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还是希望你快乐 >

第2部分

我还是希望你快乐-第2部分

小说: 我还是希望你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情,我已经参与不了、也干涉不了了。因为孩子长大了,我只能告诉孩子,做人要宽容。要懂得体谅别人。 
  不过孩子就是孩子,然然告诉我她们三个女生已经制定了一个计划,其中一个女生明年就不寄宿了,还有一个女生很快就要毕业了,然然下学期就转学了。 
  然后那个夜班老师就该下岗了。   
  5、绝活儿   
  然然竟然在学校做起了生意,她的生意是卖她自己做的书签。大的五角,中型的三角和两角,最小的一角。而且竟然卖了几个了,卖给她的同学。 
  这些书签都是用树叶做的,就地取材,把学校里的树叶摘下来,然后剪成各种形状,做成书签。 
  我问,那别的同学不能这样做吗。然然告诉我,我的书签不一样,我的书签别人不会做。我问为什么。然然说,我的书签都没有绿色了,只有树叶的脉络。 
  我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女儿说,哎,其实很简单。把树叶夹在书里,一个礼拜就变成那样了。 
  我问,人家真的买吗? 
  女儿说,真的买啊。 
  我想说点什么,却又无从说起。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感觉跟不上了。   
  6、台海局势   
  早上,我先起来,打开电视看会儿新闻,女儿醒来,迷糊了一会儿,问了问我台湾和大陆之间现在是个什么状态了,我说,放心,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努力让台湾和平统一的,女儿说,如果他们要是打仗怎么办。我说,宝贝,他们要是打仗我们确实没有办法。 
  女儿问,那你怎么办? 
  我没想好,反问她,那你怎么办? 
  女儿说,我就拿石头砸他们。 
  我问,砸谁? 
  女儿说,谁打仗就砸谁。   
  7、生活分歧   
  女儿从学校放学回来,家里新鲜了一会儿,就发现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首先就是我不能按照习惯看我的电视新闻了。因为她要看动画片,少儿频道,如果没有动画片和儿童节目的话,她就看MTV,然后学着电视里的腔调,唱:“心已经碎了,爱情到底有多美好……” 
  大致是这样的歌词,让我很不爽,因为我要看新闻。而她把持着电视让我啥也看不了。 
  我去别的屋看,她又不干,还得缠着我,让我跟她一起看。实在是受不了了。女儿的理由是,好不容易一周回来一次,在学校里看不着电视,周末回家,一定要看个够。我说,刘真然,我真希望能有一个寄宿学校,一个月才接一次。最好能有个寄宿学校,一年才接一次,那就太好了。 
  女儿说,行,你最好给我找个一辈子就接一次的学校,那才好。   
  8、女儿对我写作才能的评价   
  这些小短文已经出了两本了,第一本叫《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这个名字是出版社的编辑起的,第二本叫《我就是希望你快乐》。真实记录这个小不点一天天长大的事情。这是第三本,本来就不想写下去了,但是出版社认为应该继续写下去,并且表达出很大的出版热情。 
  正是这个热情鼓励了我,于是在忙碌的写作工作间歇,抽出一点时间来继续写女儿的成长系列小短文。 
  本来有个想法,不愿意让女儿看到这些书,不想让这些书影响她的童年生活。我担心她会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但后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家里和社会是不可能留下一个封闭的成长空间,这是她的生活,她就应该面对。顺其自然吧。 
  第一本书,她拿了一本到学校去,偶尔翻翻。有的时候会把书里的内容跟我重复一遍,我问她,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她告诉我,大多数都不记得了。如果你不写的话,肯定不知道小时候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我还问她,觉得爸爸写的那本书怎么样。 
  女儿告诉我,挺一般的,不过这本书有个好处,就是睡不着的时候,看几眼,就困了。所以她在学校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看几眼。马上就困了。 
  女儿说,真的,爸爸,不骗你,一看就困。   
  9、念经   
  周日上午带女儿去寺庙里念经,我一直相信有规律的宗教生活不仅可以开启智慧、增加福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定力。以前带孩子去庙里,都是我念经,孩子在寺庙里玩。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能和我一起念经了,念《地藏经》是坐着,一小时五十分钟,别的功课一般也是一个多小时。 
  女儿已经可以坚持下来。寺庙里念经时非常庄严和肃穆,寂静而且安详,对需要开启心智的人来说,不光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享受。能让人在嘈杂的红尘中瞬间地安静下来。念经时需要穿一种特制的叫“海青”的居士袍,样式很古朴。小然然有一件,奶奶帮她改短了些,虽然她穿着依然显大,但是勉强也算是个小居士了。 
