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巴菲特中国智慧+股神有道 >

第2部分

巴菲特中国智慧+股神有道-第2部分

小说: 巴菲特中国智慧+股神有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去工作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而且失业者的家庭也因此变得不稳定。大萧条中结婚率比正常年份下降了15%,离婚率降低了25%。历史学家发现,离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夫妻双方不愿意承担分居后的住房费用。大萧条期间,无数新生儿长期缺乏营养和医疗护理;约有200万~400万名中学生辍学;大量的无家可归者栖身于铁道边简易的纸棚下;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恶化。1932年的“向华盛顿进军”事件,两万多老兵由于没有拿到抚恤金,在华盛顿搭建起他们的“临时城市”,发誓除非政府拿出钱来,否则他们不会离开。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和艾森豪维尔率领军队驱散老兵。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非常不光彩的用武力对付和平请愿的事件。
     为了方便起见,在沃伦?巴菲特小时候,权且称他为小巴菲特,简称“小巴”,父亲霍华德和爷爷欧内斯特自然就是“中巴”和“老巴”。1931年8月13日,离“小巴”周岁生日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父亲霍华德提前带回了生日“礼物”——联合街道银行破产倒闭的噩耗。“中巴”的工作泡汤了,全家的储蓄存折成了一堆废纸。如果说家里还剩下点什么东西,那就是欠下“小巴”的爷爷欧内斯特杂货店的债款。不过,“老巴”还算比较仁慈,宽限了一些时间来让他们偿还债务。
     1932年,小麦价格暴跌,奥马哈的农民只有靠救济度日。在这种情况下,“小巴”家的生计更为艰难了。“小巴”的母亲尽管还能费尽千辛万苦在餐桌上凑出一顿饭菜来,但却无法让全家吃饱。
     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股灾是华尔街的赌徒们乐极生悲闯下的人祸,那么高度依赖农业经济的奥马哈受到恶劣气候的侵扰便属于天灾了。尘暴从俄克拉荷马滚滚涌来,奥马哈人紧闭房门躲避蝗虫的侵袭。在“小巴”4周岁生日那天,一阵“灼热的风”把纸碟和餐巾纸吹落在地,整个前廊都被埋在了红色的尘土之下。“小巴”和姐姐多丽丝顶着屋外令人窒息的热气,苦苦等待卖冰人从马拉的货车上跳下来,递给他们一些冰片含在嘴里。到了严寒的冬季,情况甚至比炎热的夏季还要糟糕。“小巴”和姐姐总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商人们打电话付款时都不敢让摩托车熄火,以免引擎发动不起来。


天62天2J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一章32岁之前的财富轨迹(3)

     童年经历的这些苦难对“小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对财富充满了渴望。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往往是在当事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注定了的,但苦难并不会天然地产生财富。丘吉尔在他的自传中曾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对于这样一段苦难史,巴菲特却有着一种亲切感:“我非常喜欢1929年,因为那是我生命开始的时候。我的父亲当时是一位股票经纪人,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之后,他不敢给所有那些遭受损失的人打电话。所以,每天下午他不得不待在家里,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情况非常不妙。我是在1929年11月30日左右受孕的,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于1929年的股票市场崩溃始终都有一种亲切感。”
     这种对于苦难的亲切感,在“小巴”5岁的时候转化为了一个执著的愿望:成为一个非常非常富有的人。而这也成为了巴菲特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那年,“小巴”在自家门口的过道上支起了摊位,当起了小老板,这时他的商品是祖父卖给他的口香糖。因为年代久远,没有人记得小老板从第一笔生意中到底赚了多少钱。不过,所有的人都看到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因为不久之后,他就在繁华的市区开张了第二个摊位,这次是卖柠檬水。现存所有史料对“小巴”幼年修习炼金术最早的记录是关于他倒买倒卖可口可乐的故事。那年他6岁,利用自己的25美分零花钱买到了半打可口可乐,之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卖出。他赚了5美分,这里面未扣除他自己的劳务费和他的老板代为扣缴的税金。尽管他的老板兼爷爷从他那可观的5美分中扣除了一部分税金,剩下的利润仍然给他带来了足够多的成就感。
     7岁那年,他患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被送进了医院,并被切除了盲肠。住院期间,他用铅笔在纸上写满了数字,告诉护士说,这些数字代表着他未来的财产。这是他的原话:“现在我虽然没有太多钱,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我的照片也会出现在报纸上的。”
     9岁的时候,“小巴”和他的伙伴拉塞尔在加油站的门口数着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数,并把它们运走,储存在“小巴”家的地下室里。这可不是9岁少年的无聊举动,他们是在做市场调查。他们想知道,哪一种饮料的销售量最大。
     当时,9岁的“小巴”正和朋友在倒卖饮料。由于本钱很少,就无法多品种、大规模进货,他们只知道自己手中的饮料哪一种卖得最好,而不知道市面上所有的饮料中人们最喜欢哪一种,他们必须为此做一次市场调查。


