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短线交易秘诀 >

第5部分

短线交易秘诀-第5部分

小说: 短线交易秘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策略足以让你在大区间的日子里赚到大钱。前面各项策略的结果,唯一的差别就是持有期间的长短:持有时间越短,获利机会就越少,千万不要忘记这个规则。
    如果持有时间更久,直到收盘之后甚至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但前提是我前面所说的必须是正确的,也就是获利需要时间来增长。我们讨论个别市场时,我会进一步提供一些如何运用此一获利方式的基本法则。
    传奇人物杰斯·利莫摩说的最好,“我从来没有因为思考而赚到钱,我只是坐在那里就发了大财,就只是坐在那里哦!”
    他又说,“既会思考又能坐得住的人实在不多”。
    我想传达给你的信息是,(在你所交易的时段之内)掌握大波段,才是我在交易中赚到数百万美元的唯一方式。我到最后才了解,我必须抱牢获利的仓位,让利润持续成长,这样才可以填补在交易游戏中经常发生的亏损,因为在这场游戏中,亏损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亏损总会找上你,这是确定的,而且必然会发生,这就引发了下面的问题:到头来,我们怎样才能冲掉这些亏损?只有两种方式才能克服这种亏损,我们必须将亏损的交易维持在很低的比例,或者让每笔平均亏损的金额小于每笔平均获利。时间,唯有时间,才能带给你较大的利润;不是思考、不是跳进跳出、不是想办法卖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这些都是傻瓜玩的游戏。
    现在,你应该已经知道市场是怎样波动的,了解三种最具主导性的时间循环,并且对市场混乱表象下所存在的秩序有了某种认知或已经有某些感觉。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已经了解必须持有获利仓位,直到你的交易时段结束为止。对我而言,我会在2到5天的波动区间内进行交易。每当我内心的贪婪说服我,要早些获利了结,或是逗留超过我设定的期限时,我都会因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四章  价格波动突破——动能的突破
 需要可能时发明之母,也可能不是,但一定是投机之父。动能是5项可让我们短线获利的观念之一,它就是牛顿所说的动者恒动。股票及商品期货也适用这项定律:一旦价格开始往某个方向波动,就极可能会朝那个方向继续前进。然而衡量动能的方法之多,简直是有多数交易员,就育多数种方法,我当然不想逐一探讨,只选择我觉得有用以及在交易时采用的观念来讨论。还有其他许多种方法,只要是有丰富创造力的人都可以超越我。至于数学家们,本章是你们可以把所有技巧、观念及公式带进来玩的地方。在这里你们肯定比我们这些只懂得基本加减乘除的人更具有优势。
    我怀疑,在80年代中期以前是否有人完全了解市场是怎样运作的。当然,我们知道什么叫趋势、什么叫做市场超买及超卖,也稍微了解型态、季节性波动、基本面等等。但我们的确不知道趋势是如何产生的,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趋势是怎么开始、怎么结束的。我们现在了解了,而你也该开始学习这些价格结构与波动的基本道理。
    趋势是从我称之为“价格活动的爆炸点”开始的。更明确地说,假如价格在一小时、一天、一周、一月(视你选择的趋势时段而定)中,发生爆炸性的上扬或下挫,市场就会持续朝那个方向前进,直到有一股等量或更大的相反爆炸性力量出现为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价格波动扩张,或称“波动突破”,这是道格·布利根据我1980年的早期著作所创造的概念。
    它的意思是说,价格从中心点产生一股爆炸性突破,由此建立了整个趋势。在此我们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爆炸性突破(向上或向下的变动幅度要多大);第二,我们要选择哪一点作为衡量价格扩张的起点。
    让我们从头开始研究有那些数据可以用来衡量价格扩张的幅度。
    由于我的研究着眼于价格出现快速的爆炸性变动,我采用每日区间的价差,即每日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距。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市场每天的波动幅度,只有当波动幅度超过近期波幅,趋势才会发生变化。
