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管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

第20部分

[管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第20部分

小说: [管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大家对公司前途更是充满信心。    
  财务部的叶胜萍,因为老板和老板娘对她意见也比较大,老板经常批评她,她感觉压力很大,而且无所适从,于是提出招过一个财务经理,她主动降下来,李卫和林总商量后让她担任总账会计,9月份招了章武森担任财务经理。  
  余经理、钱经理、贺经理都是在8月份陆续上的班。李卫让陈经理安排好住房,买好家俱,装上热水器、空调等,李卫自己很少看电视,就将自己宿舍的沙发、电视机柜、电视机搬到钱经理和余经理宿舍。  
  李卫亲自去家私城,给他们配好新的中班台、真皮椅和电脑。  
  一下招到几个经理,林总也非常开心,刚好斯玛特的黄经理过来一起吃饭,钱经理和他聊得比较愉快,黄经理在林总面前夸了钱经理一翻,林总更是非常开心。  
  报价工程师秦立章上次从主任降为工程师后,一直不太想做,林总想把前任报价工程师吴方强叫回来接替他,一是觉得吴方强60多岁,现在在一家更小的铸造厂,经常加班,比较辛苦;二是报价工程师工作量不大,也算对以往老臣的一个安慰。其实,李卫还知道老板心里有一个想法:让老吴回来看看老板现在改革的成果,老板不改则已,一改则一鸣惊人,让老吴明白以前他们离开利风是一个错误,以此满足一下老板的虚荣心。    
  老板把吴方强叫回来和李卫谈谈,李卫发现吴方强在众人面前指责老板的不是,和李卫私下聊,又指责公司这个人如何不是,那个人如何差劲,他以前在公司干多少多少事,马副总、秦立章、马祥安加在一起都不如他,而且,工资上他更是狮子大开口,要求工资不能比马副总更低。李卫笑笑说:我再考虑考虑。再也没有回复他,李卫认为:林总出于一片好心让他回来,这种人怎么就不知天高地厚,还以为地球离开他不转,而且,尽指责别人的不是。李卫很讨厌这种人,李卫希望的是那种首先能自我反省的人,而不是那种牢骚抱怨满天飞的人,这种人回来,非常爱拉帮结派,又会把以前的那种劣质企业文化重新带进来,而不会检讨自己反省自己,这种人总是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用显微镜看别人的缺点,这是李卫不能容忍的。后来吴方强打电话问李卫考虑得怎么样了,李卫一口回绝了他。      
日期:2007…9…18 8:47:12    
  四、购买设备、扩大厂房  
  看到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林总6月份购买了一部商务车,因为7、8月份出差及接送客人特别多,9月份又买了一部商务车,7月份订购了6台CNC,又订了一台进口三坐标测量仪以及其他一些生产和检测设备,新厂房装修好,设备就可以到货了。  
  7月份,厂房的合同签订好了,李卫加紧督促总务主管张新江,加快新厂房的装修。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厂房装修完毕。  
  邹经理、PIE工程师、CNC主管等一起对两栋新厂房进行了规划和测量,8月份将CNC车间搬到新厂房一楼,二楼和三楼分别做仓库,另一栋的三楼准备做食堂,这样公司的厂房面积扩大到近10000平方米。  
  李卫按照上半年这种发展趋势,今年肯定超过6000万产值,今年新租了厂房,厂房是够了,但厂房过度分散,10000平方米的厂房,分成了四栋,每栋三层,物流成本过高。    
  10000平方米的厂房,本来可以支持1个亿的产值,但是厂房过度分散,预计只能支持8000万左右的产值,到了8000万产值就会非常拥挤了。8000万产值,即每个月700万产值左右,李卫预计到2006年下半年,即可达到700万以上的月产值目标。  
  将来该怎么发展呢?在哪里发展呢?林总有几个想法:  
  •;继续在S市发展。  
  •;往北边相邻城市G市搬。  
  •;江西赣州市招商,搬到赣州市。  
  继续在S市发展,这个方案不太可行,S市土地面积有限,而且电力供应极度不足,一周停两天电,近来S市政策一直往高科技倾斜,提高政策门槛,使一些来料加工型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往北部城市或内部省份搬迁。利风属于基础工业,既非高科技,也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介于二者中间,属于自生自灭型,但是不断提高的政策门槛及利润率降低,在本市难以生存,    