天J2天20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一章32岁之前的财富轨迹(4)

     要调查的地方应该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饮料的品种要多;喝饮料的人要多。首选场所应该是零售店或者百货店,但是这些地方却不愿意让两个小孩来捣乱,而且要了解人们买什么饮料就需要一个人盯着,并记录下来人们喝的饮料。这个选择被否定掉了。那么还有什么好的地方呢?看到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年幼的“小巴”嘴角露出了微笑。他们来到了加油站。这里摆放着自动售货机,过往的人在加油时经常顺便购买饮料。自动售货机里摆放的饮料品种也十分丰富,消费者的数量也有保证。
     “小巴”他们并不观察人们喝了什么,而是观察人们留下了什么,只要统计大家留下来的瓶盖,就可以推断销量最好、大家最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收集瓶盖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小巴”只要在傍晚的时候来一趟加油站,将散落的瓶盖收集起来,再统计一下就可以了,不用花很多时间;另一方面,收集起来的瓶盖也可以换点小瓶,这对“小巴”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小学时的财富誓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白话文: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当沃伦还是“小巴”的时候,他的父亲霍华德也就是当时的“中巴”,就充当着他的坚强后盾。就像江湖上一个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习武感兴趣之后,鼓励孩子研读武学典籍一样,“中巴”得知“小巴”对股票感兴趣后,不断引导他阅读与股票相关的书籍。在“小巴”10岁那年,“中巴”还带着他参观纽约股票交易所,让“小巴”在自己就职的交易所里登记股价。在“小巴”5岁那年,正是“老巴”——欧内斯特“教唆”他开始倒买倒卖生涯的。当“小巴”还在“老巴”店里打工,拿着以美分为单位的个位数薪水时,“老巴”就给他代扣税金,此举就是要让“小巴”有税收的概念。“老巴”此举,目的是为了让“小巴”知道,税收总是要降低你的收入。
     正是这种有浓厚炼金氛围的家庭传统,“小巴”不像他的同龄人一样在街上来回打闹。8岁那年,“小巴”便开始在“中巴”的书房里阅读各种书籍。由于“中巴”也是在股市江湖中混的人,所以书柜里很大一部分典籍都是与商业、股票有关。在这里,“小巴”打下了经商炼金的最初基础,也开始对买卖股票这种神奇的炼金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巴”没有让学来的那些招数只停留在书本上,好奇的他对于各种东西都喜欢尝试。当“小巴”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篇名为《马童选集》的“投资指南”,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销路颇好。很可惜的是,因为没有出版许可,这本著作很快就被叫停。他还曾在赛马场的地上搜寻中了奖但被误丢的奖券,亦有所斩获。这些小成就渐渐膨胀了“小巴”的野心,他曾在小学同学中立下誓言:35岁时,我——沃伦?巴菲特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天08天8L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一章32岁之前的财富轨迹(5)

