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品社会使得我们很多人误认为财富就代表着成功,在这种背景中,消费的目的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是用来证明自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今天张三买了一双名牌皮鞋,你明天一定要去买一双比他更贵的;明天李四买了一辆汽车,你后天一定要去买一辆比他更高档的;别人的每一次消费,都会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一番折腾下来,尽管你处处都占了上风,也终于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眼光,但自己却早已心力交瘁,幸福没有找到,时间和精力却在“表演”中流逝了。
莫泊桑的《项链》就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天生丽质,出身贫穷的女子洛阿赛太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梦想与王子联姻,却嫁给了一个小职员;她渴望身居王宫大厦,却住在一个普通公寓里。“她没有香水,没有珠宝,而这些正是她梦寐以求的东西。”她有个富贵的朋友,是她的同班同学,她从来不去看望这个朋友,因为她如果看到朋友的那些珠宝首饰,正是自己想得而得不到的时,就会很痛苦。有一天晚上,她丈夫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告诉她:“我们接到一份请帖,可以参加公共教育部长和他夫人举行的晚会。”洛阿赛太太起初表现得很高兴,可是一会儿她又变得很沮丧,“可是我没有像样的衣服。”她说。于是丈夫给她买了一件衣服,可她还是不开心,“我没有首饰。”丈夫讨好地对她说:“为什么不到你的朋友福莱斯蒂太太哪儿去借呢,她的首饰多的是。”“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好办法呢!”她高兴地喊了起来。她到朋友的家里借来了一串美丽的钻石项链。
她穿着新衣服,戴着璀璨的项链,在晚会上,她成了所有女宾中最美丽动人的一个,极大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晚会结束了,她还久久陶醉在那愉快的气氛中。但当她兴致勃勃地回家后,对着镜子卸下晚装时,忽然发出一声惊呼:“项链,我把福莱斯蒂太太的项链弄丢了。”于是到处去找,可是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找到。“我们总得想办法赔呀!”她和丈夫一起从这家首饰店跑到那家,从那家又跑到另一家,一家一家地跑,终于找到了一条和弄丢的那条非常相像的了。可是店主告诉他们,这个要四万法郎,虽然可以减价,但最少也要三万六千。于是他们四处奔走,找遍了亲戚朋友、银行家、高利贷者、放债人,最后才凑足了三万六千法郎。
洛阿赛太太把项链还给了她的朋友,从此开始为偿还债务而不停劳作。她含辛茹苦,终日洗刷忙碌,变得两手粗糙,容颜憔悴。丈夫也跟她一起辛苦劳作,替商人们结算账目,为了五分钱一页的报酬抄写文件,常常通宵达旦。他们这样过了十年,才还清了全部债务。一个星期天,现在已经是苍老憔悴的洛阿赛太太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年轻、漂亮、动人的贵妇人从对面走来,原来是福莱斯蒂太太。洛阿赛太太招呼道:“珍妮,你早!”福莱斯蒂太太没认出她来,怔怔地望着她。“你不认得我了吗?珍妮,我是玛蒂尔德?洛阿赛。”“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这些年来,我的境况很不好——都是为了你。”“为了我?怎么回事呀?”“我把你借给我的项链弄丢了,后来买了一串跟它一样的还给了你,这十年,我都在还这笔债呢。”福莱斯蒂太太激动地说:“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的那串项链是假钻石的呀,顶多只值五百法郎。”玛蒂尔德的悲剧,正是由虚荣造成的。为了一时的虚荣,而赔上一生的幸福。正是她的爱慕虚荣,才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人生本来就很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是不多,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而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活一次?人的价值是由实力决定的,不是靠做秀取得的。法国前总理朱佩一次视察某地,拎着个超级市场的塑料袋,接受采访时,这个袋子一直拎在手上,很自然的样子,没有谁觉得他寒酸,没有谁觉得他不够绅士,相反人们投给他的都是钦佩的目光。所以身份不是由派头决定的。
第32节:二、成功做人的好心态(14)
现在有些人急切希望成功,成功后也喜欢炫耀,希望及时挥霍成功的果实,其典型表现就是大手大脚花钱给别人看。特别是在熟人和亲友面前,迫切想显示自己的财富。而那些真正成就了事业的人,反而能够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英格兰去,在机场咨询处他要找当地最便宜的旅馆。接待员看了看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超级富豪——全世界都知道亨利·福特。就在前一天,报纸上还登出了他的大幅照片,报纸上说他要来了。现在他在这儿,穿着一件像他一样老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馆。
接待员说:“要是我没搞错的话,你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过你的照片。”那人说:“是的。”接待员疑惑不解地对他说:“你穿着一件看起来像你一样老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馆。我也曾见过你的儿子上这儿来,他总是询问最好的旅馆,他穿的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说:“是啊,我儿子的举止是好出风头的,他还没适应生活。对我而言没必要住在昂贵的旅馆里,我在哪儿都是亨利·福特。即便是在最便宜的旅馆里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没什么两样。这件外套,是的,这是我父亲的——但这没有关系,我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即使我赤裸裸地站着,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根本没关系。”
是的,可能你的外套比亨利·福特的高档,可是这能说明你比他更有钱吗?可能你住过比亨利·福特住过的更贵的旅馆,可是这能表示你比他更有身份吗?
