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创业完全手册 >

第23部分

创业完全手册-第23部分

小说: 创业完全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亩ㄎ辉蚱毡榻系汀T谡庵智榭鱿隆⒁导ㄒ巡皇峭蹲始壑捣⑾值闹匾谰荨T、PT疯狂投机、『劣币逐良币』在股市中出现、资源配置优化功能难以充分实现。
 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股本结构的设置相对于目前主板上市公司而言比较优良、因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会有比较好的体现、上市公司的成长会更为健康、公司价值也有望得到正常的市场反映。
 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是非常理性、由于股本结构的优良使创业板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比较健康、那么、我们完全相信资本市场会以比目前对主板市场更大的热情来欢迎创业板的诞生、从这点出发也可得出创业板会受到市场热烈追捧的结论。
 五、我国创业板有广泛借鉴后的高起点
 在主板以外开设第二板或创业板、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作过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对境外的同类市场作一些比较研究、相信对于我们的创业板市场有不少益处、这里我们通过对美国NASDAQ和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一些特点分析来得出对我们开设创业板有益的东西。
 NASDAQ是世界上公认最成功的科技股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较成熟、目前上市公司总数已有四千五百家、市值达五万亿美元的水平、股价指数也从九十年的五百点左右、九六年的一千点左右一路上升、至去年底达到五千点的水平、经过调整、现在仍在三千点以上、显示出其健康成长的基本特性。香港创业板市场于去年年末开设、至今年三月底其上市公司数目在四十家左右、该市场在今年年初曾比较活跃、后来就渐渐淡静、目前指数也从最高时的一千点左右下滑至目前的四百点左右。
 由于两个市场发展历史相距太大、所以简单地进行类比是不恰当的、但对现状差异的原因加以分析、其启示还是相当强的。
 首先是市场规模、虽然这个规模要经过时间来达到、但显然它是证券市场成败的基础之一、大资金无法进出的市场是不可能得到良好发展的、股市的几大功能也无法在此充分实现、在这方面、我们有过B股市场的教训。
 其次是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上市公司整体的科技水平和发展潜力。NASDAQ市场中、计算机、电子、通讯、生物制药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占公司总数的十七%左右、市值为整个市场的四十三%左右、市值紧随其后的是电子和通讯公司、其市值分别为总市值的十八%和十五%左右、生物制药公司数也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六%、市值占总市值的五%、该几类行业在NASDAQ市场中充当了发动机的作用。反观香港创业板市场、其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就显得比较单薄、网上资讯公司数占了公司总数的七十五%、计算机软硬件公司数仅占九%。这种市场结构在网络股降温的大背景下市场情况可想而知。
 第三是盈利性的要求、股市发展的最终动力在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总体提高、所有概念的炒作最后必须落在公司盈利实在增长上、大多数网络公司达不到这一要求、所以市场对其进行冷静反思实属正常。
 相信以上几点在我们的创业板设计时、管理层会予以充分考虑。这从『咨询文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比如保荐人制度可以认为是仿效香港创业内设立的。这样、通过对先行者经验教训的认真总结、有理由认为我们的创业板市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六、创业板制度设计与相应的市场特性
 在创业板的制度设计上、有着一系列的重要特点、它对其市场运行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们下面主要讨论两点。
 一是保荐制度。保荐人可以是有主承销资格的券商或证监会府定的其它机构、保荐人可由主承销或其它有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期限为股票发行上市期间、股票上市当年的余下时间及其后第二个会计年度。可以看出、保荐人是在公司上市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最了解上市公司各方面情况的机构。因为与保荐人连带责任对等的必然是公司信息向保荐人完全公开。从好的角度去设想、通过保荐人制度、证交所一线监管、发审委专家核准制度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第一批上市的公司经过精心挑选、质素会较高、但从不好的角度去设想、保荐人如果利用其信息优势与上市公司一起从二级市场获益、由于公司股本很小、利润操纵比较容易、这样公司的真实情况在上市后的一两年内难以正确反映出来。
