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

第3部分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第3部分

小说: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锥沃饕宋锛捌涮氐愕模牵胰衔嬲芄辉谠亩林卸孕矶嗳瞬跋斓拇嬖谥饕遄髌罚羌隅训摹毒滞馊恕泛汀妒笠摺贰<隅延眯∷档男问剑隽舜嬖谥饕逅枷耄栊戳巳嗽谀持执嬖谧刺械奈弈巍⒉蛔杂珊投嘤啵⒃谡庵执嬖谧刺腥啡弦恢直局剩缓笸黄普庵执嬖凇?梢运担隅训谝淮问刮颐窃谒伎甲约喝松氖焙颍吹搅巳舜嬖诘纳钤ǎ踔量吹搅苏飧錾钤ǖ牡住M切∷底髌罚畔土恋闹衅∷怠堵袒鳌泛汀赌腥说囊话胧桥恕吩蛉梦铱吹搅艘恢种泄说毕碌拇嬖诟校炎髌分械闹斗肿臃诺搅艘桓雒窦涞幕肪忱铮磺卸及肓耍缘眉涑嗦悖庖蔡逑殖龆韵值贝泄斗肿又占说囊恢炙伎肌!  
    当时还有一个阅读热潮是精神分析学,很多人书架上都有一本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大部分人都基本上是??一下就不会再读了。对于精神分析学的“超我”、“本我”、“潜意识”等概念,很多人都比较熟悉,虽然他们在使用的时候可能讲得乱七八糟、离题千里,闹出很多笑话。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就看到过一个年轻人在和一位80多岁的长者大谈特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我在旁边听得瞠目结舌,他居然可以那样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可见,当时精神分析学在社会上是一个人人都想知道的学说,连一些老先生都想向年轻人询问。精神分析学还有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体现在文艺作品中。一些作家在创作时用这一学说来建构小说中的人物,一些诗人也在诗歌中涉及相关的内容,同样的,从事电影、绘??等门类的艺术家们也尝试着在作品中表现精神分析学。   
    文学界的“寻根思潮”波及的影响面也非常大,以作家莫言、韩少功的作品为代表。当时人们在探寻走向未来的路时,心里总有一个非常急切的任务,就是询问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而在此之前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后来这种“寻根思潮”直接引发了文学、电影、音乐界“西北风”的兴起。西北原是秦、汉、唐的所在地,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古代崛起、兴盛时的那种生机勃勃的面貌,在西北地区的民间可能还存在着,于是到西北地区的民间文艺中寻根,挖掘出西北的民间绘??、威风锣鼓、陕北腰鼓等等。在追溯什么是汉唐气象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一些在西方文明史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思维和文艺形式,其实我们的祖先在上千年以前就拥有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了。   
    从集体阅读到个人阅读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不断受到追捧的阅读内容,一开始注重学习西方各种思想、哲学等文化思潮,这种趋向在大学校园里尤其明显,大学生们面对大量新??译的书籍,纷纷通过阅读来恶补各种知识,当时只要是新出版的书,都会受到关注。后来很多人学习“新三论”,即方法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虽然学下来是非常生硬的,但在思考方式上能够受到一些影响。再后来,围绕着中国文化的书也受到欢ó?,当时新儒家的作品一问世,就引发了阅读热潮。   
    从阅读心态上来看,上世纪80年代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主要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得心灵、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各种书籍来获取思想,超越自我,提升精神境界。当时人们的精神话语空间是非常大的,可以因为某一部小说就引发一个争论焦点,也可以因为《收获》等文学期刊上有什么新的动静而引起各种热潮。这些现象在现在都是完全不可能再重现的。上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的价值观转向了犬儒主义、实用主义,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转变最大。很多人都偏向于专业阅读,即使有争论,也是围绕着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圈内讨论,已经很少有精神阅读方面的争论了。当然,精神阅读依然存在,但已不会再有全民阅读、讨论思想的现象,到上世纪90年代后就更没有了,经管类图书的兴起就说明了阅读功利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今,阅读更加趋向于个人化,与上世纪80年代阅读强烈的集体人格意志有着明显的区别。实际上,这是一种进步,因为现在实在没有必要几亿人同时去关注同一本书。   
    (整理?钟华生)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2)   
    吴思吴思,1957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任全国新闻工作者D?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6年底至今,在《炎黄春秋》杂志任执行主编、副社长、总编??。著有《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隐蔽的秩序》等作品,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   
    1。?《韩子浅解》,梁启雄著,中华书局,1960   
    2。?《明史》(点校本),中华书局,1974   
    3。?《社会学和现时代》,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潘培新等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   
    4。?《新阶级》(“灰皮书”),密洛凡?德热à?斯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理论室1981   
    5。?《马克思与第三世界》,翁贝托?梅洛蒂著,高铦、徐壮飞、涂光楠译,商务印书馆,1981   
    6。?《增长的极限》,丹尼斯?L?米都斯等执笔,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84   
    7。?《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85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8   
    9。?《系统思想》,小à?尔夫?弗?迈尔斯主编,杨志信、葛明浩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0。?《逃避自由》,埃?弗洛姆著,陈学明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   
    11。?《反抗死亡》,E?贝克尔著,林和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德?布劳著,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   
    1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卡伦?霍妮著,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4。?《庄子》,庄周著,郭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道格à?斯?C?诺思著,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16。?《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三联书店,1993   
    17。?《经济分析史》(一、二、三),约瑟夫?熊彼特著,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996   
    18。?《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   
    19。?《罗马帝国衰亡史》,爱德华?吉本著,黄雨石、黄宜思译,商务印书馆,1997   