    这种测量方式又有好几种,你或许可以采用过去若干天的平均区间、不同波段的价位点等等。但总体而言,我发现用昨日区间做比较较为准确。例如,昨日大麦的区间价差是12美分,如果今天的价差区间超出12美分某个百分点,趋势大概就会改变了,至少我们值得赌它会改变。这清楚地代表着价格受到某些新刺激朝着某个方向变动的轨迹。价格就像其他物体,有了动力之后就会向某个方向前进。
    情况就是这样简单,偶发的区间价差远超过前一日的区间价差,并暗示着目前的市场方向可能会出现变化。
    这样的结论引出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从哪一点开始来衡量价格扩张的变动是向上还是向下?大多数交易员都认为我们应该从今天的收盘价开始算起。这是很典型的想法,我们通常是用收盘价衡量价格的变动,但这不是正确的答案。我等一下会讨论这点,先让我们考虑应该用哪些点来衡量扩张的起点。我的结论是,最适合加减某个波动扩张值的价格点是明天的开盘价。我一向都使用这个开盘价的技巧来进行交易。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发现另一可能让我们获利的价格扩张机会。我不会因为发现这种技术就马上进行交易,而会在时机合适的时候,用它做为判断是否进场的技巧。
    所有我了解的进场技巧,从移动平均线到趋势线,到振荡指标,以及颇受欢迎的简单数学表格等等,从来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进场技巧比价格波动突破更能让人持续获利。这是我进行买卖交易、研究或所见过的所有交易中,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技巧。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使用这基本观念的几个方法。 
简单的每日区间突破模式 
    从前面的叙述里,我们已经知道应该把突破的价值幅度加到明天的开盘价位上。现在问题出现了,最佳的价值幅度应该是多少?有很多数值都很好,但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把今日区间的某个比重加到明天的开盘价。我在20年前初次发现这个简单的方法,之后就经常用它赚到钱。
    灵活而善于推理的交易员应该提出:“在看涨的日子里,能不能在更接近价格波动扩张的地方买进;在看跌的日子里,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更低的价位进场?至于出场时机,是否能在上涨或下跌趋势明显的日子持有仓位更久?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没完没了,但仍必须提出来,以便让绩效达到更好。” 
如何观察价格波动 
    第三种衡量价格潜在波动扩张的方法,是观察价格在过去几天内波动的情形。麦克·查立克用一套他设计并命名为“鹰爪”的系统来诠释这个概念,其基本概念就是观察过去几年来价格从某一点到下一点之间的波动状态。可供作研究的这类时点相当多。
    我观察市场活动所用的方法第一步是,衡量3天前最高点到今天最低点之间的价格变动量;第二步是用一天前最高点减去3天前的最低点,算出波动的差距;最后,以这些数据中的最大值作为价格波动的衡量基准,然后设计出价格的缓冲值,以做为明天开盘价的加项(买价)或减项(卖价)。
    这套系统表现还不错:由1982年至1998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的表现结果来看,它是赚钱的。其规则为:在超过开盘价位80%的波动价值之处买进;在低于开盘价120%的波动价值处卖出,用1750美元作为止损点,认赔杀出。这套系统从1982年到1998年间赚了122837美元,每笔交易平均获利228美元。 
如何表现得更好 
    通常大家总是会问,我们可以表现的更好吗?我们能做得更好的最后一招就是用每周交易日作筛选来大幅提升绩效。现在先跳过这一点并引进一个基本面的参考量:债券价格对股价的影响。
    现在试着把这项观念当成是一个过虑器。规则很简单,只要今天的债券收盘价高于5天前的价格,就是买进信号;而当债券价格低于35天前的价格时,则是卖出信号。我们的理由是建立在常识之上:债券价格较高时表示股市看涨;债券价格较低时表示股市看跌。
    这样作的结果差异很大!平均每笔交易的获利由228美元升高到281美元,而最大平仓亏损金额从13025美元陡降到5250美元。但最棒的是,在原先采用“没有过虑”的交易当中,最惨的时候输掉8150美元,但此处以债券为过滤器之后,最大的损失不过是2075美元而已! 
更进一步的思考 
    假如你能够提出下面这个问题,那你差不多就可以满师了:如果债券市场已经帮我们确认了股市是处于多头或空头,此时如果我们采用每周交易日的最佳信号从事交易,那么结果将会如何?