 二是信息披露制度。在信息披露方面、创业板上市公司要求每季出季报表。信息定期披露的时间大大缩短。而因为每季披露、所以出季报表的最后期限就不可能是目前主板公司年报与中报的四个月与的两个月、可以说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大大加强了、比如、十大股东的变化情况就会更及时地反映出来。这对于利用一年只出两次报表、每次报表『时差』二――四个月的信息真空期大肆炒作股票的风气会有比较好的抑制。从这两方面的规定可以看出管理层通过把好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关来避免非系统风险的意图、同时也希望通过信息的更及时公开来抑制过度投机。这些对于市场健康都会有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这两条规则对市场的影响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炒作基本上会在一种比较透明的状态下进行、也就是说、先有公司信息的批露、然后再逐渐使市场充分认识这些信息的意义、从而实现股价的提升。这与目前主板市场上机构先建仓、然后在信息真空或朦胧的状态下进行拉升、最后进行信息批露兼出货的炒作方式是十分不同的。所以、作为投资者、准确认识上市公司批露的信息是价值发现的要点。
 七、创业板有关规则下的市场特性
 创业板在发行与交易方面的规则与目前的主板市场相应的规则有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带来的将是创业板市场特性〔主要体现于交易行为上〕的新特点。本节在前面所述的大基调上来对此作一个稍细致一点的考察首先看股本结构。根据公司招股前后股本总数的要求、以及公司招股后公众股与发行前股东持股数比例的限制不难推出、创业板公司小可仅为七百万股、再发行一千三百万股新股即可达到要求、面其流通股本最小可以只有五百万股、同时其总股本为二千万股。由此看来、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第一批可流通股数量会在一千万二千万股之间、按我们的市场标准看、就是股本扩张的能力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因为二千万左右的总股本即便是经过两次一〉一的扩张也不到一个亿、对于喜好高送股的投资者很具诱惑力。这是导致其市场定位很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看交易规则、二十%的涨跌幅度限制使其比A股市场更加活跃。在主板中也同样规定的T+一交易、不可融资、融券主要为抑制风险。但由于没有规定连续几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的停牌制度、因此成为其波动程度加大的又一因素。新股上市的有效竟价为发行价上下一百五十元、是主板新股十五元的十倍、意味着有关部门已估计到创业板新股有可能达到一百五十元以上的价格、这也可以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有关部门对创业板股价市场定位的一个认同的大致位置。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主板市场的政策出台多少曾带有管理层对其位置高低的一个判断、它足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影响市场运行。
 再次看有关流通性的规定。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基本上定义为可流通股、只是流通时间不同。根据前面的分析、发起人所持股份可以达到公众股的三倍、公众股股价到一百元以上是很容易的事。如果发起人所持股份的原始成本是一元、那么在惊人的利差面前发起人有如何的市场行为就很值得琢磨、因为『……条件下方可出售其所持股票』并不难做到、况且还存在技术上的处理来变通。市场表现上、『盈科数码动力』及『网易』的走势可以是一个参考。这是在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时从控制风险角度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最后来看创业板市场参与者。由于对参与创业板市场的帐户没有规定起点资金、所以理论上每个投资者均可参与。但由于其股价相对较高、所以还是会对部分散户造成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所以我们预计创业板市场仍是机构投资者唱主角的市场。但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是有条件的。一是对所投资的上市公司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对其产品的市场前景、科技含量、研发力量、技术储备、对管理层的质素、公司长远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二是与上市公司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前所述、保荐人在这方面占有先机。中小投资者虽然在公司信息占有方面完全处于劣势、但在热烈的市场气氛下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八、结论
 即将开设的创业板、由于其上市公司科技含量较高、是民营企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层次的历史性机遇所在、公司良好的股本结构使其在根本上比较健康、这也是我们创业板市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同类市场有显着区别的地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二级市场上定位会很高、一般不会低于目前主板上市公司的最高价〔如现在的华工科技等〕。即便如此、在创业板上市的头半年时间里、股价仍会振荡向上、同时对各类投资者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一个十分活跃的市场。