  往北边相邻城市G市搬,G市来料加工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也多,而且G市排斥外地人,因此人才缺乏,虽然现在那边厂房租金更便宜,但优秀的人才通常不愿意到这个城市去,西北土地更便宜,但有人去吗?缺乏人才,没有人才,什么便宜都没用。李卫原东家中光顺搬厂,李卫一直反对搬到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去,但李卫又不是董事会成员,声音太弱小了,董事会考虑的就是厂房租金等显性成本,忽视了人力资源等隐性成本,公司也不买部中巴接送大家,在一个过度偏僻的地方,人才是留不住的,结果如李卫所料,大半年的时间,研发工程师走了三分之二。所以很多老板说重视人才,其实都是嘴上说说,并不是真心重视,只重视眼睛看得见的成本。所以,搬往北面相邻城市G市的方案被李卫否决了。    
  铝合金铸造的厂家越来越多,利风的模具技术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老板的一出多件的模具技术是其他厂家无法比拟的,一出多件,重点在这个“多”字,一个模具出多件产品,则其重量应该不是很大,因此,将来的产品方向应该侧重于精密铸造,如果铸造一些大件产品,利风没有优势可言,而且大件产品都比较粗糙,附加值低,材料成本占的比重较大,像卖罗卜白菜一样,而精密铸造件,知识附加值高,材料占成本的比重更低,将来材料肯定是会不断涨价的,材料成本更低,知识附加值高,我们就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况且精密铸造,不必买大型设备,设备投资都可以省很多。    
  因此,李卫认为S市不能放弃,但不能规模太大,S市要成为一个窗口,营销、研发和小批量试产的窗口,大批量的、成熟的、稳定的订单,可以转移到赣州去。现在江西开发得比较好,李卫是江西人,林总也是半个江西人,都算和江西有缘。赣粤高速公路年底可以通车,通车后,赣州到S市只须4个小时左右车程,不算远,昆厦高速也经过赣州,京九线也通过赣州,那边水力、电力、交通都非常方便,如果配套供应链问题及一些报关等政策性的问题得以解决,赣州不失为一个理想投资之地。    
  在经理级会议上,大家都倾向于这个方案:S市为营销、研发和小批量试产基地,规模不能过大,员工控制在400~500人以内,量产基地将来建在赣州,按目前的发展态势,在2005财产产值达到5000万~6000万,2006财年产值达到8000万以上,2007年初开始在赣州筹建新工厂,2007年底即可完工并正式投产了,而且,2006年后公司资金也比较雄厚,现金流相对比较充裕。而且,目前的厂房可以勉强支撑到2007年中期。      
日期:2007…9…19 19:09:16    
  五、去赣州考察投资事宜  
  一旦决定下来,加上赣州招商部门的人一再催促快去买地,林总是个急性子,就急着去看地,李卫认为没这么急,现在公司的实力也不是很大,离办新厂距离还远,他对内地招商的情况比较了解,一个经济开发区三通一平完成后,起码要三五年才能招满厂商。现在那边的经济开发区才开始搞,哪有这么快呀,明年去也不急。  
  但林总急着要去,看看也无妨,9月下旬,林总、老板娘、李卫、马副总、钱经理一干人等开着车出发了。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34节                        
  《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34节  
作者: 青原樵夫             
  虽然战略设想是这样,但李卫对这件事一点也不急。到了赣州,受到当地招商部门的热情接待,李卫看到经济开发区的地图上标识着各种红色的小旗,表示有些地盘有人订购了。  
  招商部门希望林总购买一块土地,他们表示今年底就可以完成三通一平,完成三通一平后,土地款必须到对方账户上,款到后一个月内就必须开始土建,一年内峻工,第二年要投产,李卫算了一下,如果现在购买50亩土地,在2006年1月完成三通一平,2月份要打近200万款到对方账上,2006年3月开始土建,2007年3月要投产。利风目前的现金流也不足以支撑,而且,利风只是有这种发展趋势,还没开发到几家大客户有非常稳定又量大的订单,利风有这种潜力,但潜力不代表现实。    
  反正最后签了个意向性合约,如果到时对方追,我们没这么快的进度,就改为购买开发区第二期工程的土地吧。  
  赣州到李卫的老家走高速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林总一直希望去李卫家看看,时间很紧,第二天还得回来签合约,于是吃完晚饭8点钟出发往李卫家奔去。  
  李卫这是第一次走赣粤高速,当时广东段还没修好,而江西段则全线贯通,上午回来时沿着平稳宽阔的高速公路奔驰,欣赏着公路两边的绿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李卫非常开心。  