    再一次的结果是事实胜于雄辩:将所有的资料组合起来,我们赢得短线交易的机会会更大。请注意交易笔数是大幅下降,这表示我们暴露在风险中的机会变小,而每笔交易的平均获利却增加了。我们的利润虽然降到76400美元,但每笔平均获利跳升到444美元,最大平仓亏损金额维持在5921美元的水准,但获利的比率则高达90%。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是把不符合我们三项条件的交易全都过虑出来。在短期波动中,利用这种过虑后的方式进行交易,可以让你比其他短线交易员更早一、两年享受清闲的生活。而且这有额外的好处:你可以通过使用过滤的方式把交易的需求交给市场做决定。这意味着你无须每天都做交易,自然而然地会迫使你减少交易的次数。积极的交易员往往是输家,挑选时机进场投机的人更有机会成为赢家,因为我们把筹码放在对我们有利的地方,这才算是智慧的投机。

第五章  短线交易理论
如今你已了解市场如何在点与点之间波动,以及如何善用这些波动中优势的基本策略,现在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以回到实务操作。
    我们的基本概念或实务的理论是:某些因素导致市场出现爆炸性的波动,并呈现一种趋势变化。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这种趋势变化应该持续1到5个交易日,我们的目标则是尽量在靠近爆炸点的地方进场。
    此处会产生一个疑问:“什么因素会导致市场活动出现爆炸性走势,他们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有没有方法抓住这些波动的时间和起点?”
    坦白地说,这些都是我一辈子每天要碰到的问题。我早就体会到:如果我不能把一个问题定义清楚,根本无从找到它的答案。现在你已经知道问题了,让我们开始寻找解决之道吧!我再补充一句,我并未解出这个庞大问题的全部答案。只有输了才能让你清醒、让你了解自己并不是那么聪明,所以你得接受教育。我现在还是会输,而且输的次数还不算少,所以我也一样,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而且是终身学习。
    造成这些波动的最大原因,大概非新闻莫属。但我们很难根据新闻进行交易。因为:第一,新闻变化太快,而且像天气一样难以预测。新闻和商业届的变化可能是随机的,因此市场会在各种未知的新闻事件之间摇荡。数学家用喝醉酒的水手来比喻,其原因极可能就是因为新闻事件导致价格振荡得非常厉害;第二,我们可能是整个信息链上最后一个知道这个信息的人,这就太迟了;第三,我们无从得知或观察到未来会发生哪些新闻;第四,我由多年来的交易经验中深深了解到接近消息来源的人在新闻发布以前早就卡位完成了。(注意:没有某个特定的团体会独占这个新闻的优势;这样的团体会因为各种消息的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银行家可能得到国债市场的内线消息,但却无法得知牛的消息,而畜牧者可能得到牛肉的价格资料,却得不到国债的信息。电影《绝命大反击》里,梅尔·吉布森饰演的杰瑞·菲力普所提出的理论在电影中可能是正确的,但绝对无法延伸到现实中来。
    在我写这本书时,若干杂志及报纸上有些文章正讨论一本由哈沃德·布鲁所著的有关我早年功绩的书《出埃及记黄金版》。有篇文章把我住的地方写错了,我的职业、年龄、开的车型,以及我对该书的描述都不正确!简而言之,假如我对那些曾经亲自采访过我的记者所写的报导都无法相信,我猜你也不会相信有关甜橙汁、燕麦及石油等商品期货的报导吧。
    权威的《华尔街日报》也不例外。1998年初,他们告诉读者,根据他们在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内线消息来源,确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即将要提高利率。直到联邦储备理事会6个星期后公布该次会议的内容,我们才知道真相,他们以11:1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调高利率的提案。至少有两次记录显示,《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被发现在打探他们自己所持有股票的消息。电视记者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CNBC的“内线”节目主持人邓·朵夫曼,因为被指控误导观众而暂别荧屏。再回溯到前几年,就在拉尔夫·奈德,他或者说他的母亲,也被证管会逮到正在提出消费者投诉来攻击通用汽车以及一家轮胎公司,同时却做空这两家公司的股票。
    所以,假如我们不能真正确定新闻的可靠性,那该去哪里找资料呢?
    技术分析派以及大多数根据短线波动的投机客会高喊:价格的行为!线图!使用价格行为的好处,正如它们在线图上表现出来的,是一大堆可以观察及分析的东西。最常见的是,第一、价格型态;第二、根据价格行为所建立的指标;第三、趋势或价格的动能。还有一个不大普遍但却是我的第四大工具,那就是某个市场和另一个市场间的关系。还记得标准普尔500的测试系统,以及它在债市上涨时绩效会更好的理论吗?这是稍后我会详细讨论有关市场关系的一个例子。
    最后,也是第五项信息是,那些往往被证实是错误的盲从群众的资料。在短线交易中,庞大的散户是绝对的输家。过去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在过去多年来所听到的数字是,80%的股票或商品交易员会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