 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成熟、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上市公司的综合素质的差异性会逐渐显露出来、同时在发起人、管理人员所持股份解冻的压力下、市场会出现一定的调整、个股分化也会加强。长远地看、只要是股票市场、都会有市盈率回归的要求、高市盈率的股票必须经过其业绩的增长来反复降低其市盈率、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公司股本到达一定规模后更是如此。
 机构投资者进入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条件是对上市公司深入研究、在充分论证其高成长性的基础上来降低其高市盈率投入的风险、同时也分享公司高速成长的果实。
国通证券研发中心黄小勇
丁十六、如何去那斯达克上市
 那斯达克的成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高科技公司前往上市。那么、中国新型高科技公司如何利用这一成熟的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便利呢?在上市前、要做的工作是〉
 首先、国内公司要确定到那斯达克是首次发行新股、还是把沪、深两大市场已上市的股票引入美国上市。如果高科技公司主要是获得直接融资的便利、那么应当直接到美国上市发行新股、如果有些高科技公司在美国已有分公司、为了让在美国的员工方便在美国证券市场买卖通过员工期权股票计划而获得美元股票、就不用急于发行新股。
 其次、到那斯达克上市、在上市前就得确定、是选择那斯达克全国市场?还是选择那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虽然这两个市场的监管范围相同、但上市标准却不同〉全国市场严格、小型资本市场则较为宽松。如果是新兴的高科技中小公司应以小型资本市场为上市首选。
 第三、挑选投资银行。对投资银行的选择标准为〉既能全心全意帮助公司在那斯达克挂牌上市、又能在上市后长期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同时、投资银行能够组织股票承销团、能够将股票适时配售出去、担当庄家〔做市商〕积极进行交易。
 第四、挑选会计事务所。挑选会计事务所应了解公司所属行业标准会计惯例及其他公认的申报方式、熟悉上市公司的会计和税务规章、通晓国际会计政策和方法、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第五、选择律师事务所。如果选择美国律师事务所、是为了协助公开发行股票、必须熟悉承销程序、及非美国公司必须遵守的有关规章、选择中国的律师事务所费用较低、但还是选择那些已经为相等规模非美国公司在那斯达克上市时担任过法律顾问的事务所较适宜。公司发售股票前、律师负责撰写招股说明书、专业知识、服务能力以及相关经验都很重要。
 第六、物色投资顾问。在美国、投资顾问公司为申请到那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服务范围很广泛、有广告宣传、金融公关、政治游说和协调与投资者的关系。当然、上市公司也可以向设在华盛顿的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NationalInvestorRclationsInstitute〕、地区性的投资者关系协会等查询有关投资者关系公司的资料、以便物色一家满意的投资顾问公司。
 第七、符合上市标准。如果在那斯达克全国市场上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必须至少有两名独立的董事、独立董事不得担任公司的高级职位、同时、公司还得设立审计委员会、其主要成员必须是独立董事、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大会、发布年度报告、并向股东和庄家提供中期报告等等。
 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想到那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才可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注册、开始进入首次公开发行的程序。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丁十七、如何在创业板上市
 下面是有关《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创业板证券上市规则》、即《创业板上市规则》中有关上市规定的摘要、并不能代替《创业板上市规则》。由于只是摘要、内容也有限、只是帮助读者大致了解创业板的上市要求。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将这个摘要和《创业板上市规则》的正文放在一起来读。
 不设盈利要求
 鉴于有较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在创业期间并不一定有盈利记录、《创业板上市规则》并不要求新上市的申请人一定要有盈利记录才可以在创业板上市。
 保荐人和保荐期
 新上市申请人必须聘任一名创业板保荐人为其呈交上市申请、聘任期一般须持续一段固定的时间、至少包括该公司上市当年的财政年度以及其后两个完整的财政年度。
 司法管辖地
 新申请人必须依据香港、中国大陆、百慕大或开曼群岛的法律完成注册。
 经营历史
 新申请人必须〉一、证明具有至少二四个月的活跃的业务记录〔注〉如上市申请人为新成立的项目公司或开采自然资源的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