  除了《地藏经》、《金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样中国历史最著名的经典是坐着念诵的以外,大多数功课都是站着,间或跪拜。初参加会感觉很累。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现在读起来好象有点不可思议,八岁的小孩,怎么会,其实,真的体验了,就知道那不是一件难事情,挺容易的。没做的时候觉得难,做了就不难了。   
  10、人生规划   
  女儿在车上问我:“爸爸,你说,我长大了应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你还小,这个问题比较长远。而且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 
  女儿说:“你说我是嫁一个有钱的,还是嫁一个中等有钱的,还是嫁一个没钱的。像你这样,一个穷光蛋。” 
  我说:“钱不是一切,有钱没钱还有嫁谁都是有定数的。” 
  女儿说:“那我还是嫁一个中等的吧。” 
  我说:“你现在决定了,但以后想法会改变的,人都是在不断改变着成长的。再说,有没有钱,关键要靠你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你要是有钱,嫁谁都是一样的。” 
  女儿说:“嫁个有钱人长大了可以孝顺你啊。给你很多钱。” 
  我说:“爸爸不需要那么多钱。钱不是生活中的唯一的东西。” 
  女儿说:“那算了吧。”   
  11、职业的觉悟   
  2005的六一,离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尽管我一直在淡化考试成绩,但社会上的关于考试的气氛依然异常强烈,人微言轻啊,我不知道如何告诉这个社会,让这些小屁孩自幼就沉浸在这样的压力中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明智的,愚蠢的。 
  在我看来,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一个孩子的一个时期的学习状态,这个结果老师知道就可以了,老师知道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从而根据他的状况制定新的教学手段。别的作用还有吗? 
  我不主张小孩子在期末进行有分数的考试,即便一定要考,也应该只考一篇文章,一个论文,一个对生活的态度,一个方法。一个对社会乃至对世界的认识。 
  这个考试可以是一次实践,可以是一篇文章。 
  考试的目的和结局是为了让家长和老师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接受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上到了什么地步,孩子有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什么程度。 
  遗憾的是,社会和学校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这些。当然我相信这个社会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但我同样也相信,这个进步的速度离社会发展的脚步依然显得很慢很慢。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的一个儿时的好朋友,他在我眼里就是天才少年,儿时非常聪颖,如今他已经三十五六了在一个大型国营工厂工作,我问他最近怎样,他说他在考试,在考文凭。在中国考文凭就是为了升官,多赚钱,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在中国的大型国营工厂从业的人不应该忙着考文凭,而是应该忙着钻研实际生产技能。这样我们的生产制造行业才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 
  同样,别的行业也是如此。 
  我暂时没有条件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她不在学校里接受错误的学习态度和观念,但我可以让孩子不参加考试。 
  所以,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我把孩子接回了家。制定了这样的学习计划,看大片,包括最新的美国电视剧《兄弟连》,这个片子可以让孩子充分了解一段关于战争的历史。另外整个长达三个月的假期,要出几趟远门,普陀山、峨眉山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对中国的地理有一个更加感性的了解和认识。 
  还有读诵一些经典。比如尽快地将《金刚经》能够流利读诵了,然后为以后读诵《楞严经》打下一个基础。 
  女儿基本认可我的计划,就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能不能在陪她玩儿,哪怕就一天也行,我想了想,确实不行,因为工作太忙了。写作,经营,绘画,社交,等等,实在是忙不过来。我说,宝贝,这一点爸爸实在是做不到。 
  女儿说,为什么? 
