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倾宸 >

第287部分

倾宸-第287部分

小说: 倾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倾宸闻言微微一笑,是真消停了还是假消停了,自己根本无需花费心思去关注,虽然有些可怜她们被人当做棋子摆布,可若是她们自己不愿意,又有谁能强迫呢,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本心在作祟,若是自己,就算是孤独一生,也不会选择做人姬妾而委曲求全一辈子,何苦来哉。

    正好吉祥妈进来,听到了鸣芳的一番话,脸上也是带着几分得意,对林倾宸说道:“刚才芙蓉园的庄小姐使了贴身丫环过来与我说,她祖母年纪大了,这两天受了凉身子就有些不好了,她自小跟着祖母长大,感情十分深厚,还请王妃允许她回家侍疾。还有梨园的张小姐也派了贴身丫环过来同我说表妹要过生辰,且是到京城后的第一个生辰,她想去怡王府小住几天陪陪表妹,还请王妃许她一行。”

    这是明摆着当逃兵吧。

    若是在前世,林倾宸肯定会开瓶酒庆祝一下,可这里毕竟是古代,就算自己再高兴,也不能给别人留下话柄,就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道:“哎呀,这可怎么是好,自从庄小姐接手了一些账簿,我可是省心了不少,原本还想着将王府的公帐也交给她打理,没想到她要回去尽孝。可是为人子女,孝道最为重要,我虽不好拦着,可她既然是怡王妃牵线送给王爷的,我也不好做主是不是?免得我好事做了,日后还有人说我容不得人是不是?至于张小姐说的,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我们主动将人送去也不大妥当,知道的以为她要给表妹过生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对怡王和王妃不满意,特意将人送回去打他们的脸呢。”林倾宸说道这里,见众人有些迷糊,就莞尔一笑,“若是张小姐家主动派人来接那就另当别论了,是不是?到时候我也随一份礼物,毕竟也是跟王爷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表妹,可不能失了这个礼数。”

    吉祥妈自然听懂了这里的曲曲绕绕,当下就出去安排了。

    想必被翰王昨晚不同寻常的举动吓坏了,吉祥妈刚把王妃的意思透露了出去,怡王府就派人来接两位小姐了,虽然行动快速的有些诡异,可毕竟这两尊大佛是通过怡王妃才来的,所以由着怡王府出面最是恰当不过。聪明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将人接回去虽然面子上有些难看,但是也比被翰王将人转送出去要好一些。

    只是怡王妃可以出尔反尔,将强硬塞进来的美人又以各种名义接了回去,其他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虽然翰王有令,不让这种闲杂小事影响了王妃的休息,可架不住如意院的人消息灵通,林倾宸也就知道了后来又有两位官员想将送来的美人接回去,均被翰王府的管事以翰王不在府中为由拒绝了,不仅如此,还盛情邀请来人参加今晚的饮宴。

    早前朝堂之上,御史大人参翰王的奏折还没有撤下龙案,这头翰王还要再接再厉邀请众人饮宴,岂不是给人添把柄吗?听说连宇王和辉王都受牵连了,他们这些品阶不高的小官们若是沾上了岂不是死的更快?不由地后悔误信人言给翰王送美这件事来。

    “王妃,安宁侯家、永宁伯家、督察院李大人家、内阁学士蓝大人家、礼部员外郎吴大人家、育林书院李院长家等一众夫人都送来了第二次拜帖。”路儿将一沓子名帖递了上来,请林倾宸过目。

    因为种种原因,翰王下了令,年节期间翰王妃要养胎不见任何外客,所以有些上门拜见的就没有成行,只是交由王府内外管家安排人将回礼送了过去,也不算失礼。好不容易这股借节日之便拉拢攀扯关系的活动告一段落,又因为林倾雅代表翰王妃送至莲花寺的送子观音图要行馈赠仪式而迎来了新的一波客人,当然,这些人并不是求送子观音图的,而是求那个代替翰王妃送送子观音图的人。

    除了这人是命中带福的翰王妃的妹妹以外,后面翰王的身份更具有诱惑力,若是真能成就此事,对于男方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林倾宸当初就是抱着给妹妹择婿的心态铺陈她的计划的,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岂能是随便见一面就能将妹妹的婚姻大事订下来的?更何况林倾雅现在年龄着实小了些,别说母亲卢氏舍不得,就是她自己也舍不得,还想着这几年在京城好好将她磨练一番,因此也不急着接见那些人,只是时不时安排了人将一些人家的家世和适婚男子的情况详细打探了一番以做备用,至于父母那边,想必也了解她的心思倒是没有怎么反对。