    20。?《存在的勇气》,蒂利希著,成穷、王作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2。?《行为生态学》,尚玉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文化的解析》,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4。?《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三联书店,1999   
    25。?《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6。?《生态学》,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科学出版社,2000   
    27。?《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柯武刚、史漫飞著,商务印书馆,2000   
    28。?《封建社会》,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4   
    29。?《神经元经济学》,à?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叶航、罗卫东主编,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3)   
    30。?《合作的进化》,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著,吴坚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上大学之前,我们能读到的所有书,都是当时挑选出来的。像托尔斯泰的,莱蒙托夫的,《斯巴达克思》已经算出格了,甚至连《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文革”期间都属于修正主义,不让读了。这些本来是五六十年代那个“格儿”所能容忍的作品。实际上,我们上大学前读的所有书,都没有超过五六十年代划定的框框。所有正宗的“资本主义”读物(即马克思列宁没有夸奖过的),中国古典的儒释道学说,基本都没读过。这就是我们文科的知识背景。   
    上大学意味着,可以放开读书了   
    1978年上了大学之后,第一轮读书恰好就是冲开这个框框。读什么书呢?先读以前看不到的,例如传说中的“灰皮书”。像德热à?斯的《新阶级》,当年作为批判修正主义的内部参考资料,印给少数人看。我不记得那本书是不是“灰皮”,那时也尚未解禁,但在学校阅览室可以读到。因此上大学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说,就意味着——可以放开来读书了。   
    这一大类还是马克思主义这条线索,不过向左右拓展了,我们看到了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这条主线之外的新学说。上学不久,人大名教授吴大琨就推荐了《马克思与第三世界》,谈的是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作者是个意大利人,他详细介绍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分析框架。以前我们熟悉的都是斯大林的“五阶段论”,现在看到了这个体系外的异端说法。   
    再往下走,就开始流行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早年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马克思最热门的作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点谈“异化”理论。人是怎么异化的,劳动是怎么异化的,这又是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一个分析框架。读起来非常吃力,但还是啃了一遍。然后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更多学说,像法兰克福学派,读了一些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文章。   
    寻找“什么是对的”   
    第二大类是以前完全被封锁的所谓“资产阶级”学科,比如社会学和心理学。我在插队的时候听说“心理学”这个词,觉得特别神往,当时想是不是有一门学科,学了之后就能洞悉人们的内心世界。我曾经拿了母亲的借书证,去首都图书馆借一本苏联人写的《心理学》,图书管理员不借,说是修正主义的书,还追问我的身份。那是1976年前后,社会学、心理学都是资产阶级学科,要单位开证明,打着批判的旗号,才有可能借出来。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把社会学和心理学取消了,就是因为这两个学科的阶级性有问题。1978年以后,我开始带着神秘感读这些书。读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正是一本苏联人写的《普通心理学》。很快,大学里又开始流传弗洛伊德、马斯洛等学派的心理学观点了。   
    此外就是社会学,建国以后中国几乎没有社会学的书。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出的《社会学原理》,还是中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孙本文在上世纪30年代写的一本教科书。隔了一两年,中国开始引进苏联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和现时代》上下两本给我印象很好。   
    第三大类是对中国传统典籍的补课。那时市面上还很难见到《论语》,我从图书馆借出一本,3?了一遍。《庄子》也是借了几个版本对着读,还有《六祖坛经》等等,儒释道的基本功开始补了一点。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我们的专业课,就不用说了。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4)   
    大学期间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还存在一个动力,即解决世界观崩溃的问题。以前的社会实践,比如我们开门办学,上山下乡,整个生活经历好像都失败了。那什么是对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列宁斯大林如果不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对?所以回过头来追马克思,实际上是清理自己的疑问;读西方和中国古典,则是为了寻找“什么是对的”,是为了在过去的理论框架引起强烈怀疑之后寻找一个新的世界观。   
    感觉最好的是制度经济学   
    大学毕业以后,我进了《农民日报》,当了记者,之前的三条阅读线索还在延续:深究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西方学术继续浏览,中国古典继续补课。在西方学术方面,“走向未来”丛书介绍了很多新学科新著作,如“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系统思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的综合》等等,都是以前从未接触的西方各种流派的简介。紧接着,国内又出了好几套介绍西方学术流派的丛书,如“20世纪文库”、“西方学术文库”、“现代社会学比较研究丛书”、“作家参考丛书”,我买了很多来读。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本书,有布劳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和《健全的社会》,还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译丛,是心理学色彩较重的一套译丛,包括《反抗死亡》、《存在的勇气》、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等等。   
    这时,我的阅读又开辟了一个经济学的新系列。以前对经济学毫无兴趣,觉得那是像帐房先生一样,一门很俗的学科。可是当了记者,不读经济不行。于是开始读农村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最初还在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但很快就转入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走市场经济道路,经济学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了显学,加上我1996年开始炒股,于是,经济学的阅读量越来越大。上海人民出版社有一套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