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逻辑-网络完整版-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时间2005年7月21日19:00,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具体措施有三项,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到8。11元的水平;二是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水平进行调整;三是中心汇率以前日收盘价为基础。央行允许人民币在央行设定每日固定汇率上下0。3%间波动。
这篇新闻意味着:11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美元兑人民币1∶8。2765的比价,从2005年7月21日被人民银行主动颠覆,人民币汇率从此实行浮动制。看完这篇新闻,我显得非常激动。妻问我,怎么了?不就一则新闻吗?我说,股市可能真的要起一轮大行情了。妻很迷惑,但我也没有做任何解释,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的真的解释了,妻也不会想听。我和妻是非常矛盾的组合体,她是英语出国考试——雅思培训和新托福培训的专家,在业内也是小有名气,但她对股票完全不感兴趣。我从事的是证券行业,英语却极差,读研究生的时候学位英语是勉强通过的。就是这样两个非常矛盾的人,却能在一起组建一个家庭,可能也体现了股市里相反相成的道理。
后来,局势的发展也印证了我的判断。
2006年1月6日,大盘突破1200点。
2006年5月9日,大盘突破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大盘突破2000点。
2007年2月16日,大盘突破3000点。
2007年5月17日,大盘突破4000点。
2007年8月23日,大盘突破5000点。
2007年10月15日,大盘突破6000点。
2007年10月16日,大盘达到本轮牛市终点6124。04点。
2007年的高点之后,又过了好久,再和妻谈起这件事,她问我:”你当初仅仅只是通过那则新闻,就看出股市要大涨吗?”我回答道:”差不多是这样吧。但本轮牛市能达到如此高位,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这只能说是侥幸而已。” 妻还是觉得很神奇,惊叹道:”原来新闻里真的有黄金屋啊!”
是的,没错!新闻和股票密切相关,往往暗含着股市变化的深刻道理,新闻里有股市的逻辑,新闻里有黄金屋。
(118)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从新闻里可以看到国家各种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股票操作。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很大的。长久以来,一直有关于中国股市是不是政策市的争论。在前面,我们简要回顾了中国股市19年的发展历程,得到了如下结论:现在,中国的股市已越来越不是一个政策市,国家政策对股市只能起到控制涨跌速度的作用,很难产生根本性影响。
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干预经济运行,现在却更多地采用各种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就采用各种政策使速度慢下来;当经济增长速度过慢时,又采用各种方法使速度快起来。过快过慢都不符合国家的利益,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才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19)让股市保持平稳发展,是政府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
对于股市,政府的态度也是一样。当股市上涨过多的时候,政府会出台一些政策,让涨速慢下来;当股市下跌过多的时候,政府又会出台一些政策,希望股票涨起来。在中国股市发展的初期,股市规模偏小,同时政府对股市的调控水平也非常有限,所以往往一个政策下去,股市就会发生方向的改变。股市的大方向本来是上涨,限制性的政策一出就变成了下跌,股市的大方向本来是下跌,鼓励性的政策一出就变成了上涨。这就造成了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的说法。在中国股市已经发展了19年的今天,随着股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政府对股市调控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家政策的出台已越来越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运动的大方向。现在,国家政策的出台只能改变使股市的运动速度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而不能使股市运动的大方向由涨变跌、或由跌变涨。让股市的运行平稳,既不涨得太多、也不跌得太多,既不涨得太快、也不跌得太快。让股市保持平稳发展,是目前政府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
(120)与股市有关系的政策类新闻都包括哪些
与股市有关系的政策类新闻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与经济有关的政策类新闻;第二类,与股市直接相关的政策类新闻。
第一类新闻,与经济有关的政策类新闻。在本书第三章的第二节,我们已经提到,目前中国的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股市。因此,一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也会影响股市。与经济有关的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第二类新闻,与股市直接相关的政策类新闻。与股市直接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印花税、新股发行政策。
上面提到的这些宏观政策及其对股市的影响,笔者都会在后文采用一些非常容易理解的方法一一讲述,并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使大家拥有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就能进行分析的能力。
(121)确定的消息反映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情况,影响人们的投资行为
新闻的真正作用
一条国家政策在没有正式出台之前,会有一段时间处于酝酿期。政策在酝酿期的时候,往往出现很多所谓来自消息灵通人士的各种传言。既然是传言,就会有真有假。相信虚假传言并以此指导自己股票操作行为的人,往往会深受其害。如2009年11月30日,市场上流传着股指期货获得批准的传言,期货概念股与金融股领涨两市,大盘出现了强劲上涨的态势,结果当天收盘后该传闻并未获得证实。当天高位追涨者,随后几个交易日出现了一定的短线损失。所有传言在未经证实以前,仅仅只是传言。传言要靠什么东西去证实呢?传言要靠正式发布的公开消息去证实,这就是政策类新闻。正式发布的政策类新闻,是确凿无疑的,往往会引起股市产生巨大变化。
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的政策出台后,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大增,使股市产生了一轮较大级别的反弹行情。还有前面提到的,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改为浮动汇率制,随后股市产生了一轮强劲的上升行情。这都是新闻出台后,引起股市产生相应变化的例子。
通过确定的消息反映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情况,影响人们的投资行为。这就是新闻的真正作用,新闻中有黄金屋正源于此。
(122)利率与股市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是金融政策的核心,但并不是金融政策的全部。由于我国习惯上用货币政策来指代金融政策,因此,这里讨论的货币政策还包括利率、汇率和信用管制。
利率与股市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对于普通股民来说,最主要的利率是银行存款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是股市投资价值的判断依据,所以,对于股民来说,所有货币政策中最重要的政策是利率政策。