     在各种尝试中,“小巴”没有被丰富而好玩的小事业所牵绊,他仍旧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常人觉得枯燥的书籍。“小巴”最喜欢的书中赫然有《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证券分析》等。
     11岁那一年,“小巴”直接和华尔街上的贩子们真刀真枪地过了一次招。他说服了自己的姐姐共同投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各买了3股的城市设施股。不过可惜的是,股价迅速地跌到了27美元,“小巴”刚出手就被套住了。11岁的小孩子是输不起的,姐姐也一个劲儿地抱怨他。当股价艰难回升到40美元时,他便飞快地出手解套。整个交易扣除佣金后挣了5美元,对“小巴”而言,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顺便说一下,这一只股票在不久后升到了200多美元。
     有了这番初涉股海的经历后,“小巴”更认真地摸索、学习股市的规律。他也朦胧地意识到自己对于股市的预测优于他人。此时,“小巴”结识了日后的商业伙伴查理?芒格,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致富目标: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否则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
     当他发出这一誓言时,其他人都付之一笑,并未当真。但“小巴”却不受其他人的影响,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打工、送报、经营弹子球机、出租二手车、卖高尔夫球、投资股票、当合伙人……一步一步,他终于走上了人生的顶峰。
     13岁那年,“小巴”谋到了一份《华盛顿邮报》兼职投递员的差事,赚了1000多美元,并向美国政府交纳了生平第一笔税。不过,此时的“小巴”已经学会通过合理的安排来避免不必要的税金了。这一年,他用自己购买的自行车作为工作开支,抵掉了35美元的税金。
     14岁时,“小巴”的投递员事业更是日渐成熟,他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同时承担了5家报纸的派送。这样,他一方面可以通过送更多的报纸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月收入175美元,相当于当时众多全职工作员工的薪水),也可以在顾客对其中一种报纸不满意后迅速向他推荐另一种报纸,从而不减少自己的送报量。但是随着送报量的增加,巴菲特开始发现记住每一户的订阅期限十分困难。而且由于当时美国正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频繁地搬家,这样就有很多客户在搬家时忘了给他们的报童付钱。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小巴”首先通过撕下“客户地址标签”的方式来告诉自己“客户已经到期了,不用送了”,同时也提醒对方“该续订了”。这样一来,“小巴”就对每个人的订阅期限都一清二楚了。之后,小巴又与公寓里的电梯工达成协议——巴菲特为她们免费提供报纸,而她们则在知晓公寓中有人即将搬走时通知“小巴”去收取自己的钱。幼年培养出来的这种重视市场调查、以客观事实为决策依据的习惯,让“小巴”获得了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这种能力也为后来他投资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L8天86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第一章32岁之前的财富轨迹(6)

     也就是在14岁这一年,“小巴”将储蓄的1200美元收购了一个地产项目,买下了40英亩的农场!
     除了独立运作的项目,他还和同学合伙,花25美元买了一台二手弹子球机,并将其安置在理发店中。等待理发的顾客在第一天就让他们赚了14美元。一个月后,他们发展连锁经营,将3台机子放在不同的理发店,不久又扩大到7家,每周有50多美元的收入。在“小巴”高中毕业前,他已经分发了近60万份报纸,从中挣了5000多美元。由于要到外地上大学,他以1200美元把弹子机生意转让了。这一年,“小巴”刚满17岁。
     高中毕业时,“小巴”的成绩非常不错,在全校374名学生中,排名第16位。享有盛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非常看好巴菲特的理论修养和从商阅历,将他录取为该院的一名新生——他成了名门正派的入门弟子。“小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费城的交易所,而不是沃顿商学院的课堂上,因为他觉得课程太枯燥。在那里,他除了对股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外,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大一的暑假里,他和唐纳德?丹利用350美元购入一辆劳斯莱斯旧车,经简单改装后,以每天35美元的价格出租,顺便也为自己找了个免费的代步工具。
     1949年,“小巴”离开了沃顿商学院,转学到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在这里,他重操旧业,担任《林肯》杂志发行部的营业部主任,成为50个报童的小头目,负责6个乡村的送报工作;他利用暑假和圣诞节在彭尼连锁店卖男式衬衫,一个小时的薪水是75美分;他还兼职销售高尔夫球,并在不足4个月内卖了220打,赚取了1200多美元。加上卖报的收入和之前的积蓄,“小巴”的个人资产达到了9800美元,离万元户仅半步之遥。学业上,他以全A的成绩获得了理学士学位。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资航道上就要扬帆起航了。
     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志向,可惜只有不到1%的志向能够顺利达到。多数人在流言中动摇了自己的想法;坚持想法的人中又有一大部分只把志向停留在头脑里面;坚持想法又能够采取行动的人又在时间的长河里流失了一大部分。幸运的是,固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