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紫砂壶鉴赏 >

第3部分

紫砂壶鉴赏-第3部分

小说: 紫砂壶鉴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着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一)容量适度;(二)高矮得当;(三)口盖严紧;(四)出水流畅。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会饮;宜采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
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口盖溢出;使风景大刹。刹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口堵住;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称独口;使流水明显比以前畅通。
要求壶的口盖严紧;能使冲壶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4)、紫砂壶的选用与收藏
选用紫砂壶若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选壶;不必过分讲究;只要是把好的紫砂壶;用以泡茶;善于蕴味育香;使用经久;越发光润古雅;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艺术享受和无穷乐趣。
选壶要领:(1)购置新壶;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没必要随和流行的模样。(2)壶的质地;胎骨要坚;色泽要润。选用新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清扬、壶声听来悦耳者为佳。(3)壶中之味;应注意闻闻。一般新壶可能会略带土味;但可选用。若带火烧味、油味或人工着色味的则不可取。(4)壶的精密度即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能蕴味。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试验;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壶;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5)壶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顺手者则佳;反之则不佳。(7)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则适用性更佳。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养壶要领:(1)新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2)使用新壶;应先用茶汤煮一番;一则除去土味;也可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如势煮壶;到水将滚未滚时;在将茶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在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后;使可使用。(3)旧壶重泡。每次泡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4)注意〃壶里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里阴干;日久累积茶山;如维护不当;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更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5)把茶渣摆存在壶里来养壶的方式决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里易有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壶可吸附热香茶味;残渣剩味实也无益于壶。(6)壶应经常擦拭;并用手不断抚摸;不仅手感舒服;且能焕发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之处阴干。久而久之;自会与这把壶发生感情。
名壶收藏;目前;在港、台和东南亚一带;紫砂壶已和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受人青睐的国粹。收藏名壶成了人们精神享受上的一种乐趣。许多人竞相高价收购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量紫砂;一两黄金〃的身价。大陆改革开放;为台湾、香港以及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嗜茶者;提供了寻觅他们梦寐以求的制作精巧的紫砂壶的大好机遇。
'转帖'(四)紫砂的选购与保养
一、紫砂壶的选购
在众多紫砂壶中;如何挑选到一把好壶;岂只是紫砂新生的难题;对悠游紫砂陶多年的老手;同样也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紫砂壶既是着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这三个重点加以考量。
(一)、紫砂壶的实用性
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以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因为;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
(二)、紫砂壶的工艺性
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尚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泥:
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虽然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差异;与其使用的功能无关。但就使用的习惯而言;紫砂壶藉着泡茶品茗不断地抚摸;透过手感的舒服;则可达到愉悦心灵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着特性。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
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样式。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其间蕴藏了丰富多采的完美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为佳;则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难论定。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份;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而〃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壶的造型考量应以能表现古拙气氛的为优选。
款:
即壶的款识。紫砂壶的署款;素来非常讲究。它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自属图章戳记式的格局。因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鉴赏紫砂壶款有两个意义:一是监别壶的作者是谁;一是欣赏镌刻的诗词书画及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特点。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讲究泥料、造型及制作技艺之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给每一位壶艺爱好者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功:
是指壶艺的功能美;有别于实用功能的诉求点。这些年来大陆市场逐渐开放;台商大举介入紫砂市场;遂使砂壶市场益形蓬勃发展;砂壶产品屡有新作问世。只是紫砂艺人创新作品;徒讲造型的形式美;却忽视了功能为用的美。盖有些艺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砂壶功能的发挥;相信在泡茶、品茗的使用过程;有的砂壶已然出现「中看不中用」的重大缺失。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谨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按目前台湾家庭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聚饮;宜采用容量350毫升为佳;无论手拿手提都只需举手之劳;所以人称〃一手壶〃。
三、紫砂壶的艺术性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壶的保养
1。新壶购置回来;可用细纱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后;放如较浓的茶叶水锅里煮沸;稍凉后;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干后即可沏茶。
2。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沏茶后;壶体表面温度较高;此时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抹壶体;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
3。茶壶长期不用;应及时将茶渣倒出;以免发生霉变或产生异味。
4。茶壶最忌沾上油污。
5。台湾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台湾茶道的养壶、用壶方法;详见《中国茶道》(黄墩岩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1017:26:34编辑过'
偶理解的〃形。神。气。态〃
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廊;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的两个方面。若壶艺之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较量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盎或平;壶身的或高或矮;侧重从沏茶茗饮的方便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性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后才始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作出发点;才能中肯地赢得普遍爱好砂艺界的共呜。(顾老言)
(一)形和态是一个概念;气和神也是一个概念;一把壶无非就两样:形和气。古人云: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着;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引自《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隐而难知〃是人审美心理的拓扑特征:没有形状;没有大小;不可见;不可测;〃显而易见〃是物理场的欧几里德几何特征:既可见又可测。两者共属一个整体。在技术和艺术实践中哲匠们〃制器尚象〃也是一样的道理。
(二)欣赏一把壶;就是看她的体量尺度。造型形式乃至质地肌理等方面的大小高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的变化;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考工记》述及〃百工〃职掌;就强调须:〃审曲面势。以殇五材。以辨民器〃近以察形;远以观势(态)。。。。。和建筑设计的审美具有相同之处。
(三)壶徒对艺术的审美有以下拙见:
建筑艺术与壶艺审美同属一审美范畴;但凡一件艺术作品除了要有好的设计外;还必然要通良好的材料及优美的工艺去将她实施。与此同时当人们去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人的心理认知及本身的审美标准也起到影响。
宜兴紫砂(陶瓷)界工艺美术技术职称名录
宜兴紫砂界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国家开始评定职称;数十万陶瓷工艺业者中;历年来被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三级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等职称人员;共有698人;其中32人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以下公布名单系宜兴紫砂文化研究会根据政府部门的文件及相关资料汇集而成;真实、可靠、权威;藉由名单的公布;为紫砂市场正本清源;规范出有序的轨道;保障藏家权益;进而维护行业诚信;提供给大家作一参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鲍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谢曼伦、潘持平、吴震、许成权、张红华、毛国强、沈汉生、王石耕、范洪泉、季益顺、
沈遽华、曹亚麟、凌锡苟、储立之、吴鸣、徐达明、朱建传(以上32为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葛明仙、曹婉芬、何挺初、夏俊传、程辉、周尊严、咸仲英、徐南、蒋新安、史国富、汤鸣泉、刘建平、高建芳、许艳春、杨勤芳、范永良、陈建平、顾道荣、顾治培、吕俊杰、陈国良、江建翔、吴群祥、储集泉、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