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如何影响股市,我们会有专门的章节重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123)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贷款的利率的差额。但是,银行并不能把所有的存款都放贷出去,否则就不能保证存款客户正常取款的需要。于是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工行、农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在所有存款中提取一部分,放到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124)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
与大多数人的误解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并不是一个商业银行,而是一个对中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政府部门,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主要负担发行货币、维持国家金融市场稳定等职能。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银行是有存贷款等商业银行职能的。改革开放后,农行、工行、建行、中行等商业银行陆续成立,属于商业银行经营范畴的业务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剥离。中国人民银行就变成了现在的承担金融管理工作的政府部门。
(125)准备金的用途
准备金的用途原本是保证支付安全,现在却成为国家调节市场上货币数量的工具。举个例子,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8%,那么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8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2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0%,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0万元,要向央行缴存的资金上升到了10万元。(具体的计算没有这么简单,这里只是举了一个方便大家理解的例子)
对于股市来说,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意味着,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数量减少,整个市场上总的资金流量会下降,相应地,流入股市的资金也有可能因此而减少。
(126)2007年后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从那时候到现在经历过多次调整。
(127)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往往能提前预知利率的变化。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会使整个市场上的资金量减少,按理来说,股市应该下跌;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会使整个市场上的资金量增多,按理来说,股市应该上涨。但是,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有一定短期影响。它的调整很难改变市场的根本趋势,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调整前是牛市,调整后基本还是牛市,调整前是熊市,调整后基本还是熊市。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下调的区别就是:上调的时候,会使熊市里的跌幅更大一些;下调的时候,会使牛市里的涨幅更大一些。
虽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不大,但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转折点对股市的影响却很大。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趋势从增加改为减少,从减少改为增加,或者调整的频率开始变频繁,这些关键点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股市的巨大波动。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往往是配套使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往往能提前预知利率的变化。
(128)一则有关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闻解读
新闻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时间:2010…1…12 19:00:00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1月13日股市开盘后,大盘低开77。79点,收盘时跌101。31点,股民们损失可谓惨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存款准备金率在此之前的调整趋势是下调,现在却改为上调,可能意味着新一轮加息周期即将开始,宽松货币政策结束。市场上的钱会随着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到来,越来越少,未来的行情可能不太妙。这种情况下,半仓持股是较好的选择。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该减仓呢?未必。大家仔细看这篇新闻就会发现这句话:”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句话说明国家政策是向农业企业倾斜的,如果你手中恰好有农业股,不妨先持有一段时间看看再说。事实上,2010年1月13日那天,农业股的总体跌幅只有0。09%,远低于大盘3。09的跌幅。随后,农业股走出了与大盘相反的独立行情,创出了自2008年年大盘反弹以来的新高。
(129)理解再贴现率需要明白的三个基础概念:汇票
理解再贴现率这个概念需要明白三个基础概念:汇票、贴现、再贴现。
一、汇票。在国际贸易中,从出口方发运货物到进口方收到货物,中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需要一个中介机构作为货物的担保人。否则,进口商就会害怕付了款收不到货,出口商则会害怕发了货收不到款,国际贸易将难以顺利进行。这个担保人通常由银行来担任。银行提供担保的工具叫做汇票。现在的汇票已不仅仅用于国际贸易,还延伸到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汇票的持有者,可以要求银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支付汇票上规定的现金。
(130)理解再贴现率需要明白的三个基础概念:贴现。
汇票是一种在未来支付现金的票据,在现金没有兑现之前的时间段内,汇票里的钱是”死”的。有时候,某个企业可能会急需用钱,但它恰好有一张未来才能取钱的汇票,这时候它该怎么办呢?它可以把这张票据转让给银行,同时支付银行一定的费用,这样,该企业就可以将钱变”活”。该企业的这种行为叫做贴现,支付给银行的费用叫做贴现费用,贴现费用与汇票上金额的比率就叫做贴现率。
(131)再贴现与再贴现率
再贴现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拿到已经贴现的汇票后,同样存在把”贴过现的汇票”里的钱变”活”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把已经贴现的汇票,卖给中央银行的形式来实现变现,同时它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这种行为叫做再贴现。支付给中央银行的这笔费用与汇票金额的比例叫做再贴现率。前面提到的贴现率是以再贴现利率为基础进行浮动的,最高不能超过现行的贷款利率。贴现率是一个由各银行随着实际市场状况进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