 第一百一零章 肃清

    过完年,官员们述职完毕,或是等着重新派官,或是继续连任,都已经有了明确答复,至于走亲访友攀扯关系也趁着年节都告一段落了。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合心意的自然高兴,不合心意的也没法找人诉说,只能先上任再说了,总好过那些没有职务安插的闲散人员要好得多。

    只是除了御史郑大人以外,还有两个御史也接连上了折子,不仅弹劾了翰王和众多官员私下往来密切,还暗喻其有收受贿赂之嫌,较之前一次郑大人的折子,这几份折子更加详细的罗列了涉及官员的姓名和官职以及贿赂的财物等明细,康帝就算想将此事毫无声息的遮掩下来也不成了。毕竟此风若是不及时制止,关乎的可是金萨国千秋万代的大业,康帝当即就将此事交由太子调查,至于涉及其中的宇王和辉王则令其闭门思过,再此期间不得随意外出走动。对于一个皇子,又是有封号的王爷,这样的处罚着实不算轻,好在当事人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不用上朝倒是更合他们的心意。

    太子有些过意不去的看着翰王,“二弟,这次委屈你了,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你的错,缓一步解决也未尝不可,可是凭白搭上你的名声,我这做兄长的实在是有些汗颜。”

    宗泽翰深邃如海的眸子盯着手中的茶杯半响才叹了一口气,“凡事都有利弊,当年我们安插人手就想到了这一层,可是不用此法势必会让血流成河,虽然成大事者最忌悲天悯人,可让无辜百姓命丧黄泉也不是我们的初衷,这么多年,我们胸中都有一个志向。可一旦这个志向实现了,我又觉得无事可做,回头想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有些事的弊端就能轻易看出来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没错,可是人都是有贪欲的,水至清则无鱼,虽然不要求每个人都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可不该有的心思就要及早扼杀,免得再步弘帝后尘。至于我。你倒是不用担心,横竖这些年我也拼累了,你若是对我有愧。不如让我做几年闲散王爷,好好和宸儿过过神仙逍遥日子。”

    太子却颇为不赞成宗泽翰的说辞,抬手在空中一挥,说道,“你倒是说的轻松。留下这么一大摊子自己跑去逍遥,你可别忘了卧龙先生留下的那本书可是有一半都没参透,怎么也得弄清楚了再说其它的。”

    宗泽翰精明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可是被他一眨眼的功夫就遮掩了过去,转而说起自己眼下的现状来,“你可别忘了。宸儿现在身子重,过不了几个月就要分娩了,虽然对于我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没有说什么抱怨的话。可时间一久在心里难免会有患得患失的时候,我不想因为这些影响她的心情。再者说,卧龙先生久居金萨国,你跟他呆在一起的日子要比我久远一些,他平日的所作所为难道你就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他若是想告诉你自然就明说了。若是不想告诉你任凭你想破了头也猜不出他下一步棋会怎么走。如今看来,他书中所隐藏的东西必然是我们现在无法实现的。与其强行参透,不如等待一个契机,说不定到了那天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卧龙先生,他们对其有着一种近乎神明般的敬意,虽然知道他是前朝太子,可早前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来的消息,又觉得实在不像,尤其是最后消失的那一刹那,若不是太子亲身经历,恐怕没人会相信,当然,这种连自己都不信的事情也仅限于有限的几个人知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太子不是没想过这些,可是作为未来的储君,考虑问题毕竟要比一般人长远一些,可他也知晓卧龙先生布下的棋局,不是一般人所能解的,当初需要集合众人之力夺得天邺王朝,如今更是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和一个契机来完成卧龙先生留下的谜题,而这个人选非翰王莫属。以翰王的能力他此生注定不可能平淡,可同时他也知道翰王不是一个受制于人的人,一旦他下定了决心,很难有人让他改变主意。而如今,这种状况却又有了一个契机,那就是被翰王捧在手心里宠爱的翰王妃了。

    太子想清楚了其中的弯弯绕绕,也就不纠结于此了,把心思转到了眼下正需要办理的事情上。

    这件事演变到今天,不是他们一时兴致所至,而是早就预测到了今日这种局面,历朝历代都要经历从开国百业待兴到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再由鼎盛时期发展到千疮百孔的衰落,往返更替,便会被另外一个朝代所替代,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与其说是一种交替往返的规律,不如说是人为的推动,而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那一天的到来,不管子孙后代如何作为,最起码他们还活着一天,就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哪怕只是有一个苗头也不行。可是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们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们自然也有一个章程,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让举国上下的大小官员都人人自危,甚至让百姓们对朝廷和官员失去信心。说白了,这次的事情,也是给一些已经起了不良心思的官员一个警示,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官途中多为民办事,知道什么事情是他们该做的,什么事情不是他们该做的就成了。