  我说,爸爸经营一个公司非常忙,有责任的。 
  女儿叹口气说,我建议你应该做员工,而不是做一个老板,做员工多好,到时候就等着领工资就可以了,做老板就得想办法给别人发工资。多不容易。   
  12、做事情要有长性   
  做事情要有长性,换个说法就是要有耐力,有毅力,这个东西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这个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的状态。 
  刘真然二年级的时候,决定不让她参加考试,我对考试本身没有太大的反感,反感的是大家对考试的态度,考试是为了检测孩子的成绩,过去,由于国家贫穷,不能人人都接受教育,所以万般无奈才用分数来决定哪些人可以接受到初中的教育,哪些人可以接受到高中的教育,哪些人可以接受到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现在则不了,随着民营教育的出现和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和重视,受教育是大家普遍的国民待遇。那么学习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失去了选拔人材的意义了。 
  成绩在这个时代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提供给老师用来判断孩子的一个时期所掌握知识的进度和水平,然后根据这个水平因材施教,制定新的教学计划。 
  除了这个意义,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好比一个奥运冠军,围观者只需要记住他比赛时的成绩就可以了。用不着去了解他平时的训练成绩。他平时的训练成绩只对他的教练有价值,对别人都没有价值。一点用处也没有,倘使一个奥运冠军把他平时所有的训练成绩都公布出来,让大家来评判,来议论,并以此来判断这个人将来能否成为奥运冠军,并以此来督促他、要求他。那么这个运动员得有多么好的心理素质来承担全社会给予他的压力啊。 
  所以,不要在乎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我们要在乎的是他将来如何面对生活、工作和他未来的事业。从小锻炼他的生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锻炼他的创造力。 
  刘真然不参加考试,被当地的媒体以很大篇幅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刘真然的老师总结了她的一些优点和缺点,而且她最喜欢的张老师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认为我并不十分了解刘真然,这一点很让我吃惊,认为自己必须仔细反省自己的行为和判断是否有偏颇的地方。 
  另一个缺点是老师认为刘真然做事情没有长性。 
  见报的当天晚上,我带刘真然吃大排档,和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希望她能注意别人的意见,克服自己的缺点。 
  刘真然答应了我的要求,告诉我,不就是锻炼自己的长性吗。这样吧,你要我怎么做。我做一件给你看看。 
  我说,我还没想好。 
  然然说,这样吧,明天,我从家里步行到你们公司,这算长了吧。   
  13、匪夷所思的结论   
  记者采访刘真然的时候,问她爱学习吗?她说不爱。问她不考试了高兴吗?她说太高兴 
  了。问她提前放假都干些什么?她说在家里睡觉,然后看电视,看动画片。问她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她说学习要动脑子,尤其是考试,太费脑子,多累啊。 
  听说刘真然对战争和人类历史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问她对战争的看法,女儿提到了美国, 
  认真地跟人家说,国家和国家之间打仗,打仗打赢了,输的那一方就要把土地给赢的那一方。 
  所以美国喜欢打仗。因为打赢了就能获得很多土地。 
  我实在想不出这个结论她是从哪里得出来的。   
  14、六一儿童节   
  女儿认为我应该给她买个礼物,关于礼物这个东西,我觉得她拥有的太多了,朋友送的,还有家里买的。玩具,文具在我看来已经太多了,而且六一儿童节大家都会去麦当劳和肯德基。 
  我不想把孩子的童年的全部记忆都寄托在两个洋快餐上。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帮助孩子“欢度六一”的方法。 
  周末,为了让孩子能锻炼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能力,我将孩子送到了一个朋友家里过一个周末,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吃饭睡觉和玩耍。周日的下午再把她接回来。 
  女儿很高兴,在朋友家住的时候,还和朋友楼下的一个摆小摊炸鸡排的小贩搭讪,人家问她,你爸爸是做什么的。她告诉人家,爸爸是做广告的。人家问,让你爸爸给我也做个广告吧。 
  女儿说,我给你做吧,我拿着你的鸡排一边吃一边说,牛师傅的鸡排真牛。 
  接女儿的时候,听了女儿的叙述,觉得是件挺找乐的事情。 
  女儿接着问我,你打算六一儿童节给我买什么礼物?看样子你是不想给我买了对吧。 
  我说,宝贝,没有礼物你会死呀。 
  女儿说,当然会死呀,被你活活气死呀!   
  15、共同创造快乐成长的方法   
  然然提前放假,不参加考试,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多数是反对的,大家不能承受一个孩子没有考试成绩这样一个现实,报社组织了一些家长搞了一个座谈。 
  在一个小茶馆里,家长们询问了很多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