  江西乃江南西部之称谓,在宋明时期,江西深受儒家理学思想影响,庐山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隋唐科举取士以来,江西共出了46名状元(全国649名)、90名宰相、10506名进士,李卫的那个县,就出了3个状元。在历史上,江西无论人口、经济、文化,都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乘佛教净土宗发源地就在庐山东林寺,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的道场就在吉安的青原山净居寺,龙虎山被称作道教的发源地。宋朝时,江西供应粮食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明清从江西迁了很多人到湖南,加上抗清以及之后的多次战争伤了江西的元气,107国道和京广线往湖南经过,代替了以往南北都途经江西的经商通道,所以,江西的经济也就衰落下来了,加上江西人受儒家思想比较严重,比较保守,不敢冒险,这种情况就更甚,不过有利亦有弊,在大跃进放卫星时期,江西人上报的粮食产量比别的省份都低,所以江西基本上没出现过饿死人的事情,这就是保守的好处,凡事有利亦有弊。但现在改革开放,这种保守的思想又制约了江西的发展,江西人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非常严重,也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因此,比起中部其他省份,是落在了后面,不过江西虽然不富裕,但贫富悬殊不太大。现在,米字型的贯穿江西全境的高速公路,江西北部和长三角对接,江西东部和闽三角对接,江西南部和珠三角对接,都在几个小时车程范围内,李卫知道,江西开始要大踏步前进了。江西不缺人才,李卫比较过,江西每年高考的录取分数和湖北、湖南这些高分大省基本处于同一个档次,可以排在全国前6位,只是江西人比较传统低调,没说出来而已,江西很多人才都在外地,终有一天,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来建设家乡的。不过,看到珠三角为了发展工业牺牲了环境,李卫唯一的希望是江西老家千万别牺牲环境搞工业,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可是居全国前三位的,李卫老家的一条河,是赣江的支流,非常清彻,如果没有这条河,李卫的童年不可能有这么快乐,有山有水才有灵气。    
  李卫学生时代到过一次赣州,他喜欢赣州这个地方,城市不大,但很干净卫生,人口50多万,保持着客家文化的传统,人都比较纯朴。李卫很喜欢听江西的民歌,如井冈山民歌《请茶歌》和兴国民歌《十送红军》,将来叶落总是要归根,珠三角S市是个适合工作而不适合生活的城市,他在S市看到的大都是一张年轻却又疲惫沧桑憔悴的脸,缺少那种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灿烂笑容,多年在外的飘泊,他不知道哪里才是他的家,他觉得他就像穿上了一双红舞鞋,停不下来,年龄越大,他越向往那种木屐石街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生活,三十岁后,李卫听了候德建的《三十以后才明白》才更有感触。江西实在太美了,空气都是新鲜的,第一次回家有这种兴奋的感觉,晚上坐在车上享受着凉风,非常的惬意。    
  回到家都10点半了,林总等人在李卫家坐了一会,就到宾馆去了,李卫将林总等人安顿好就回来了。第二天,李卫请林总和家人一起到酒店吃完中饭,买了一些特产送给林总家人及带一些给公司同事,告别父母回到赣州签合约。  
  签完合约赶回公司,已经是晚上两点。    
日期:2007…9…25 8:51:04    
  第九章、改善员工福利  
  一、改善福利  
  公司原来收员工30元钱押金,从5月开始,不再收取员工的押金;员工的体检费也规定满一年退回给员工。员工投诉到总经理信箱,说以前的年终奖没有发完,介绍员工进厂的介绍费没有发,李卫让陈经理和财务部核实后,在6月份安排发下去。  
  6月开始,天气开始变热了,李卫让行政人资部每周熬两次绿豆汤给员工喝。李卫和林总商量后,给所有的员工宿舍粉刷墙壁,装上电扇,统一拉好晾衣绳。给车间也增加一些风扇和通风设施,保护好员工身体。  
  7月份,李卫将作息时间改掉,工作时间从8个半小时改为8个小时,结果7月份产值不但没降,反而比6月还高。李卫同时在员工大会上宣布,保证每两周每个员工至少有一天休息,不能像以前一样,以前做300万产值都没日没夜,几个星期也难得休息一天。如果有员工每两周得不到一天休息,可以直接投诉到总经理信箱。  
  7月,产值不断上升,李卫和林总商量后,给老的管理人员加薪,李卫在改革时曾说过:先改我们的习惯,提升我们的技能,做出业绩,再加薪;没有先加薪后做事的。现在产值既然上去了,他们又接受了培训,就要给他们加薪。加薪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