    因为有了御史的强硬参与,康帝也不好再袒护翰王,毕竟若是对敢于谏言的御史使用皇权,失去的不仅是人心,更会影响到国家日后的发展,失了人心,日后谁还敢说真话呢?这是一个上位者最失败的地方。显然,康帝不是昏君,在国家社稷与皇子之间,他自然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太子也曾在军中行走,又有六部协查相助,一旦有了决断,行事自是比普通的官员更为老练和迅猛,待他查清所有来弄去脉后,当即就将涉案官员全部看押起来,交由六部重新审核其在任期间的政绩和风评,若是看得过去也就算了,给予适当的口头警告以观后效,若是政绩和风评实在看不过眼,或是降职,或是从富庶之地调往贫瘠之地,给予重头再来的机会也不算是冤枉,由此一来,任谁都不会说朝廷此番举措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了,至于那些政绩和风评良好的,早就在述职之后给予了奖赏,至于翰王这出敞开大门任你自由出入的行为,可谓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若是有心走一遭也不能怨旁人陷害了你,你若是不屑一顾,压根就没有参与的心思,反倒在这时候脱颖而出,说不定就能捡个大便宜。

    比如说象州知州周越,虽然与翰王有着连襟的关系,此次趁着年节也到翰王府递了拜帖,但因为林倾华的关系,林倾宸并没有对其与众不同,周越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妻子和妻姐之间的关系,虽然后来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到底不比普通的姐妹关系来的亲厚,他又有几分傲骨,秉着为朝廷效力的心态,反倒散了与翰王私交的念头,就是走妻姐这条线路他也没有多想,不过这次述职之后倒是得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就是在象州的任期满了之后,他会调到博州,虽然只是平级调动,但是博州可是比象州要繁华许多,更何况还在京城的管辖圈内,倒是让不少上蹿下跳的官员看着眼红的很。

    周越虽然觉得自己的政绩可圈可点,倒也不认为能好到得如此大的馅儿饼,可这毕竟不是他走歪门邪道得来了,倒是很坦然的接受了,不过在临走之前还是到翰王府递了帖子,至于人家见不见那又另当别论,只要自己礼数到了就成。没想到这次倒是得了翰王的亲自接见,虽然谈话不多,但是从翰王不怒而威的眼神中和几句肯定的赞扬中,周越似乎有些了解之前自己在翰王府受到的冷遇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些人不相交,未必就是与自己无益。

    若说康帝二十年前的布局是构造框架,之后的所作所为是填充血肉之躯,那今天他的儿子们布局的这场官员肃清行动就是注入新鲜的血液,将那些已经化脓或是有了淡淡斑点的隐疾连根拔除,让原本就已经有了生机的新王朝更加向一个光明的方向发展。

    至于翰王在此次事件中所受到的牵扯,官员们和百姓自然有不同的说法,一时间京城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倒是比年节还热闹了几分。

    不过翰王也不是吃素的,在官员肃清事件正在风头之时,他协助太子殿下提出了一条关乎国计民生的措施,立刻就将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之后在全国上下自然也就引出了一场新的热潮。

 第一一一章 隐忧

    相较于朝廷对官员不同寻常的调动,百姓们对于减租减税这种关系他们实际利益的事情更为关心,不过一闭眼一睁眼的功夫就将昨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员营私舞弊事件丢到了脑后。

    从古至今,改朝换代都是以付出血泪为代价的,金萨国以蚕食渗透的手段将天邺王朝一举拿下,从明面上看还算是平稳,百姓生计除了前朝落败前遭遇的一次前所未有规模之大的灾情以外,新皇登基又相继推出各种安民政策,让饱受流离失所之苦的百姓慢慢落下了一颗惶惶不安的心。实际上,暗地里各种持观望态度的势力之间还是有着不少暗潮涌动。因此才有了太子殿下和翰王此前一番大规模的官员肃清动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后面的事情进行的更加顺利。

    不管外面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林倾宸在府里倒是过的惬意舒适。打发了几位环肥燕瘦各具特色的美人之后,她在王府中来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扫,不仅是房檐廊下打扫了个彻底,就连室内的陈设和被褥也是彻底翻了新。

    “启禀王妃,如意院内外已经收拾完毕,并且用香醋熏了屋子,等王爷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