拓跋焘曾孙?—532530—531东海王河南洛阳孟津已无考
元恭拓跋濬之孙489—532531节闵帝河南洛阳孟津已无考
元朗拓跋焘后裔512—532531—532安定王河北邯郸临漳城西南
云陵元修元诩之兄509—534532—534孝武帝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十七)建平(白亚栗斯)王朝
(起2Q点2Q中2Q文2Q网更新时间:2007…7…30 7:52:00 本章字数:277)
建平王朝是北魏稽胡族人白亚栗斯建立的。稽胡为古族名,又称步落稽,匈奴别种,十六国时前赵刘渊的后裔。十六国时匈奴所建的几个政权灭亡后,余部分散各地,称山胡、西河胡、离石胡、吐京胡、石楼胡等,从事农业,以麻布为衣,与汉人杂居,北周时统称稽胡。北魏太宗拓跋嗣415年3月,白亚栗斯率河西饥民反于上党(今山西长治),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建元建平。以河内人司马顺宰为谋主。3月,众人又废白亚栗斯,另立刘虎为首领,刘虎号称“率善王”。拓跋嗣派公孙表等五将讨伐,被刘虎击败。416年9月,又派相州刺史叔孙建为中领军,总督诸军,刘虎兵败,与白亚栗斯同时被杀。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十八)圣君(司马小君)王朝
(起0Y点0Y中0Y文0Y网更新时间:2007…7…31 9:33:00 本章字数:102)
圣君王朝是北魏人司马小君建立的。北魏孝文帝元宏471年11月,司马小君自称晋皇族之后,聚众3000反于平陵(今山东章丘),破郡县,杀长吏,建元圣君。不久被齐州刺史元平原击败被俘,送到洛阳斩首。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十九)正始(樊素安)王朝
(起7P点7P中7P文7P网更新时间:2007…8…1 9:40:00 本章字数:113)
正始王朝是北魏东荆州(今河南泌阳)蛮族人樊素安建立的。樊素安又称樊安,北魏宣武帝元恪503年,聚众反于龙山(今河南平顶山)。11月称帝,建元正始,联合南朝萧梁,屡败北魏军。504年10月,遭镇将李崇讨伐,兵败被杀。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二十)建明(吕苟儿)王朝
(起4M点4M中4M文4M网更新时间:2007…8…2 10:48:00 本章字数:169)
建明王朝是北魏秦州(今甘肃天水)羌族人吕苟儿建立的。吕苟儿初为秦州主簿,北魏宣武帝元恪506年正月,秦州屠各族王法智聚众2000,自号三公,推吕苟儿为帝,建元建明,置百官。不久,王法智与北魏安西将军元丽交战,兵败被杀。吕苟儿退屯孤山(今天水附近),众至10万。7月,遭北魏行秦州事李韶袭击兵败,吕苟儿率文武官员30余人降北魏。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二十一)圣明(陈瞻)王朝
(起5F点5F中5F文5F网更新时间:2007…8…3 15:02:00 本章字数:79)
圣明王朝是北魏泾州(今甘肃泾川)屠各族人陈瞻建立的。北魏宣武帝元恪506年正月,陈瞻据泾州称帝,建元圣明。据城多日,7月,陈瞻被北魏军夜袭,战死。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二十二)建平(元愉)王朝
(起8L点8L中8L文8L网更新时间:2007…8…4 10:20:00 本章字数:131)
建平王朝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子元愉建立的。元愉初封京兆尹,宣武帝时任护军将军、中书监。好文章,颇著诗赋,招四方儒士数十人为宾客;崇信佛道,爱好华丽,于是贪纵不法,除冀州刺史。508年8月据冀州反叛称帝,建元建平。9月,被尚书李平俘获,押送京师途中病死。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 (二十三)更兴(元悦)王朝
(起5W点5W中5W文5W网更新时间:2007…8…5 9:46:00 本章字数:153)
更兴王朝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子元悦建立的。元悦初封汝南王,好读佛经,览书史,累迁开封府仪同三司。517年因杀人免官。此时领军将军元叉擅权,于是投靠元叉,得任为侍中、太尉,后又迁太保,出任徐州刺史。大都督尔朱荣入洛,乃投南朝萧梁,被立为魏主,建元更兴。后还京,孝武帝元恪初为侍中、大司马,不久被杀。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二十四)真王(破六拔韩陵)王朝