在生活中有些人好出风头,总怕别人不知自己的尊姓大名,一逮住机会不是高声炫耀自己的身份,就是到处分发名片,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也有一些人不慕外表华丽,而是时时以坚持自我秉性为本,这种人是最谦虚的人。
幸福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感觉,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觉不到幸福,无论在别人的眼里如何风光,你的心里仍然会是一片冰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幸福。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如果一个人总是得陇望蜀或盲目攀比,欲望没有止境,那他永远都不会幸福和快乐。
不要以为自己很卑微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程度不一的自卑感,他们对自己没信心。罗斯福夫人曾经说过:“没有你的同意,谁也不能让你觉得自己差人一等。”一个人如果表现出自己是个充满活力与吸引力的人,人们就会这样看待你。如果你的仪态、眼神、衣着、面部表情与为人态度,时时反映出自信与自我肯定,别人自然会对你产生信任与好感。
原一平是一位保险推销员,他身高1。53米,其貌不扬,年龄不小。在他做这项各种的头半年里,他没有为公司拉来一份保单。他没钱租房,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没钱吃饭,就去吃饭店专供流浪者的剩饭。他没钱坐车,就每天步行去他要去的地方。
可是,他从来不觉得他是个失败者,至少从表面上没有人觉得他是个失败者。自清晨从公园长椅上“起床”,他就向每一个碰到的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意或者回报他的微笑,他都不在乎。而且他的微笑永远是那样由衷和真诚,让人看上去觉得他是那么精神抖擞,充满信心。
终于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的大老板对原一平的微笑发生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怎么会总是这么快乐。于是,他提出请原一平吃一顿好饭,可被原一平拒绝了。他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他的一份保险,于是,原一平有了自己的第一笔业绩。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绍给许多商场上的朋友。
原一平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他最终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保险推销员。他成功了,他的微笑被称为“全日本最自信的微笑”。他说:“走向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微笑和信心只是劝你走向成功的一种方式,但这又是不可或缺的方式。”
自卑的根源是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过分重视别人的意见,并将别人看得过于高大而把自己看得过于卑微。这样一来,自然就产生出沉重的压力,并顺理成章地导致了自我压抑。一个自我压抑的人,在自我形象的评价上会毫不怜悯地贬损自己,不敢伸张自己的欲望,不敢在别人面前申诉自己的观点,不敢向别人表白自己的爱情,行为上不敢挥洒自己,总是显得拘谨畏缩。另一方面,一个自我压抑的人对外界、对他人,尤其是对陌生环境与生人,心存一种畏惧。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他便会与自己畏惧的东西隔离和疏远。这样便将自己囚禁在一个孤独的城堡之中了。如果说别的消极情绪可使一个人在前进路上暂时偏离目标或降缓成功速度,那么一个长期处于自卑状态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甚至已有的成绩也不能唤起他们的喜悦、兴奋和信心,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失败的体验里不能自拔,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对什么也没有信心,自己不愿走向人群,也拒绝别人接近。整个地与丰富多彩的生活隔绝,与人群疏远,自囚于孤独的城堡。
有些人自卑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着某种先天缺陷,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看不到长处,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其实有时某些短处是可以转化为长处的。
英国文学家哥尔德斯密斯在学校里是老师们经常嘲笑的对象。他毕业时被称为“榆木疙瘩”,这意味着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劣等生。他曾经试图进入外科医学班学习,但是遭到了拒绝。而后,他不得不学习文学。哥尔德斯密斯完全不能适应一个外科医师的职责,但是,除了他,还有谁能写出《韦克菲尔德的牧师》或者《荒村》这样的伟大作品呢?
罗伯特?克莱武夫一出生就被人称为弱智儿,在学校里也是所谓的“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在三十二岁那年,他在普拉斯战役中以三千人的微弱兵力打败了敌军五万人的优势兵力,从而建立了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基础。
第33节:二、成功做人的好心态(15)
比特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比别的孩子慢半拍,同学讥笑他笨,老师说他不努力,无论他怎么试图去做好、去改变自己,但是,他却从来也做不对。直到比特上了九年级后,才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动作障碍症。
高中毕业时,比特申请了十所最一般的学校,他想怎么也会有一所学校录取他。可直到最后,他连一份通知书也没有收到。后来,比特看了一份广告,上面写着:“只要交来250美元,保证可以被一所大学录取。”结果他付了250美元,有一所大学真的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这所大学的名字,比特即刻想起了几年前,一份报纸上写着有关这个大学的文章:“这是一所没有不及格的学校,只要学生的爸爸有钱,没有不被录取的。”当时比特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用未来去证实这个错误的说法。
在这个大学上了一年后,比特就转到另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房地产行业。22岁时,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从此,在美国的四个州,他建造了近一万座公寓,拥有900家连锁店,资产数亿美元。后来,比特又进入到银行业,做起了大总裁。
一位“笨”孩子,他是怎么走向成功的呢?下面两点就是比特自己讲述的:
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一项,有人会写,有人会算,对有些人难的,对另一些人简直容易得如“小菜一碟”。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属于自我,但是又要付出一生代价的“难事”。
第二,我从不跟自己的同学竞争,如果我的同学又高又大,跑得很快,而我又小又矮,为什么一定要跟他们比呢?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停止,认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这非常重要。把自己与别人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的目标与动力以及别人独一无二的能力。别人有别人的才干,你有你的才干。
众所周知,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一般的鱼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的还被鲨鱼吃掉。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那时,我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都要往返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之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也许一生都会像父亲所工作的船只一样,漂泊不定。
“后来在我9岁那年,父亲带我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凡·高用过的那张破旧的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我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告诉我说:‘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父亲带我去丹麦,在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故居前,我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说:‘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生前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从此,我的人生完全改变了。我庆幸自己有位好父亲,他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而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又告诉我,人能否成功与贫贱无关。”
的确,命运有时会把一些伟大的人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着卑贱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