(起2N点2N中2N文2N网更新时间:2007…8…6 10:17:00 本章字数:266)
真王王朝是北魏匈奴族人破六拔韩陵建立的。破六拔韩陵又称破六汗、破落汗,原为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戍兵。北魏孝明帝元诩523年4月在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乌加河北)杀镇将,率众反,建元真王。诸镇各族人民群起响应,大败临淮王元彧于五原;抚军将军崔邏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西部敕勒皆叛魏附之。525年,破六拔韩陵破怀朔镇,又围广固王元深于五原。526年杀敕勒酋长胡琛。同年6月被北魏长流参军于谨及柔然头兵可汗所败,下落不明,有说被柔然所杀。
真王王朝自523年破六拔韩陵建元称帝至526年兵败共历一帝四年。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二十五)天建(莫折念生)王朝
(起2N点2N中2N文2N网更新时间:2007…8…7 10:28:00 本章字数:302)
天建王朝是北魏秦州(今甘肃天水)羌族人莫折念生建立的。北魏孝明帝元诩524年,秦州城兵莫折大提与秦州城民起兵杀刺史李彦,被推为主帅,称秦王,曾派部将卜胡袭取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杀固原将领赫连略,当年病死,部众由其四子莫折念生统领。莫折念生继位后,自称天子,置百官,建元天建。派弟弟莫折天生出陇东,攻陷岐州(今陕西凤翔),俘杀北魏都督元志及刺史裴芬之。又攻凉州、仇池等地。次年,一度受挫,诈降西道行台萧宝寅。不久,攻取陇东诸郡,下潼关,逼洛阳,北魏都城为之戒严。527年9月,由于内部分
裂,被秦州城民杜桀所杀。
天建王朝自524年莫折念生称帝至527年被杀共历一帝四年。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二十六)天启(元法僧)王朝
(起8H点8H中8H文8H网更新时间:2007…8…9 10:00:00 本章字数:160)
天启王朝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重孙元法僧建立的。北魏孝明帝元诩时,元法僧任太尉行参军、益州刺史,因为官贪虐枉杀,致使全境皆反。后除光禄大夫、兖州刺史、徐州刺史。于是于525年正月杀行台高谅,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自称皇帝,建元天启。3月,元诩派兵征讨,元法僧投降萧梁。萧梁武帝萧衍授以侍中,封始安郡公、宋王。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二十七)真王(杜洛周)王朝
(起4P点4P中4P文4P网更新时间:2007…8…11 8:04:00 本章字数:225)
真王王朝是北魏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高车族人杜洛周建立的。杜洛周又称吐斤洛周,北魏孝明帝元诩525年8月聚众反于上谷(今北京延庆),建元真王,高欢、尉景等皆附之,得安州戍兵数万人响应。次年,败北魏都督元谭、李琚等。11月,百姓俘北魏幽州刺史王延年、行台常景,开范阳(今河北涿州)城门欢迎杜洛周军。528年正月,瀛州刺史元宁投降杜洛周。2月,杜洛周被怀朔镇将葛荣所击杀。
真王王朝自525年杜洛周称帝至528年被杀共历一帝四年。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二十八)神嘉(刘蠡升)王朝
(起4I点4I中4I文4I网更新时间:2007…8…13 10:55:00 本章字数:125)
神嘉王朝是北魏稽胡人刘蠡升建立的。北魏孝明帝元诩525年12月,刘蠡升据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自称天子,建元神嘉,置百官,活动于汾、晋之间。535年3月被北魏所灭。
神嘉王朝自525年刘蠡升称帝至535年被北魏所败共历一帝十年。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十章(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